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ocx

4页
  • 卖家[上传人]:s9****2
  • 文档编号:539317546
  • 上传时间:2023-01-26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4.05K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8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8. 1 一般规定8. 1. 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根据地质条件, 按下列原则合理选择试验类型:1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适用于评价黏性土、 粉土、 粉砂、 细砂地基及其人工地基的地基土 性状、 地基处理效果和判定地基承载力;8. 1. 1圆锥动力触探试验(DPT)是用标准质量的重锤,以一定高度的自由落距,将标 准规格的圆锥形探头贯入土中, 根据打人土中一定距离所需的锤击数, 判定土的力学特性, 具有勘探和测试双重功能8. 2 仪器设备8. 2. 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设备规格应符合表 8. 2. 1 的规定表 8. 2. 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设备规格类型 轻型 重型 超重型落锤锤的质量(kg) 10 63. 5 120落距( cm) 50 76 100探头直径( mm) 40 74 74锥角(° ) 60 60 60探杆直径(mm) 25 42, 50 50〜608. 2. 2 重型及超重型圆锥动力触探的落锤应采用自动脱钩装置8. 2. 3 触探杆应顺直, 每节触探杆相对弯曲宜小于 0. 5%, 丝扣完好无裂纹 当探头直 径磨损大于 2mm 或锥尖高度磨损大于 5mm 时应及时更换探头。

      8. 3 现场检测8. 3. 1 经人工处理的地基, 应根据处理土的类型和增强体桩体材料情况合理选择圆锥动力 触探试验类型, 其试验方法、 要求按天然地基试验方法和要求执行8. 3. 2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在平整的场地上进行, 试验点平面布设应符合下列规定:1 测试点应根据工程地质分区或加固处理分区均匀布置, 并应具有代表性;2 复合地基的增强体施工质量检测, 测试点应布置在增强体的桩体中心附近; 桩间土的 处理效果检测, 测试点的位置应在增强体间等边三角形或正方形的中心;3 评价强夯置换墩着底情况时, 测试点位置可选择在置换墩中心;4 评价地基处理效果时, 处理前、 后的测试点的布置应考虑前后的一致性8. 3. 2 本条规定了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的试验位置, 测试点布置应考虑地质分区或加 固处理分区的不同, 且应有代表性 评价复合地基增强体施工质量时, 应布置在增强体 中心位置, 评价桩间土的处理效果时, 应布置在桩间处理单元的中心位置 评价地基处理效 果时,处理前、 后测试点应尽可能布置在同一位置附近, 才具有较强的可比性8. 3. 3 圆锥动力触探测试深度除应满足设计要求外, 尚应符合下列规定:1 天然地基检测深度应达到主要受力层深度以下;2 人工地基检测深度应达到加固深度以下 0. 5m;3 复合地基增强体及桩间土的检测深度应超过竖向增强体底部 0. 5m。

      8. 3. 4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符合下列规定:1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采用自由落锤;2 地面上触探杆高度不宜超过 1. 5m , 并应防止锤击偏心、 探杆倾斜和侧向晃动;3锤击贯入应连续进行,保持探杆垂直度,锤击速率宜为(15〜30)击/min;4 每贯入 1m, 宜将探杆转动一圈半; 当贯入深度超过 10m, 每贯入 20cm 宜转动探杆 一次;5 应及时记录试验段深度和锤击数 轻型动力触探应记录每贯入 30cm 的锤击数,6 对轻型动力触探,当贯入 30cm 锤击数大于 100 击或贯入 15cm 锤击数超过 50 击时, 可停止试验;8. 3. 4 本条规定进行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时的技术要求:1 锤击能量是最重要的因素 规定落锤方式采用控制落距的自动落锤, 使锤击能量比较 恒定2 注意保持杆件垂直, 锤击时防止偏心及探杆晃动 贯入过程应不间断地连续击入, 在 黏性土中击入的间歇会使侧摩阻力增大 锤击速度也影响试验成果, 一般采用每分钟 15 击〜30 击; 在砂土、 碎石土中, 锤击速度影响不大, 可取高值8. 3. 5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数据可按本规范附录 A 的格式进行记录8. 4 检测数据分析与判定8. 4. 1 重型及超重型动力触探锤击数应按本规范附录 C 的规定进行修正。

      8. 4. 2 单孔连续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绘制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8. 4. 3 计算单孔分层贯入指标平均值时, 应剔除临界深度以内的数值以及超前和滞后影响 范围内的异常值8. 4. 4 应根据各孔分层的贯入指标平均值, 用厚度加权平均法计算场地分层贯入指标平均 值和变异系数8. 4. 5 应根据不同深度的动力触探锤击数, 采用平均值法计算每个检测孔的各土层的动力 触探锤击数平均值(代表值) 8. 4. 6 统计同一土层动力触探锤击数平均值时, 应根据动力触探锤击数沿深度的分布趋势 结合岩土工程勘探资料进行土层划分8. 4. 7 地基土的岩土性状、 地基处理的施工效果可根据单位工程各检测孔的圆锥动力触探 锤击数、 同一土层的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统计值、 变异系数进行评价 地基处理的施工效 果尚宜根据处理前后的检测结果进行对比评价8. 4. 8 当采用圆锥动力触探试验锤击数评价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的施工质量时, 宜仅对单 个增强体的试验结果进行统计和评价8. 4. 9 初步判定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时,可根据平均击数 N 10 或修正后的平均击数 N 63. 5 按表8. 4. 9-1、 表 8. 4. 9-2 进行估算。

      表 8. 4. 9-1 轻型动力触探试验推定地基承载力特征值 f ak (kPa)N 10 ( 击数) 5 10 15 20 25 30 35 40 45 50一般黏性土地基 50 70 90 115 135 160 180 200 220 240黏性素填土地基 60 80 95 110 120 130 140 150 160 170粉土、 粉细砂土地基 55 70 80 90 100 110 125 140 150 1608. 4. 10评价砂土密实度、碎石土(桩)的密实度时,可用修正后击数按表8. 4. 10-1〜 表8. 4. 10-4 进行表 8. 4. 10-1 砂土密实度按 N 63. 5 分类N 63. 5N 63. 5 W4 4VN 63. 5 W6 6VN 63. 5 W9 N 63. 5 >9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表 8. 4. 10-2 碎石土密实度按 N 63. 5 分类N 63. 5密实度 N 63. 5密实度N 63. 5 W5 松散 10VN 63. 5 W20 中密5VN 63. 5 W10 稍密 N 63. 5 >20 密实注: 本表适用于平均粒径小于或等于 50mm, 且最大粒径小于 100mm 的碎石土。

      对于 平均粒径大于 50mm, 或最大粒径大于 100mm 的碎石土, 可用超重型动力触探表 8. 4. 10-3 碎石桩密实度按 N 63. 5 分类N 63. 5N 63. 5 <4 4WN 63. 5 W5 5VN 63. 5 W7 N 63. 5 >7密实度 松散 稍密 中密 密实表 8. 4. 10-4 碎石土密实度按 N 120 分类N 120密实度 N 120密实度N 120 W3 松散 1014 很密6

      8. 4. 13 圆锥动力触探试验应给出每个试验孔(点) 的检测结果和单位工程的主要土层的评 价结果8. 4. 14 检测报告除应符合本规范第 3. 3. 2 条规定外, 尚应包括下列内容:1 圆锥动力触探锤击数与贯入深度关系曲线图(表) ;2 同一土层的圆锥动力触探击数统计值;3 提供下列试验要求的试验结果:1) 评价地基土的密实程度和均匀性;2) 评价复合地基竖向增强体的施工质量;3) 结合比对试验结果和地区经验确定的地基土承载力特征值和变形模量建议值。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