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眼科学基础知识-试卷4.docx

5页
  • 卖家[上传人]:汽***
  • 文档编号:506798740
  • 上传时间:2023-05-02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18.03KB
  • / 5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眼科学(中级)基础知识-试卷4(总分:52.00,做题时间:90分钟)一、A1型题(总题数:19,分数:38.00)1. 房水的主要循环途径为(分数:2.00)A. 睫状突一后房一前房一小梁网一Schlemm管及集合管一房水静脉一睫状前静脉"B. 睫状突一后房一前房一虹膜吸收C. 睫状突一后房一脉络膜上腔吸收D. 睫状突一后房一前房一角膜一蒸发E. 睫状突一后房一玻璃体吸收解析: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房水处于动态循环中,它由睫状突上皮产生后到达后房,通过瞳孔进入 前房,然后由前房角经小梁网进Schlemm管,再经集液管和房水静脉,最后进入巩膜表层的睫状前静脉而 回到血液循环这一外流途径为压力依赖性的大部分房水经此途径循环,另有少量房水从葡萄膜巩膜途 径引流或经虹膜表面隐窝吸收(微量)2. Vogt栅位于(分数:2.00)A. 角膜B. 角巩膜缘 VC. 虹膜睫状体交界处D. 巩膜E. 虹膜解析:解析:该题为基本概念题角巩膜缘外2/3处可见放射状排列的乳头样突起,呈栅栏状,称为Vogt 栅研究证实,Vogt栅中的一些细胞是角膜缘干细胞故本题答案为B3. 角膜感觉神经十分丰富,其支配的神经为(分数:2.00)A. 面神经眼支B. 三叉神经第3分支C. 动眼神经D. 三叉神经第1分支 VE. 上颌神经解析: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

      角膜的神经来自三叉神经眼支(第1分支),司感觉,故选D4. 眼球壁包括(分数:2.00)A. 角膜一巩膜一虹膜一视网膜B. 结膜一角膜一巩膜一视网膜C. 角膜一巩膜一葡萄膜一视网膜 VD. 角膜一巩膜一睫状体一视网膜E. 角膜一巩膜一脉络膜一视网膜解析: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眼球壁由外、中、内三层膜构成,外膜包括角膜和巩膜,中层膜为葡萄 膜,内层是视网膜故本题选C5. 眼的血管系统发育来源于(分数:2.00)A. 神经外胚层B. 表皮外胚层C. 中胚层 VD. 神经嵴细胞E. 神经外胚层和表皮外胚层解析: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题,考查眼组织的胚胎发育眼部所有血管(包括出生前消失的血管,如玻璃 体血管、晶状体血管囊;永存性血管,如脉络膜血管、视网膜中央动脉、睫状血管以及其他血管发育来源 于中胚层所以本题答案应为C6. 某种玻璃的折射率为1. 5,光线以45°从玻璃射到空气中,折射角为(分数:2.00)A. 28°B. 57°C. 75°D. 不发生折射,发生全反射 VE. 60°解析:解析:根据折射定律的公式:sinQ 1 sinQ 2 =n 2 n 1,入射角0 1为45°,n ]为1. 5,n 2为 1,代入公式可得出sinQ 2大于1,0 1不存在,大于90°,因此是发生全反射。

      1 27. 眼睛通过棱镜看一个物体,将出现 1(分数:2.00)A. 像向棱镜底方向移位B. 像向棱镜尖方向移位 VC. 像移近棱镜D. 像远离棱镜E. 以上均不是解析:解析:光线通过棱镜,向基底方向偏折;而眼通过棱镜看物体,物体向棱镜尖方向移位8. 大部分新生婴儿屈光不正的大小一般为(分数:2.00)A. +2. 00〜+3. 00D VB. +3. 00〜+4. 00DC. +4. 00〜+5. 00DD. +1. 00〜+2. 00DE. 0〜+1.00D 解析:解析:新生婴儿眼球尚未发育成熟,眼轴偏短,处于远视状态,一般为+2. 00〜+3. 00D9. 调节不足的处理,错误的是(分数:2.00)A. 尽可能完全矫正屈光不正B. 配阅读用正镜C. 推近法训练调节幅度D. 视近配BI的棱镜 VE. 以上都正确解析:解析:棱镜主要用于矫正聚散功能障碍10. 扫视运动的特点,除外(分数:2.00)A. 速度快B. 持续久 VC. 启动快D. 想象性目标也可以引发E. 听觉目标可以引起解析:解析:扫视运动是急骤发生的快速的眼球运动,跟随运动才是持久的11. 实施“视觉2020”行动的关键是(分数:2.00)A. 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力资源 VB. 充足的经济支持C. 人群健康意识的提高D. 社会生活条件的改善E. 医疗福利制度的改进解析:解析:“视觉2020”行动中,经过适当培训的人力资源是对可避免盲进行预防、治疗和康复的关键。

      12. 下列关于视野缺损的描述错误的是(分数:2.00)A. 位于中央注视区的相对或绝对暗点称中心暗点,常同时伴有中心视力的减退B. 象限性缺损多见于视交叉以上的视路损害C. 旁中心暗点常见于青光眼的早期损害,向心性视野缩小常见于晚期青光眼D. 生理盲点纵径〉9.5°,横径〉7.5°,可考虑生理盲点扩大E. 双颞侧偏盲说明颞侧视网膜功能障碍,常见于垂体的压迫 V解析:解析:备选答案是各种视野缺损的描述,E选项所述之偏盲是指视野缺损一半,包括同侧、异侧、 上下性偏盲三种,双颞侧偏盲说明鼻侧的视网膜功能障碍受损而不是颞侧,这是由光线在眼屈光介质的折 射决定的因此本题正确答案为E13. 春季结膜炎与哪一型变态反应有关(分数:2.00)A. I 型 VB. II 型C. III 型D. IV 型E. V型解析:解析:变态反应有多种类型,它们可单独或共同参与免疫性疾病的发病过程,春季结膜炎就是变态 反应性结膜炎的一种,与I型变态反应有关14. 真菌所致角膜溃疡的特点不包括(分数:2.00)A. 浸润密度浓淡不一B. 溃疡呈不规则形状C. 坏死组织呈苔垢白色D. 溃疡底呈白色、灰白色或乳白色外观E. 溃疡表面湿润有光泽 V解析:解析:真菌性角膜溃疡表面常是粗糙、干燥的,此为与细菌感染的鉴别点,后者所致溃疡表面为湿 润有光泽的。

      15. 具有D字形瞳孔特征的病变是(分数:2.00)A. 外伤性虹膜根部离断 VB. 完全性虹膜后粘连C. 部分虹膜后粘连D. 先天性虹膜缺损E. 多瞳症解析:解析:眼球挫伤时,虹膜根部跟睫状体分离,造成虹膜根部半月状缺损,呈现D字形瞳孔大的离 断可出现单眼复视,整个虹膜完全从根部离断,称外伤性无虹膜故答案为A16. 关于运动缺陷型眼震的说法,错误的是(分数:2.00)A. 是一种后天性眼震B. 黄斑部成像不清引起反馈紊乱造成正常固视反射的发育障碍 VC. 眼震常为双侧水平型,也可发生垂直型或旋转型眼震,眼震呈急动性D. 集合常不能抑制眼震E. 常有摆动幻视,即自觉周围物体向某一方向转动解析:解析:运动缺陷型眼震为传出机制的缺陷,可能累及神经中枢或同向运动控制径路,而眼部无异常 改变患者生后不久即出现,终生存在选项B为知觉缺陷型眼震的描述17. 视物变形不见于(分数:2.00)A. 青光眼」B. 黄斑裂孔C. 视网膜脉络膜瘤D. 视网膜出血E. 视网膜脱离解析:解析:视网膜病变引起视细胞扭曲、疏松或过度集中,使投射到此处的光线不能聚焦,引起视物变 形、变大、变小,直线变弯,圆形体失圆,线条波浪感,除A外,其他选项均可出现视物变形。

      18. 视网膜内屏障的构成,以下说法正确的是(分数:2.00)A. 由视网膜色素上皮组成B. 介于视网膜与玻璃体之间C. 由视网膜内界膜组成D. 阻挡脉络膜血管内的血液成分渗漏至视网膜内E. 由视网膜血管内皮间的连接复合体组成 V解析:解析:视网膜血管内皮细胞间的连接复合体构成血-视网膜内屏障,血-视网膜外屏障位于色素上皮 外视网膜屏障能阻挡视网膜血管内和脉络膜血管内的血液成分和大分子物质进入视网膜19. 眶内壁不包括的骨块是(分数:2.00)A. 腭骨 VB. 蝶骨C. 筛骨D. 上颌骨E. 泪骨解析:解析:眼眶由7块骨(额骨、蝶骨、颧骨、上颌骨、筛骨、泪骨、腭骨)组成,其中泪骨、筛骨、蝶 骨小翼和小部分上颌骨构成眶内壁腭骨是眶下壁的一部分二、B1型题(总题数:2,分数:14.00)A. 角膜内皮细胞B.角膜上皮细胞层C.角膜基质层D.角膜前弹力层E.角膜后弹力层(分数:8.00)(1) .伤后可迅速再生(分数:2.00)A.B. VC.D.E.解析:(2) .为均匀一致无结构的薄膜,伤后不能再生(分数:2.00)A.B.C.D. VE.解析:(3) .具有角膜一房水屏障功能(分数:2.00)A. VB.C.D.E.解析:(4).为胶原纤维束组成的板层结构,不能再生(分数:2.00)A.B.C. VD.E.解析:解析:本题为基础知识综合题。

      角膜上皮层再生能力强,伤后可迅速再生,不留瘢痕;前弹力层是 由胶原和基质构成的纤维膜,受损后不能再生;实质层由许多平行排列的胶原纤维束薄板构成,损伤后由 瘢痕组织替代角膜内皮层具有Na + -K + -ATP酶的“泵”功能,起角膜-房水屏障作用A. 角膜B.房水C.晶状体D.玻璃体E.瞳孔(分数:6.00)(1) .占眼球总屈光力达2/3的屈光组分是(分数:2.00)A. VB.C.D.E.解析:(2) .糖尿病患者出现一过性近视,是由于哪个屈光组分的屈光指数改变所致(分数:2.00)A.B.C. VD.E.解析:(3) .调节所导致的眼屈光动态改变,是由于哪个屈光组分所致(分数:2.00)A.B.C. VD.E.解析:解析:调节放松情况下,眼球总屈光力约为58D,而角膜屈光力为43D,故选A;糖尿病患者由于血 糖控制欠佳致血糖过高会导致晶状体膨胀增厚而屈光力增大,表现为近视度数增加;调节的过程是晶状体 增厚的过程,两者均选C。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