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铜版画创作中的“素”语言.docx
4页铜版画创作中的“素”语言起初,以铜版来充当印刷是为了复制油画、素描等绘画作品,后来发展成为具有自身独立价值的艺术,确立了其独特的艺术地位能够得到一幅精美的铜版画作品是一种荣耀,尤其是基督教美术为主流的美术中,大多数是以铜版画的形式来印刷圣像和圣经典故这也正是我选用铜板作为我毕业创作的原因,它的细腻、精美、高贵是其他版种所不能媲美的①铜版画是最没负担的一个画种,由于材料、技法、刀法的多样,其语言呈现出丰富多彩的面貌,每种技法又衍生出五花八门的语言特点,在制作和印制过程中显现出特有的语言魅力,这种语言性是铜版画自身独特的语言形式,在这里,作者塑造形体的那种特殊感觉所使用的手艺才是一种真正意义上的言说我选择了这种语言,也契合了我在题材上的基本思路最后,我想要说明的是一幅优秀的作品往往都注入了作者的某些想法并且赋予作品某种象征性的意义,能让观者第一眼就可以被作品中涌现的思潮感染,仿佛能够身临其境,感受作者创作时的背景、情绪,深深的领悟作品背后真正的含义从艺术史的角度来说,优秀的艺术作品属于人的艺术,描绘人的情感,描绘人的命运在这丰富复杂的画面构成中,虽然作品称不上什么大作,也有许多需要改进学习的地方,但作品的每一部分都融入了我的思维和想法,平添了一种生活质感和身临其境的感觉。
1 什么是铜版画中的“素”铜版画是用铜板作印刷制版的材料,将形象先刻在铜版上,再转印到画面上铜版画绘制工艺相对复杂,为现代三版(铜版、石版、丝网版)之一铜版画的原理:它采用镂刻、腐蚀、飞尘等多种技法,达到丰富的艺术效果用金属刻刀雕刻或酸性液体腐蚀等手段把铜版画刻成所需图样,再把油墨或颜料擦压在凹陷部分,用擦布或纸把凸面部分的油墨擦干净,把用水浸过的画纸(厚些的版画专用纸为好)覆于版上,用铜版机压印,将凹处墨色吸沾于纸面上,形成版画这就是铜版画与其他版种所不同的材料、雕刻技法、操作工艺和印制方法,从抽象意义上,任何一种艺术表现形式和意向展示方法都是实践和精神认知相结合的产物本文所谈论的铜版画中的“素”是指对画面有独特表现的黑白灰色调,这种黑白灰色调与木版、胶版产生的色调不同,虽然各有各的特色,但铜版产生的色调有其独特的细腻质感,它大多数都是通过线条、飞尘等技法产生的,并以点、线、面为媒介将这种黑白灰表现在画面上,从而产生了本文所要表述的铜版画的“素”语言2 铜版画创作中“素”色调的分布与获得铜版画的主要特点是:画面构成以线条为主,而且线条具有“凸”形的立体效果,色调变化丰富,层次感强,可制作得精美,也可制得粗狂。
但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进步,以及化学制版手法的不断开发,铜版画“线”的造型语言及手段越来越丰富和多变,铜版画独特的肌理效果和魅力也更具审美价值文艺复兴时期丢勒的铜版画《圣哲罗姆》中洋溢着一种截然不同的情调丢勒以他特有的肖像画技法表现了一位智者的形象在这幅作品中,他首次利用线的疏密、粗细、顿挫、交叉等追求光感,使画面充实而完整现实主义画家在创作中十分注重线条运动,如20世纪20年代的德国艺术家向往社会批判性所带来的宣传效果,希望有线条的犀利讽刺影响大?3 材料技法材料与技法的艺术是铜版画艺术语言的又一倾向,铜版画创作是材料与技法的巧妙融合,铜版画材料的运用与技术的发挥,具有着严格的操作性和程序性早期的铜版画主要是运用干刻技法来完成,干刻是指用钢针直接在铜版或锌版的版面上刻画,不经过腐蚀,完成后直接上油墨印刷,在整个铜版画创作的早期,基本上都是运用干刻技法来完成,需要版画家具有严谨的造型能力,娴熟的干刻技术,这种能力得益于很多版画家都是从雕刻金银钿行业转变过来的最早的铜版画家追溯到14世纪中叶的金属工匠E?S,他创作活动的时期大约在1450年至1460年间,作品《圣母和天上宫廷》“表现阴影和立体感的平行刻线和交叉刻线,还有点状的小幅版画,形成了一种丰富的铜版画干刻法。
他的干刻技法对铜版画的发展产生了重大影响我们从著名的版画艺术家洛克威尔?肯特的作品中,可以领悟出黑白的交响乐,肯特一生几乎都是在纯净的黑白世界中耕耘探索,精通黑白艺术之规律,创造了黑白语言很高的艺术境界,在“繁华的色彩舞台上,我喜欢用单纯的黑白独白黑白最单纯、最醒目,因为在远距离的视觉中,一切中间调子都会消失,简单而纯朴的话语,却最能打动人的心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