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五章相交线平行线小结导学案.docx
6页第五章 相交线平行线小结导学案 学习目标 1.经历对本章所学知识回顾与思考的过程,将本章内容条理化,系统化, 梳理本章的知识结构.毛 2.通过对知识的疏理,进一步加深对所学概念的理解,进一步熟悉和掌握几何语言,能用语言说明几何图形. 3.使学生认识平面内两条直线的位置关系,在研究平行线时,能通过有关的角来判断直线平行和反映平行线的性质,理解平移的性质,能利用平移设计图案. 重点:复习平面内两条直线的相交和平行的位置关系,以及相交平行的综合应用. 难点:垂直、平行的性质和判定的综合应用.学习过程活动1 建构有理数知识框架本章相交线、平行线中学习了哪些主要问题?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逐步形成本章的知识结构图,使所学知识系统化.活动二 变式训练,运用创新(一)两条直线相交、构成哪两种特殊位置关系的角?1、下列各选项中,∠1与 ∠ 2是对顶角的是( )1212AB21C12D2、说法中正确的个数是 ( )(1)如果两个角相等,那么这两个角是对顶角(2)如果两个角是对顶角,那么这两个角相等(3)有公共顶点的两个角是对顶角(4)对顶角的补角相等 A、0 B、1 C、2 D、3 3、128 角的补角的度数为( )O4、如图,直线AB、CD相交于O,且EO 垂直 CD于O,则∠ 1与∠ 2叫做( )角,∠ 1与 ∠3互为( )角,∠ 1与∠ BOC互为( )角。
2ABEC13 (二)垂线及其性质.什么是垂线?垂线有哪些性质?什么是点到直线的距离?5、直线AB、CD相交于点O,OE是射线 ,∠1= 32° ,∠2=58° ,则OE与AB的位置关系是 EABD1212ADBCOE6 、如图,线段AB、AC、AD中最短的( ), 理由是( )A BCD7、(1)小勇准备在C处牵牛到河边AB饮水,请你画出最短线路; (2)若他要到D处,线路又怎样?BCDAC 点到直线的距离和点与点的距离的联系与区别?(三)三线八角A8、 如图,∠ 1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2与哪个角是内错角,与哪个角是同旁内角?它们分别是哪两条直线被哪一条直线所截形成的?E 1C 2DB(四)平行线的判定和性质(1)怎样判别两条直线是否平行. (2)平行线有什么特征?(3)对比平行线的性质和直线平行的条件,它们有什么异同? (4)为什么研究平面内两直线的位置关系总是与角联系起来?围绕这些问题展开讨论,交流.9.①填空:如图(8),当_______时,a∥c,理由是________;当______时, b∥c,理由是_________;当a∥b,b∥c时,______∥______,理由是_________.(8) (9) (10)10、“过一点有且只有一条直线与已知直线平行”这句话对吗?为什么?11、如图,直线EF过点A, D是BA延长线上的点 ,具备什么条件时,可以判定EF∥ BC ? 为什么 ?BCEFDA12、如图,已知DE、BF分别平分∠ADC 和∠ABC,∠1 =∠2, ∠ADC= ∠ABC 说明AB∥CD的理由。
13、如图,AB∥CD,∠ABE=120°,∠DCE=15°,则∠BEC= ABECDF14、如图,∠B=70°,∠BEF=70° ,∠DCE=140°,CD∥AB,则∠BEC= EACFBD15.如图,在长方形ABCD中,∠ADB=20°,现将这一长方形纸片沿AF折叠,若使AB’ ∥BD,则折痕AF与AB的夹角∠BAF应为多少度?(五)命题16.说出下列命题的题设与结论:(1)同角的补角相等;(2)等角的余角相等;(3)互补的角是邻补角;(4)对顶角相等;(六)平移B17. 能由△AOB平移而得的图形是哪个?ACDEFO. 18.纸上,利用平移画出长方形ABCD的立体图,其中点D′是D的对应点.(要求在立体图中,看不到的线条用虚线表示)活动三 我梳理,我总结(1)自主小结:本节课收获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学习本节内容时应注意__________________;还存在的疑惑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为你支招:本章主要学习五角(对顶角、邻补角、同位角、内错角、同旁内角)、两线(垂线、平行线)、一距离(点到直线的距离),还有命题和平移。
另加四种数学思想(方程思想、分类讨论思想、数形结合思想、化归与转换思想)活动 推荐作业,深化新知必做题 复习题五第二、四、六题选做题:15、已知AB∥CD,分别探讨下面四个图形中∠APC、∠PAB、∠PCD之间的关系BPCDAPCDABPCDABCDPABA。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