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语文上册第三单元教案.doc
18页五年级上册第三组单元教材分析:第三组“学习说明性文章”,重点让学生掌握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导语部分即提出要求,在课文学习中主要通过课后思考题让学生了解本课的说明方法,在口语交际·习作中则尝试让学生应用一些基本的说明方法,在回顾?拓展中的“交流平台”里让学生归纳本单元所用的说明方法通过这一条明晰的线索串起各部分的学习内容,全面推进学生的各项语文能力其中《鲸》和《松鼠》介绍了有关动物的一些知识,向学生开启了一扇探索动物世界的科学之门;《新型玻璃》介绍了一些新型玻璃的特点和用途,以使学生感受科学技术的神奇和威力;《假如没有灰尘》揭示了科学家们的重大发现,阐释了了灰尘与人类的重要关系本组教材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选编本组教材的目的,一方面是为了让学生了解一些科学知识,唤起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激发学生勤奋学习的自觉性;另一方面是要引导学生学习说明文基本的说明方法,体会作者准确地用词、形象地表达,并在习作中加以运用单元教学目标:1.认识生字,会写生字正确读写“目前、上腭、哺乳、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急促、报警、盗窃、然而、面临、颗粒、来源、退化”等词语2.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领悟作者的表达方法,并学习运用4.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热爱科学的情感学生情况分析:学生对于说明性的文章在三、四年级时已接触了一些,这次的学习是对以前所学习的说明性文章的延伸与发展学生在学习说明文的说明方法的同时,了解一些科学知识,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科学奥秘的兴趣教学方法措施:1.要树立拓展课程资源、加强学科整合的意识,一方面鼓励学生利用多种渠道搜集有关信息以扩展知识面;另一方面要密切与科学课教师的联系,努力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2.在教学内容上要统筹安排,把课文的学习与口语交际、习作、交流平台和课外书屋有机整合起来如一进入本组课文的学习,就推荐优秀科普著作,引导学生阅读,在本组教学即将结束时召开读书交流会;在学习每篇课文时,要指导学生认真做好笔记或卡片,总结从课文中获取的知识和信息,列出课文中运用的表达方法及例子,为“交流平台”中的单元小结做好准备3.不要把语文课上成科学常识课,对于课文中涉及的一些科学知识,在语文课上不宜做过多过深的探究,应把教学的着眼点放在理解语言文字所表达的思想内容和学习说明文的表达方法上教学准备:搜集相关的说明性的文章书籍;制作多媒体课件课时安排: 9课时9 鲸教材分析:这是一篇常识性说明文,介绍了鲸的形体特点、进化过程、种类和生活习性等方面的知识。
课文层次分明,条理清晰,每个自然段讲一个意思,语言简练准确、平实质朴又不乏生动形象,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子、做比较、打比方等多种说明方法,通俗、生动、准确地对鲸地特点加以说明,融知识性与趣味性于一体,增强了文章的可读性根据《语文课程标准》5~6年级的阅读目标:阅读说明性文章,能抓住要点,了解文章的基本说明方法在教学过程中应多指导学生自己理解,使学生在读中理解吸收,同时增加小练笔形式,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和对表达方法的感悟教学目标:1.认识本课3个生字,会写“鲸”等字,正确书写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鲸的形体、种类、进化过程和生活习性学习作者抓住事物特点,并用打比方、列数字等说明方法来说明事物的特点3、培养学生热爱科学,探索自然奥秘的兴趣学情分析:学生在日常的生活中,通过电视和相关书籍,对鲸鱼有所了解,同时鲸鱼也是深受学生喜爱的一种动物,这对学习本课会有所帮助可将学生及老师所搜集的资料在课堂的实施过程中,穿插运用,开阔学生的视野,拓展课程资源除鲸的进化过程这一内容在理解上有一定的难度外,其他内容均可在反复朗读中充分理解,但根据以往学习说明性文章的经验来看,学生只对被说明的事物本身感兴趣,他们对文章的阅读,对知识的理解往往停留在“课文介绍了什么”的层面上,而忽视“课文是怎样介绍的”,即表达方法的深层次探究,缺乏自觉探究的意识和欲望。
那么,如何创设情境,激发学生自主阅读的兴趣,唤起学生深入探究的欲望,便成了教学本文首要考虑的问题对于文章中运用的多种说明方法,学生已在以往学习中有所了解,但只是一种概念化的感知能真正体会到文章的说明方法并运用到自己的习作实践中,还是比较困难的可采用找中心句和列提纲的方法,抓住课文的要点,把握全文的脉络,理清作者叙述的条理课前准备:搜集一些有关鲸的文字、图片或录象;制作课件课时安排: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海洋里有一种动物,单是一条舌头,就有十几头大肥猪那么重,它是什么动物?──对,就是鲸板书课题)二、下面谁来给大家介绍一下你了解的有关鲸的资料?(学生通过预习时查找的资料进行简单的介绍)三、检查生字的预习1.出示本课的生词读一读:鲸、属于、前肢、滤出、吨、肺、胎生、判断指名读、齐读)2.学生互相提示易书写错的字:滤 肺(最后一笔是竖)3.学生互相解词:上腭:口腔的上顶部,也称上颌退化:生物体在进化过程中某一部分器官变小,构造简化,机能减退甚至完全消失寿命:生存的年限四、学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是从哪几个方面介绍鲸的?1.画出相关的语句读一读2.从鲸的形体、捕食、呼吸、睡觉等方面来认识鲸的特点。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板书:四方面:(1)大(2)不是鱼(3)种类(4—7)习性3.让学生联系上下文,结合有关内容,用自己的话简要地介绍这些特点当堂测试:一、我会区别字组词猪( )滤( )判( )肺( )隔( )敞( )猎( )虑( )叛( )沛( )融( )敝( )二、我会填空1.“肺”字用部首查字法应先查( )部,再查( )画,“肺”的第五笔是( )2.“鳍”的音序是( ),音节是( )3.“矮”是( )结构的字,它的大写字母是( )4.“腭”的音节是( ),最后一笔的名称是( )第二课时 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快速默读课文,想想课文从几个方面介绍鲸的?板书:(1)大(2)不是鱼(3)种类(4—7)习性二、讲读课文1.读一读,填一填:请你快速默读第一段,划出描写鲸很大的有关数字,然后完成如下的填空练习:(1)投影出示:鲸是一种很大的动物,最大的有( )万公斤,最小的也有( )公斤我国捕获过一头( )公斤重的鲸,有( )米长,舌头就有()头大肥猪重。
)个人围着桌子坐在它的嘴里看书,还显得宽敞长须鲸刚生下来就有( )米长,( )公斤重,一天能长( )公斤到( )公斤两三年就可以长成大鲸2)读一读填后的句子,说说作者采用了什么说明方法?这样写有什么好处?(3)指名读这一段,进一步体会鲸的大2.听一听,说一说:教师把自己当作鲸,转述第二段的内容(介绍鲸的进化过程),然后让学生说一说鲸的进化过程3.比一比,写一写:指名读4、5段,其他学生找出描写须经和齿鲸生活习性的语句,并比较它们的不同,然后填写下列表格:种类有无牙齿食物呼吸须鲸 齿鲸 4.画一画,说一说:指名读第6段,其他学生边听边想象鲸睡觉的样子,然后根据脑中的形象把他们睡觉的样子用简笔画画下来只要能画出几条鲸“头朝里,尾巴向外,围成一圈”就行了四、小结1.课文首先以生动有趣的开头介绍鲸是特大特重的动物接着以通俗的语言介绍鲸的演变进化过程,说明鲸是哺乳动物最后介绍了鲸的生活习性表达上运用列举数字、比较、举例、比喻说明等多种方法,对鲸这种最大的哺乳动物的特点作了通俗的说明我们要学会运用这些说明方法2.学习课文的说明方法,仿写一种自己喜欢的动物当堂测试:一、分析加点字词的妙处,体会说明文语言的准确性1.我国发现过一头四万公斤重的鲸,约十七米长。
2.须鲸主要吃虾和小鱼3.鲸隔一定的时间必须呼吸一次4.鲸每天都要睡觉,睡觉的时候,总是几头聚在一起二、我会判断下列各句使用了哪一种说明方法1.目前已知最大的鲸约有十六万公斤重,最小的也有两千公斤 )2.不少人看到过象,都说象是很大的动物其实还有比象大得多的动物,那就是鲸 )3.从鼻孔喷出来的气形成一股水柱,就像花园里的喷泉一样 )板书设计:形体:大 重 长进化:陆地 浅海 海洋鲸 分类:须鲸 齿鲸捕食 呼吸生活习性睡觉 生长10 * 松鼠教材分析:这篇课文是一篇知识性、科学性、趣味性都较强的文艺说明文(又称科学小品)它以准确的说明为前提,以形象化描写为手段,在说明角度、表达方法、语言风格等方面与《鲸》有很大不同教学本文的重点是引导学生在读中感受松鼠的可爱之处及生活习性特点,并通过鲸进行比较阅读,探究两篇课文不同的写法,体会作者的表达方法在教学本课时,应让学生提前搜集相关资料,了解作者和松鼠的相关知识课上根据阅读提示进行自主阅读探究与《鲸》在表达上的异同说明角度:《鲸》侧重于介绍鲸的形体特点和生活习性;《松鼠》侧重于介绍松鼠的外貌、性格和行动。
表达方法:《鲸》运用了列数字、举例字、打比方、作比较等说明方法;《松鼠》采用比喻、拟人手法生动形象的说明事物语言风格:《鲸》语言精炼平实;《松鼠》语言生动传神,极具文学色彩教学目标:1.认识11个生字正确读记“乖巧、驯良、清秀、矫健、机警、玲珑、躲藏、追逐、强烈、溪流、警觉、触动、锐利、错杂、狭窄、勉强、遮蔽”等词语2.朗读课文,了解松鼠的特点激发学生热爱自然、保护动物的人文情怀3.感受课文中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细致的描写,积累语言4.能用较准确、生动的文字对某一种动物的特点进行说明学情分析:学生一般都很喜欢小动物,而松鼠正好符合学生的心理首先它的外形,非常惹人喜爱,这就使学生产生了浓厚的学习兴趣而且本文的语言通俗易懂,将小松鼠的特点写得很传神,学生理解起来会非常容易但是,和《鲸》进行比较阅读,可能会有些难度,由于学生受年龄及阅读能力的限制,不一定体会得非常全面,因此在教学中,要注重引导,可以让学生以小组合作学习的方式进行探究,让学生在互动中促进交流,在交流中学会合作,在合作中引起争辩,在思辩中激活思维课前准备:教师关于松鼠形态及生活习性的课件,学生查找有关松鼠的资料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为以后教学环节作铺垫。
1.播放配乐大森林图片,吸引学生注意力同学们,我们眼前出现的是一片大森林,它很宁静,不过似乎少了点生机,怎样才能使这树林充满生机呢?学生充分想象2.同学们设想得很好树林是动物的乐园,提到动物,我们来欣赏一段卡通画 3.你看到了哪些动物?有你喜欢的动物吗?不过,今天我们的主角还不在这里,它是谁呢?我们就请它闪亮登场吧!4.屏幕显示课题,配以松鼠图片,揭示主题你能用一个词概括松鼠的特点吗?我们的课本里又说到了松鼠什么特点呢?请打开书二、疏通课文,初步了解课文内容1.指名朗读课文各自然段对于他们的朗读你有什么要说的或者要帮他们指正的地方对于课文内容你有什么要问的?有什么是想要知道的?2.自主质疑,互助解疑,培养自主互助学习的能力学生交流3.我们来个课堂测试,看谁能过关,好吧?4.屏幕显示测试题:词。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