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辅导记录(样例5).docx
49页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记录(样例5)第一篇: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记录 小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个案记录 案例 俞某,男,10岁,小学五年级学生,单亲家庭她和母亲一起生活开学一个星期还能正常完成各科作业,但是一周后作业经常少做,甚至不做,母亲、老师批评后,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上学,不说话,砸东西,逃避别人 原因分析 经过和她母亲的交谈了解到,她的父亲是个简单粗暴的人,他俩多是再婚的,但他父亲仍不珍惜这段婚姻在他年幼的时候,就经常受到父亲的打骂,但是,当父亲心情好的时候,又会满足儿子一切合理与不合理的要求,这就造成了他既胆大怕事又固执任性二年前,父母又离了婚,使他受到很大打击,加上母亲常常在儿子面前哭诉自己的不幸,使这个小孩情感更加脆弱,心理压力更大,觉得自己在同学面前抬不起头来,干脆就把自己反锁在家里,不去上学,采取有意回避的态度,压抑自己通过家访,我明白了他不上学的原因是受到心理上的困扰由于家庭的忽然变故,使她失去原有的心理平衡,变得更加焦虑不安,感到孤立无助,继而逃避,这是一种高度焦虑症状的消极心境我认识到这时候家长和老师不闻不问,或批评责骂他,不仅不会消除这种不健康的心理,反而会增强这种心理。
长此下去,其认识就逾片面,心理的闭锁就逾强,最终将导致对任何人都以冷漠的眼光看待,更加孤立自己,直至不可救药 个案处理 一、加强与其家庭的联系,说服其家长要尽到做父母的责任,使他摆脱心理困境 我认识到造成他心理不堪重负的原因主要在于家庭,因此,我加强与其家庭联系,让其父母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个不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我一次一次地用课余时间进行家访,做好他母亲的思想工作,希望她承认现实,面对现实,树立起生活的信心,尽量不要在儿子面前哭诉、埋怨,因为这样于事无补,反而会增加他的心理负担,影响他的健康成长还设法联系到孩子的父亲,说服他多用一些工余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点关心他,尽到一个父亲的责任,不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腹的交谈,终于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议由于家庭与学校共同努力,使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不再逃避,也愿意跟同学们交往,渐渐地回到学校上课了 二、爱护、尊重学生 其实,学生的心灵是最敏感的,他们能够通过老师对自己的态度来判断老师是否真心爱自己同时,他们也渴望老师能够时时刻刻关心爱护自己罗林塔尔效应”告诉我们:只要教师真心爱学生,并让他们感受到这种爱,他们就能以极大的努力向着教师所期望的方向发展。
问题是,有些老师走进了“爱”的误区,对“爱学生”的认识表面化,以为不讽刺不挖苦不歧视不体罚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嘘寒问暖为学生提供物质帮助就是关心爱护,以为关注学生的学习状况、考试分数就是关心爱护,殊不知,真正的关心爱护,不仅是生活上“扶贫”,学习上“扶智”,更应该是精神上“扶志”,品行上“被德”,心理上“扶健”有人说,对学生,可以没有爱,但要尊重我却以为,尊重就是一种爱,真正的爱不能没有尊重很难想象,一个无视学生人格、漠视学生尊严的教师,会是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自尊心,像保护自己的眼睛一样保护学生的尊严,因为“只有教师关心学生的人的尊严感,才能使学生通过学习而受到教育”,苏霍姆林斯基这样告诉我们,“教育的核心,就其本质来说,就在于让儿童始终体验到自己的尊严感反之,伤害了学生的自尊心,就会阻碍学生的进步和发展,甚至毁掉他们的前途一个善于爱的教师,他一定懂得尊重学生的个性 三、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 教育是一项伟大的育人工程人是具有情感的,所以情感关怀在教育中处于相当重要的位置学生的过分冷漠实际上是一种精神情感的失调,教师给以较多的情感关怀,可以收到明显的调节疗治效果。
1.多一些理解沟通的谈话抽一点儿时间,以平等的姿态,多跟学生谈谈心,能知道学生的心里工正在想些什么,能知道他们最担心的是什么不要盛气凌人地训斥学生,多表示一些理解,适当地给一些点拨,学生心头的那点儿郁结往往就化解了 2.多一些一视同仁的关心这些有心理困境的学生,大多非常敏感,自尊心极强,性格内向如果教师在对学生的态度上厚此薄彼,对他们有些冷淡,他们就会感到强烈的不满所以教师必须真正了解每一个学生,对每一个学生都要做到一视同仁,尤其对心理素质欠佳、单亲家庭的学生,不妨格外表示自己的好感和热情,这并不是虚伪,这是调控学生心态的需要 3.多一些宽厚真诚的爱心心灵过分脆弱、缺少爱的学生大多有点偏执,脾气或许有点“怪”,教师千万不能因此而嫌弃他们,也不能硬要他们立即把怪脾气改掉青少年有点儿孩子气是正常的,每个人的个性千差万别也是正常的教师如果能以一颗宽厚真诚的爱心去教育他们,必能便他们走出暂时的心灵阴影,而步入人生灿烂的阳光地带 四、在师生间、同学间架起爱的桥梁,使他感受到集体的温暖,恢复心理平衡 开始,他还不愿上学,我去到他家里时,老躲着不见,或是一问三不答我知道这是防御心理的表现,其实其内心还是渴望得到别人的同情和关心的,他极需要被爱的感觉。
我不急也不燥,以极大的耐心和热情地给他讲班里发生的趣事,讲同学们是多么希望他回到学校,和他们一起学习,一起活动我主动与之接近,缩短心理距离,想用集体的温暖来消除她内心的焦虑和冷漠同班级同学知道这种情况之后,主动利用放学后的时间,陪他聊天,给他讲讲学校组织的各种各样的活动„„慢慢地,他的表情没有那么呆板,渐渐地露出了一丝向往此后,他瘦弱的身影也逐渐逐渐地出现在教室里但我并不满足于此,一直寻找让他重新振作的契机上课时,我提出一个问题,很多同学不会答,竟意外地发现这孩子眼里露出一点笑意,就抓住这个机会提问他开始,他涨红了脸,讲得结结巴巴的,我用鼓励的眼神望着他,亲切地对他说:“老师相信你一定能行的!”结果他讲得很流利,得到了全体同学的掌声,他的脸上也露出了久违的笑容此后,我还多次为他提供尝试成功的机会,让其体验成功的喜悦和荣誉,增加良性刺激,使他摆脱自闭心理,激发起自信心和上进心心灵的交往,热情的鼓励,温暖着他那颗冷漠的失望的心,使他重新回到了班集体中 五、我们不能把学生的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 生存与发展是当今世界性的教育主题,而生存和发展有赖于优良的素质人的素质结构由生理素质、心理素质和社会文化素质等构成,没有健康的心理,很难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
因此,开展心理健康教育是实施素质教育的一个必不可少的环节但在班主任工作中,我们往往注视着学生学习成绩的高低,品德的优劣,而忽略了对学生全面素质的培养,尤其甚少注意到对学生的心理健康教育,甚至把心理问题当作品德问题来看待,把解决思想问题的方法来解决心理问题这样做,将使班主任工作的实际效果大打折扣,也培养不出学生对学习与生活的健康和积极的态度班主任工作的成效,有时是取决于对心理健康教育的认识程度和理解程度加强对青少年心理健康教育,也是走出传统德育困境的需要要提高德育的实效性,必须要注入心理健康教育的新鲜内容 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学生心头的希望之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学生心头的智慧之门;爱是洒满学生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个角落,融化每一块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不光有爱,而且善于爱 第二篇:小学生心理个案记录 平沟小学学生心理个案 学生姓名:李光欣 班级:四年级 老师:王兵德 时间:2022.3.19 地点:学校心理咨询室 家庭住址:黄羊镇平沟村一组 个案分析: 自卑畏怯的心理使得自己缺乏竞争勇气,缺乏自信心,一旦受到了挫折,更加缺乏心理上的承受能力,总觉得自己不具备和他人同等的条件,确实不行,在激烈的竞争中,这种心理障碍是走向成功的大敌。
1. 个人因素 通过观察,我发现李光欣也抱有许多的幻想,希望将其变为现实,也会付出种种努力甚至刻意的追求当这种需求持续得不到满足或部分满足,就产生了挫折,多表现在学习、吃穿、玩玩具等方面这样给他带来紧张、恐惧、忧郁和失望他长期受自卑、羞怯、焦虑和恐惧等负面影响,过重的心理负担使他不能正确评价自己即使在成功面前也难以体验成功的喜悦,从而陷入失败的恶性循环之中,严重影响他的身心健康发展 2. 家庭因素 一段时间的接触了解,我从少言寡语的他身上看到的是更多的自卑和无奈原来李光欣的爸爸妈妈离异,李光欣的日常生活起居只能由患病的奶奶照顾虽说他也出生在独生子女家庭,但他所要面对的和承受的确实其他同龄孩子无法想象的奶奶对孩子的学习力不从心,爷爷偶尔才过问一下孩子的学习情况,对孩子的期望也很高,表达的方式也十分粗暴爷爷奶奶对他的望子成龙,导致他肩负重担,过重的压力在他未能达到大人的期望时,便形成自卑心理,否定自己,怀疑自己,不安、烦恼、孤独、离群等情感障碍随之而来李光欣常常觉得自己是茫茫大海上的一叶孤舟,于是他渐渐变得性格孤僻,不愿意与人交往,有时还抱怨别人不理解自己,不接纳自己由此他产生了一种感到与世隔绝,孤独寂寞的情绪体验。
3. 教师因素 在学校里,老师们对李光欣了解不够全面,关注不多,久而久之,让他便逐渐产生失落感由于家庭环境的影响,不能及时完成课外作业,得不到老师适时的表扬和鼓励,甚至是另眼相待,因而否定自己的一些行为和想法,慢慢不相信自己的能力与水平,也就越来越不自信,自卑感慢慢占了上风另外,老师对少数心目中家境较好,乖巧可爱的优等生,日益产生的偏爱,对李光欣这种状况的学生来说,是一个沉重的压力过多的自我否定产生了自惭形秽的情绪体验他对自己缺乏信心,感到在各方面都不如人,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在人际交往中对自己的能力过低评价,心理承受能力脆弱总是谨小慎微,行为萎缩,瞻前顾后等 过程: 1、 激励教育,唤起信心 为了消除李光欣的畏惧心理,我在课余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课间让他帮我拿作业、发作业本,上课时从不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进步及时表扬,在有意无意中,全班同学都能感受到李光欣是我们整体中的一员渐渐的,他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 2、树立信心,激起动力 记得有一次班级举行小组间的演讲比赛,胆小的李光欣被所在小组选上了,我知道这是小组成员给他的机会,我就发动他的好朋友动员,并让他们一起上。
开始他不愿意,最后加上家长和老师的鼓励,他上了而且表现得还不错我和其他老师都在自己所任课上以他为典型进行了表扬他第一次在同学们面前有了开心的笑容从此他变了好多对好多课也有了一定的兴趣她真的开始努力了,成绩也有了飞跃 3、 沟通交流,转变观念 李光欣心理上的自卑,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于家庭环境及教育方式因此,我把她的爷爷奶奶请来,详细地分析李光欣在校的表现及原因,与他们交流,反馈情况,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不良心理状况的办法,建议他们选择适当的教育方式,对孩子的进步要给予充分的肯定和表扬,为自卑的李光欣提供更多表现自己的机会适当地让孩子做家务,提高孩子的自理能力,从家务劳动中锻炼与家人交往的能力我专门登门拜访李光欣双目失明的妈妈,劝她乐观些、开朗些,多与儿子交流,多给儿子关爱,用自己的行动感染儿子,让他感受到应有的温暖和快乐同时,我我拿来家中的衣裤、床单、被套,买来钢笔、本子送给他,微笑着告诉他:“要想摆脱困境,关键还得自己努力呀!解决不了的困难找我们,我们会一直关心你,帮助你!”当得知李光欣凑不了拍照的钱,即将错过医保办理手续时,我毫不犹豫地掏出十元钱给了李光欣,让他有了和其他孩子同等的机会。
4、 多元评价,促进自信 开展形式多样的评比活动,用激励的方式使其扬长避短,我们让他自主设立了自己的成长档案,每月评一次,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