
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doc
5页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存在问题与对策探讨摘要:目的:总结探讨我国流动儿童规划工作中所存在的问题与应 对策略、方法:调查分析接种率抽样汇总表、接种率各种报表以及中国疾 病预防控制信息系统中疫情数据、流动儿童漏种原因调查表等,总结流动 儿童在免疫规划中存在的问题结果:儿童免疫规划疫苗接种率偏低,是 免疫规划针対传染病多发和疫情暴发的高危人群主要问题在于接种单位 管理不到位、监护人疫苗接种意识不强、相关部门配合不够等结论:根 据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中的实际问题,应强化各单位管理水平,加强部 门合作,广泛宣传免疫接种的重要性关键词: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问题与対策免疫预防作为我国预防控制疾病工作的一项基本国策,对控制和预防 传染疾病具有重要意义与计划免疫实施之前相比,计划免疫实施后我国 传染病发生率下降90%以上[1]我国现在已实现省、县、镇儿童免疫接种 率在85%以上的目标,整体儿童免疫接种率相对较高但在我国经济快速 发展的同时,流动人口逐渐增加,英中流动儿童无固定住所、家长免疫意 识不强,这部分儿童免疫工作难以落实[2]在免疫规划中的免疫疫苗种 类不断增多的情况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难度增加,其中存在不少亟 待解决的难题。
1. 资料与方法1. 1 一般资料 免疫规划相关资料来自我国接种率抽样汇总表、接种 率报表以及免疫信息系统中的数据报表传染病发病情况及疫情资料也来 自我国基本预防控制信息系统1・2研究方法 流动人口中儿童定义为流动儿童,包括常驻户口不在 木辖区、在当地居住满3个月、年龄低于7岁的儿童2. 结果2.1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率偏低流动儿童因为经济、居住生活条件、家长素质低等因素影响,其免疫 规划疫苗接种率明显低于本地常住儿童调查发现2013年我国0〜7岁流 动儿童建卡率60. 50%明显低于木地儿童免疫接种建卡率95.20%同时, 流动儿童5种疫苗(卡介苗、脊髓灰质炎疫苗、百白破疫苗、麻疹疫苗、 乙肝疫苗)的单种接种率依次为70%、72%、80%, 74%, 63%,均明显低于 常住儿童接种率90%、96%、90%、97%、95%还有其他研究统计者以宁夏 回族自治区某县免疫借助资料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发现流动儿童疫苗接 种覆盖率明显低于常住儿童覆盖率2.2流动儿童免疫规划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偏高 流动儿童逐渐成 为传染病发病和疫情暴发的高危人群,统计发现2012年我国流动儿童年 均传染病发病率达到10. 7/10万,明显高于常住儿童发病率2. 12/10万。
所以说,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疫苗针对传染病的发病率明显偏高,值得大家 警惕2.3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接种问题2. 3.1流动儿童问题 流动儿童多是随父母外出打工,居住情况比较复杂,还有部分是超生儿童,没有户口,有一定隐匿性,使得家长不愿意 或无法进行办证、接种2. 3.2家长问题 多数流动儿童家庭条件有限,家长文化程度偏低, 对免疫规划工作的重要性没冇足够认识,对了女免疫接种缺乏主动性,导 致流动儿童不能及时按期接种疫苗2. 3.3免疫规划管理问题 全民免疫接种需要大量的投入,我国目前 对免疫规划工作开展的投入还远远不够,包括人力、财力、物力等都不够 另外,在免疫规划接种宣传方面工作不全面、不到位,使得流动儿童家长 未充分认识免疫规划对流动儿童预防接种情况及流动动态缺乏充分的摸 底调查,不能掌握这些儿童免疫接种情况最后,对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 规划工作缺乏质量考核,难以保证免疫规划工作质量3. 讨论流动儿童的免疫规划落实是一个薄弱环节,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 根据我国流动儿童特征,总结经验,积极探索,总结出提高流动儿童免疫 规划工作质量的应对措施3. 1加强部门合作,共同摸底流动儿童接种情况 免疫接种单位及管 理单位应充分加强与计划生育、教育、公安、妇幼、工商、街道等部门的 合作,以掌握流动儿童基本情况[3]。
可以让卫生部门牵头,定期召开联 合会议,互相沟通信息、配合完成工作与公安、妇幼、计划生育部门进 行信息共享,常握新生儿童和流动儿童信息与教育部门信息共享,在新 生入园、入学时检查其预防接种证,对漏种儿童及时补种与街道或社区 配合,对辖区内人口流动量大的区域进行排查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社 区卫生中心、乡镇卫生院等逐级分工,对免疫规划内的儿童进行搜索、建 卡、免疫接种、跟踪、评估及督导必要时,利用节假日流动儿童返乡时 机対英进行查漏补种[4]3.2加强宣传 充分利用电视、板报、广播等传媒手段加强免疫规划 宣传还可利用“4?25”全国儿童预防接种宣传日及六一儿童节等开展全 面宣传,力争全面提高家长预防接种意识,调动其接种积极主动性[5]3.3完善免疫规划管理 将免疫规划指标纳入卫生工作目标之内,全 方面探索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方案,建立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登记表、执 行地段管理、建立流动儿童预防接种卡转接制度、接种报告制度等[6] 争取建立一个以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和妇幼保健院为上游、以社区卫生中心 及乡镇卫生中心为中游、以村卫生所为下游的三级预防保健网络,负责管 辖区内的流动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定期进行督导检查。
另一方面,全面提 高从业人员专业素质和免疫服务质量,让流动儿童免疫规划更趋规范化、 科学化、制度化参考文献:[1] 梁玉荣•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状况管理[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0, 4 (9) : 235-236.[2] 刘新妍,李会•农村儿童计划免疫现状及其影响因素分析一基于 吉林省农安县实证分析[J]・卫生软科学,2010, 24 (1): 46- 48.[3] 于 洋•流动儿童免疫规划管理探讨[J].中国现代药物应用,2011, 3 (11): 214-215・[4] 岑绮玲,罗小燕,赵玲杰,等•影响流动儿童计划免疫接种的因素分析[J]•护理实践与研究,2010, 7 (5): 19-20.[5] 马焕慧•谈在免疫规划工作中对流动儿童管理的重要性[J]•中国实用医药,2012, 7 (14) : 261-262.[6] 张风玉,王玉霞•流动儿童计划免疫管理现状与对策[J]・中国现 代药物应用,2010, 4 (5): 763-765.。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