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精要王永民.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飞***
  • 文档编号:53606354
  • 上传时间:2018-09-0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24.44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精要王永民地点: 2011 第二届世中联脉诊大会工作坊关键词:虚实、寒热、瘀郁一、 S振荡中医脉学概说一览表创始人韦刃学术来源1.古典中医脉学精华2.脉诊临床实践操作对象整体能量状态医疗目的扶正异常 S 状态、增强序稳控制能力主要特征唯脉、无症辨诊依据客观全息脉诊二、振荡中医随机脉诊简介概述:根据数千年中医临床经验和现代全息理论,寸口三部九候脉诊系统是宏观整体气液运行的微观全息元,二者之间具有同构和同步S 的内在联系, S中医对病理系统和脉系统宏观基本因素的分析、归纳,也正是以此为根据的三、脉 -证耦合体系(基础脉象的概念和体征)根据 S 中医创始人韦刃老先生的分法,我们可以把这个脉象体系列表概括如下(1245 体系): 1245 体系就是指的 S中医病理的: 1(态---- 一― 气‖ 的 S 态)2(纲) 4(正) 5(邪)和脉就是正常的脉象,它的脉象特征是:不盛不衰、刚柔合济、无寒无热、缓急适中、十八位均布(双手寸关尺的浮、中、沉),脉体无异常具体的讲:不盛不衰、刚柔合济就是柔和有力无寒无热就是温度适宜正常体温就是摸上去表面微微凉,等一会儿又感觉温温的,没有明显的凉和热,温度均匀舒润,这是正常的。

      缓急适中就是节律一致,不快不慢· 十八位匀平就是寸关尺浮中沉力度均匀流畅,没有明显的势差当然关脉和中部比寸尺稍大一点也是正常的· 脉体无异常就是没有痰湿水脉,正常脉体是濡滑, 没有弥散、模糊、粘滞浑浊或疏懈感如果违背上述情况就是病脉,按照病脉可分为虚实两大类,· 虚实就是气液阴阳的虚实· 虚可分为:气虚、液虚、阴虚、阳虚· 实可分为:气实、液实、阴实、阳实四、辨证导航图(综合辨证)· 当医生将三个指头置于患者腕部桡动脉寸关尺部位之上,随机诊疗的整个过程就已经在医家的指尖和头脑开始了具体步骤如下:(一)首先辨常、异:和脉与病脉如脉诊无异常(为和脉),即使患者有不适症状,亦非真病应向患者讲清道理,以不治之法处治:无为而治在《中医脉诊之谜》文中,曾报道患儿魏晓宇高烧40 摄氏度,因脉诊未见明显异常,即告诉儿母,此为生理性免疫反应,可以自愈次日凌晨即烧退人安(详见《中国人体科学》三卷三期127 页)二)如见异常脉证,不管脉象有多么复杂,应首先辨别虚实,此为百病总纲医生治病不辨虚实,如骑马无纲、射箭无靶― 虚虚实实 ‖ ,乃医之大患三)如脉证属虚,应进一步分辨阴、阳、气、液四者何虚?是单态虚证?还是双态、多态虚证?分清何虚方能对证施治。

      一般所谓― 虚不受补 ‖ ,皆因未分清何虚,误补益疾之过四)如脉象属实,应进一步分辨阴、阳、气、液四者何实?气实为郁,应进一步分辨是整郁抑或局郁;如属局郁,再进一步分清是侧郁(左右不均:势差≧3mm)、层郁(浮沉不均)、部郁(寸尺不均)、位郁(某一部郁:高于整统均值一倍以上),而后对治液实或可见水、湿、痰、瘀诸症;再进一步分清属单态或复合态,然后对症施治· 临床所见到的脉证并非总是虚实寒热分明,常常是虚实相间、寒热错杂、诸实兼见但不论多么复杂的脉象,只要秉持一种虚灵的心态,细致分辨,总会理出头绪来五、全息脉诊四大要领(一)净:凭脉辨证施治虽需用手,但运用之妙全在一心故在临床操作过程中,除了凭脉辨证施治的法则以外,应摒除一切私心杂念和虚妄意识的干扰,始终保持一种清净虚灵的心态二)全:系统S 状态的常、异,位(左右、前后、上下、表里)、体、势,阴、阳、气、液,质、能、信息 ⋯⋯皆聚焦于随机全息脉诊透镜视野之内,一览无余如诊断虚实,必须遍诊左右两侧的寸关尺浮中沉十八个空间区位,一一计量其动量,以求其系整均值,再以虚实界标值(力大小适中的主波峰值---15mm)权衡判定之,万不可以遍概全三)根:脉以沉取为根、两尺为根。

      沉脉表征里层和深部(即不直接受意识控制的、在个体发育过程中,由中胚层衍生的结缔组织、脏器、骨髓等;在整个生命过程中,她就是生育万物、幻化万象,支撑、推动、整合一切局部功能的― 大地 ‖ );犹如一国国民及工农畜牧渔业和矿业生产基地、国库及交通、能源、通讯等基础设施两尺对应人体的下部并与深层组织结构相连续,此为胚胎发育的原区,是蛋白质、电解质等水盐代谢及机体稳序自律控制中心,古称命门,主管五脏六腑十二经络及每一个机体细胞,是人体生命过程真正的主宰四)机:除了适时、实时的随机内涵外,还有机要,即关键因素的内涵只是纵览全局、面面俱到、胡子眉毛一把抓,仍未可称善;还必须分清主次,找到造成整体异常状态的关键所在 万山磅礴必有主峰,龙衮九章但挈一领只有抓住关键,才能在随机临床的每一次治疗中,都能以少味、微量的药物,获显著效果· S 中医随机诊疗临床以全息脉诊为中心;因为,只有通过全息脉诊,才能直接客观地观察到人体局整、身心、内外相互作用的综合状态随机全息脉诊是观测疾病本体状态的窗口—S 中医整体观的载体被正确操作的全息脉诊技术是S中医随机临床治疗的一依据,将人宇、身心合一的人体,调控到稳定有序的最佳状态,这是S 中医随机诊疗的唯一目的。

      振荡中医— 脉证用药序证脉药1 气虚缓弱(一)右寸弱:黄芪15g – 30g (二)右关尺弱:人参、党参(15g – 30g)2 液虚(血虚)空细熟地 5-30g 3 阴虚热而无力生地 5-30g 4 阳虚寒而无力枸杞 15-30g(温补右尺)5 实热实热脉(一)上焦:黄芩3-6g(二)中焦:石膏10-30g (三)下焦:黄柏3-6g 6 实寒实寒脉炮附子 3-15g(寒、痰、湿交错)吴茱萸3- 30g (寒夹表郁,虚张声势,用以散寒理气,贯通上下)7 郁气液分布不均匀,并有明显势差一)侧郁:左 >右炙甘草 3-5g (二)侧郁:右 >左白芍 5-30g (三)部郁:(寸)上>(尺)下一般多兼两关瘀,左瘀:川牛膝5-10g(较强)、怀牛膝(较弱)右瘀:枳壳5-10g/内金 5-10g (四)左寸低(轾)柴胡 5g/桂枝(有寒)(五)右寸低(轾)升麻 5g (六)表里郁(沉寒表热)附子 10g 黄芩 3g / 黄连 + 吴茱萸8 瘀脉沉按呈凝涩有物之象,多见于两关,寸尺皆有一)血瘀:凝涩兼见有热象、脉动有滑利感(血管内)二)湿瘀:凝涩兼见有濡象(血管外)一)丹参5-30g 应用指标(a)沉涩滞有瘀;(b)躁急刚动;(二)左牛膝、右枳壳。

      9 水脉形疏懈稀薄、荡荡似水波感多见于尺部茯苓 10-30g 10 湿濡软散漫、浊而不清、如水漂棉(一)偏热:淮山10-30g;(二)偏寒:炒白术5-30g (三)不寒不热,蒙蒙一片:苡仁10-30g 11 痰脉形粘稠滑利有收缩感一)半夏6-15g(二)热痰:川贝、牛黄、蛇胆。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