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贾平凹的作品特点文库.doc
6页贾平凹的作品特点贾平凹不愧为语言大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他的 散文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 和朴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 雅、以拙为巧的效果具体表现为:朴素中见真情,朴素中蕴哲理, 朴素中含幽默,朴素中岀诗画贾平凹是当代著名作家,在创作上,既写小说,又写散文、诗 歌,可谓是“多栖”作家在散文创作方面,无论是在数量上,还 是在质量上都取得了惊人的巨大成就在无须任何掩饰的散文创作 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贾平凹翻开他的任意一本散文集,篇 篇作品都让你感觉清爽,读着痛快你会感叹,这普普通通的汉字, 怎么一经过贾平I叫的组合就有如此的魔力?贾平I叫真不愧为语言大 师,其散文语言最显著的特点是朴素自然著名作家徐迟曾说:“散 文作家不仅要掌握华丽的文采,而且要善于控制它,不仅要掌握朴 素的文章,还要善于发扬它写得华丽并不容易,写得朴素更 难……越是大作家,越到成熟之时,越是写得朴索贾平凹的散文 无论是记人叙事还是写景状物,从不用气势去鼓动,而是用平和朴 素的语言,准确生动地表达作者此刻的情绪感悟,达到以俗为雅、 以拙为巧的效果。
具体表现为:朴素中见真情,朴素中蕴哲理,朴 素中含幽默,朴素中出诗画一、朴素中见真情贾平凹曾说过,“失去了真情,散文就消失了它不靠故事來 吸引人,不靠典型的人物形象,它就靠的是情绪的感染和思想的启 示” O他认为有无真情是衡量散文艺术质量的重要标准和依据,好的 散文无不直接地袒露着作者的思想、情感、志趣乃至人格和灵魂 认为那种装腔作势、无病呻吟的矫情不是真情,真情是作者的生命 意识与自然宁宙、与社会人生相碰撞而闪烁的火花正是对“真实 是艺术的生命”这一美学原则的坚持,使贾平凹的作品无处不显现 出真情美这种真情首先表现在对故土的眷恋;“商州”这一对大 多数人来说并不熟悉的行政区域,对于贾平凹来说已融进了他的精 神生命里商州是生我养我的地方,那是一片相当偏僻、贫困的 山地,但异常美丽,其山川走势、流水脉向、历史传说,民间故事, 乃至天上飞的,地上跑的,构成了极丰富的、独特的神秘天地在 这个天地里,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从这段描 写中,我们看到作者对家乡的爱Z深,情Z切家乡原本是相当偏 僻、贫困的山地,但作者却说“异常美丽”,用尽美好的语言,极 写家乡的富有,仰观可以无奇不有,俯视可以无其不盛。
真有“谁 不说俺家乡好”的味道商州曾经是我认识世界的一个法门…… 十几年里,商州确是耗去了我的青春和健康的身体,商州也成全着 我作为一个作家的存在” O此时的商州,对于贾平凹来说,己不再是 行政区域的商州,它是一个载体,承载着作家的全部情感如此看 到,他对故土的眷恋Z情已融到血液Z中了其次,作家的真情表 现在对亲人的思念中;读过贾平凹《祭父》《酒》《我不是个 好儿子》的人都会强烈地感受到,这些文章是作家用心和泪水凝聚 而成的肺腑真言在作家群中,贾平凹对父亲的孝敬是出名的现 在,父亲去世了,他说“人生的短促和悲苦,人义上我全明白,面 对着父亲我却无法超脱” O忍受巨大的悲痛,作家终于完成了《祭 父》这篇充满至爱真情的纪念文字父亲去世后,我仍是常常梦 到父亲,父亲依然还是有病痛的样子,醒来就伤心落泪” O父亲去 枇了,作为长子,“我”是应该为这个家操心,使母亲在晚年活得 幸福,但现在既不能照料母亲,反倒让母亲还为儿子牵肠挂肚,“我”这做的是什么儿子呢?于是作家又写出了《我不是个好儿 子》:“母亲的伟大不仅生下血肉的儿子,还在于她并不指望儿子 的回报,不管儿子离她多远乂回來多近,她永远使儿子有亲情,有 力量,有根有本。
人生的车途上,母亲是加油站第三,作家的 真情还表现在口我真情的袒露贾平凹认为:“散文是情种的艺术, 纯、痴,一切不需掩饰,甚至暴露、解剖自己在无需掩饰的散 文里,我们看到了一个真实的贾平凹,这里既表现他对生活的热情, 也披露他对人世的超脱;既抒发他对美的追求向往,也吐露因美的 失落而生的抑郁烦恼无怪三毛在给贾平凹的信中所说:“看到您 的散文部分,一时里有些惊吓原先看您的小说,作者是躲在幕后的, 散文是生活的部分,作者没有窗帘可挡,我轻轻地翻了数页合上了 书,有些想退的感觉令人不舍一下了进入作者的家园可见在散 文创作中,贾平I叫真正做到了袒露自己,他自然也是个重情Z人, 对能理解他的人、理解他的作品内涵的人,会引为终身知己当得 知三毛死讯后,贾平凹悲痛著笔,写出了《哭三毛》《再哭三 毛》:“这些天來,我一直处于恍惚Z中,总觉得常常看到了您, 又都形象模糊不清”,“现在,我的笔无法把我的心情写出,我把 笔放下来,又关了门,不让任何人进来,让我静静地坐一坐,不, 屋里不是我独坐,对着的是您和我了,虽然您在冥中,虽然一切无 声,但我们在谈着话,我们在交流着文学,交流着灵魂这一切多好啊,那么,三毛,就让我们在往后的长长久久的岁月里一直这么 交流吧。
三毛!”多么令人感动啊!真情的袒露无遮无挡,淋漓尽 致二、朴素中蕴哲理翻开贾平凹的散文,哲理性的感悟随处可见这种感悟,不是 对某种现成思想的形象阐释,也不是生硬的哲理说教,而是來自鲜 活的生活体验作家往往能从身边点点滴滴的生活世事中洞悉人生 妙谛,随感而发《三游华山》,是充满哲理的文章,作者从三 次游历华山写起,看似写游记,但最后笔锋一转,在与学生的对话 中巧妙地点出:“好东西不可一次饱享,慢慢消化才是”,“知Z 不知才要欲知” O这种智慧的语句,在许多篇章中都可以见到评 论家费秉勋指出:“除了游记作品外,贾平凹大部分散文的结穴, 都归总到哲理的阐发这种哲理阐发,并非现成哲学结论的形象 注脚,并非美文写成的讲义,而是出自作家的特异感受和体察生活 所获得的独特见解再如:“能好读书必有读书的好,譬如能识天 地Z大,能晓人生Z难,有自知Z明,有预料Z先,不为苦而悲, 不受宠而欢,寂寞时不寂寞,孤单时不孤单,所以绝权欲,弃浮华, 潇洒迟欢;于嚣烦尘世中而口尊口重口强口立不卑不畏不俗不谄 (《好读书》)这里作者不是板起面孔说读书的好处怎样,而是 与读者平等地娓娓叙谈,给人无穷的沉思在《对月》中,借月亮来思考人生“人再小,要长老;人老了, 却有和小孩一般的特性。
老和少是圆的接樺冬过去了是春,春种 秋收后又是冬老虎可以吃鸡,鸡可以吃虫,虫可以蚀杠子,杠子 又可以打老虎就是这么不断的否定之否定,周而复始,一次不尽 然一次,一次乂一次地归复着一个新的圆” O “所以,我再不被失 败所惑了,再不被成功所狂了,再不为老死而悲了,再不为生儿而 喜了”活着就是一切,活着就有乐,活着也有苦,苦里也有乐; 犹如一片树叶,我该生的吋候,我生气勃勃地來,长我的绿,现我 的形,到该落的时候了,我痛痛快快地去,让别的叶子又从我的落 疤里新生我不求生命的长寿,我却要深深地祝福我美丽的工作, 踏踏实实地走完我的半圆,而为完成这个天地万物运动规律的大圆 尽我的力量”到这里,作者已具有了一种超然的心态:真正达到 了 “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的境界并且劝诫人们:活着就是一种 荣幸,尽管活着有苦,但苦里面也有乐因此,我们要珍惜现在, 努力去完成属于我们自己的大圆作者借月亮的圆缺变幻,对人生 进行思考,由月及人,饱含人生启迪,充满哲理趣味《地平线》道岀了人生命运和理想抱负之间的关系和人生追求的意义,“命运和 理想是天和地平行,但乂总有交叉的时候那个高度融合统一的很亮 的灰白色的地平线,总是在前边吸引着你。
永远去追求地平线,去解 这个谜,人生就充满了新颖、乐趣和奋斗的无穷无尽的精力”这些 作品在简短的篇幅中,既没有玄奥的言词,也没有空洞的说教,只 是以一个经历者的身份讲述一个个富有哲理的故事娓娓动听,从 容不迫,决不自以为是,不炫耀、不张扬,在朴素自然的描述中闪 烁着哲理的火花三、朴素中含幽默幽默是贾平I叫散文语言的又一大特色《说话》就是贾平凹的 一篇非常幽默的文章,“我出门不人说话,因为我不会说普通话 我曾经努力学过普通话,但我一学说,舌头就发硬,像大街上走模 特儿的一字步,有醋烟过的味儿自己都恶心自己的声调,也便羞 于岀口让别人听,所以终没有学成数年前同一个朋友上京,他会 普通话,一切应酬由他说,遗憾的是他口吃,话虽说得很慢,仍结 结巴巴,常让人有没气儿了,要过去了的危险感觉偏有一日在长 安街上有人问路,这人竟也是口吃,我的朋友就一语不发,过后我 问怎么不说,他说,人家也是口吃,我要回答了,那人以为我是在 模仿戏弄,所以他是封了口的受朋友的启示,以后我更不愿说话 我现在常提一个提包,是一家聋哑学校送我的,我每每把有'聋哑 学校'的字样亮岀来,出门在外觉得很口在” O看到这你会笑出声 來,真是太幽默了,把学说普通话,比成有醋烟过的味儿,一定会 让人想起酸酸的感觉。
口吃的朋友竞不敢冋答口吃的人的问话,想 一想述真有点学问因自己出门不大爱说话,因此就提一个印有 “聋哑学校”字样的包,觉得很自在真是既真实乂幽默《饮者》又是一篇让人发笑的作晶,“饮者一般都彬彬有礼, 酒席上差不多经历三个境界,先轻声细语,再高声粗语,最后无声 无语” O短短儿个词,高度概括了喝酒人的神态和形态,引发人们 无穷的想象《笑口常开》描述无数个生活中普普通通的令人发笑 的人和事:“路遇一女子,回望我嫣然一笑,极感幸福,即趋而前 去搭话,女子闪进一家商店,尾随入店,玻璃上映出口己衣服纽扌II 错位,不禁乐而开笑在《说孩子》中,对于那些把全部希望寄 托在儿女身上的人,他认为“愈是这般强烈地耍培养儿女的人,愈 是这人活得平庸他口己活得没有口信了,就把希望寄托在儿女身 上”,这一见解既深刻乂独到,“和女人在一起,最好不提起说她 的孩子——她会全不顾你的厌烦和疲劳,没句号地说下去”这观 察真是细致入微,语言纯熟老到,在说笑中,在幽默的闲聊之中, 将对生活的真知灼见和盘托出正如评论家所说:“是天籁Z音, 人籁之声,极自然的流露,完全泯绝了硬做的痕迹,里边的幽默, 机智,无奈,都是生活与心灵自身就有的,无需外加,浑然天成, 可谓有什么话,说什么话的最佳实践。
四、朴素中出诗画贾平凹说他最早的文学创作就是写诗,他曾说:“诗可以使我得 到休息和安怡,得到激动和发狂,使心中涌动着写不尽的东西,永远保 持不竭的精力同时他对中国的书法、绘画和戏曲又有浓厚的兴 趣因此,他常以诗的激情和语言去熔铸他散文的美感意蕴,把独 特的审美理想和思想情趣融于对客观事物的叙述描写之中,使作者之 情和客观景物水乳交融、口然和谐,形成一种美好的艺术境界看其 作品就像欣赏一幅画,内涵极为丰富,韵味无穷《商州乂录》是 贾平凹关于商州的系列散文中的一部这是一篇带有传统文化韵味 的写景散文全文有十一个段落,整篇就像是由十一幅写意的素描 働组成的働卷如第一部分开头写道:“最耐得寂寞的,是冬天的 lib褪了红,褪了绿,清清奇奇的瘦;像是从皇宫里走到民间的女 子,沦落或许是沦落了,却还原了木来的面冃石头裸裸的显露, 依稀在草木z间”这里“红” “绿” “瘦”形成一个有形有色的 艺术画而,营造了一个耐人品味的艺术境界《静虚村记》也是 作者为我们描述的一幅有形有色、动静结合带有古典神韵的艺术画 面在这幅画中,形、色、声俱全有被高高低低绿树、庄稼包围 着的仄仄斜斜的屋舍;有浓得像绿云一样、枝叶交错的树木及持续 不断的鸡鸣狗叫之声,它们构成一幅完美的村舍图。
《月迹》更是一幅诗情与画意相融,且富有动感的画面贾平 凹散文描写的客观景物或人文景观大多是静物,但这些静物在他笔下 却是婀娜多姿,极富生命的动感他善于运用动词和比喻,用拟人 化手法寓动于静,使静态的月亮有了动作,有了形象,生动有趣月“款款地,悄没声地溜进来”,刀“长了腿的,爬着那竹帘格 儿” “手刚一动,它便酥酥地颤”,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