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扇贝增养殖.ppt
79页扇贝增养殖,扇贝是海珍品的一种肉质细嫩,味道鲜美,营养丰富,闭壳肌的干品称为干贝,具有很高的营养价值 世界上有扇贝及近缘种300余种,我国约30余种 世界扇贝增养殖产量约200万吨 70年代人工育苗和养殖技术的突破,促进了扇贝养殖业的飞速发展,干贝的营养成分,蛋白质:67.3% 醣元:16.5% 脂肪:1.2% 富含微量矿物质、核黄素、尼克酸 氨基酸含量高,分析的17种氨基酸中,干贝的含量为71.5~88.3% 虾夷扇贝氨基酸含量最高,一、扇贝的生物学,1.分类与外部形态 软体动物门(Mollusca) 瓣鳃纲(Lamellibranchia) 翼形亚纲(Pterimorphia) 珍珠贝目(Pterioida) 扇贝科(Pectinidae) 世界近300种,我国30余种 我国的经济种类6、7种,扇贝的形态,贝壳呈扇形或圆形,两壳稍不等,右壳为下壳,壳凹,左壳为上壳,壳平 铰合部直,壳顶位于中央、等侧 壳顶两侧具壳耳,前后耳同形或不同形 有外韧带和内韧带 闭壳肌痕大,位于近贝壳中心而偏于后背侧 外套膜缘游离无愈合点(简单型),具有外套眼,我国扇贝的主要经济种类,栉孔扇贝Chlamys farreri 华贵栉孔扇贝Chlamys nobilis 虾夷扇贝 Patinopecten yesoensis 海湾扇贝Argopecten irradians 美丽日本日月贝Amussium jiaponicum,2.内部构造与机能,虾夷扇贝的内部构造,,(1)外套膜 背缘愈合,边缘游离,有很厚的肌肉和感觉器官(外套触手、外套眼),中央区薄而透明。
生壳突起 分泌贝壳 边缘: 感觉突起 有外套眼和发达的触手 司感觉作用 缘膜突起 帆状部肌肉发达 调节水流,,,(2)足 棒状,末端吸盘状,腹面有足丝沟 足基部有足丝腺,分泌的足丝经足丝沟达附着物表面,遇水后变硬成足丝 足有一定的吸附力 幼虫时可用足匍匐爬行,,(3)呼吸与滤食器官 — 鳃 外观橘子瓣状,将外套腔隔成鳃腔和鳃上腔 横断面呈“WW”形,腹嵴两侧各有一对对称的鳃瓣 鳃瓣的上行板长是下行板的2/3左右末端游离状,不与体壁愈合,(4)肌肉,闭壳肌 横纹肌:瞬间关闭贝壳 平滑肌:使贝壳持久关闭 外套膜肌 放射肌:附着贝壳边缘 的肌肉 环肌:位外套膜内层, 控制缘膜的屈伸 足伸缩肌:位于足后方左侧,控制足的运动,,,(5)消化系统,唇瓣、口唇、口、食道、胃、肠、直肠、肛门、消化腺、晶杆和胃盾 唇瓣:位于口唇外侧,左右各一对 口唇:口边缘向外分出的树枝状分枝,上唇左右两大枝,下唇中央具有一大枝 口与食道:口是两唇间的裂缝,食道很短 胃:椭圆形,周围包裹着消化腺,胃内有胃盾和晶杆(乳白色,胶状) 肠:下行肠、上行肠和直肠,晶杆在下行肠内,无单独的晶杆囊 肛门:位于闭壳肌后腹缘,,扇贝的口唇,,(6)循环系统,心脏、动脉、静脉和血窦 心脏:一心室二心耳,心室包围着直肠,悬于围心腔中 心耳与出鳃血管连通,与心室间有瓣膜相隔,防止血液倒流 围心腔腺:心耳外壁被覆的褐色腺质上皮 血液循环:开放式循环 外套膜的辅助作用,(7)排泄系统,肾脏:一对,附于闭壳肌前方,位于生殖腺与鳃轴之间,长囊形,左肾稍大于右肾 肾孔:内肾孔(肾围心腔孔)开口于围心腔,外肾孔(肾孔)为泄殖孔位肾末端腹面,脏神经节外侧 肾生殖孔:肾前端两侧各有一裂孔与生殖腺相同,成熟的精、卵通过两侧的裂孔进入肾脏,从左右肾孔(泄殖孔)排出体外 围心腔腺分泌物,经肾围心腔孔进入肾脏腔,由肾孔排出体外,(8)生殖腺,扇贝多为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
雌雄同体者,精巢在腹嵴的外缘,卵巢在内侧 生殖腺主要位于腹嵴,外形橘子瓣状 成熟时雌性生殖腺橘红色或粉红色,雄性生殖腺乳白色或淡乳黄色 生殖腺由滤泡、生殖管和生殖输送管构成(机能与牡蛎相同),外端以泄殖孔开口在出水腔,(9)神经系统,脑侧神经节、足神经节、脏神经节和神经连索 脑侧神经节:一对,位于口与足之间,消化腺组织表层内前叶分出平衡器神经,后叶以脑(侧)足神经连索与足神经节相连 足神经节:一对,位于足与口之间,足背部中央 脏神经节:左右愈合,形成一个复杂的大型神经节位于闭壳肌腹面,分为中央叶和侧叶,中央叶又分为前叶和后叶;两侧叶与中央叶之间分出神经连索与脑侧神经节相连,形成脑脏神经连索,扇贝的神经系统,扇贝的神经节,二、扇贝的生态习性,1.扇贝的分布与栖息 扇贝是扇贝科双壳类的统称,世界300多种,我国有30余种,主要经济种类10余种 扇贝的地理分布很广,从寒带到热带海域都有分布,热带种类较多 扇贝的垂直分布,自低潮线至5000米深的海底,都有扇贝的分布 生活环境:岩礁、石砾、砂砾底,水清的浅海,以足丝附着或平铺于海底生活,我国增养殖种类的分布,世界主要经济种的分布,2.运动习性,扇贝多营附着生活,以足丝附着于固体上 环境不适时,能弃掉足丝再附着 靠双壳开闭运动喷出水流的反冲而游泳 幼虫靠面盘游泳 幼虫成熟时用足匍匐爬行,分泌足丝附着 亦可弃掉足丝和再附着 壳高2mm左右的稚贝有转移附着基的习性,3.扇贝对环境的适应能力,(1)温度 栉孔扇贝:适温范围-1.5~28℃,生长适温15~25℃,繁殖适温14~16℃ 华贵栉孔扇贝:适温范围8~30℃,生长适温18~28℃,繁殖适温21~24℃ 海湾扇贝:适温范围-1~31℃,生长适温18~28℃,繁殖适温:22℃以上 虾夷扇贝:适温范围1~24,生长适温5~15℃左右,繁殖适温7~9℃,(2)盐度,海湾扇贝为广盐性,适盐范围16~43‰,适宜范围21~35‰,最适范围为25±1‰ 栉孔扇贝、华贵栉孔扇贝和虾夷扇贝为狭盐性,适盐范围为23~40‰,最适宜范围为30‰左右 (3)耗氧量 扇贝耗氧量较高,约为贻贝的3倍,耐低氧能力弱 溶解氧1.5~1.7ml/L,45分钟鳃纤毛停止运动 (4)酸碱度 一般海水的酸碱度都能适应。
pH值9.5能活22小时以上,pH3时10小时死亡 (5)浊度 海水中0.05%的软泥,能造成幼贝鳃纤毛停止运动,4.繁殖习性,扇贝为卵生型生殖方式 多数为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 生殖腺主要位于腹嵴 性成熟时雌性生殖腺橘红或粉红色,雄性为乳白色或浅乳黄色 成熟卵处在第一次成熟分裂中期,核膜消失,沉性卵,球形,卵径60~70μm 精子分头部和尾部,头部2~3 μm,尾部长50~60 μm,虾夷扇贝的性腺发育,几种扇贝的繁殖季节,几种扇贝的产卵量,,生殖腺指数(%)= ×100 栉孔扇贝:12时成熟,14时繁殖 虾夷扇贝:20成熟繁殖,降至10时繁殖结束,,生殖腺重,软体部重,扇贝的发生,栉孔扇贝的发生,5.扇贝的生长,6.敌害生物,肉食性动物:鱼类、蟹类、棘皮动物、螺类、头足类等 穿孔动物:才女虫、钻孔海绵等 附着生物:藤壶、石灰虫、海绵、海鞘、贻贝、牡蛎、藻类等 寄居豆蟹:玲珑豆蟹、近缘豆蟹 其他:、有害微生物、赤潮生物等,7.扇贝的疾病,(1)微生物疾病 立克次氏体、衣原体、支原体 细菌病:弧菌、假单杆菌、气单杆菌 真菌:动腐离壶菌 (2)原虫病 孢子虫类、纤毛虫类 (3)腔肠动物病 贝螅,,(4)蠕虫病 复殖吸虫的包蚴和尾蚴 沟蛔虫的幼虫 棘头线虫的幼虫 (5)齿口螺病 齿口螺寄生在贝壳缘 (6)蟹奴病 蟹奴(Pectenophilus oynatus),三、苗种生产技术,1.海区采苗 2.人工育苗,1.海区采苗,(1)海区选择 种贝资源充足 水质清澈,浮泥少,透明度4~7m 盐度稳定在30‰以上,无淡水注入 春季水温适合扇贝的成熟、繁殖和幼虫生长 pH值7.9~8.2,无工业污染 饵料生物丰富,杂藻较少 有一定的湾流和回流,风浪小,流速每秒为20~40㎝,(2)采苗器,1)采苗袋 用网目1.2×1.2㎜或1.5×1.5㎜纱窗网做采苗袋 采苗袋规格40×30㎝或50×30㎝ 内装尼龙网片、聚乙烯或挤塑网片50克,,2)采苗笼 长60~100㎝,直径25~30㎝,层间隔为20㎝ 网笼网目1.2×1.2㎜或1.5×1.5㎜ 每层放聚乙烯网片或挤塑网片20克,日本的虾夷扇贝采苗器,3)元葱袋采苗器 规格80×37㎝,网目5×3㎜ 内装聚乙烯网片、挤塑网、旧鱼网、杉树枝等 4)网棒采苗器 用旧鱼网做成3~4m的网棒 外面套上网袋,虾夷扇贝采苗器,(3)采苗水层,栉孔扇贝2~8m,6m以下效果更好 虾夷扇贝3~15m,10m左右效果最好 水层太浅,贻贝和杂藻附着较多,影响附苗量 适宜的采苗水层因海区而不同,一般以水的中下层较好,适合扇贝采苗和育成,,,(4)采苗方法,1)种贝调查 生殖腺指数(%)= ×100 栉孔扇贝:12时成熟,14时繁殖 虾夷扇贝:20成熟繁殖,降至10时繁殖结束 2)幼虫调查 3)适时采苗 4)苗的育成,生殖腺重,软体部重,,2.扇贝人工育苗,(1)亲贝暂养与促熟 亲贝的选择:选同龄中个体大,性腺成熟好,附着物少,贝壳无损伤,外套膜不收缩,闭壳有力,不错壳,健壮的扇贝为亲贝。
洗刷干净,清除附着物,雌雄异体的雌雄分养(海湾扇贝雌雄同体),雄贝按雌贝的10%留用 培养密度:虾夷扇贝约30个/m3,为防止咬合受伤,每层不宜多装,以3~4个/层为宜海湾扇贝开始培养时100~150个/m3,产卵时80~100个/m3,栉孔扇贝40~60个/m3,立体培养,升温与控温:日升温1℃,至最适水温时恒温培养,结合有效积温或积温推算产卵时间,或者参考生殖腺指数 有效积温Y=∑(Ti-T0),单位为(℃·d)Ti:日平均水温;T0:生物学零度 虾夷扇贝的生物学零度约4℃,海湾扇贝约为7.8℃ 产卵的有效积温:虾夷扇贝38 ℃·d ;海湾扇贝144.5 ℃·d 生殖腺指数:虾夷扇贝繁殖时的生殖腺指数,雌性为23~26,雄性为22~24;栉孔扇贝为12~14投饵:早春以小硅藻(新月菱形藻、三角褐指藻)为主,混以绿藻(扁藻、塔胞藻)适量使用藻浆、螺旋藻粉、蛋黄、豆浆等代用饵料,满足生殖腺发育的营养需要 环境管理:连续充气培养保证水中的溶解氧,日倒池换水1~2次,及时清除死贝、残饵和粪便 做常规水质指标的监测等2)采卵(人工诱导),扇贝种贝生殖腺成熟时,出现少量产卵此时,应减少刺激,控制水温,2、3天后,采用阴干升温诱导方法,阴干2~3小时、升温2~4℃,诱导产卵。
当池内卵的密度达到40~60个/ml时,及时将种贝移到另外的池继续产卵 虾夷扇贝还可以增加紫外线照射海水诱导效果更好 栉孔扇贝采用阴干、流水、升温方法诱导 海湾扇贝以自然排放法采卵,用有效积温或积温推算大致的产卵时间,把握好产卵的时机及时采卵3)授精与受精卵的处理,授精:取多个雄性种贝(100个以上)的混合精液,稀释后,边搅动卵液边均匀地加入适量精液(一个卵周围有2~3个精子即可)授精 洗卵:利用受精卵的沉性可以洗卵1~2次,待受精卵沉降至池底,虹吸排除1/2~2/3的上清液,然后加进新鲜海水孵化 ※海湾扇贝雌雄同体,采用自然产卵的方法采卵,产卵时卵子已经受精海湾扇贝的卵较小,半沉性,一般不洗卵但要及时清除精液等形成的泡沫等,减少精液的影响4)孵化,孵化密度:一般孵化密度为40~60个/ml,采卵密度大的要及时分池孵化 孵化管理:静水孵化,孵化池中投入0.5~1.0ppmEDTA和2~3ppm抗生素,防止金属离子和微生物对胚胎发育的影响,40~60分钟轻搅水一次,选育前2小时停止搅水,水温控制在孵化的最适水温 虾夷扇贝孵化水温10~12℃ 栉孔扇贝孵化水温17~19℃ 海湾扇贝孵化水温22~24℃。
※ 海湾扇贝受精卵沉性较差不洗卵因孵化水温较高,应适量地使用抗生素抑制微生物,防止感染胚胎定量:卵、幼虫的定量,在充分搅匀时多点取样,于塑料桶中充分混匀后用烧杯迅速取样,再在烧杯中混匀后迅速以刻度吸管取1~2ml放入昆虫培养皿或小培养皿中(幼虫用碘液或福尔马林液杀死),在立体显微镜或显微投影仪下计数卵、幼虫的数量,反复操作4~5次,算出其平均值,单位为:个/ml计算产卵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