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课件】伦敦风情.ppt

13页
  • 卖家[上传人]:e****s
  • 文档编号:217289602
  • 上传时间:2021-12-01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504KB
  • / 1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 1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看伦敦看伦敦LondonLondon伦敦全景最上:泰晤士河(River Thames)的黄昏 伦敦塔桥(Tower Bridge)、 中上:伦敦全景威斯敏斯特宫(Palace of Westminster)、 大本钟(Big Ben)、千禧桥(Millennium Bridge)、 伦敦眼(London Eye) 中下:从格林尼治天文台(Greenwich Observatory )俯瞰现代伦敦 伦敦金融区金丝雀码头(Canary Wharf)、 千年穹顶(Millennium Dome) 左下:圣保罗大教堂(St Pauls Cathedral)的南面 右下:伦敦塔(Tower of London) 大本钟位于英国议会大厦的北角,钟楼高79米,钟楼四面的圆形钟盘,直径为6.7米大本钟建于1859年,根据格林尼治时间每隔一小时敲响一次二战期间,议会大厦曾遭德国空军轰炸,大本钟幸免于难作为伦敦市的标志以及英国的象征,大本钟巨大而华丽,重13.5吨,四个钟面的面积有两平方米左右大本钟从1859年就为伦敦城报时,至今将近一个半世纪,尽管这期间大本钟曾两度裂开而重筹。

      现在大本钟的钟声仍然清晰、动听大本钟位于 Westminster Bridge的南面桥头,与 Houses of Parliament 相连,是伦敦的传统地标,坐地铁可以在 Westminster 站下车从伦敦眼上俯瞰泰晤士河伦敦眼(英文名:TheLondonEye),全称英国航空伦敦眼(TheBritishAirwaysLondonEye)又称千禧之轮,坐落在伦敦泰晤士河畔,是世界第三大摩天轮(次于坐落在新加坡的摩天观景轮和中国南昌高160米的“南昌之星”摩天轮),是伦敦的地标之一,也是伦敦最吸引游人的观光点之一伦敦眼于1999年年底开幕,总高度135米(443英尺)伦敦眼共有32个乘坐舱,全部设有空调并不能打开窗每个乘坐舱可载客约15名,回转速度约为每秒0.26米,即一圈需时30分钟伦敦塔桥是一座吊桥,最初为一木桥,后改为石桥,现在是座拥有6条车道的水泥结构桥河中的两座桥基高7.6米,相距76米,桥基上建有两座高耸的方形主塔,为花岗岩和钢铁结构的方形五层塔,高40多米,两座主塔上建有白色大理石屋顶和五个小尖塔,远看仿佛两顶王冠两塔之间的跨度为60多米,塔基和两岸用钢缆吊桥相连桥身分为上、下两层,上层(桥面高于高潮水位约42米)为宽阔的悬空人行道,两侧装有玻璃窗,行人从桥上通过,可以饱览泰晤士河两岸的美丽风光;下层可供车辆通行。

      威斯敏斯特宫是世界上最大的哥特式建筑,它是英国的议会大厦,国会的上、下议院就设在这里威斯敏斯特宫主体建筑是由前后三排长达287米的宫殿大楼构成,两端和中间由7座横楼连接宫殿西南角和东北角各有一个高塔西南角的维多利亚塔高102米,长宽各22.9米,全部为石质结构,内部共分11层,因其防火性能强,所以被用来存放议会的重要的文件档案塔顶的旗帜升起时,表示议会正在开会威斯敏斯特大教堂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南岸,紧靠威斯敏斯特宫建于公元960年,于公元1065年完工教堂又称“西敏寺”,正式名称为“圣彼得联合教堂”威斯敏斯特教堂平面呈拉丁十字形,全长156米,宽22米,大穹隆顶高31米,钟楼高68.5米,整座建筑金碧辉煌,前面两塔高耸,显得庄严神圣,被认为是英国哥特式建筑的杰作教堂内有一张英皇加冕时用的宝座,那是1300年遗留至今的,宝座下面是一块来自苏格兰的称作“”斯库恩“”的圣石,两件东西都是英国镇国之宝威斯敏斯特教堂既是英国国教礼拜堂,又是历代国王举行加冕典礼、王室成员举行婚礼的大礼堂,还是一个国葬陵墓从11世纪威廉开始,除爱德华五世和爱德华七世外,所有英王都在此加冕登基,当今英女王伊丽莎白二世就是于1953年在威斯敏斯特大教堂里举行加冕典礼的。

      作为英国的国葬陵墓,许多英国历史上的帝王和政界要人都葬于此地著名的科学家牛顿、达尔文和著名的文学家艺术家如莎士比亚、狄更斯、哈代的墓室也在这里 白金汉宫位于伦敦圣詹姆士公园的西边,威斯敏斯特区内1703年由白金汉公爵兴建,故称“白金汉宫” 1837年维多利亚女王即位后,正式成为王宫,此后白金汉宫一直是英国王室的府邸1847年,左右两翼被连接起来,正门道路,即大理石拱道迁至今址1863年始成为英国历代君主的寝宫,集合办公与居家功能于一身 圣保罗大教堂是世界著名的宗教圣地,世界第五大教堂,英国第一大教堂,教堂也是世界第二大圆顶教堂,位列世界五大教堂之列 圣保罗大教堂圣保罗大教堂最早在604年建立,后经多次毁坏、重建,由英国著名设计大师和建筑家克托弗.雷恩爵士(Sir Christopher Wren)在17世纪末完成这伦敦最伟大的教堂设计,整整花了45年的心血圣保罗教堂另一个建筑特色,是少数设计、建筑分别仅由一人完成,而非历经多位设计、建筑师的教堂之一,目前教堂内还有一个雷恩的墓碑,上书“If you seek his monument, just look around”下午茶是餐饮方式之一,现在多指享负盛名的英国维多利亚时代的英式下午茶(afternoon tea),一般享用下午茶的时间是下午3点到5点。

      下午茶是英国17世纪时期的产物,绵延至今,正逐渐变成现代人休闲的一种习惯在高楼之上或是隔着玻璃幕墙,一边就着西式糕点喝茶,一边看着午后街头的匆匆脚步,或是悄然独坐,或是一二好友闲谈,如梦浮生中不免增添些许温暖,这就颇得源自遥远的维多利亚时代的下午茶的真义 广义下午茶早在英国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已经不仅仅是英国的一种上层社会高雅的饮食习惯 由于维多利亚时代英国工业的发展,在工厂工作的产业工人成为劳动力主力军英国天气阴湿寒冷,风大,特别到了冬季,夜长昼短,从午餐到晚餐之间时光漫长往往天色已经暗了,但还没到晚餐时间,工人们又冷又饿,就需要一些点心来充饥所以,当时英国工厂都有短暂的下午茶时间,工人们利用下午茶时间返回家中,喝一点热茶,吃一点母亲或妻子做的面点,然后再返回工厂做工 下午茶的由来从饮茶文化的发源来讲,最早于下午喝茶的民族,理应是一向以茶文化著称的古代中国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将下午茶发展为一种既定习俗的文化方式,则是英国人 英国人的饮茶习惯始自1661年当时,一位葡萄牙公主Catherine of Bragança和英王查理二世结婚,公主把葡萄牙的饮茶习惯带到英国 17世纪时,英国上流社会的早餐都很丰盛,午餐较为简便,而社交晚餐则一直到晚上 下午茶八时左右才开始,人们便习惯在下午四时左右吃些点心、喝杯茶。

      其中有一位很懂得享受生活的女伯爵名叫安娜玛丽亚,每天下午她都会差遣女仆为她准备一壶红茶和点心,她觉得这种感觉真好,便邀请友人共享很快,下午茶便在英国上流社会流行起来 红茶传进欧洲时,由于是遥远东方来的珍品,“喝茶”还只是上流社会的专属享受后来红茶在伦敦的咖啡屋、红茶庭园开始流行咖啡屋是名流聚集交流、饮茶的场所红茶庭园则出现于伦敦郊区,大多数英国人借此才开始接触红茶18世纪中期以后,茶才真正进入一般平民的生活英国贵妇人之间风行的时尚便逐渐平民化,下午茶风俗开始盛行于饭店和百货公司之间 英国贵族赋予红茶以优雅的形象及丰富华美的品饮方式下午茶更被视为社交的入门,时尚的象征,是英国人招待朋友开办沙龙的最佳形式享用下午茶时,英国人喜欢选择极品红茶,配以中国瓷器或银制茶具,摆放在铺有纯白蕾丝花边桌巾的茶桌上,并且用小推车推出各种各样的精制茶点至于音乐和鲜花更是必不可少,并且以古典为美,曲必悠扬典雅,花必清芬馥郁 英国人最喜爱的下午茶时间,多集中在下午3时到5时半之间,在优雅的氛围里往往可以让人们感受到心灵的祥和与家庭式的温暖,从而舒解一天的疲劳 据说远在维多利亚时代,下午茶的时光并非如此美妙那时候,无所事事的贵妇人们利用午后的闲暇时光,在茶香的掩映之中,有些兴奋、有些嫉妒地谈论着别人的私生活。

      幸好,社会的发展解脱了对女人的束缚,生活空间的扩展使得女人们不再局限于狭小的天地,轻松的下午茶时光,真的变成了享受 如今的女性们越来越注意生活的质量与情趣,那么,在周末的午后举行一次小小的下午茶聚会,招待二三知己,既有气氛又有面子,多好的事啊 单击此处编辑母版副标题样式* *1313单击此处编辑母版标题样式。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