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的变化及分析.pdf
4页高等教育研 究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的变化及分析王炎冲建国以来,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已经过了三个 阶段的变化,管理重心从学校一系一课题组逐步下 移,现正开始 向第四阶段过 渡,各阶段 的主要情况对比列于表中,附文后回顾和分析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我 国高 校科研运行体制变化的过 程,对于促使高校科研工作主动适应市场 经济体制,更好地发挥高校科技主 力军 的作用,具有重大的意义一在改革开放以前及其初 期,我 国高 校科研运行体制是 学校采用集中管理方式,有组织、有计划地统一安排科技人员进行群体研究,学 校有较强 的人员、经 费、设备审批调度权 课题组除了在科学 技术研究工作方面有 实施权外,其它方面基本没有什么自主权,在 当时的社会、政 治、经济、形势下,课题组基本上能够较好地进行 合作研究在这 一时期,受计划经济的影 响,人们的价值观念主要还是重群体轻个体,贵义贱利,甚至以义代利,蔑视功 名,以消除竞争、牺牲效 益 为原则的整体观念等人们奉献成果、不计名利,论著多以集体署名,功 劳大家有份,没有不公平感和利益分配矛盾那时,对 名利思想、白专道路、个人奋斗、奖金挂 帅的批判从 不 间断,追求物质利益和提高个人学术水 平被视为不光 彩之举,绝大 多数人不敢“明 目张胆”地要求利益,名利追求只能深深地隐藏在心中。
加上长期重视群体力量,忽视个体的作用,人的 自我意识、个 人价值和创造精神受到压抑但也要看到,中国传统的价值观念作 为一种意识形态,有其完备的形 态和卓越的功能在当时的政治、文化和单纯计划 经济背景下,传统观念对维护科研课题组的稳定、增强科 研群体的凝聚 力以及 加强科研活动 的计划性和统一性发挥 了重要作 用,在相当一段时 间使高 校 的科技工作得以正常运转,取得 了很多重大成果二“七五”期 间,特别是党的十二大提 出全面开 创社会主义现代化 建设新 局面之后,高校的科研工作进入了第二阶段随着改革开放的 不断进行,科学研究广 泛开展国际交流日趋 活跃,人们的思路受到启发,视野得 到开阔,进一步促进 了高校科研管理 工作的改革很多高校先后把王炎坤华中理工大学计算机系副研究员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的变化及分析科研的部分管理权下放给系 一级,使系有了一 定 限度的经 费审批权、人员调配权和奖酬分配权,课题组也有了一定 限额内的科研经费支配权科技人员的奖酬与科研经费、贡献与晋升职称直接挂钩,科研活动有了一定的活力,高校的科研经费和科技成果有较大幅度的增长这一时期,人 们的价值观念开始发生变化随着职称评审工作的启动,国家对科技的重视和成果奖励的加强,人们开始关注成果的享受和署名问题。
在成果享受和奖酬分配上,学校和个人都存在着 自相矛盾的心态学校一方面促进改革,实行权力下放,试 图打破平均主义 另一方面,又担 心这种改革出现 混乱,扩大分配上的差距,于是用加大经费提成的方式来维护平均主 义分配个人一方面欢迎改革、开放带来的部分 自主权和分配效益另一方面又留恋 以往的“大锅饭”、平均主义,留恋没有竞争的悠闲生活三进入“八 五”期 间,特别是十二届三中全会之后,我国加大了改革的力度广大人 民的科技意识增强,社会对科技成果的需求越来越迫切国家对科学研究更加重视,进一步完善了科技奖励制度,加强 了对科技成果的奖励 改革了科研拨款制度,提高了争取项 目的竞争性各高校面对激 烈的竞争形 势,为了提高科技人员 的积极性,对科技奖励 的派生待遇不断加强,晋升职称、福利待遇、后勤保障等与科技 奖励名次紧密挂钩人们的名利与观念、知识价值和 自我价值实现等观念发 生 了变化,十分重视对科技成果 的享受与利益分配为了发挥各方面的主动性,学校在保留科研管理领导 权、监督权 的基础上,进一步下放了科研管理和经费支配权,加大了课题组 长的权利,管理重 心再次下移,使得课题组由“学术群体”变为“学术权力实体”,为科技人员的 自由组合、双向选择奠定了经济基础,悔呀了观念上的准备。
这一 阶段高 校科研运行体制既有进步的一面,也有落后 的一面进步的一面是突破了传统价值观念的束缚,打破 了“大锅饭”和平均主义,冲破 了原有体制 的制约,调动了科研人员的积‘极性,促进 了高 校科研工作的大发展落后的一面是,这种运行方式过分强调物质利益原则,把“利”摆在首要地位,这是人们对 传统价值观中重义轻利观念的不正常反弹,甚至是 向 自然经济与小农经济影 响的回归受这些观念的影响,学校科技力量分散,科研课题组越来越小,甚至 出现“夫妻店”和“个体户”,很 不适应商 品经济取代 自然经济的发展趋势由于这种小农经济式的科技作坊,与大科学 对科技活动的要求相悖,不适应商品经济和社会发展的要求,甚至会阻碍科研工作 的正常运 行,因此,必然会被先进的运行体制所取代四党的十四大 确 定我 国建立社会主义市场 经济体制,高校普遍开始研究科技工作如何适应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间题,在科研运行体制方面进行了更深入的改革我 国高校的科技工作将向第四阶段过 渡高校科研 工作经过第三阶段 的群雄竞争之后,由于 大 科学要求科技人员必须进行 群体合作研究,将 出现以“学 术老板”课题组长 为核心的科研体制,竟争更加激 烈。
在竞争中,有一部分课题组会因各种原因逐 渐衰 弱,成员跳槽,课题组被其它组收编或 自行 消失而另一些课题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的变化及分析组会逐步 发 展壮大,形成适应 市场经济规律的以“学术老板”为核心的规模型和 综合型科研群体这种群体具有较强 的 自主性和创造性,将无视教研室的存在,“逼”得教研室“靠边站”这种群体将以追求精神价值和物质利益为双重 目标,把科技人员 自我发展和社会发展融为一体,使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共同实现,达到义利统一,促进科技 向更高层次发展随着我国向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过渡,人们的价值观念也逐步向现代价值观念转变,创造性想象、高效率、自我价值、不崇拜偶像等现代化观念将与传统观念发生冲突一部分有实力的中青年科技人员将不再甘当“下手”,纷纷 自立 门户,陆续脱颖而 出这对那些课题特色不大、经费不多、知识更新不足的守摊摊的“老板”,是一个重大冲击对于高校来说,首要的是要创造良好的价值环境即价值关系发生的环境,只有在有利的环境中,科技人员才能很好地创造高水平的科技成果近几年是一个关键时期,要及时顺应这一发展趋势,打破论资排辈的传统价值观,正确引导、创造条件培养实力型有学术实力、研究实力、组织实力的骨干 人才。
哪个学校抓得早,抓得主动,哪个学校就能较早形成一批优秀的科技 骨干,在市场经济中具有较强的适应能力和竟争实力对我国高校第四阶段科研运行体制的预测,其依据在于首先,改革促进了我国从传统社会走 向现代化社会社会的变革是科技体制变革的基础和动力,建设有 中国特色 的社会主义就是要发展生产力,发展生产力首要 的是发展科技这个“第一生产力”这就为科技人员实现自我价值和社会价值提供了 良好的社会环境其次,高校 多年的改革和 人们价值观念的变化解放了科技人员的思想社会的进步越来越要求重视个人的主动精神和创造精神,要求把人的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结合起来,使群体价值和个体价值都能得到充分发挥①第三,科技能力科技水平和实力是竞争的主要条件科技领域的竟 争要在世界范围内进行,关门竞争、靠资格竞争、垄断竞争是没有 出路的科技能力强的,在竞争 中会取得人、财、物的积累,为成为“学术老板”创造条件另外,根据社会分层理论,不同科技实力的科技人员不可能长期在一个层次上进行不平等竞争,实力强的更不可能长期屈居人下②第四,“地方性及 世袭的社会团体崩溃,结 果导 致个人在社会中流动性增大,活动 范 围加宽’,③这为多数人 了解社会、更新观念提供了社会条件。
在现代化社会中,科技工作是自主性较强的自由职业,这使科技人员在地理上的流动具有广延性,自由职业能提供较多的成为权威的机会随着改革开放的深入,很多中青年科技人员进入发达国家求学、研究在那里,他们接触到更 有影响和水平 的权威,学到许多高深的知识,增长不少才干,“家族学术权威”在他们心目中的地位逐渐减弱另一方面,现代科学技术更新越来越快,中青年人精 力充沛,脑子灵活,对新知识接受快,而某些“家族学术权威”由于年事偏高,知识老化,不具有青年人的这些优势,靠已有地位和权利或借助手下人的力董 参 和科技能力来维持权威 的局面不会太久随着家族学术权威减 弱,中青年科技人员中的拔尖者有可能成为新 的权威五即将形成 的新 的科研运行体制 第四阶段,有利于高校发挥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有利于促进科技的发展和人才的成 长由于这种体制属 于开放性的,课题组受纵 向和横向制约我国高校科研运行体制的变化及分析较少,课题组 长具有较大 的 自主权,这就为 人才脱颖而出和新 的学术权威的形成提供了机会同时,以“学术老板”为带头人的规模型科研群体,具有较多的科研经费可以集中使用,设 备可以及时更新、配置,为形成高水平、有特色 的研究基地和研究方 向,形成合理的学术梯 队创造了条件。
另外,由于成员是双向选择,自由组合,有利于课题组内成员之间的合作和协调,有利于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和发挥 人的创造性,有利于减少成果分配 中的矛盾当然,新的科研运行体制 中也存在着需要 因势利导和注意克服的问题如在新 的体制下,竞争越来越激烈,要避 免不正当竞争 新的科研运行体制使学 校对于科研的调控能力变弱,要注意 用行政手段调控教学与科研的关系 要加强对学术带头 人的科研道德和集体主义教育,倡导协同合作研究,抑制科研活动中个人本位的膨胀本课 题 为物宝天华国际墓金会资助项目注释 ①③李明华《时代演进与价值选择》,陕西人 民出版社年版,第、页②单兴缘等《开放社会 中人的行为研究》,时事出版社年版,第页第一阶段高校科研运行情况变化比较第二阶段第三阶段“六五”及其以前学校集中管理“七五”期间系集中管理经济体制改革,科技体制改革单位与个人相结合,共同争取“八 五”期间课题组集中管理第四阶段“八五”后期开始组长 自主管理计划经济体制向市场经济过渡市场经济体制争取课题的方式课题组长的确定课题组组成方式单位争取为主单位安排单位安排单位安排单位安排课题组长的权利科技项目实施权科技项目实施权物质、奖励分配权个人争取为主,单位协助个 人申请,单位安排单位安排与 自愿组合相结合科技项目实施权财、物、奖酬支配权用人 主动权个人争取为主,单位协助自主确定,单位备案自愿组合,双向选择科技项目实施权人、财、物、奖酬自主支配权经费管理方 式物资设备的实际支配者成果享受方式学 校集中管理系、室集 中管理课题组长自主支配教研室所有为主,校、系有调配权集体署名为主奖酬情况固定式低奖金,平均分配,由学校统一发放教研室所有,课题组使用按贡献大小不限额署名按收益有较低比例提成,由教研室主持分配课题组管理,以课题单独核算教研室名义所有,课题组实际所有按贡献大小限额署名按收益有较高比例提成,由课题组长分配课题组长有独立支配权由课题组长按政策规定确定课题组长自主分配。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