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课室环境创设以提升幼儿语文能力(一)引言.pdf
5页2015(第十一屆)優秀教師選舉計劃--教學組 <<課室環境創設以提升幼兒語文能力課室環境創設以提升幼兒語文能力>> (一) 引言 幼兒期是語言發展的關鍵期,要培育及提升幼兒語文能力的發展,應在真實的生活情境與 經驗中,營造豐富的語文環境,並給予正確、有效的引導,使幼兒的語文能力得以發展學前 兒童語言教育家祝士媛指出︰「生活是語言的泉源,有了豐富的生活,才能有豐富的語言,在 教育工作中,要給幼兒創設豐富的生活條件,增長個人知識、視野、擴大加深對周圍事物的認 識和理解,促進幼兒思維發展,培養幼兒口語表達能力」皮亞傑亦說過︰「每個人知識的獲 得,是內在心理結構和外在環境不斷交互作用,主動建構的結果」而『主動建構』是指學習 者的心理結構、主動回應環境的剌激,不斷重組、統整擴展原有的經驗,而形成知識的過程 這正與美國教育家杜威所說「想改變一個人,必須改變他的環境」一個優質的幼兒學習環境, 對幼兒學習會有深切的影響因此,學習環境是幼兒教育活動的基礎,學校環境,尤其是課室 學習環境,對幼兒學習十分重要的,若成人能提供或設計一個豐富的語文學習環境,讓幼兒透 過嘗試、探索和人際互動,更能有效提升幼兒的語文能力。
(二) 教學理念 學前教育學家瑞吉歐(Reggio Emilia)認為,倘若幼兒學習要接受兩位幼教老師的啟蒙,學 校環境就是「第三位老師」(Gandini, 1998:177)正如學前教育課程指引所言:「課室是兒童 學習主要場所,一個經過佈置和安排合適的課室,不但可以營造輕鬆愉快的氣氛,同時還可以 刺激兒童全面學習」而三至六歲是幼兒學習語文的黃金時期,由於語言和思維發展的關係非 常密切,故掌握好語文能力,能有效促進學習和思考該指引亦說明語文的學習應該要自然和 生活化,讓幼兒通過真實情境學習,會更為有效故此,要建立幼兒語文能力,老師應發揮其 應有的角色,認真觀察和瞭解每一個幼兒的發展,為他們創設良好的語言環境,並給予正確, 有效的引導,使幼兒的聽、說、讀、寫能力得以發展此外,教師為幼兒創設豐富的語言環境, 不但可以擴闊幼兒的視野,拓展和加深幼兒對周圍事物的認識和理解,更能促進幼兒的思維發 展,使幼兒想讀、想寫、敢寫、會讀、會寫 Morrow(2005) 指出讓幼兒每天都能從事讀寫的活動是很重要的當孩子閱讀時,同時在加 強他的寫作技巧,而當孩子在書寫時亦同時在增加其閱讀技巧由於閱讀和書寫的發展是相互 的(黃瑞琴,1997)。
幼兒書寫中所使用的內容,正是他們閱讀時所看到的事物所進行詮釋的結果, 故在安排語文學習環境時,應多留意在閱讀和書寫方面,安排幼兒參與相似的活動以作互相配 合的學習 (三) 課堂設計 「三至六歲這個時期,如忽視對幼兒進行語言教育,幼兒語言發展就會緩慢,以後進行補 償教育就很困難謝錫金,2006,1 頁)」 作為教師,應以他們的興趣及能力為重點,再從活 動中促進幼兒的口語表達能力,否則到幼兒六歲或之後改善則更困難因為語言的混亂會令幼 兒失去說話信心,若沒有信心,就不想說話,幼兒如果不願把自己意思及思想用語言表達的話, 會變成孤僻的孩子朱敬先,2004) 由於本園觀察到大部份幼兒的語言能力較弱,在課堂中無論主題學習的提問、日常交談或 個人需要也未能利用清楚說話來表達自己,且學習過程中大部份幼兒是沒有參與討論和提問, 更未能利用簡單口語來表達個人需要,有見及此,校方與全部教師一起推行透過課室環境創設 以提升幼兒的語文能力計劃我們認為幼兒學習,並不是只靠多寫字、多背誦、多默書便能達 到語文學習的好效果,作為教師應該多提供生活上各式各樣的素材和刺激,以激發幼兒的學習 興趣和動機,從而促進語文能力的發展。
史金納(Skinner, 1957)指出,人類語言的獲得,是經由2015(第十一屆)優秀教師選舉計劃--教學組 聽者與說者之間的互動過程中,透過觀察模仿而產生的透過環境中的互動,人類的語言和思 考得以受到啟蒙和發展,當外在環境供幼兒語言學習足夠的刺激之後,幼兒的語言自然會產生 內化作用 (陳淑琴 2000 頁 30) 因此,學校會按幼兒的語文能力和發展需要,提供綜合的語文學習,把「聽、說、讀、寫」 經驗融入課室情境及學習活動中課室環境的設計及佈置是一個幼兒學習的隱性課程,本園旨 在創造一個自由的、輕鬆的語文學習環境,著重培養幼兒聆聽的習慣,發展語言的理解能力, 鼓勵幼兒清楚的表達自己的正確想法和感受,引導幼兒接觸和分享優秀的繪本作品,並培養幼 兒對生活中常見文字的興趣,以達致全方位多角度的提升幼兒語文能力課室更利用有趣味性 的區角活動,引導幼兒學習的動機,並提供有意義、自主和遊戲中學習,同伴間能互相交流, 互相建構,產生鷹架作用 區角內容和形式會定期會因應主題、幼兒的興趣及能力而調節,除自選時間外,老師會鼓 勵幼兒於上課前進入不同的角落活動老師於推行活動時會把握在學習環境上出現的突發事 情,或遇到幼兒興趣改變時,會即時提供適當的引導,以調適幼兒的語文學習經驗。
各班亦提 供幼兒一個自由開放的環境來閱讀及書寫,並於課室提供「隨手有書可讀,隨手有紙和筆可寫」 的閱讀及書寫環境各課室均設立「小信箱」 、 「每日小告示」 、 「兒歌角」 、 「語文遊戲角」 、 「英 語角」 、 「故事繪本」 、 「圖書角」 、 「識數角」 、 「創作角」 、 「家庭角」 、 「傾心角」 、 「探索角」 、 「新 聞角」 、 「塗鴉牆」等以兒歌角為例,幼兒可一字一音朗讀兒歌,亦可利用老師預設的詞語創 編兒歌,或可從新把兒歌排序而語文遊戲角則滲入了協康會喜閱寫意計劃的元素,提供富趣 味性的圖配字遊戲、文字的部首與部件,及認識獨體字、左右部件字、上下部件字、上中下部 件結構字詞等;英語角能提供拼音、字圖配對、重組句子遊戲;繪本角可讓幼兒與同伴一起朗 讀故事;家庭角及傾心角是一個幼兒最喜歡的角落,他們可透模擬遊戲暢所欲言,互相分享生 活經驗;新聞角及每日小告示可讓幼兒自行仿寫及認讀幼兒是因自己的興趣而入角進行閱讀、 書寫和遊戲,透過與環境的互動,自發地學習在毫無壓力的學習環境中,幼兒的語文發展最 為快速(陳淑琴 2000 頁 57)鷹架學習理論指出,幼兒的學習主導權由初期教師主導到教師與 幼兒共同主導,進而發展為完全由幼兒主導的學習活動,能有效的鼓勵幼兒積極主動的參與學 習,建構知識,提升幼兒語文能力及興趣 (陳淑琴 2000 頁 39)。
環境創設及區角活動除能讓幼 兒親身操弄和探索外,亦能提升生生互動及語文發展能力 (四) 課程的評估︰ 4.1 教師持續性定期進行「課室環境佈置反思檢核表」(附件一),以評估課室內設置的角 落能否配合主題內容;課室佈置的空間規劃能否滿足小組及個人等不同型態的需求;教材教具 的擺放是否充足及豐富,佈置能否提升幼兒語文能力等,並請教師提供意見及改善方法 4.2 教師會定期進行同儕觀課(附件二),以評估教師能否配合幼兒語文學習,以進行環境 角落佈置,且有否具操弄性、及是否配合幼兒的興趣及能力等 4.3 教師會參考幼兒入角記錄(附件三),以評估幼兒入角的興趣,以檢視角落的趣味性, 及幼兒有否興趣進行該角落,並可了解其入角次數,以協助個別差異的幼兒,且會多作鼓勵 (五) 課堂背景資料 本校以單元主題和專題研習模式進行教學,從而設計及推行相關的教學活動,教師在活動 過程中減少介入,目的可讓教師進行觀察,從而評估活動的成效及瞭解幼兒的需要教師於課 室環境創設中會安排多元化的活動角,包括模擬角、家庭角、繪本角、圖書角、 語文角、識數 角、傾心角、小信箱、塗鴉牆、小肌肉訓練角等,讓幼兒透過環境創設而學習有關的環保知識, 並從中提升幼兒的語文能力。
2015(第十一屆)優秀教師選舉計劃--教學組 是次活動的單元主題為「派對之後(環保)」 ,教師首先準備充足物料,目的是刺激幼兒閱讀 和書寫的興趣讀寫材料豐富的環境,能增進幼兒主動進行讀和寫的興趣,以及擴展讀寫的行 為和語言教師在活動角也設置不同之語文元素,課室內隨處有紙、隨處有筆,讓幼兒自由塗 鴉、繪畫、仿畫及書寫的機會 (五) 課程編排 1. 課室環境的佈置︰ 教師首先設置主題學習壁報角,請幼兒搜集相關教學主題--派對之後(環保)的圖片,根據每 天不同的學習角內容,與幼兒一起朗讀壁報角上的文字,為豐富幼兒的語文學習經驗,教師在 課室持續設置以下的角落︰主題網、圖書角、兒歌角、探索角、小信箱、創作角、故事繪本角、 模擬角等在角落提供隨手有書可讀,隨手有紙和筆可寫,讓幼兒自主隨時進行書寫及朗讀 讓幼兒於角落中進行重組句子的活動,並按原有的句子進利創作,活動中能增加幼兒的互相交 流機會 2. 主題教學計劃︰是次的教學計劃時期為十天,一般教學主題為 20 分鐘,而分組活動為 60 分 鐘,故此是次課堂內容為兩相關課節,則為 40 分鐘以內每課堂活動的流程大致相同,當中每 一個活動均有不同的內容及目的。
以下是其中一天的活動流程簡述( (詳細詳細環境佈置提升幼兒語文能力環境佈置提升幼兒語文能力內容內容見附件見附件四四、、附件附件五五) ) 教學主題 派對之後(環保) 教學對象 低班(4-5 歲) 教學目標 讓幼兒知道愛護環境和珍惜資源,讓幼兒跟同伴一起使用紙棒以一字一音指 讀兒歌,以及幼兒可改編故事,訓練幼兒口述句子能力 引起動機 教師利用一個鋁罐引起幼兒的注意,請幼兒說出如何處理這些垃圾,培養珍 惜物品的態度,亦認識不同的回收箱 課堂討論 教師與幼兒一起討論問題,請幼兒收搜集一些圖片,例如︰(膠樽、紙杯、紙 碟、膠叉、紙巾、包裝袋),並讓幼兒貼在主題網上,幼兒亦可在圖片下面學 習寫上相關的文字 活動內容 教師準備三色回收箱,與幼兒一起討論回收箱的用途引導幼兒說出回收箱 的分類方法及口號─藍廢紙、黃鋁罐、啡膠樽,並請幼兒把字句貼在適當的 回收箱教師再出示兒歌大掛圖,然後與幼兒一起指讀兒歌 教師透過一首兒歌,引起幼兒知道舊物品也有用的,讓幼兒可以把舊物品改 為不同的廢棄物,如廢紙、膠樽等教師解釋兒歌的內容,並讓幼兒嘗試說 出甚麼是舊物品 分組活動 教師介紹課室不同的活動角落遊戲玩法,請幼兒分組活動時自行入區學習: 1. 圖書角︰擺放一些與環保相關的圖書,老師預先與他們一起閱讀故事,鼓 勵幼兒跟同伴進行共讀。
加入幼兒製作的「我會珍惜……」句子圖畫冊, 請幼兒朗讀句子 2. 模擬角︰設置與主題相關的實物物品包括︰膠樽、紙杯、紙碟、膠叉、紙 巾、包裝袋,及相關的字卡,請幼兒帶上垃圾桶哥哥頭飾,其他幼兒可以扮 演廢物,每位幼兒可以選一種物品︰如膠樽,走到垃圾桶哥哥旁邊,找一張 相配物品的字卡,就說「我是一個膠樽」 ,垃圾桶哥哥便說「你可以循環 再用的」這可提升其語文能力 3. 傾心角︰擺放了不同形容情緒的圖卡及生字,如生氣、開心……,能提升 幼兒的口語詞彙當幼兒進入傾心角時要在盒上取一張心情卡代表今天的心2015(第十一屆)優秀教師選舉計劃--教學組 情,並與同儕說︰「我今天很______」 4. 兒歌角︰請幼兒想想有用的舊物品,如廢紙、膠樽等等,然後以圖畫或文 字記錄在紙上,並取代「舊物品」 幼兒在每次入角後需在「入角記錄表」(附作三)上作記錄,以便教師檢視每 位幼兒入角的情況,從而鼓勵入角次數較少的幼兒到不同的角落進行活動, 培養自主學習 (六) 反思 在是次活動中,教師觀察到幼兒的語文能力表現各有不同,在觀察中,能力較佳的幼兒, 在此活動的推動下,語文能力得到更高的提升語文能力表現中等的幼兒,本身的語言能力已 不俗,但在此活動中,透過環境的刺激及同儕互動鷹架下,語文能力表現更進一步,而語文能 力較弱的幼兒,在此活動推動下,可建立其自信,在同儕的影響及刺激下,這些幼兒亦開始學 習主動參與活動,如在課堂中,角色扮演,傾心角的活動,幼兒能互相進行交談及分享生活經 驗,大大促進幼兒表達語文的能力。
教師在圖書角擺放不同種類的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