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教育部推荐教师阅读的100本书.doc
38页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教育部推荐教师阅读的100本书一、教育名著 1、《陶行知文集》陶行知,江苏教育出版社,2001年3月 内容简介 陶行知(1891-1946)是伟大的人民教育家他的著作有600万字修订本对旧版《文集》进行了全面的修订共收论著226篇70多万字该书全面集中地反映了陶行知的教育思想、教育理论的发展历程 [一句话推荐理由] 新世纪的教师应该与伟大的人民教育家陶行知进行心灵上的对话 2、《新教育之梦》(朱永新)人民教育出版社,2002年7月版 内容简介: 这是朱永新教授继《我的教育理想》一书之后推出的又一教育力作这部书向全体教育工作者展示新教育的理想园,从理解的智育、德育、体育、美育、劳动技术教育,到理解的教师、家长、校长、学生等读着这些理想,你会感觉到当今教育的缺失,你会拥有到那种努力教育的动力 [一句话推荐理由] 让新教育的梦飞翔于你我之间! 3、《中国古代教育论著选读》(已经编好) 内容简介: 具有五千年文明之称的中国,有着丰富的教育宝藏在这部书中,作者充分挖掘了深藏于博大精深的文化长河中的教育论述,向我们展示了他们精彩的教育思考在欣赏之中,我们可以领悟到积累千年的教育财富。
[一句话推荐理由] 此书可以让你快速找到古代教育论著精品世界 4、《苏霍姆林斯基选集》[苏]苏霍姆林斯基 著 译 者:蔡汀 王义高 祖晶 主编,科学出版社出版2001年8月 内容简介: 瓦西里·亚历山德罗维奇·苏霍姆林斯基(1918—1970)是乌克兰卓越的教育家、教师、思想家和作家《苏霍姆林斯基选集》(五卷本)是中国教育家们在熟知瓦·亚·苏霍姆林斯基遗产20多年历程之后,第一次出现的一套统一、完整和系统的五卷本,其中每一卷又都是统一完整的一部分整个五卷和每一分卷都阐述了培养人的各种问题,如全面发展的人的培养问题、精神方面的培养以及揭示培养这类人的方法(第一卷);孩子和青少年的崇高道德、世界观的信念和观点的培养问题以及给青年教师的建议,怎样用和用什么方法培养和教导年轻一代(第二卷);6岁孩子各种活动能力全面形成的问题、少年的公民观念的培养以及把青年培养为自己祖国公民的方法(第3卷);对学校、教师和教育集体领导的各种问题及给青少年校长的建议(第4卷)以及苏霍姆林斯基极为关切的对孩子进行教育、教学的各种各样和各个不同方面的问题,而这些问题在其整个创作时期所发表的论文中都有所论述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第5卷)。
[一句话推荐理由] 读苏霍姆林斯基,体会世界著名教育家如何全身心投入? 5、《教育的经济价值》【美】舒尔茨著《教育的经济价值》,吉林人民出版社,1982年版,[影响现代比较教育类理论] 内容简介: 1979年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是人力资本理论的代表人物日本有人称他为“现代教育经济学的创始者”中小学教师通过这本书的阅读,可以初步懂得教育的经济价值,以便在教育教学做好这方面的服务 [一句话推荐理由] 明教育经济价值,全面开发教育资源! 6、《终身教育引论》[法]保罗·郎格朗《终身教育引论》,中国对外翻译出版公司出版,1985年版[教育管理专业必读书目] 内容简介: l970年是“国际教育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集中讨论了终身教育问题这一年该组织至少着手49项工程,都是直接与终身教育有关的,或者考察它在识字教育和职业进修等领域的应用,或者把它应用于规划新的活动,或者试图阐明终身教育的概念朗格朗集中阐述其终身教育思想的代表作《终身教育引论》(1970)便是作为国际教育年的专著出版的这本书已被译成18种文字其中的有关主张己成为许多国家阐述和实施终身教育的主要依据,影响极为广泛朗格朗亦由此被誉为“终身教育的倡导者之一”。
[一句话推荐理由] 研究终身教育,这是首选之著 7、《明日之学校》(杜威著,赵祥麟、王承绪编译,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1年1月第一版) 内容简介: 杜威正确指出了今天的教育家们仍不得不关注的问题:“未进学校以前的几年,儿童的学习进行得快而且稳,因为这时的学习是和他们自身能力所提供的各种动机以及自身处境所促成的各项需要密切关联着的卢梭差不多是第一个认为学习是一种必需、它是自我保存和生长过程的一部分如果我们要明白教育怎样才能最有成效地进行,让我们求助于儿童的经验,在这里,学习是一种必需;而不是求助于学校里的实际做法,因为学校教育大部分是一种装饰品,一种多余的东西,甚至竟是一种不受欢迎的强迫接受这里首先讲了学校的一个重要现象:儿童入学前几年的学习提高很快,而入学后不久便出现了发展的缓慢和停滞这是学龄初期儿童发展中的一个突出现象这是什么原因呢?杜威认为,儿童入学前几年发展顺利的事实给人们一个深刻启迪:学习是一种必需,而不是强塞给儿童一些成年人需要的知识;学习不从儿童的心理和需求出发,这是学校的一个错误 [一句话推荐理由] 看看今日之学校是昨天的思考吗? 8、《民主主义与教育》(写于1916),[美]杜威,王承绪 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0年10月第1版 内容简介:“杜威使整整一代知识分子相信教育无关任何东西,它只是产生民主人士和科学家的一种方法,一个过程;正是这些人将指引我们进入一个更为进步的未来。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杜威就多次谈到了“什么是思维”他指出:“所谓思维或反思,就是识别我们所尝试的事和所发生的结果之间的关系……思维就是有意识地努力去发现我们所做的事和所造成的结果之间的特定的联接,使两者连接起来他还指出:“思维是在事物还不确定或者可疑、或者有问题时发生的……既然思维发生的情境是一个可疑的情境,所以,思维乃是一个探究的过程,一个观察事物的过程和一个调查研究的过程在这个过程中,获得结果总是次要的,它是探究行动的手段他还指出:“思维就是明智的学习方法……就是在思维的过程中明智的经验的方法思维就是有教育意义的经验的方法 [一句话推荐理由] 知教育,明思维,请从这里开始! 9、《教育和美好的生活》杨汉麟译,作者:(英)伯特兰·罗素出版社:河北人民出版社,出版日期: 2001年6月 内容简介: 罗素(1872——1970)英国哲学家、数学家、逻辑学家、社会思想家和社会活动家、诺贝尔奖获得者此书写于1926年,同时在英国及美国出版此书一出版就受到社会的热烈欢迎,成为20世纪教育经典著作之一作者也因此跻身于20世纪最想出的教育家的行列罗素称,这本书主要是为做父母的人写的;同时,还说自己对教育是外行,只是业务爱好,可能有不少无知的看法。
罗素的教育理论以民主与科学精神为基本特征,充满了怀疑精神和向传统观念挑战的勇气此书的字里行间充满了辩证的色彩此书吸收了当时许多新兴思潮或理论基础,但对任何一种理论、观点的分析,并未作盘肯定或全盘否定,而是抽丝剥茧般地细致分析,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一句话推荐理由] 读罗素,就是与百科全书式的人物交往! 10、《爱弥尔》[法]卢梭,李平沤译,商务印书馆, 1978年版 内容简介: 18世纪法国启蒙思想家卢梭(1712-1778)认为“教育应遵循自然适应性原则,要求教育同人的自然本性相一致这是卢梭教育思想的核心在《爱弥儿》中,他呼吁道:“在万物中,人类有人类的地位,在人生中,儿童期有儿童期的地位;所以必须把人当人看待,把儿童当儿童看待 [一句话推荐理由] 读卢梭,你会明白该不该“把人当人待!” 11、《教育过程》(美国,布鲁纳) 邵瑞珍译文化教育出版社1982年2月 内容简介: 《教育过程》被列为“最重要和最有影响的教育著作之一”,并被誉为“教育理论的一个里程碑”本书从第二章至第五章集中阐述了课程改革的四个中心思想:第一,学习任何学科,主要是要使学生掌握这一学科的基本结构,同时也要掌握研究这一学科的基本态度或方法;第二,任何学科的基本原理都可以用某种形式教给任何年龄的学生;第三,过去在教学中只注意发展学生的分析思维能力,今后应重视发展直觉思维能力;第四,学习的最好动机,乃是对所学材料本身发生兴趣,不宜过分重视奖励、竞争之类的外在刺激。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 [一句话推荐理由] 这是一部仅有5万多字的世界教育名著 12、《教育过程最优化》[苏]巴班斯基 吴文侃等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2001-01 内容简介 尤·康·巴班斯基(1927-1987)是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教学论专家他的教学过程最优化理论,在教育界有较大影响作者立足于教学实践,运用唯物辩证法的观点和方法,对教学过程最优化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许多精辟见解,对教学论、特别是对教学论的方法论作出了重大贡献过去,他的理论对我国广大教师、教育行政人员和教育科学研究者有很大的借鉴和参考价值 [一句话推荐理由] 教育过程最优化,是你我成为合格教师的心走之路 13、《课堂中的皮格马利翁——教师期望与学生智力的发展》[美国]罗森塔尔、雅各布森著,唐晓杰、崔允潡译,人民教育出版社 1998.3. 内容简介: “皮格马利翁”效应是一个早已被人们所知的科学术语,意思为:某人对他人的期望最终能充当自我实现的预言长期以来,我们的教育政策问题已经从“谁应该受教育”转向“谁能够受教育”,这个伦理学的问题已经转变为一个科学的问题本书作者把这个效应从医学、工业等情景移植到教育情景,并以自己所得到的实验结果用定量的方式论证此效应移植的合理性,同时还证明了这种效应在教育领域中具有普遍适应性。
[一句话推荐理由] 教师期望学生成功,名著期望教师阅读! 14、《孩子们!你好!》苏联,阿莫纳什维利著,朱佩荣先生翻译,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2002年2月,(《孩子们,你们好!》、《孩子们,你们生活得怎样?》、《孩子们,祝你们一路平安!》学校无分数教育三部曲) 内容简介: 阿莫纳什维利是一位卓越的教育家,他的著作既是俄罗斯小学教师的精神食粮,也是千千万万家长爱不释手的案头书《孩子,你们好!》、《孩子,你们生活得怎样?》以及《孩子,祝你们一路平安!》这三部书,均被俄罗斯教育部列为教师阅读的教学法参考书 在这三部书中,阿莫纳什维利具体地记录了他与学生的教学活动过程,以及他对教育理论的思考,也确立了学校生活的人道主义和乐观主义的教育学原则他认为:「只有把自己当作儿童,才能帮助儿童成为成人;只有把儿童的生活看做是自己童年的重现,才能使自己日益完善起来;最后,应当全心全意地关怀儿童的生活,才能使自己成为一个人道的教师」 [一句话推荐理由] 读“孩子们!你好!”,你会明白怎样做民主型教师 如果您需要使用本文档,请点击下载按钮下载!15、《学习,别听学校的》(德国,菲拉·费·毕尔肯比尔著,江苏人民出版社,2000年9月注:此书为德国中小学教师必读书) 内容简介: 学习只有在不依循大脑的工作方式时,才是枯燥、无聊、索然无味、令人气馁的。
然而,作为家长,只要知道问题的症结在哪儿,这个问题是可以解决的!这本书提供的信息主要是针对小学生的作者菲拉·费·毕尔肯比尔曾留学美国,专攻心理和新闻专业她的书和培训课以“合乎大脑规律”的传授知识方式而著称 [一句话推荐理由] “学习,别听学校的”,你知道该听谁的吗? 16、《和老师的谈话》(赞科夫)[苏]JI.B.赞科夫 著 杜殿坤 译, 教育科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内容简介: 本书是苏联心理学家、教育科学博士、苏联教育科学院院土、苏联教育科学院普通教育研究所“教学与发展问题实验室”领导人列·符·赞科夫(JI.B.3aHKOB)所著本书现已为美、日、德等十多个国家介绍和翻译作者以其长期实验积累起来的研究成果,克服旧教育课程的矛盾,建立了适应社会要求的新教育课程他的指导思想是,在教学中着重抓“能力培养”,这是近20多年来美、日、德等国家教学改革的共同趋势全书分11章,深入浅出地概述了他的教育、教学思想,是专门为中、小学教师而写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