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参考答案.doc

18页
  • 卖家[上传人]:ni****g
  • 文档编号:559479850
  • 上传时间:2023-10-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43KB
  • / 18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200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业务课试题参考答案(公共政策学)一、名词解释1、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是公共组织、尤其是公共权力机关制定和执行的公共政策下列决策者的决策行为成为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1、组织的而非个人的决策行为2、只有公共组织的决策机构行为才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3、在公共组织中,政府组织即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是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的核心和重点4、政府组织以外的公共组织,被称为非政府组织(NGO)其中许多组织,像我国的政协、共青团、工会等非政府组织,有很强的政治性,起着准政府组织的作用同时像邮电、铁路运输等公用事业企业和国有垄断性专业公司的决策行为也往往有公共决策的性质,公共政策学对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决策行为给予越来越多的重视5、像各层级公立学校、医疗保障机构、研究机构等各单位的决策仅限于在本单位的范围内实施,其公共性有限,其决策行为通常不列入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之中总之,就行为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主要是公共权力组织的决策行为,兼及一部分非政府公共组织的公共性强的决策行为;就结果取向而言,公共政策学的研究对象就是公共政策公共政策学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来研究公共政策:1)、公共政策的本质与属性、构成与结构、特征与功能。

      2)、政策系统,包括四个方面:直接的政策制定系统中决策者的类别差异;公共政策的直接主体系统与对象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直接主体系统与政策支持系统的地位的相对性;公共政策制定系统内部的结构3)、政策过程在公共政策学的发展史上,对政策过程的研究前期以政策的制定为重点,近期以政策的执行为重点2、马克思·韦伯马克思·韦伯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政治学家和行政学家,他的官僚科层组织理论被认为是组织学也是行政学的最重要理论之一,并被称为“组织理论之父”韦伯的主要著作有《宗教社会学论集》、《中国宗教—儒家与道家》、《印度宗教—印度教与佛教》、《经济与社会》、《科学论文集》等韦伯对政策研究的贡献主要是:①他强烈地主张对社会、政治现象进行文化解释,甚至将社会科学称做文化科学认为价值关联决定了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分野价值关联也就是价值判断价值关联可一般地解释社会科学选择研究对象的根据社会科学的基本任务是对实在进行经验的因果分析在价值关联和因果分析之间尚有一个中间步骤,这个步骤就是价值分析韦伯理论中的文化解释、价值关联和价值分析对公共政策学的后行为主义时期研究中倡导的价值分析或伦理考量,具有显著的影响②韦伯认为,人的行动或社会行动包含两个基本因素:动机和目标,并认为目标合乎理性的行动是一种理想类型,由于各种情感、欲望等非理性因素掺杂程度不同,实际行动合乎理想类型的程度也就各有差别。

      韦伯的这一理论对于公共政策学中的政策评估具有指导工作意义③他提出了官僚制理想模型,并通过对官僚制组织结构的设计而探讨了合乎理性、科学的决策模型④韦伯在社会科学方法论上的建树,主要是提出了理想类型和主张价值无涉所谓理想类型,从形式上看就是一种抽象理论的概念结构,一种概念集合或概念框架他认为理想类型体现了价值关联的原则与理解的方式 ,并从而区别于任何其他的概念结构,成为社会科学认识经验实在的特有方法价值无涉,就是划清科学认识与价值判断的界限,前者必须坚持客观性原则,将价值判断从经验研究中剔除出去韦伯的“理想类型”和“价值无涉”为公共政策学提供了一种方法论上的指导3、概率抽样概率抽样调查是公共政策研究获取第一手资料的重要方法之一所谓概率抽样就是按照概率原则,从总体中抽取一定数目的单位作为样本进行观察,概率抽样是总体中每个单位都有一定的概率被选入样本,严格的统计学语言叫做使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都有一个已知不为零的被选机会进入样本概率抽样又称为随机抽样,概率抽样又可以分为两大类:等概率抽样和不等概率抽样前者总体中的每一个个体被选中机会相等地,后者每一个个体被选中的机会不等概率抽样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简单概率抽样、系统抽样、分层抽样、整群抽样、多段抽样。

      4、渐进主义模型渐进主义模型是由美国学者林德布洛姆在批评理性主义模型的过程中建构的他的渐进主义思想始于1953年,而于1959年发表于《公共行政评论》春季号上的一篇论文提出“渐进调适的科学”这一概念他认为理性化虽被当成公共政策追求的目标,但基于“完全理性”的理性主义模型在实践中则有不可行性他主张专家广泛地参与主体了解彼此的价值偏好,透过妥协调适、良性互动进而实现政策的动态均衡这种动态的均衡最大限度地反映了西方工业文明及其与之相一致的西方政治民主的实质和政治制度的特征渐进主义模型包含两组命题:1)公共政策实际上只是过去政府活动的持续,只是根据过去的经验而对现行的政策做出的局部、边际性的调适2)决策者把决策看作一个典型的一步接着一步、永远没有完结的过程这个模型把直接决策者设定为“按部就班、修修补补的渐进主义者或安于现状者”,同时他又是一个头脑清醒、与决策中庞大无比和各种社会政治力量“进行勇敢的角逐的足智多谋的问题解决者”;把政策结果设定为看上去似乎行动缓慢,但积小变为大变,其实际速度要大于一次大的变革渐进主义模型对应的原型,显然是西方国家特别是美国对该模型的批评归结为一点,就是认为它具有显而易见的保守性:朝着保守的方向来阐释人的主观能动性和有限理性,只注重看起来微不足道的政策目标的制定及其实现,压制政策创新和具有根本意义的社会变革。

      5、公共政策评估关于什么是公共政策评估,学术界有多种答案个人认为,公共政策评估须以“政策结果”为核心概念政策结果”有两类:一是政策产出,二是政策影响政策产出是政府从事某项活动的计划结果,是目标群体和受益者所获得的货物、服务或其他各种资源政策影响是指政策产出所引起的人们在行为和态度方面的实际变化 所以,公共政策评估就是评估主体依据一定的评估标准,通过相关评估程序,考察公共政策过程的各个阶段、各个环节,对政策产出和政策影响进行检测和评价,以判断政策结果满足目标群体需要、价值和机会的程度的活动6、公共政策目标公共政策目标就是有关公共组织特别是政府为了解决有关公共政策问题而采取的行动所要达到的目的、指标和效果政策目标一般主要具有如下两大特征:问题的针对性和未来的预期性从不同的视角可以把公共政策目标划分为不同的类型:1)根据公共政策目标着眼的时间范围,可分长远政策目标和近期政策目标及其他政策目标2)根据公共政策目标服务的地域或空间范围,可分为全国性政策目标和地方性政策目标;国内政策目标和对外政策目标;全局性政策目标和局部性政策目标等3)依据政策本身所属社会领域,可分政治统治性和管理性政策目标、经济政策目标责任制、新变化政策目标以及社会政策目标责任制等;类似地,依据政策目标本身所属社会领域,可分政策的政治性目标、经济性目标、文化性目标和社会性目标。

      4)依据政策所服务主体是普通大众还是社会少数人群体,可分公益性政策目标和特殊性政策目标5)依据政策目标的重要程度可为主要政策目标和次要政策目标等6)依据政策目标的地位可分为基本目标和具体目标二、简答题7、如何理解公共政策研究的多学科性 学界对研究公共政策科学已经达成共识:“谁要想提高政策研究工作的能力,谁就必须一般性地了解各门社会科学能起到的潜在作用和它们的弊端”,这种了解能够使政策研究者知道何时去求教于另一个社会科学领域中的同行或者专著公共政策研究中广泛和经常应用的学科视角有如下几种一、政治学视角在相当长一段时期,西方政治科学家极少费心去考察系统输出什么,而仅仅对过程感兴趣随着20世纪60年代对“村关性”的呼声,政治科学家开始更密切关注政策的实际内容,不久,一个新的分支领域,‘公共政策’或‘政策分析’应运而生一般来说,西方政治学研究可以分为三个在的阶段:传统政治学时期、行为主义政治学时期和后行为主义政治学时期传统政治学中公共政策概念大多来自政治经济学和公共法学,其研究方法强调公共政策过程的规范性研究,而很少论及公共政策的内容以及各种影响公共政策制定的因素行为主义政治学克服了传统政治学研究方法上的局限性,从社会学和心理学中借用了各种适用的定量方法,特别是调查方法,通过对公共政策过程的描述性研究来进行公共政策分析。

      后行为主义政治学保留了行为主义政治学特意强调的定量和描述性研究特点,同时又力求将公共政策过程和行为的描述性研究与公共政策的内容结合起来,并将微观经济学和管理科学中的数学推论模型等规范性研究引进公共政策分析在政策研究方面,它侧重于以发现问题并提供解决方法为目的的研究公共政策学作为政治学的一个相对独立的领域,其研究语境离不开政治学这个大框架由于政治学研究方法的多样性,因此从政治学的视角对公共政策进行研究的路径也是多种多样的二、管理学视角管理学是研究管理理论、方法和管理实践活动的一般规律的科学,它以运筹学、信息科学、系统科学、管理经济学和社会心理学等为基础,内容包括公共管理和企业管理,其理论核心是改进管理决策管理科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最大贡献是决策机构科学西蒙把决策的制定过程分为四个阶段:收集情报阶段、拟订计划阶段、选定计划阶段和对已选定的计划进行评价西蒙等人还提出用“令人满意”准则代替“最优化”准则作为决策的准则,同时对决策技术和决策中的思维过程进行了深入研究,为后来公共政策分析做出了贡献从总体上来说,公共政策是一种抽象的行为原则与规范,只有通过管理,才能将公共政策目标变为现实公共政策与管理科学尤其是公共管理学在研究对象上有很多共同之处,管理学对公共政策分析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

      20世纪60年代像总体规划一类的管理理念在政策分析中占据优势20世纪70年代,公共行政快速演化公共管理的一种新范式,并把管理方法应用于公共行政研究20世纪70年代末到80年代初,管理方法从理论到实践都有了飞速发展,为新公共管理范式的兴起准备了条件三、经济学视角 经济学是研究人类经济行为尤其是经济选择行为以及经济政策的一门学科经济学通常分为宏观经济学和微观经济学,是社会科学中量化和形式化程度最高和学科经济学者要考察特定决策或选择行为的利益和成本从这个意义上可以说,“经济学是公共政策的基础”,因为“几乎所有的政策选择都有其经济原因,并且这些原因还经常足以导致或破坏政策” 在分配模式的众多因素中把市场供需关系作为独立变量,并借助简化的经济人和经济理论假设,以高度规范的理论体系和理论方法来解决大量的经济政策问题这种简化和高度量化的理论体系是经济学对公共政策分析作出的主要贡献公共政策学的经济学视角就是采用经济学的理论假定、概念框架、分析方法及技术来看待公共政策问题四、社会学视角社会学简单来说就是研究社会现象的科学其对公共政策分析的主要贡献在于它对社会问题、种族关系、家庭问题、犯罪学和社会变革所进行的研究。

      社会学中关于政策的研究是描述性的,主要集中在政策过程特别是集中在公共政策的制定、实施和效果评估等几个阶段社会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另一大贡献在于微观的实证研究方法五、伦理学视角伦理学对公共政策研究的影响至少表现在两个方面:一是强调政策研究中的价值分析;二是政策研究本身的伦理规范,或者说是政策分析的职业伦理,这包括政策决策者的行为标准、政策研究者的职业道德要求、政策执行者的道德规范等具体来说,政策分析职业伦理的基本内容有:1)道德品质要求2)行为规范要求3)价值判断要求8、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是什么?现代公共政策有多种规定性,而在这些规定性中起决定作用的是:公共政策是公共权力机关为着一定的目标而进行了的社会资源的配置和社会价值的分配而这一起决定作用的规定性就是公共政策的社会本质所谓一定的目标,首先是据有公共权力的个人或群体从他们理解的公共利益出发所界定。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