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2022届高考地理微考点多练(地形塑造)6三角洲 原卷.docx

11页
  • 卖家[上传人]:刚**
  • 文档编号:202938527
  • 上传时间:2021-10-18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51MB
  • / 11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微点练6 三角洲一、单项选择下图为典型河流地貌示意图据此完成1—2题1.甲、乙河流地貌的名称分别是( )A.冲积扇、河漫滩 B.冲积扇、三角洲 C.河漫滩、三角洲 D.三角洲、河漫滩2.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 )①地势平坦,多汊流 ②沉积物大小差别大 ③分布地区气候温和④多沙洲、沙岛发育A.①③ B.②③ C.①④ D.②④2.B 甲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出山口处,呈扇形,为冲积扇;乙河流地貌位于河流入海口或入湖口处,呈三角形,为三角洲,B正确,ACD错误;故选B3.C 读图可知,与冲积扇相比,三角洲一般位于河流下游,地势较平坦,多汊流,多沙洲、沙岛发育,①④符合;冲积扇沉积的物质多石块、砾石,也有泥沙,沉积物大小差别大,而三角洲内沉积物以泥沙为主,颗粒大小差别较小;三角洲分布地区气候不一定温和,如勒拿河三角洲,②③不符合;综上,C正确,ABD错误;故选C河槽一般由河岸、河漫滩、河底等部分组成,是河流的核心地貌单元河口河槽地处河流与海洋的交互地带,出河口地区后,河流径流受到潮汐顶托,盐淡水混合,水流趋缓,河槽展宽,出现分汊现象河槽沉积物具有河域与海域来沙的混合沉积特征,总体呈现主槽粗、边滩细。

      下图示意长江口河槽等深线(理论最低潮面)分布状况据此完成3~4题3.图中甲地的地貌类型是(  )A.洪积扇      B.冲积岛 C.江心洲 D.河漫滩4.南、北两支河槽等深线分布特征表明(  )A.长江干流北移 B.南支不断淤塞 C.北支河槽发育 D.南支径流量大3.D 从图中等深线分析,甲地是理论最低潮时出露水面,高潮时没入水下的泥沙沉积体,其地貌类型是河漫滩,D正确洪积扇为河流出山口形成的扇状堆积体,A错误冲积岛和江心洲是高潮时也能出露水面的河心岛,B、C错误4.D 从图中分析,南支河槽宽度大,北支河槽宽度小,根据北半球河流向右的地转偏向力分析,北支河槽流量小,泥沙沉积快,河道变窄,南支冲刷强,河道变宽,长江干流南移,A、B、C错误南支河槽宽,河道深,径流量大,D正确位于长江口的九段沙,是受到河流和海洋潮流共同作用形成的河口沙洲近年来,由于上游三峡大坝建设,九段沙的生长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下图为长江口沙洲示意图,完成下面小题5.九段沙的形成原因是( )A.风力堆积作用 B.海水堆积作用 C.河流侵蚀作用 D.河流堆积作用6.据图所示,九段沙生长的方向是( )A.向东 B.向西 C.向南 D.向北7.近年来,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主要原因是( )A.流速变小 B.径流量减少 C.汛期加长 D.输沙量减少5.D 从图中看,九段沙位于长江入海口,由于入海口处流速减慢,和海水的顶托作用,河流携带泥沙堆积形成,D正确;A、B、C错。

      故选D50.6.A 从图中看,九段沙向东等深线数值增加,泥沙易在低处堆积,可推测出必段沙向东生长,A正确,B、C、D错7.D 由材料“由于上游三峡大坝建设,九段沙的生长速度和方向发生明显变化”可知,由于三峡大坝建设,大坝拦截泥沙,输沙量减少,到达河口的泥沙减少,九段沙生长速度变慢,D正确;三峡大坝建设对河口处的流速、径流量、汛期影响较小,A、B、C错扇三角洲是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新疆准噶尔盆地西北部的黄羊泉扇就是从约1万8千年前的扇三角洲脱离玛纳斯湖演变而来的冲积扇下图为黄羊泉扇位置及扇缘区浅层沉积物剖面图据此完成8~10题8.目前黄羊泉扇地貌属于(  )A.冲积扇 B.三角洲 C.河漫滩 D.风积丘9.扇缘沉积岩层中有含砾粗砂岩,说明形成该沉积层的时期内(  )A.湖水淹没整个扇缘 B.以河流沉积为主C.湖区流域植被茂盛 D.河流水量变化小10.根据沉积物剖面图中的各沉积层粒径变化可以推测艾里克湖面积(  )A.逐渐变大 B.一直保持稳定 C.保持不变 D.大小交替变化8.A 图示黄羊泉扇是克拉苏河流出山口所在的位置,由于河流流出山口,落差减小,水流变慢,泥沙淤积,形成冲积扇,故A正确。

      风积丘是风力堆积形成的沙丘,属于风力堆积地貌9.B 扇缘沉积岩层中有含砾粗砂岩,沉积物颗粒较大,说明该岩层形成时水流速度快、搬运能力强;图示岩层层理构造明显,再结合河流洪水期带来冲积物在山前堆积形成冲积扇,说明形成该沉积层的时期以河流沉积为主,可判断B正确若湖水淹没整个扇缘,湖水会对河水起到顶托作用,较大的颗粒物应在河湖交汇处堆积,不会到达目前的扇缘前端,则A错误;湖区流域植被茂盛,涵养水源、保持水土功能强,洪水、较大颗粒物出现的概率均较小,难以使含砾粗砂岩堆积,则C错误;西北地区总体降水少,若河流水量变化小,说明河流径流量小,流水作用不易搬运较大的颗粒,则D错误10.D 图示剖面图中各沉积层粒径交替变化,说明河流的水量变化大,河流沉积与湖泊沉积交替进行,即湖泊面积大小交替变化,故D正确扇三角洲是由邻近高地推进到海、湖等稳定水体中的冲积扇,它是河流与海、湖共同作用的结果下图为我国西北某湖泊扇三角洲前缘地带的地层垂直剖面示意图据此完成下面小题11.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则K1-K2,期间发生变化最明显的是( )A.湖泊水位 B.流域内植被 C.湖水温度 D.流域降水量12.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 )A.沉积体坡度更和缓 B.沉积时间更短 C.沉积物颗粒更均匀 D.沉积体体积更大11.A 湖泊水位的变化会影响湖水对河流水的顶托作用,从而影响到泥沙的输送距离。

      一般而言,湖水水位越高,顶托作用越强,河流流速下降越快,泥沙输送的距离越近读图,K1-K2期间沉积体距湖岸某固定点的距离变化大,表明湖泊水位变化明显,A正确;流域内植被的覆盖率可以影响河流的含沙量,进而影响泥沙沉积的厚度,但是对泥沙输送的距离影响较小,B错误;湖水的温度与泥沙沉积关系不大,C错误;流域降水量通过影响河流流量进而影响河流的输沙量,但根据材料信息可知,河流搬运作用较稳定,说明河流的输沙量和输沙能力变化不大,D错误12.B 由图可知,K3时期沉积体的坡度更和缓,体积更大,A、D错误;与K3时期相比,K2时期泥沙输送的距离短,说明该时期湖水的顶托作用大,河流流速快速下降,泥沙沉积速度快,分选性差,沉积物颗粒大小不一,C错误;根据图示,K2时期比K3时期沉积物延伸长度短,体积小,说明沉积时间更短,B正确进积和退积是断陷盆地处三角洲发育过程中的两种常见沉积方式,形成的三角洲多呈扇形,前缘沉积物粒径大小变化尤为明显进积表示陆源物质供应速率快、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前缘沉积物下细上粗,退积则相反扇三角洲多发育在活动的构造区,是由邻近高地直接推进到稳定水体(湖或海)中的冲积扇下图为“某地扇三角洲及甲处沉积层沉积物粒径变化示意图”。

      读图,完成13~15题 13.据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变化特点推断(  )①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 ②沉积过程先退积后进积 ③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 ④河流搬运能力先减弱后增强A.①④ B.②③ C.②④ D.①③14.图中河流(  )①分汊多 ②易改道 ③流量不稳定 ④多为地下暗河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15.图中扇三角洲(  )A.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面积不断扩大 B.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面积不断缩小C.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 D.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小变大13.D 扇三角洲前缘甲处沉积物粒径早期自下而上由小到大,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前延伸,后期自下而上由大到小,表明三角洲前缘不断向后退缩,说明沉积过程先进积后退积,河流搬运能力先增强后减弱14.A 由于沉积严重,现有河汊易淤浅,流量减少,直至淤塞改道,所以流量不稳定,易改道15.C 稳定水体水面上升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缩小,A错;稳定水体水面下降则扇三角洲面积不断扩大,B错;其形成条件是河流流出山口即进入水体,C对;由扇顶到扇缘表层沉积物颗粒由大变小,D错。

      罗布泊在古代水面曾达3000km2,一百多年前尚存500km2,1972年完全干涸下图为古罗布泊湖岸线及河流入湖口三角洲分布示意图读图,回答下列小题16.从B地至A地地势变化的特点是( )A.逐渐降低 B.逐渐升高 C.先升高再降低 D.先降低再升高17.湖口三角洲的位置不断变化,新三角洲与较新三角洲相比远离湖心的原因是( )A.干河道的水量减少,搬运能力减弱 B.干河道的水量增加,沉积能力变强C.新三角洲形成期湖水暴涨,顶托干河道 D.干河道的水量减少,侵蚀能力变强18.从图中信息可以推断出罗布泊( )A.湖面海拔低于海平面 B.古湖盆四周都是上缓下陡C.环境调节作用在减弱 D.湖水下渗造成了湖泊萎缩16.B 由图可知,罗布泊湖面呈现逐渐萎缩的趋势,且老湖岸线海拔较高,新湖岸线海拔较低,则从B地至A地地势逐渐升高B正确,ACD错误;故选B17.A 受气候变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注入罗布泊的水量减少,河流入湖口逐渐向湖心方向延伸,使得湖口三角洲由老到新依次排列,但随着入湖水量的锐减,干河道搬运能力减弱,造成新三角洲位置后退,远离湖心,A正确,BCD错误;故选A。

      18.C 罗布泊湖面逐渐降低,但该图不能反映湖面海拔是否低于海平面,A错误;湖岸线可以理解为等高线,根据“疏缓密陡”可判定湖盆四周坡度的陡缓并无规律性,B错误;由于罗布泊在逐渐萎缩,所以其对环境的调节作用在减弱,C正确;湖泊萎缩主要是受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等因素的影响,D错误;故选C水进型三角洲是三角洲体系中的一个重要类型,是指当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并逐渐往陆地方向退积,在其有效沉积率小于水面上升速度的条件下,在原三角洲沿岸平原之上所形成的一套水下沉积的、粒度规律的沉积体下图为“我国内陆某湖泊水进型三角洲变化图”据此完成19~21题19.据提供的图文资料推断,水进型三角洲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  )A.中间粗、两端细 B.下端粗、上端细C.上端粗、下端细 D.两端粗、中间细20.当图示水进型三角洲面积增大显著时,多发生在(  )A.春季 B.秋季 C.夏季 D.冬季21.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对河流特征的影响表现为(  )A.流速减慢 B.河道多分叉 C.河床增高 D.含沙量减小19.B 水进型三角洲是河流所挟沉积物在河、湖(海)交汇地带沉积下来形成的,颗粒粗的先沉积,颗粒细的后沉积,故砂体粒度在垂直方向的排列特点为下端粗、上端细,选B。

      20.C 根据材料,水进型三角洲形成与水盆(湖和海)水面不断上升密切相关,面积增大显著时,说明水盆的水面上升速度快,注入水量大该湖泊为我国的内陆湖,主要是以冰雪融水补给为主,夏季气温高,冰雪融水多,水面上升速度快,故多发生在夏季,C对21.B 当图示沉积界线由⑤~①变化时,三角洲向湖水推进,且宽度范围增加,说明河流的水量增大,河流的侵蚀作用。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