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8-2019年高中语文福建高考联考模拟试卷【3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docx
13页2018-2019年高中语文福建高考联考模拟试卷【34】含答案考点及解析班级:_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_ 分数:___________题号一二三四五六七八总分得分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评卷人得 分 一、选择题1.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一面贪图享乐,一面又想静心修道,自以为可以左右逢源的人,其最终结果必然是享乐与修道两头落空,还会悔不当初B.随着全球环境的不断恶化,今年我国东北地区也是五风十雨,气候出现了异常,恶劣的天气给百姓的生活带来了很大影响C.今天,你吃光盘子里的食物了吗?以“光盘”为主题的公益活动已经风起云涌,晒出自己的“光盘”的倡议得到了很多人响应D.在严打整治斗争中,公安干警周密部署,全警动员,在一次追捕贩毒分子的行动中,他们暴虎冯河,仅半个小时就将其一网打尽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A项左右逢源:比喻做事得心应手,怎样进行都很顺利用在此处符合句意B项五风十雨:形容风调雨顺不合语境C项风起云涌:比喻许多事物迅速发展,声势浩大使用对象不当。
D项暴虎冯河:比喻有勇无谋,冒险蛮干褒贬失当辨析成语可从以下五个方面入手:①要分辨成语的语义,有的成语有表层意和深层意,切忌望文生义②要分清成语的适用范围和对象③要分清成语的感情色彩④要识别成语与其他词语的搭配比如说修饰语与中心与不搭配,动词与宾语不搭配等⑤要分析成语使用是否符合逻辑成语使用的“不合逻辑”主要表现是自相矛盾考点:正确使用词语(包括熟语)能力层级为表达运用E2.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组是( )A.蛰伏 题词 出奇制胜 以老卖老B.谛听 宣泄 攻城掠地 虎视眈眈C.勾通 嬉闹 漫不经心 顾名思义D.陷井 痊愈 乱七八糟 高屋建瓴【答案】C【解析】试题分析:A项,以—倚;B项,掠—略;D项,井—阱3.下列词语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A.假若换成另外的口气,先用拐弯抹角的伎俩,套出一个近乎来,乡亲们也不是傻子,仍然会落下背后的耻笑——早些年你干什么去了?B.明星代言,意味着明星与代言的产品成为“命运共同体”,一旦明星有媒体或公众认为的道德问题,“城门失火,殃及池鱼”,企业就会跟着倒霉C.用假文凭骗人谋利、沽名钓誉固然很可恶,但让这种恶行有生存空间的社会更应该检讨。
D.抗日战争胜利后,毛泽东亲赴重庆,莅临红岩四十日重庆谈判、上党战役,毛泽东坐镇红岩,未雨绸缪,决胜千里,为红岩的历史增添了最为光辉的一页答案】D【解析】试题分析:A.伎俩:不正当的手段B.城门失火,殃及池鱼:跟自己有关系的关联体如果有损失的话,就会联系到自己,如同“唇亡齿寒”,比喻因牵连而受祸害或损失C.沽名钓誉,是指用某种不正当的手段捞取名誉D.未雨绸缪:趁着天没下雨,先修缮房屋门窗,比喻事先做好准备,不合语境4.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表述,正确的一项是A.《三国演义》是我国现存最早的章回小说之一它以时间为顺序,交错叙述魏、蜀、吴三国形成的历史书中刻画的不少形象堪称性格鲜明的艺术典型,如曹操的“奸绝”,关羽的“义绝”,孔明的“智绝”B.海明威,美国小说家凭借《桥边的老人》1953年获得普利策奖,1954年获得诺贝尔文学奖海明威是“新闻体”小说的创始人,他一向以“文坛硬汉”著称,被誉为美利坚民族的精神丰碑C.郁达夫,中国现代著名小说家、散文家、诗人代表作有《子夜》《沉沦》《春风沉醉的晚上》等《故都的秋》是现代写景抒情散文中的名篇,它既是对北平秋的客观描绘,又是作者当时心情的折射D.张承志,中国当代著名作家。
他的散文具有深刻的思想性和很浓的阳刚气,常表达“孤独感”,这种特色在他的著名散文《汉家寨》中有鲜明的体现《北方的河》和《荒芜英雄路》都是作者的散文集答案】A【解析】试题分析:本题考查了文学文体知识,平时要注意积累,且重点识记课本中出现的名家名作正确表述为: B.凭借《老人与海》获得1954年诺贝尔文学奖C.《子夜》的作者是茅盾D.《北方的河》是中短篇小说集考点:考查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能力层级为识记A5.依次填入下面横线处的语句,衔接最恰当的一组是:至于中国戏曲舞台上的演员与角色,他们既是“合二为一”的,又是“一分为二”的演员的技艺刻画了角色的能耐,_________艺术家所能发挥的天地是双倍的①有时跳出角色表现自己②观众既欣赏到角色的本领,同时也欣赏到演员超凡的功力③演员有时进入角色而表现角色④演员的功夫又加强了角色的魅力⑤演员与角色,真真假假、浑然一体⑥得到双重满足A.④⑥②①③⑤B.③①④②⑥⑤C.①③②④⑤⑥D.②①③⑥④⑤【答案】B【解析】原文讨论“演员和角色”的关系,因此下面应该是③和①,只有④“功夫加强魅力”可以与“技艺刻画能耐”匹配;说完了演员说观众,因此选②和⑥,⑤是一个总结句。
注意“合二为一”和“一分为二”的提示语,注意第三个空和前一句的句式一致评卷人得 分 二、现代文阅读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后面的题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浅谈潮剧老旦的表演艺术黄少君戏曲表演大师程砚秋先生曾说:“戏曲基本上是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因此,在戏曲表演中凡一切“形之于外”的动作,无论它们是从生活动作中直接取来的,还是从自然界借鉴而来的,都必须经过相当大的美化处理——提炼、筛选、变形、规整等等,合乎美学要求,使之充分歌舞化、程式化、装饰化,从而凝练、沉淀成为一种赏心悦目的美化形式虽然生活真实是艺术真实的基础,但在戏曲舞台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却是高度区分开来,这是由于中国总体艺术强调情感因素,重视情感表现的特征,所谓“事为情用”,“以情驭事”,决定了中国戏曲是一项情感大于理智的审美活动譬如,戏曲舞台上人物的一切情感都可以通过唱、念、做、打来体现,在这里技巧的娴熟与感情的浓郁都成正比例关系所以,我认为一切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形象都应该是美的,即和谐、圆顺的,只是艺术的真实表现手段与方式的不同说到传统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又不由让我想提起自己所学之行当——老旦我扮演过不少不同类型、性格的角色,但我想,无论是《闹钗》中温厚的胡母、《母子桥》中善良淳朴的许氏,还是《雷震天波府》《刘明珠出征》中刚毅豪情的佘太君与刘明珠,它们首先是女人,是母亲,这是人物的共通点,也是我在舞台上诠释这些人物首要的出发点。
我从演女人,演母亲的角度出发,以女性间特有的理解沟通与这些和我距离甚远的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舞台成为了接通今古时空的轨道,这其实更是一种情感化了的美学评价,它凝聚了我对生活和人物的全部的真情实感老旦,年纪虽大,但性别仍然是“旦”,这决定了我们在塑造人物时要考虑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以求[来源:]在表演时演出人物的气质与神韵来;相反,演出来的只能是人物的苍老和暮气老旦是以扮演上了年纪的老年妇女为主,纵观潮剧舞台上扮演过的剧目,属于老旦站“中间儿”的折子戏或中型戏实在不多,大型剧目就更少了在客观上局限了这一行当的开拓与发展,又由于历史因素,旧时候老旦多由戏班中的老生行当兼演,即使是专演老旦者也是由男性演员扮演,而且在表演上重于唱功,不甚重视身段表情,这造成了这一行当演唱苍劲、硬朗的表演风格作为新一代的戏曲演员,如何使戏曲贴近生活,靠近时代,满足当今观众的审美需求,是在古典戏曲舞台艺术与现代意蕴中寻找契合点的一个尝试潮剧老旦艺术从历史来看,它是在不断借鉴、丰富和发展中成长起来的我深深地体会到,我的艺术创作也在尝试着在借鉴、丰富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戏曲需要发展,传统戏是前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华;新编戏是我们运用传统进一步展示戏曲魅力的载体,塑造角色更需要演员个人的文化修养,新世纪的演员不能只是艺匠或是前辈艺术家们的克隆,时代需要我们承载起戏曲文化传播的责任,技艺无境,学海无涯。
选自《戏曲艺术》,有改动)6.下列关于“戏曲的和谐圆顺之美”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戏曲基本上是给观众一种美的感觉的艺术是程砚秋最先提出来的,给后人以很大的启示B.中国总体艺术强调“事为情用”,“以情驭事”, 于是在戏曲舞台上,艺术真实与生活真实区分开来C.作者赞同程砚秋先生的观点,认为一切出现在戏曲舞台上的形象都应该是美的,即和谐、圆顺的D.戏曲表演中凡一切“形之于外”的动作,都要经过相当大的美化处理——提炼、筛选、变形、规整等等7.下列关于“潮剧老旦的表演艺术”的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A.作者所学的行当是老旦,曾演过佘太君、刘明珠等人,作者以女性间特有的理解沟通与这些人物进行心灵的“对话”B.老旦的角色是以扮演上了年纪的人为主,作者所演的人物凝聚了作者对生活和人物的全部的真情实感C.现在老旦这一行当演唱的风格是苍劲、硬朗,这与以前专演老旦者由男性演员扮演,在表演上重于唱功有关D.戏中虽同为老旦这一角色,但人物的性格却千差万别,如胡母的温厚、许氏的善良淳朴等等各有不同8.下列关于上文的分析和概括,不符合原文意思的一项是( )A.文章作者从自身的演唱经历出发,指出时代需要我们承载起戏曲文化传播的责任,号召年轻人应不断学习。
B.演老旦时,一定要考虑人物的身份、性格、处境,不然的话演出来的只能是人物的苍老和暮气C.作者以为潮剧老旦艺术是在不断借鉴、丰富和发展中成长起来的,而作者的艺术创作也在借鉴、丰富和发展的道路上探索D.传统戏是前辈艺术家们留下的精华,里面的角色都很鲜明生动,演员在表演时注意把握即可,与自身文化修养无关答案】6.A7.B8.D【解析】6.【试题分析】论述类文本阅读在概念题型上往往有这样几点设题:部分与整体、夸大与缩小、因果颠倒或强加因果、尚未发生和已经发生、可能和必然、答非所问或张冠李戴、颠倒是非等A项,“是程砚秋最先提出来的”在原文中找不到依据考点定位】理解文中重要概念的含义能力层级为理解B名师点睛】这种题型较为简单,无非是抓住概念的特点来衡量,即揭示事物本质属性(最为全面的)的选项是正确的;还有一种就是重要概念(词语)之间形成的各种判断(试题中表现为选项),解答这一类型题目的技巧是——抓住选项中的“关联词”(揭示逻辑关系,即各种各样的判断)“虚词”等标志;若没有这些标志,就要认真分析选项句子分句间的逻辑关系,再回到文中仔细对照7.【试题分析】做这种题学生必须养成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在通读全文的基础上,迅速搜寻到每个选项所涉及的段落,然后仔细比较选项的说法是否与原文一致。
B项,“老旦的角色是以扮演上了年纪的人为主”这句话表意不明,正确的是老年妇女为主考点定位】筛选并整合文中的信息能力层级为分析综合C名师点睛】筛选并整合文中信息类题目的解题方法有这样几点:①根据要求确定提取信息的目标②通读全文,整体感知在确定了提取信息的目标之后,要根据目标浏览全文,确定提取信息的区间③准确寻找,筛选提取筛选和提取信息类试题的答案均在文中,因此,及时找到选项在原文的位置,顺藤摸瓜,确定筛选范围④仔细对照,正确判断找准选项有关内容在原文的位置后,要把原文与选项对照,辨明正误8.【试题分析】此种归纳内容要点和分析作者观点态度的题目,解答时应先根据选项确定原文信息所在的位置,然后将选项和原文进行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