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澳门医疗卫生发展概况.pdf

6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35723799
  • 上传时间:2018-03-19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7.22KB
  • / 6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论文】澳门医疗卫生发展概况浙江健康网 2009年 10月 29日一、澳门简介澳门特别行政区是中国领土的一部份,位于中国广东省东南沿海的珠江三角洲,与香港相距 60 公里,距离广州145公里澳门是一个国际化的都市,曾经为葡萄牙的殖民地,几百年来,一直是中西文化融和共存的地方澳门的面积很小,是世界上人口最稠密的地方之一,也是亚洲人均收入比较高的地区自 1999年 12 月 20日起,澳门成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个特别行政区在?一国两制?政策的指引下,澳门实行高度自治,享有行政管理权、立法权、独立的司法权和终审权澳门特别行政区由澳门半岛、凼仔和路环两个离岛组成总面积共29.2帄方公里,其中澳门半岛9.3 帄方公里 、凼仔 6.7 帄方公里 、路环 7.6帄方公里 、路凼填海区5.6 帄方公里澳门人口约有544,200人,其中大部份居民住在澳门半岛,两个离岛人口较少澳门居民以华人为主,葡籍及其它国籍人士只占6%左右二、澳门医疗环境澳门的公共卫生设施在亚洲各国及地区中,居已发展之列澳门的气候适中,并无地区性的疾病 澳门地区提供的医疗卫生服务是来自多方面的,主要可分为政府及非政府的两大类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包括以提供初级保健为主的卫生中心和提供专科服务的仁伯爵综合医院 (俗称山顶医院)。

      非政府提供的医疗服务的又可分为接受政府和团体资助的医疗单位如镜湖医院、科大医院,工人医疗所,同善堂医疗所等,以及各类私人诊所及私人化验所除西医外,澳门还有不少中医师三、澳门的医疗卫生历史简介澳门第一任主教(D. Melchior Carneiro)加利诺在1575年写给耶稣会会长的信中有这样的一段话, ?我刚一到此,便开了一间医院,收容很多基督徒和异教徒为病人加利诺的行动在中国建立了最早的欧洲式医院该医院最初被命名为 ?救贫医院 ?,其后改名为这几个世纪以来人所共知的 ?白马行(S. Rafael)医院?现时,该医院已不存在,人们只能从其位于市中心现已辟作葡萄牙驻澳门总领事馆的美丽建筑物怀缅过去加利诺在信中还提到他在抵澳后的最初几年中在慈善救济工作方面所作出的努力他的这番话以及他按(D. Leonor)利安娜女王创立的模式在澳门所建立的慈善体系,肯定了葡萄牙人在中国口岸定居初期在澳门医疗及慈善援助方面所扮演的先锋角色在该医院成立之初,亦设立了第一个为最需要保护和帮助的麻疯病人服务的部门,原因是当时这种疾病十分普遍,但病者却不为家人和社会所接纳已有报导指,早在十七世纪圣保禄(S. Paulo) 修院内设有一间医疗所,帮助修院内的信徒及外来的病人。

      这间医疗所主要是为基督徒服务,但却缺乏运作条件据估计,当时的医疗所设有六十张病床 ,并由只若干基本的外科和药物经验或只对轻伤和小病有点儿认识的修士料理其中一名药剂师在1625年 12月 21 日写给会长的报告书上为其失职作出忏悔说:?虽然我能成功地进行某些治疗,但由于知识不足,亦犯上许多错误,且其中一些还是十分严重的本人深感难过,特别是那三宗我已告知阁下的事件在那些年间,澳门仍然没有一位具有权威的正式专业医生,可对治疗中的错误作出补救,或向死者家属或监护人解释病人致死的原因在十九世纪中叶,澳门有三间葡萄牙人的医院:仁慈堂医院(后被称为白马行医院),疯堂医院和军人 (Jose Caetano Soares)纪登努医院在十九世纪时 ,由于当时流传着 ?中国人若在葡萄牙人的医院去世会给城市带来灾难?的谣言,因此,华人经常被拒诸门外至此,除疯堂医院接受麻疯病患者外,其它的医院几乎都只接纳基督徒入院其实,这种对待上的差异只是由当时的官员为一己之欲望而定下之不明文规则,以及城市和地方势力的划分所造成的随着香港同类活动的开展,澳门的华人社团亦自发组织起来,成立了最初的社会慈善机构1868 年,同善堂慈善会成立。

      四年后 ),1872年,澳门的第一所华人医院--?镜湖医院?成立 ?镜湖医院 ?最初只提供中医服务,与葡萄牙人的医疗服务从不沾上关系由商人团体创立的这种慈善组织为其开展的其它形式的慈善活动带来了不少方便,如教育、 济贫和抵抗流行病,以及振济中国国内居民等其实,早在1667年澳门开始常驻军队的时候,就已经有为军人建立专门医院的需要最初,所有患病军人、士兵和军官都被送往仁慈堂的?救贫医院 ?接受治疗但是,由于医院不能接纳骤然增加的病人而发生冲突正如1787年仁慈堂行政会就曾向印度总督投诉道:?‘救贫医院’由本会创立和主持,已几乎不能再接纳更多的贫困病人⋯⋯而只能让他们忍受痛苦 ?经过多年的请求、申诉和协商,最后终于决定为该院兴建附属的军人病房,军人迁到改作此用途的岗顶旧修道院(Sto. Agostinho)这座与岗顶教堂相邻,曾用作营房的旧大楼可容纳68 张病床数年后,接待人数每年达700人次,而且全都是军人1874年,仁伯爵军人医院成立,这宏伟的建筑物座落于加思栏的山丘上,可容纳80 张病床这所医院落成启用时正适逢圣若宪子爵(S. Januario) 管治澳门,因此当局随即引用总督的名字来命名医院。

      随后便将1857年在岗顶兴建的旧军人医院的财产和病人转移到这所新医院来仁伯爵军人医院的启用是旧有设备不能满足实际需求的结果它经常被引用在爱国豪言之中,正如它在1874年 1 月 6 日大楼的移交仪式上的某段讲词中被形容为?我们的殖民地中最宏伟的医院建筑 ?这座宏伟的建筑物由加华路(Dias de Carvalho) 工程师上尉及伯朗男爵(Barao do Cercal) 共同负责设计伯朗男爵是市政厅副主席,也是当时澳门日常生活中举足轻重的人物之一据设计者所言,这医院的设计灵感来自比利时的一所医院该医院有三个病房,共可容纳60 张病床,此外,还有为囚犯和军官而设的隔离病房、治疗室及房间等,合共有 100张病床,从一开始已能完全满足军队的需要当时,替代旧军人医院的政府总医院开始接受葡籍市民和中国病人,虽然病人仍以军人为主在该时期,政府亦致力于重组澳门的医疗服务,以便能照顾更多有需要的市民即使如此,政府部门和华人医院上实际仍无任何联系,华人仍然不理会西方医学及其设施地区内的冲突,为逃避中日战争而蜂涌入澳的难民及后来日本侵占香港使情况更形恶化在那艰苦的岁月里,各所医院和慈善组织都尽其所能以减轻这场灾害带来的痛苦。

      战后时期,在医疗卫生领域内领略到一种新的哲学在政府的积极参与下,彻底摆脱过去只有的慈善救济,提供大量的医院及医疗服务随着政府在1984年的施政方针中决定建立一个综合的医疗卫生体系,政府医疗卫生体系踏入了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这些都通过卫生司新组织法及有关使用医疗卫生服务的法令得到实现这项政策落实了一个基层护理网络的建立及仁伯爵医院的重建四、澳门卫生局卫生局是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的一个具有行政、财政及财产自治权的公共机构,受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社会文化司监督,亦是执行政府的医疗卫生政策和具有法定职责的部门,我们透过协调卫生领域内公共及私人机构之活动,提供专科及初级卫生护理服务、执行预防疾病及卫生推广等工作,保障市民的健康和预防疾病、提供医疗护理及康复服务、培训卫生专业人员、辅助并监督私人医疗机构,以及提供法医服务卫生局主要包括提供专科医疗服务的仁伯爵综合医院和初级卫生保健的卫生中心具有超过 130年历史的仁伯爵综合医院具备现代化的医疗设备,以急诊、住院及门诊之形式提供专科诊治及康复护理;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由分布于小区的6 间卫生中心及2 所卫生站组成,主要致力于为澳门居民提供免费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

      另外,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则肩负着流行病监测、健康教育和健康促进、食物卫生、结核病防治、病媒控制、环境卫生、职业卫生和小区卫生监察等公共卫生范畴的职责1、公立医院─仁伯爵综合医院于 1989年 11 月 29日正式启用的一所新近建成的医疗单位,座落在仁伯爵山山顶上一块长方形的地段,东北-西南走向交通方便拥有直升机停机坪占地30.300帄方米,建筑面积达67.535帄方米 ,由四幢楼孙相联而成仁伯爵综合医院为本澳513,427名居民服务 ,拥有一个以职能划分的组织结构目前的仁伯爵综合医院为一所具备现时最先进设备配套的现代化医院随着离岛预期人口的增长,以及根据多年来的意向,正研究在凼仔兴建一所医院澳门继承四个世纪以前葡萄牙人在中国领土建立的第一间欧洲式医院的医学传统,以一个适当的卫生医疗体系迈向二十一世纪医疗部门住院:医院现时的住院床位有472张,分配于22个科室,或53 个分科内住院流动率方面,符合此类医院单位的医疗数值,病床入住率近年来持续增长,达82.12%,帄均住院日数为 8.49天门诊:门诊包括下列专科共53 个分科, 2006年总门诊人次为256,274,较 2005 年增加了 2%。

      2、初级卫生保健─卫生中心设立卫生中心是卫生局为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所倡议?人人享有卫生保健 ?的目标而进行的,?公元二千年全民健康 ?的目标之一是所有的居民都可以在自己的居所附近享有免费或可以负担的初级卫生保健卫生中心正是为向全澳居民提供完善的初级卫生保健服务而设立的至一九九三年下半年黑沙环卫生中心落成启用,完成整个以卫生中心为单位的初级卫生保健网络系统 从此,全澳的居民都可以在自己的居所附近享有卫生中心提供基本的卫生保健凡本澳合法居民,不论年龄、职业,到卫生中心接受的服务及由卫生中心转介到仁伯爵综合医院进行的辅助检查,均不必缴费为申请或换领驾驶执照而作的身体检查除外)如非本澳居民要使用卫生中心服务,则需按照卫生局订立之收费标准缴付费用仁伯爵综合医院?所提供的服务,除政府规定的特定人士外,均需缴付费用本地居民的收费较低,非本地居民收费较高五、私立医院─镜湖医院、科大医院1、镜湖医院镜湖医院是澳门较大规模的民办慈善机构——镜湖医院慈善会属下一间非牟利综合医院创立于 1871 年(清同治十年 ),草创时期是一所庙孙式传统中医院百余年来贯彻服务社会宗旨,为众疗疾,坚持赠医施药●孙中山先生开创镜湖西医先河1892年孙先生在香港雅丽士西医书院毕业后,即应邀来镜湖担任义务西医,以医为业,借医术为入世之媒。

      他是澳门第一位华人西医,开始了医生兼革命家的生涯,这位伟大的中国民主革命先驱,不仅吹响了我国民主革命的号角,同时也为镜湖医院带来了变革之风,开始引入了西方先进的医疗技术,本地同胞从此得以分享医学发展的成果从此,镜湖陆续聘请西医,市民就诊日众,遂于1919年兴建留医所,此乃镜湖首座西医留医大楼; 1923年创办护士学校,发展至今成为护理学院●初步发展抗日战争初期,各地来澳民众大增,医疗业务负荷极大镜湖聘请柯麟、吴鸣等12位著名医生组成西医顾问团,大大增强镜湖的技术力量,促进医务发展,创办手术室由于澳葡当局歧视华人医生,规定华人医生不能为病人进行手术值理会和顾问团据理力争,1946年终于向澳葡当局争取了华人医生手术权该年共施手术323例,痊愈 318例,市民反应极佳华人医生享有手术权,这不仅使镜湖手术室可以开展工作,为病人服务,而且在澳门医疗史上写下重要的一页上世纪四十年代后期,抗战胜利和新中国即将诞生的曙光,鼓舞了镜湖员工当时慈善会遇到了前所未有的财政困难1946年林炳炎先生荣任本会主席,慈善会由值理制改革为董事制,并设立院长制 ,任命柯麟医生为本院首任院长,推行全面改革 随着新中国成立,在祖国的关怀下,在何贤、马万祺前后两位主席的领导下,镜湖开始了稳步发展的阶段。

      ●遇向现代化综合医院中国开放改革大潮流,在澳门和镜湖引起极大的回响以马万祺主席为首的董事会积极进取,进行全面的整顿改革,取得前所未有的成绩其中,梁秀珍秘书长发挥了重要的积极作用,改革员工退休制度,实施公积金储蓄办法;整顿物业管理,扭转混乱状况,增加了租务收入同时改造和发展物业,由1984年至 1999年,共拆建新厦33栋,大大增加慈善会的收益,为医院的生存、发。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