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螺旋弹簧设计.docx
3页螺旋弹簧设计一、 弹簧设计参数(1) 弹簧丝直径 d :制造弹簧的钢丝直径2) 弹簧外径 D :弹簧的最大外径 o(3) 弹簧内径D :弹簧的最小外径i(4) 弹簧中径D :弹簧的平均直径计算公式:D = (D + D )/2 = D + do i i(5) 弹簧节距 p :除支撑圈外,弹簧相邻两圈对应点在中径上的轴向距离6) 有效圈数n :弹簧能保持相同节距的圈数 7)支撑圈数 n :为了使弹簧在工作时受力均匀,保证轴线垂直端面、制造时, s常将弹簧两端并紧并紧的圈数仅起支撑作用,称为支撑圈一般有 1.5T、 2T、2.5T,常用的是2T8) 总圈数n :有效圈数与支撑圈的和,n = n + nt t s(9) 螺旋方向:有左右旋之分,常用右旋二、 弹簧其它参数(1)旋绕比C〈弹簧指数〉C = Dd为了使弹簧本身较为稳定,不致颤动和过软,C值不能太大;但为避免卷绕时 弹簧丝受到强烈弯曲,C值不应过小常用旋绕比C值d (mm)0.2 〜0.40.45 〜11.1 〜2.22.5 〜67〜1618〜42C7〜145〜125〜104〜94〜84〜62)计算补偿系数 K4 C - 4( 3 )长细比 b弹簧自由长度与弹簧中径之比,b = H。
D三、 弹簧正向设计流程1. 弹簧丝直径 d式中:C:旋绕比;计算补偿系数,F :弹簧所受最大的力,F二k九max max s maxk :弹簧的刚度现代悬架设计过程中,弹性元件的刚度通常不等于悬架系统等效 s刚度当悬架系统存在杠杆比时,弹性元件的刚度近似等于悬架系统等效刚度与杠杆比平方的乘积,即k二k x i2 ;si :悬架等效刚度作用力的力臂/弹性元件(弹簧)作用力的力臂;九:弹簧受力时的最大压缩量,等于弹簧处于平衡位置时的压缩量x二mtg与车轮max ks上跳至极限时的弹簧压缩量之和;Ir]:弹簧材料的许用应力2. 弹簧工作圈数(有效圈数) n对于压缩弹簧,弹簧的工作圈数n = d8C 3 ks式中:G :切变模量3. 弹簧节距 p选取螺旋角«,由a = arctan —可得节距p 兀D对于压缩螺旋弹簧,推荐a= 54. 弹簧自由长度 H 0弹簧自由长度:H = np + 1.5d0四、 弹簧正向校核1. 稳定性验算对于压缩弹簧,如其长度较大时,则受力后容易失去稳定性为了便于制造及避免失稳现象,要求对于两端固定的弹簧,长细比b二豊<5.32.疲劳强度验算疲劳强度安全系数计算值,应满足S J0 + °・75T讪> S。
ca t Fmax式中:弹簧疲劳强度的设计安全系数,取 1.3~1.7;Tmax 、Tmin :弹簧材料内部所产生的最大和最小循环切应力,* 8KDf兀d 3T弹簧材料的脉动循环剪切疲劳极限,t = 0.35c ;0b弹簧材料的拉伸强度极限。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