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土地经济学第二章 人地关系理论.ppt

24页
  • 卖家[上传人]:窝***
  • 文档编号:201168876
  • 上传时间:2021-10-09
  • 文档格式:PPT
  • 文档大小:351.50KB
  • / 2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一、人地关系的概念和内涵 人地关系的实质是指人通过自身的劳动与自然界进行物质变换的关系1)人口数量和土地面积的关系2)人力资源与土地关系、人口与食物 供应关系3)可持续发展人地关系第二章 人地关系理论1.1 人地关系理论及其发展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 国家 土地面积(万km2) 人口(万人) 人口密度 (人/km2)1 俄罗斯 1,707.5 14004 8.22 加拿大 997.1 3349 3.43 中国 960.1 136920 142.64 美国 936.4 30721 32.85 巴西 854.7 19874 23.26 澳大利亚 774.1 2126 2.77 印度 328.8 126751 385.58 阿根廷 278.0 4091 14.7 表1 各国人地比例关系状况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二、人地关系理论的历史及其发展(一)传统的人地关系理论1、孟轲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人定胜天论2、管仲 地员篇 地者政之本,辩于土而民可富因地制宜论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3、水地篇地者,万物之本原,诸生之根苑也4、礼让大学篇有“有土斯有财”之说5、晏子使楚篇也载有“橘生淮南则为橘,生于淮北则为枳,叶徒相似,其实味不同。

      所以然者何?水土异也这两段话,综合了农业生产要因时、因地制宜的经验,指明要合理开发、利用和保护土地资源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7、公元6世纪北魏时期,贾思勰齐民要术一书,对当时的土地利用经验做了更系统的总结,指出:“地势有良薄,山、泽有异宜顺天时,量地利,则用力少而成功多任情返道,劳而不获”,这甚至已从生态经济的高度论述了土地资源的合理开发利用 6、唐代刘禹锡有“天人相胜,还相用”的人地相关论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西方传统人地关系理论 自17世纪末至20世纪初,则先后出现了人地关系理论的两个最有代表性的学说:法国孟德斯鸠(Montesquieu,1689-1755年)和德国拉采尔(F. Ratze,1844-1904年)等倡导的“环境决定论”(简称决定论,Determinism)强调气候等自然条件对人类的制约作用,把人类说成是地理环境的产物;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18世纪以来,由英国马尔萨斯(Thomas Robert Maltbus,1766-1834)倡导的“人口论”,强调人口增殖对社会发展的抑制作用。

      一直以来,马尔萨斯的人口论在很大程度上引发了后来西方人口论的兴起,并统治和影响着人口理论的发展,从而使人口理论逐步取得了人地关系理论的主导地位 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二)人地关系理论的发展单纯对土地的开发利用协调发展可持续发展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1.2 人口经济理论一、人口问题的实质与内涵 人口问题的实质就是人口发展引起的人地关系问题 二、传统人口理论的产生和发展1、18世纪末,英国马尔萨斯的人口论 2、19世纪中叶以后适度人口论 人口增长应与经济发展和技术进步相一致适度人口论要求人口与资源之间确定最恰当的比例,使人口规模达到能保证工农业生产的最大收益和人类幸福的目标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3、20世纪70年代,美国学者斯彭格勒人口经济学4、萨缪尔森的经济学 如果世界人口年增长2%,对食物的需求将增加3%,这将加重耕地、森林、淡水和能源的压力,加速非再生资源的枯竭他还估计,当人口年增率为1%时,需要增加储蓄和投资45%,才能保持稳定的人口与财富的比例马尔萨斯的人口理论包含了一部分真理,即对第三世界是完全适用的,必须控制人口增长,否则会出现人口爆炸,而对先进国家来说,则可以 有一个适度的人口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5、人口推移模式世界的人口消长是按照“多产多死、多产少死、少产少死的人口发展规律进行的。

      三、马克思主义人口论和人口经济原理不同于西方人口理论的基本点,在于他是把人口和经济的关系放在整个社会经济中考察 的,提出人口与经济协调发展的原理 基本观点是:物质资料生产和人口增殖两种生产相适应,人口和生产资料(生产资源)协调发展的观点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四、人口可持续发展理论1、人口与资源的可持续发展2、人口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3、人口与经济的可持续发展4、人口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1.3 人地关系协调发展的路径一、人口增长对土地的压力二、土地资源生产潜力与土地人口承载力分析1、土地人口承载力的概念 是指在未来不同时间尺度上,以预期的技术、经济和社会发展及与此相适应的物质生活水准为依据,一个国家和地区利用其自身的土地资源所能持续稳定供养的人口数量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LPC=f R(t),P(t),C(t)2、数学计算模型R(t)农业自然资源条件P(t)农业生产技术水平与管理水平C(t)人口消费水平t 时间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3、土地生产潜力的含义与计算方法土地生产潜力,是指一定区域范围内的土地所能 提供的农、林、牧、渔各类新产品的最大能力土地生产潜力单位面积产量*各类生产用地面积农业生态区域法和趋势预测法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区域生产潜力可表示为:Y=Y1+Y2+Yi 区域人口承载力比:SRP/PSR1,超载区域土地人口承载力:P=Y/LL人均生活水平P预测人口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云南广西壮族超载地区富余地区临界地区20世纪80年代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云南广西壮族超载地区富余地区临界地区2005年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4、水土资源承载力和环境容量分析 1)土地承载力分析2)水资源承载力分析3)环境容量分析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土地承载力案例分析1、土地分类 将该地区土地划分为三大类:第一类是难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山地和水域、滩涂等;第二类是禁止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耕地保护土地和生态敏感区;第三类是可利用的土地,主要包括已利用土地和未利用土地。

      其中未利用土地又主要包括其他农用地和废弃荒地等 (一)土地资源承载力分析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2、建设用地总量确定 作为主要生态功能用地的其他农业生态用地根据生态环境的要求,必须满足难利用地和禁止利用地之和大于等于总面积的40,而可利用地总和应小于等于总面积的60 3、人均建设用地需求4、人口的构成计算5、土地人口承载力计算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二)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1、境内水资源总量地表水、地下水、其他 蓄水、引水、提水2、人均水资源量3、水资源人口承载力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三)环境容量 广义的环境容量是指某一地区的环境对人口和经济增长的承载能力,也称环境负载容量或环境承载力,实质上是指区域自然资源对区域发展的支撑能力 狭义的环境容量概念,就是衡量区域生态系统状态相对稳定的一个概念,通常是指在保障人类发展依存的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不受危害的前提下,某一区域某种环境介质中某种污染物的最大容量实际工作中人们往往把保障某一污染物浓度不超过环境标准的前提下,某一区域所能允许的最大排放量定义为该污染物的环境容量。

      土 地 经 济 学 (Land Economics) 1) 二氧化氮浓度 2)二氧化硫浓度 3)可吸入颗粒物浓度 4)城市大气质量优良天数 5)轻微污染天数 6)酸雨强度 。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