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doc
4页职业学校学生身心发展特点及教育张 茜 (艺术设计学院 09 美术 学号:09226124)【摘要】 :职业 学校的学生年龄一般在 15 至 19 岁之间,按发展心理学上的分期,这一阶段属于“青年期 ”13 至 20 岁 ①从生理上讲,处于人体生 长发育的第二个高峰,人体机能已经基本成熟, 从心理上讲,人 认知水平发展到抽象思维和逻辑思维的最高阶段,人格发展到了最重要、危机最多的关键时 刻关键词】 :身心发展 教育心理 职业学校学生 特点一 第二次生长高峰与青春期身体发展的特点及教育在发展心理学的分期中,并没有将青少年列为一个人生发展的时期,所谓‘青少年’ ,是近年心理与教育学界为描述初中学生年龄阶段行为特征时所用的一个名词按发展心理学的正式分期,青少年则正式青年期的前段惟青年期的界定,并非一年龄为依据,而是以个体身心两方面的发展的程度而界定的所谓青春期,系指自个体生理成熟到心理成熟的一段时期个体身体发展达到生理成熟界阶段,是为青春期一) 身体外表变化主要表现为身高、体重激增,第二性征形成身高体重迅速增长是青春期外形变化的最明显的特征在青春期之前,平均每年长高3 至 5 厘米,体重增加 3 至 4 千克。
在青春期平均每年长高 8 至 10 厘米,体重增长 5 至 7千克一般来说女生 15、16 岁之间,男生 16、17 岁之间身高、体重达到最高峰研究表明,相同年龄不同个体、民族以及南北之间、城乡之间稍有不同职业学校学生与同龄人这方面有无差异未见研究报告二) 体内机能的增强体内的器官和组织,其机能在青春期迅速增强,并逐步趋向成熟1 脑功能逐步完善青春期大脑发育已达成人的 95%神经冲动的传递速度大大增加,表现出反应灵活,行动敏捷,动作协调、准确最主要的是,青春期中的青少年第二信号系统进一步发展,并逐渐占主导地位,为个体适应外界的复杂变化提供了物质基础2 心血管系统功能趋于稳定青春期的心率特点是:儿童期常出现的心律不齐的现象基本消失,但有时不到间隔时间久出现早搏现象心脏的发育从心脏体形、恒定性、血压、脉搏等指标变化来看,大致在 20 岁以后都趋向稳定3 肺活量、肌肉力量的变化 男生到十七八岁,女生到十六七岁就可以达到或接近成人的肺活量肌肉在青春期发育的特别快,肌肉发达,力量增大,以手的握力为代表三) 性发育成熟据调查研究表明,2000 年北京少女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2.7 岁,男生首次遗精平均年龄为 14.5 岁。
这说明到了高中男女同学性发育已经基本完成同 1991 年相比,成熟期略有提早1991 年我国少女月经初潮平均年龄为 13.2 岁,男孩首次遗精的平均年龄为14.53 岁一般的解释是与营养有关二 职业学校学生智能发展的特点和教育我们所说的智能,是学生在学校学校学习时所表现出来的智力与能力的总称,由于智力和能力这两个概念在不同的国家、不同时代含义不完全一致因此,在目前心理学界没有取得一致意见的情况下,有时候也将智力和能力笼统的称为智能一) 职业学校学生智力发展的阶段性和特征1 皮亚杰的认知发展期瑞士心理学及皮亚杰经过多年的观察研究,发现自出生到青少年的成长期间,个体的认知发展,在连续中呈现出阶段性的特征皮亚杰按各个阶段个体基本功能特征的不同,分之为四个年龄期,感觉动作期(0 至 2 岁),前运思期(2 至 7 岁),具体运思期(7 至 11 岁),形式运思期(11 岁以上)而职业学校学生的年龄阶段属于皮亚杰说的第四个阶段,这个阶段的思维期方式具有以下三个特征:① 假设演绎推理这种推理的思维特点是,面对问题情境提出一系列的假设,然后根据假设进行验证,从而得到答案真是逻辑思维的基本形式之一② 命题推理这种推理的思维特点是,在推理思维时,不一定一具体资料为依据,而只要有一个说明或一个命题即可进行推理,如问中学生:“如果要你当班长,你怎样管理班级?”中学生就可能按照他的想法说出一番道理。
这种思维范式对青少年的心理成长是很重要的③ 组合推理这种推理思维的特点是,面对多种因素的复杂问题情境是,根据问题的条件,提出假设,一方面孤立某些因素,另一方面组合一些因素,在系统验证中获得正确的答案如C 可能与 A、B 两个因素有关,对此问题组合推理有以下几种可能:A+B 产生 C;C 的原因既不是 A 也不是 B,A 可能是原因而 B 不是;B 可能是原因但不是 A.(二) 职业学校教学中的智力开发智力的开发与发展是以掌握知识、机能为中介的智力是在掌握知识与形成智力技能的基础上通过概括化、系统化以及广泛地迁移而逐渐形成的教学在学生智力发展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在教学中开发学生的智力应考虑以下几个方面1 教学应成为智力发展的先导20 世纪 50 年代中期,维果斯基(Vygotsky, 1956)提出了一个概念:最近发展区他认为在教学时,必须注意到儿童智力有两种发展水平:一是儿童的现有发展水平,二是即将达到的发展水平他把这两种发展水平之间的差异称为“最近发展区” ,它表现为“在有指导的情况下,凭借成人的帮助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与在独立活动中所达到的解决问题的水平之间的差异” 怎样发挥教学的最大作用,维果斯基强调了“学校的最佳期限” 。
因此,开始某一种教学,必须一学生的成熟和发育为前提,教学要建立在尚未形成的心理机能的基础上,走在心理机能形成的前面如果错过了学校某一机能的最佳年龄,将会造成儿童智力发展的障碍2 元认知机能的培养我国心理学家林传鼎提出三点建议:首先,在学生解决问题时,不仅要培养他们具备一定的操作能力,如写作能力、计算能力,而且还要培养他们在操作之前的计划能力,并且能有效地运用策略来解决问题,而不是盲目的简单操作其次,要培养学生能对自己的只是和作业进行监控和评价,学生顺利的获取只是,有赖于已有的知识基础,故学生对已有知识的鉴定是十分重要的针对一定的学习任务的认知要求,学生要学会自觉地评定自己只是掌握的程度及存在问题,从而监控并评估自己完成作业的能力:是坚持努力、改变策略,还是暂时放弃?这是学生应该具备的技能3 自我效能感的培养智力的发展受许多因素的影响,就主体因素来看,自我效感能力是深刻影响智力发展进程的一个重要因素自我效能感是指个人对自己从事某项工作所具有的能力及对该工作可能做到的地步的一种主观评价研究表明,自我效能感水平与学业成就呈显著的正相关自我效能感对智力的发挥,即对学业成绩的影响主要是通过一下途径而起作用的。
1 通过对任务的选择和期望水平而影响学业成绩2 通过调节非智力因素而影响学业成绩3 通过对学习行为的调控而影响学业成绩4 班级教学中的因材施教4 实践中的智力开发智力是在实践活动中形成和发展起来的,离开了实践活动,即使有良好遗传素质和环境,智力也难以形成和发展大量的事实证明,音乐能力也只有在音乐实践活动中才能形成和发展实践活动也有利于良好的个性品质的形成,而动机、勤奋、谦虚和毅力等个性品质又都利于智力的发展研究表明,学习成绩较好的学习,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影响是明显的,非智力因素对学习成绩的直接影响不大,非智力因素只要是通过对其智力因素的影响,对学校成绩产生间接地影响;对于成绩较差的学生,智力因素和非智力因素对其学习成绩都有直接的影响,其中智力因素小于非智力因素由此可见,提高学生学习成绩,不仅要注意智力的培养,还要注意非智力的培养,如学习的自觉性、主动性以及坚韧性等,这些因素有助于学生智力的开发和发展②三 职业学校学生人格发展特点与教育同智力一样,人格也是一个多种含义的概念人们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人格这个词,许多科学家也都在使用这个词,但其含义往往很不相同,本杰所述人格,其含义指个体在社会化过程中形成的独特稳定的心理特征, “人格发展”亦称“社会发展” ,与个人的认知发展相对应。
一)埃里克森的心理社会发展分期理论③美国哈佛大学心理学教授埃里克森,将人格发展过程分为 8 个时期,他认为:第一,人格发展的每一个时期,是一个危机与转机的的关键,也就是说,每一个时期,各有其特定的问题或困难;困难未解决之前,心理危机将继续存在,困难解决,危机变为转机,就会顺利发展第二,后一时期的身心发展,其顺利与否,均与前一时期的发展有关,前面顺利,将发挥良好的基础作用,有助后期的发展二)促进学生人格发展的教育措施学校教育的目的不限于向学生传授各种只是技能,更为重要的是要根据人格形成和发展的规律,促进学生人格的全面发展为达此目的,在教育过程中,教室应考虑骚一下几点1 重视学生人格的整体发展“教书” 、 “育人”是教师的两大职能其实, “教书”的目的仍在“育人” 从教书角度看,任何优秀教师都无法使所有学生在学科学习上获得同样优异的成绩而从育人的角度看,每个学生都可在适当的教育条件下发展其完整的人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