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动物学62吸虫.ppt
32页第三节第三节 吸虫纲吸虫纲(Trematoda)•完全寄生生活,包括外寄生和内寄生•常见: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布氏姜片吸虫,魏氏并殖吸虫一、代表动物一、代表动物 ——华枝睾吸虫华枝睾吸虫(clonorchis sinensis)•又称华肝蛭,成虫寄生在人、猫、狗等动物的肝脏胆管内,引起肝吸虫病•在广东,广西,福建最为流行,其他地区都有片点分布•人患后症状:软便,慢性腹泻,消化不良,黄疸,水肿,贫血,乏力,胆囊炎,肝肿,主要并发症是原发性肝癌,引起死亡肝腹水肝腹水侏儒症侏儒症(一)外部形态构造(一)外部形态构造•虫体柔软,扁平,前端较窄,后端略宽,体长10-25mm,体宽3-5mm虫体大小与寄主大小,寄生胆管大小,寄生的数目多少有关•口吸盘大于腹吸盘,在虫体的前端,腹吸盘(acetabulum)位于虫体腹面前约1/5处.有两个前后排列的树枝状睾丸,为本虫主要特征故称枝睾吸故称枝睾吸虫虫(二)内部结构1 1、体壁、体壁 ::•皮层皮层: :合胞体:大细胞的细胞质延伸、融合而成,细胞体下沉到实质,由一些细胞质的突起穿过肌肉层与表面的细胞质相连具有保护、吸收营养、气体交换和代谢废物排出的作用。
是对寄生生活高度适应的结果•基膜基膜•环肌,纵肌环肌,纵肌•实质细胞实质细胞2、消化系统、消化系统ü口→咽→食道→二肠支,沿虫体两侧直达后端,无肛门ü以上皮细胞,白细胞,红细胞,胆管内的分泌物为食,也可通过体表吸收营养物质,可分泌酶,软化宿主组织,便于消化,以细胞外消化为主ü食物以糖原,脂肪,蛋白质贮藏在实质中或肌肉中3 3、呼吸系统、呼吸系统•没有呼吸器官系统,体内寄生,厌氧呼吸•利用酶分解养分,产生能量,供机体利用4、排泄系统、排泄系统•分支的原肾管系统•位于体表两侧,未端终止于焰细胞•两侧分支小管收集代谢废物,经左右两排泄管送到体后部•两管汇合后略呈S形的排泄囊,最后由未端的排泄孔排出体外5 5、神经和感觉器官、神经和感觉器官•不发达,基本与涡虫的神经系统相似,梯型6.生殖系统生殖系统p110::雌雄同体、自体受精或异体受精雌雄同体、自体受精或异体受精(1)雄性生殖器官:精巢1对,呈树枝状分支,在虫体后1/3处前后排列→2条输精小管→汇合成1条输精管→向前扩大成储精囊→雄性生殖孔无阴茎,无阴茎囊,无前列腺((2)雌性生殖器官:)雌性生殖器官:•分叶状的卵巢→输卵管→劳氏管、总卵黄管、受精囊→ 成卵腔→ 子宫→ 雌性生殖孔。
•卵黄腺卵黄腺为许多细小,密集的颗粒状体所组成,分布于虫体两侧,各侧的腺体相互汇合成一卵黄管卵黄管,在虫体中部合成总卵黄管总卵黄管,然后与输卵管相连接•输卵管上有一成卵腔,它是由输卵管,受精囊,劳氏管,卵黄管汇合而成(3)虫卵: 小呈黄褐色,顶端小,有卵盖,卵盖与卵壳间形成肩峰,底端钝圆,有一豆点状小刺,称小疣卵内含有已成熟的毛蚴大小29X17微米(三)生活史(三)生活史•成虫寄生于人、猫、狗的胆管内在宿主的胆管内受精,受精卵随宿主胆汁,经消化道排出此时虫卵内含毛毛蚴蚴→第一中间宿主(纹沼螺、中华沼螺、长角沼螺等)吞食后,在螺体消化道内孵化出毛蚴,体表具纤毛→穿入螺肠壁后,脱去纤毛,变成囊状胞蚴胞蚴 ( (无性繁殖无性繁殖) ) →随后移到螺体直肠淋巴间隙,靠体表摄取营养体内胚细胞团分裂,形成许多雷蚴(无性繁殖)雷蚴(无性繁殖) →大部分移到肝间隙大部分移到肝间隙,雷蚴破囊而出,体长袋形,具简单的消化管→雷蚴体中胚球继续分裂,感染后23天发育,产生6-8个尾蚴个尾蚴→尾蚴成熟后,自螺体逸出→第二中间宿主 -某些淡水鱼(草、青、鲤、鲫、麦穗鱼等),虾(米虾,沼虾等),则侵入其皮肤,肌肉,鳍部,鳞片等部位,脱去尾,形成囊蚴→囊蚴是感染期,人或动物吃了未煮熟的或生的含有囊蚴的鱼、虾而感染。
在宿主存活20年左右 二、吸虫纲的分类二、吸虫纲的分类 约约3000种种(一)、单殖亚纲(Monogenea)u体外寄生吸虫;u生活史简单,直接发育,不更换寄主;u主要寄生鱼类,两栖类,爬行类的体表;u排泄器官,缺口吸盘,体后有发达的附着器官,其上有锚和小钩,眼点有或无•1 1、三代虫、三代虫(Gyrodactylus):胎生,幼体尚未产出时,幼体体内就已孕育第二代幼体,因此祖孙三代同在一个虫体内,故名“三代虫”主要寄生在鱼体表和鳃,广泛分布于世界各地海水和淡水水域,已见报道的有400 余种 2、指环虫、指环虫(Dactylogyrus)::寄生各种鱼鳃鱼鳃上,体前四个瓣状头器,头背四个眼点,体后有一个圆形固着盘,其中两个大锚,边14个小钩,口、咽、肠环状,雌雄同体,精巢、卵巢各一,常只一个卵,但能不断产卵,繁殖率相当高,卵入水底,数日孵出幼虫,附于鱼鳃上(二)、盾腹亚纲(二)、盾腹亚纲(Aspidogastres)•与上相似,体上附着器呈分格状,故称盾腹如盾腹吸虫(Aspidogaster)(三)、复殖亚纲三)、复殖亚纲(Digenea)•体内寄生,吸盘1-2个,体后无复杂的固着器,成虫无眼点,幼虫有退化的眼点。
排泄孔一个,在体后端•生活史复杂,有世代交替现象,一般有两个以上宿主依寄生部位不同,分别称为肠吸虫,肝吸虫,血吸虫•(1)华枝睾吸虫•(2)肝片吸虫(Fasciola hepatica)•(3)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日本血吸虫日本血吸虫(Schistosoma japonicum)1. 形态结构:形态结构:雌雄异体,雄虫具抱雌沟,常雌、雄雌雄异体,雄虫具抱雌沟,常雌、雄合抱,具口吸盘和腹吸盘合抱,具口吸盘和腹吸盘2. 日本吸血虫生活史日本吸血虫生活史• 终寄终寄 主:人和牲畜主:人和牲畜 • 中间寄主:钉螺中间寄主:钉螺2. 日本吸血虫生活史日本吸血虫生活史成虫:成虫:寄生在人门静脉和肠系寄生在人门静脉和肠系膜静脉内膜静脉内卵:卵:在随粪便排出时已发育成在随粪便排出时已发育成内含毛蚴的胚胎卵,入水后孵内含毛蚴的胚胎卵,入水后孵化成毛蚴化成毛蚴毛蚴:毛蚴:钻入为中间寄主钉螺进钻入为中间寄主钉螺进行无性繁殖,产生母胞蚴和子行无性繁殖,产生母胞蚴和子胞蚴,子胞蚴成就后释放出尾胞蚴,子胞蚴成就后释放出尾蚴蚴尾蚴:尾蚴:接触到人和牲畜皮肤时,接触到人和牲畜皮肤时,利用吸盘及头腺分泌物钻入体利用吸盘及头腺分泌物钻入体内,脱尾部变成童虫,侵内,脱尾部变成童虫,侵 入静入静脉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体内移脉系统和淋巴系统,在体内移行,到达肠系膜静脉后继续发行,到达肠系膜静脉后继续发育。
育3、病、病 症症 ●●肝脾肿大,肝腹水肝脾肿大,肝腹水 ●●成人丧失劳动力成人丧失劳动力 ●●妇女不孕妇女不孕 ●●儿童侏儒症儿童侏儒症 ●●重症病人死亡重症病人死亡 4、、 日本血吸虫的发生情况日本血吸虫的发生情况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有蔓延趋势近年来我国血吸虫病有蔓延趋势: 全国有全国有427个、市发生血吸虫病个、市发生血吸虫病 受威胁人口受威胁人口::6500万人万人 患者:患者:81万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万例,必须引起高度重视 主要流行区:主要流行区: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湖南、湖北、江西、安徽、江苏、四川、云南苏、四川、云南 重灾区:重灾区:洞庭湖、鄱阳湖的湖洲滩地洞庭湖、鄱阳湖的湖洲滩地 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四川、云南的部分山区 5. 日本血吸虫的控制和预防日本血吸虫的控制和预防 ● 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普查、治疗病人,消灭虫源 ● 消灭钉螺消灭钉螺 ● 做好粪便、水源管理做好粪便、水源管理 ● 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加强防卫意识,防止感染查螺查螺 灭螺灭螺 吸虫纲特点吸虫纲特点a a、寄生生活,体内或体外寄生。
寄生生活,体内或体外寄生b b、具附着器官(吸盘),、具附着器官(吸盘),c c、消化系统简单,神经系统和感官退化消化系统简单,神经系统和感官退化d d、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生殖系统发达,生活史复杂e e、具合胞体:特殊的保护和吸收结构具合胞体:特殊的保护和吸收结构作业作业•比较华枝睾吸虫,肝片吸虫,日本血吸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