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律护我》同步练习1(粤教版七年级下).doc
11页第七单元《法律护我》单元测试(粤教版七年级下册)【知识框架】 由国家制定或认可 什么是法律 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 特殊保护 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 未成年人身心发展尚未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需要法律的特殊保护 家庭、学校、社会对未成年人不同程度的侵犯 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我国未成年人保护 《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人保护法》 法律的制定与实施 《中华人民共和国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家庭保护法 处处保护 学校保护律 社会保护护 司法保护我 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在家庭生活中的自我保护 自我保护 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在公共场所的自我保护 诉讼途径 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 非诉讼途径 法律服务和法律援助【核心问题】7.11.通过活动感受到我们的生活离不开法律,生活中处处有法律。
2.认识法律的三个特征 3.青少年的健康成长需要法律来保护 4.保护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两部法律 7.21.未成年人在成长过程中,享有家庭保护、学校保护、社会保护、司法保护 2.未成年人在家庭、学校、社会、司法等方面的保护中,都享有哪些权利 3.学会辨别、判断违反未成年人保护法的一些现象和行为,提高自己的保护意识 7.31.通过情景体会并认识到未成年人在现实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意外侵害,要增强自我保护意识 2.了解、掌握日常生活中自我保护的方法和技巧 3.了解未成年人获得法律帮助的方式和途径方法指津】例1 有关调查数据显示,我国超过1亿的网民中,青少年占到80%以上,互联网对广大青少年产生着越来越大的影响,为净化网络环境,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14个部委联合推出了“中国青少年绿色网络行动”,这一举措有助于更好地对未成年人实行( )A.家庭保护 B.司法保护C.学校保护 D.社会保护解析 本题考查学生对四个保护内容的掌握和理解解答时,可抓住四个保护的主体进行分析家庭保护的主体是父母或其他监护人,学校保护的主体是未成年人所在教育机构和教学人员,社会保护的主体是国家机关、社会团体、企事业组织或其他组织及公民等,司法保护的主体是国家司法机关。
本题中对青少年实施保护的主体是共青团中央、教育部等14个部委,它们对青少年实施的保护属于社会保护的范畴答案 D例2 小军是我市某重点中学学生,学习成绩优异,深受老师的喜爱,同学们也愿意同他交朋友但是自去年下半年开始,他偷偷到网吧上网、聊天、玩游戏在网络的虚拟世界里流连往返,学习成绩急剧下降,和老师、同学的交流日渐减少老师和父母做了许多工作,但他仍迷恋网吧,不能自拔你认为小军发生这种变化的原因是:①自身原因:②社会原因:(2)小军很想走出网络游戏的阴影,只是控制不住自己假如你是小军的好朋友,请你帮助小军想想改正的办法3)为解决中学生迷恋网吧这一问题,你认为社会有关部门应尽哪些责任?解析 本题以发生在学生身上的事情为载体,考查学生明辨是非的能力,并分析产生现象的原因,以及如何解决此类问题这就要求学生有较强的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答案 (1)①自身原因:意志不坚强,不能抵制不良诱惑的侵蚀或自律能力不强②社会原因:青少年健康成长的社会环境还存在问题如答网吧经营者不能依法经营;执法部门对非法经营打击力度不够,也可2)①增强法律意识,认识网吧危害;②培养坚强意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③学会控制自己,增强自律能力;④追求高雅情趣,摒弃庸俗情趣。
3)①社会应为青少年健康成长提供良好的文化环境;②执法部门加大执法办度,规范网络经营秩序;③网络经营者应提高法律意识,自觉依法经营单元测试】一、选择题(下列各题均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个选项最符合题意,请将所选答案的字母填入题干后的括号内每题2分,共50分1.青少年正处于长身体、长知识的重要时期,各方面都很不成熟,自我保护能力很弱,甚至缺乏自我保护的能力因此,需要( )A.家庭给予特殊保护C.少先队和共青团给予特殊保护B.学校给予特殊保护D.法律给予特殊保护2.制定关于保护青少年的专门法律,明确规定青少年的合法权益及社会各方面的责任,逐步建立较为完整的体系是( )A.社会主义制度的法律体系 B.劳动者的法律体系 C.社会主义经济体制的法律体系 D.未成年人的法律体系3.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对象是( ) A.青少年 B.婴幼儿 C.未满18周岁的青年 D.未满18周岁的公民4.在现实生活中,公民之间因人身、财产等问题发生了纠纷,可通过“打官司”解决这一行为体现了( ) A.依法办事 B.违反了法律 C.受到法律惩罚 D.惹事上身5.下列选项中,不符合我国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的是( )。
A.学校应当尊重未成年学生的人格尊严B.学校不得随意开除学生 C.学校应当保护未成年人的生命健康安全 D.学校的教职员工可以对违反纪律的学生进行适当的惩罚6.“棍棒底下出孝子”与“不打不成才”的观念( )A.体现了家长和学校高度的责任感B.是实践证明有效的、应大力提倡的教育观念C.违反了家庭保护和学校保护的有关规定 D.有助于青少年的健康成长7.未成年人生活在一定的社会环境中,社会环境中的积极因素对促进未成年人的健康成长有着重要作用,社会环境中的消极因素有可能给未成年人的身心健康和合法权益造成严重损害因此,未成年人需要( ) A.家庭保护 B.社会保护 C.学校保护 D.自我保护8.遇到不法侵害,找警察要拨打( )A.“119” B.“110” C.“120” D.“122”9.我国的审判机关是( )A.人民检察院 B.公安机关 C.人民法院 D.司法机关10.非诉讼途径主要指( ) ①投诉、调解 ②裁决、仲裁 ③复议、申诉 ④上诉A.①②④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③11.法律与我们息息相关,我们的生活受到法律的规范和保障。
这句话告诉我们( )A.要认真学习法律,用法律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和规范自己的行为 B.只要认真学习法律,自己的合法权益就会受到保护 C.自己只要老老实实做人,学不学法律没有多大关系 D.法律在我们需要时有用,其他时间是可有可无 12.我国制定或认可法律的国家立法机关是( ) A.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 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 C.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 D.公安部门 13.法律是靠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特殊行为规范所谓国家强制力指的( ) ①军队、警察 ②干部、警察 ③法庭、监狱 ④检察院、政府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①④ 14.下面关于未成年人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 A.凡未满18周岁的公民都是未成年人 B.未成年人的生理、心理都还不成熟,缺乏自我保护能力 C.未成年人保护法保护的是那些有可能受到坏人侵犯的少年儿童 D.法律对未成年人给予特殊保护 15.我国两部专门保护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法律是( ) A.《未成年人保护法》、《教育法》 B.《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C.《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D.《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教育法》 16.未成年人保护的基础是( )。
A.家庭保护 B.学校保护 C.社会保护 D.司法保护 17.对未成年人的社会保护是为了( ) A.创建一个和谐、美好、健康的社会环境,使未成年人健康成长 B.创建一种有利于未成年人健康成长的学校环境 C.打击一切违法犯罪行为,保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 D.使未成年人可以做自己想做的事 18.林东东因为英语考试两次都不及格,受到了老师的批评老师说:“你如果再考不及格,就滚回去笨的像猪一样老师的这种做法,你认为( ) ①是错的,他违反了未成年人保护法 ②是错的,他不尊重未成年人的人格尊严③是对的,他是对学生的严格要求 ④是错的,他没有权利把学生赶回去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19.张强同学自以为骑自行车的技术好,骑车时不仅速度快,而且不遵守交通规则 一次在闯红灯时与另一辆自行车相撞,结果造成左手骨折这件事说明了张强同学 ( ) A.骑车的技术还不够好 B.自我保护意识不强 C.没有很好地得到社会保护 D.没有得到警察的保护 20.未成年学生要学会自我保护,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应自觉做到( ) A.听老师的话,按老师的要求去做 B.对父母的教育要言听计从 C.依法自律,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D.遇见不法行为绕道走 21.《未成年人保护法》规定,对违法犯罪的未成年人应坚持__原则。
)A.教育为主、惩罚为辅 B.惩罚为主、教育为辅C.教育与处罚并重 D.只教育、不惩罚22.“体罚学生是恨铁不成钢”老师的这种做法( )A.出发点是好的,只是教育方式不对B.可以教育好学生C.说明老师责任心强D.既违法,又教育不好学生23.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法院少年法庭实行“圆桌审判”方式这种法庭设计有利于减轻未成年被告人的恐惧与抵触心理,更好地贯彻对未成年被告人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这说明( )A.未成年人违法不受法律制裁 B.未成年人只享有权利不履行义务C.司法机关对未成年人实施特殊保护 D.未成年人应依法维护自己的权益24.某中学学生干部收到某印刷厂寄来的一本不健康的书刊立即上报学校这告诉我们( )A.严禁任何组织和个人向未成年人出售书刊B.学生的一切活动都要报告老师C.青少年年龄小,现在还不应看这些书刊D.青少年应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抵制不良的社会影响25.当未成年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可获得帮助的方式或途径包括( ) ①诉讼途径 ②非诉讼途径 ③法律服务 ④法律援助A.①② B.②③ C. ①②③ D.①②③④ 二、非选择题(共50分)1.由于种种原因,未成年人犯罪逐渐成为严重的社会问题。
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显得非常必要1)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的重要意义是什么?(4分)(2)为预防和减少未成年人犯罪,应采取哪些措施?(4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