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资源分布的特点.ppt
16页B )1.随着人口的增长和社会发展,总量越来越少甚至有可能枯 竭的自然资源是:A.气候资源 B.矿产资源 C.土地资源 D.生物资源 ( D )2.下列关于我国自然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A.矿产资源总量丰富,但种类不齐全 B.我国自然资源状况十分乐观C.对资源的开发利用成绩显著,没有浪费 D.资源总量大,人均占有量小 ( C )3.关于我国土地资源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绝对数量大,类型多样 B.山地多,平地少 C.人均占用量大 D.难以利用的土地多 ( C )4.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草原开垦耕地 B.围湖造田 C.伏季休鱼 D.占用耕地建坟( D )5.关于我国华北地区水资源不足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降水量不足 B.用水量较大 C.浪费较多 D.离海较远(1)华北地区降水量少,雨季集中于夏季 (2)光照较充足,蒸发量大 (3)径流量较小,河流上游多处于干旱地带 (4)农业工业用水量大人口密集,生活用水也偏大 加上水源污染严重。
B )6.我国把“十分珍惜和合理利用每寸土地”作为基本国策,主 要原因是:A.土地资源不可再生 B.人口多、耕地少 C.土地资源多种多样 D.土地资源分布不均匀 ( B )7.解决水资源不足的途径中,我们能积极参与的是:A.跨流域调水 B.节约用水,防止水污染 C.兴修水库 D.海水淡化( B )8.下列自然资源中属于不可再生资源的是A.太阳能 B.煤炭、核能 C.风、草场 D.森林、土地 ( B )9.调节河水水量季节变化的有效措施是: A.节约用水 B.兴修水库 C.跨流域调水 D.防止水污染 ( B )10.下列符合我国自然资源分布特点的是:A.水资源——华北多,西南少 B.耕地——东部多,西部少C.林地——西北多,东北少 D.草地——东南多,西北少 ( D )11.我国水资源时间分布的特点是A.冬春多,夏秋少 B.东部少,西部多C.东部多,西部少 D.冬春少,夏秋多( C ) 12.目前人类主要利用的淡水资源是:A.冰川水 B.地下水 C.河水和淡水湖泊水 D.大气降水 ( A )13.下列做法,不利于节水的是:A.自流灌溉 B.喷灌 C.滴灌 D.生活用水,一水多用 ( B )14.近年来北方冬季频繁发生沙尘暴,这是 土地 发展的表现: A.水土流失 B.荒漠化 C.气候骤变 D.乱占耕地 ( A )15.下列做法,符合可持续发展观念的是:A.在长江上游地区植树造林 B. 在山区开荒种粮C.在黄土高原大力发展畜牧业 D.在内蒙古高原西 部发展种植业 ( C )16.我国耕地主要分布在A.亚热带山地、丘陵和高原区 B.气候干旱的西部内陆地区C.东部季风区的平原和丘陵 D.年降水量400毫米以下的地区 ( B )17.下面方式中不属于海洋空间开发的是A.海滨浴场 B.向海洋排污 C.海底隧道 D.海底导弹基地 ( C )18.2004年6月1日起我国在南海部分海域实行2个月“休 渔期”的目的是A.防止海水污染的恶化,保护海洋环境 B.实施分期管理,提高捕鱼产量C.控制捕鱼数量,实施渔业的可持续发展 D.让渔船渔得到修补 ( B )19.下列用水较紧张的城市是:A.南京 B.天津 C.广州 D.福州 ( B )20.我国的草地主要分布在:A.东北部 B.西北部 C.西南部 D.东南部 ( D )21.我国耕地面积不断减少的主要原因,错误的是A.工业建设、城市发展占用了不少耕地 B.土地沙化、盐碱化现象严重 C.水土流失现象严重 D.大量植树造林占有耕地 ( D )22.目前,我国正在建设的南水北调工程,是将长江的水 调往: A .东北地区 B.西南地区 C .西北地区 D .华北地区 ( B )23.能够降低沙尘暴危害的人类活动是:A.在农业生产中减少农药、化肥的使用量 B.退耕还林还草,营造防护林C.增加草场载畜量、提高草场利用率 D.不断开垦草原、大幅度增加耕地面积( D )24.当前珠江三角洲主要面临干旱、洪涝、水环境恶化等 问题,下列关于珠江三角洲水资源的叙述,正确的是: A.水资源总量少是造成干旱的主要原因 B.珠江入海口少是造成洪涝的主要原因 C.水环境恶化主要是由于自然原因造成的 D.水质危机大于水量危机( B )25.下列做法符合中国主题的是:A. 饭店提供大量一次性碗筷 B.中、小学推行课本循环使用 C. 尽量使用私家车出行 D.商场无偿提供塑料袋 ( B )26.位于我国四川盆地的重要商品粮基地是:A.三江平原 B.成都平原 C.太湖平原 D.江汉平原 ( D )27.在地形平坦、土壤肥沃、水源丰富地区,应发展:A.渔业 B.牧业 C.林业 D.种植业 ( D )28.黑龙江省是我国哪种经济作物的重要产地: A.棉花 B.油菜 C.甘蔗 D.甜菜 ( B )29.发展农业要因地制宜,例如我国南方的丘陵低山适宜发 展: A.挖塘养鱼 B.种植果树和发展林业 C.发展养牛、养猪业 D.开垦耕地种粮食 ( C )30.关于我国农业生产自然条件的叙述,正确的有:A.我国农业生产自然条件单一 B.我国农业生产自然灾害较少发生 C.雨热同期,利于农业生产 D.南方的气候和地形均利于农业生产 ( D )31.“骑楼”是岭南民居的一个特色,建设骑楼的一个突出作 用是:A.体现当地的民族特色 B.使房屋建筑有层次感,体现建筑美C.节省建筑材料 D.便于行人避雨和遮阳 ( C )32.关于秦岭—淮河的叙述,正确的有:A.秦岭—淮河以南很少生产水稻 B.秦岭—淮河以南基本不种植棉花 C.秦岭—淮河是旱地与水田的分界线 D.秦岭—淮河是水稻与小麦的分界线 ( C )33.针对人口持续增长的现状,我国农业今后发展 的方向应是:A.努力开垦荒地、林地,增加耕地面积 B.增加农产品进口量,满足人们生活需要 C.发展优质、高产、高效农业 D.增加农业人口的数量,以增加粮食产量 ( B )34.“烤全羊”是我国哪个地区的美食:A.东北 B.西北 C.西南 D.东南 ( C )35.下列工业属于轻工业的是:A.钢铁工业 B.机械工业 C.纺织工业 D.化学工业( A )36.我国位于世界最前列的工业部门有: A.核工业、航天工业 B.电力工业、电子工业 C.钢铁工业、机械工业 D.纺织工业、食品工业 ( A )37.我国西部发展工业的优势条件是:A.资源丰富 B.人口众多 C.交通便利 D.基础雄厚 ( B )38.我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是: A.珠江三角洲 B.长江三角洲 C.京津唐 D.辽中南 ( B )39.我国最早建立的高新技术开发试验区——中关村位于:A.广州 B.北京 C.深圳 D.上海 ( D )40.武广高铁缓解了以下哪一条铁路的运输压力:A.青藏铁路 B.京沪铁路 C.成昆铁路 D.京广铁路( A )41.位于我国西北地区的重要工业中心是:A.兰州 B.武汉 C.沈阳 D.重庆 ( B )42.决定我国电子、信息类产业发展的主导因素是:A.地形 B.科学技术 C.原料和燃料 D.消费市场 ( B )43.下列选项中不属于高新技术的一项是A.航天技术 B.汽车技术 C.生物技术 D.信息技术 ( C )44.2010年世界博览会的主办城市,位于我国的:A.辽中南工业基地 B.京津唐工业基地 C.沪宁杭工业基地 D.珠江三角洲工业基地 ( A )45.位于京沪线和陇海线的交会点的铁路枢纽是:A.徐州 B.郑州 C.洛阳 D.兰州( C )46.从广州到兰州,经过的铁路线是:A.京广线—浙赣线—沪杭线 B.京九线—浙赣线—京 沪线C.京广线—陇海线 D.京广线—湘黔线—沪杭线 ( B )47.目前,我国最重要的交通运输方式是:A.公路运输 B.铁路运输 C.水路运输 D.航空运输( A )48.根据规划到2020年,珠江三角洲城市群可望实现“一 小时生活圈”(即一小时内可由广州到达珠三角各主要城市) 的目标,该生活圈的形成主要依靠:A.高速公路、铁路和地铁线路等的建设 B.大力发展汽车工业 C.新航空线的开辟 D.珠江航道的拓宽和延伸( D )49.四川人特别喜欢吃带有辣味的食物。
与这种饮食习惯 关系紧密的是:A.资源丰富,人称“天府之国” B.四川盆地的紫色土壤富含磷、钾等多种矿物元素 C.山地气候显著,天气变化多端 D.云、雾天气比较常见,空气湿度大,可用辛辣食物去 除体内湿气 ( A )50.下列交通运输方式的选择,合理的是:A.汶川地震时,重症病人急需转送到上海做手术,选择 航空运输方式 B.一吨活鱼从密云水库运往北京城区选择水路运输 C.10万吨大米从武汉运往上海,选择公路运输方式 D.送几百千克的葡萄到市场出售,选择水路运输方式( C )51.西部大开发中,横贯中国腹地的 “西气东输”工程采用的运输方 式是:A.铁路运输 B.公路运输 C.管道运输 D.航空运输 ( B )52.有我国“南北交通大动脉”之称的铁路干线是:A.京沪线 B.京广线 C.焦柳线 D.宝成—成昆线 ( D )53.四大工业基地都分布在:A.京广铁路沿线 B.长江沿岸 C.陇海铁路沿线 D.沿海地区 ( D )54.吴老师在某超市购物时发现一种水果的产地标签有错误,它是:A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