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改革开放教案模板(多篇).docx

17页
  • 卖家[上传人]:zha****62
  • 文档编号:328685642
  • 上传时间:2022-07-30
  • 文档格式:DOCX
  • 文档大小:26.01KB
  • / 1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改革开放教案模板(多篇)推荐第1篇:改革开放教案 第9课 《改革开放》 一、教学目标: 1.通过学习,了解农村、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经济特区的设立;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等基本史实 2.通过探讨经济体制改革的原因,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3.通过了解改革开放的初步成就,使学生进一步认识到改革开放是强国的必由之路 二、教学重点: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三、教学难点: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四、教学方法:情景教学法、自主合作探究、材料引路问题导入法 五、学情分析:由于初二的学生年龄较小,对改革开放的认识不是很充分,所以通过文字、图片等材料,贴近学生的生活,拉近师生的距离,让学生了解历史、感悟历史、认识历史 六、教学过程: 课前播放视频《爱在文登》,以引起学生的兴趣 (一)导入:课前,我播放了咱们文登市市歌的视频《爱在文登》,你看到了什么? 动听的歌曲、精美的画面,展示了文登秀美风光、经济发展、人民安居乐业的美好景象。

      住在文登,爱在文登,如今的文登已是全国卫生城市、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全国百强县之一这些成就的取得得益于我国的一项基本国策——改革开放 这节课,我们就一起来学习第9课——《改革开放》出示课题) (二)出示学习目标: 学生读学习目标 学习目标给我们指明了学习的方向,而历史的发展也有其发展方向下面我们就来回顾探索篇,说历史故事 (三)知识衔接: 1.探索篇——历史故事 出示宣传土地改革法、农民加入农业生产合作社、人民公社化运动的图片,引导学生回忆相关历史事件,回顾新中国成立以来农业的改革 农民的出路到底在哪儿呢?如何改变这种局面呢? 2.转折篇——党的故事 回顾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相关内容,得出结论:我们的党能够及时认识错误,并勇于改正错误因此,是一个伟大的党,一个真正为人民谋利益的党! (四)学习新课,探寻历史 ■改革篇——农村的故事 1.改革从这里开始:出示沈浩照片,引出中国农村改革从小岗村开始让学生介绍沈浩的事迹学校宣传栏里有相关介绍,学生应该能回答出来) 2.自学农村改革部分 提出明确的自学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内容。

      3.改革篇——农村的故事 出示小岗村大包干协议,阐明为什么要进行改革 出示大包干后农民喜悦的图片及文字资料,简述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含义,使学生认识到大包干后,农民的生产积极性大大提高 出示改革刚刚开始的小岗人和改革30年后的小岗人的图片,看改革带来的变化 出示宋村镇蔬菜大棚和界石镇樱桃园的图片,引导学生归纳出农业发展新特点:专业化、商品化、社会化 出示由乡镇企业发展而来的知名品牌的商标,看乡镇企业异军突起 出示数据和对联,说明改革让农民的生活发生了很大的变化,农民的积极性大大提高 续写农民故事(出示“告别田赋鼎”图片及文字材料),联系我父亲种地的实际情况,使学生了解新时期党和政府的惠民政策——免征农业税,种田给补贴,显示了中国经济成长的实力,表明国家在经济发展到一定水平后工业开始反哺农业 改革不但在农村取得丰硕成果,城市也开展得轰轰烈烈,这里的故事同样精彩! ■改革篇——城市的故事 1.提出要求,学生阅读课本国有企业的改革 2.城市的故事 出示材料:请你当厂长创设情境,将国有企业改革的三个方面化难为易学生阅读材料,小组内讨论,集体交流金点子。

      出示材料:学思之窗迁移运用大中型企业的改革 3.联系以前学过的改革,认识改革的重要性 改革让农民走向富裕,让企业得到重生历史上,你曾学过哪些改革呢?(出示商鞅变法、北魏孝文帝改革、戊戌变法的相关材料)哪些成功了呢?有什么作用呢?成功的改革能推动社会的发展 但在经济全球化的今天,关起门来搞建设行吗?对,还要打开门户,呼吸新鲜的空气我们来看开放篇 ■开放篇——历史的故事 出示丝绸之路、唐朝对外友好交流的示意图和清朝闭关锁国的漫画图,引导学生 得出结论:开放则国强,锁国则落后 历代有作为的君主深谙此道,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更明此理他打开了中国朝向世界的窗户,中国开始对外开放! 学生阅读课文,了解对外开放的情况不动笔墨不读书,不要忘了在课本上做好标记 ■开放篇——城市的故事 同学们,中国农村改革是从哪个小村子开始的?对外开放是从哪儿开始的呢? 请看开放篇——深圳传奇!(播放图片) 深圳是我国第一个经济特区,它“特”在哪里? 除此之外,还有哪些特区呢?学生回答,出示图片 伴随着特区的建立,浦东悄然崛起你看浦东的变化!(播放图片) 它像一只头雁,带动着整个长江流域地区,共同经历了中国经济高速成长的黄金年代。

      2022年的浦东成为世界的焦点,你知道为什么吗?早在1910年,清末文人陆士谔曾预言,百年后浦东将召开万国博览会如今他的预言变成现实请看一则材料:(出示材料,学生讨论,回答问题) 世博会的召开向世界展示了中国的实力,是我国综合国力的体现,证明了新中国成立以来、尤其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成就 开放促进了我国经济的发展,出现了深圳、珠海等一大批现代化城市,中央领导人高瞻远瞩、精心策划对外开放格局请同学们注意看动画演示:对外开放的格局是怎样形成的呢? 播放动画演示,学生归纳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 引导学生区分沿海开放城市与鸦片战争时期的开埠通商的区别 (五)知识梳理巩固 出示表格,回顾本节课的知识,并进行巩固 (六)课堂检测:学以致用 选择题同桌俩互相检测,材料题集体交流 (七)生活故事:出示一组教师个人在不同时期的照片,展示教师个人成长经历,通过说生活故事,说明改革开放给人民的生活带来的变化 六、课堂总结升华: 同学们,在春天的日子里,咱们共同领略了改革开放的春天如今,这股春风已经吹遍了大江南北,长城内外,使我们的祖国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我们必须坚持改革开放的强国之路。

      推荐第2篇:改革开放教案 改革开放 一、过程与方法: 1、指导学生调查、收集这一时期的资料,培养学生分析、思考的能力,读图、识图的能力 2、通过收集资料,着重培养学生从史料中整理,获取信息的能力,辨证分析历史的能力 二、学习目标: 知识目标 1、知道农村和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及对外开放新格局的形成 2、知道: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过程中地作用 3、理解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的规律 情感态度价值观: 1、通过学习,使学生认识到改革开放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繁荣昌盛的强国之路,它给我们的生活带来巨大的变化和好处,从而进一步确立为祖国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做贡献的人生理想 2、体会我国在全面地创造性地推进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的进程中同样经历了艰辛探索; 三、重点与难点重点: 1、农村和城市的经济体制改革 2、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 难点: 1、初步认识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力发展需要的基本原则 2、理解经济特区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的作用和影响。

      四、课前准备 教师: 1、收集相关图片资料和影视资料,制作多媒体教学课件; 2、布置学生课前调查自家近二十年来拥有家用电器情况的变化; 学生: 1、课前预习,查阅相关资料、图片; 2、以组为单位,汇总好调查数据; 3、收集过去的一些购物票证,如布票、粮票、油票、副食本等; 五、教学方法 教师教法:活动法、启发引导法; 学生学法: 1、调查、收集、整理资料; 2、学会利用资料进行比较分析历史的方法 ; 教学过程 课堂引入:歌曲《春天的故事》这首歌曲赞颂了改革开放后,中国社会发生的翻天覆地的变化,这节课就让我们一起回顾改革开放的历史.板书《第九课 改革开放》(2分钟) 我们了解本节课的学习目标0.5分钟) 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改革开放的重大决策,那么改革是从哪里改的呢?又是如何进行的?我们看一看 自学指导一: 看42页《家庭联产承包承包责任制》及45页《国有企业的改革》思考下列问题(时间:5分钟,重点做出标记) 1、对内改革在农村是如何进行的? 2、对内改革在城市是怎样开展的? 学生自学,教师巡视。

      汇报结论出现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即可引导学生质疑:为什么要在农村进行改革?(3分钟) 学生解疑,教师归纳总结:计划经济模式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农民生活十分贫困,也就是说这种生产关系不适应当时生产力的发展,从而严重的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所以,应定要改革那么,改革从哪个地区开始呢?安徽凤阳小岗村农民冒着极大风险,打破这种模式,成为第一个吃螃蟹的人,他们实行分田包产到户责任制,自负盈亏这就是我们所说到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也就是农民所说的“大包干”当时农村流行一段顺口溜:大包干,大包干,直来直去不拐弯,交够国家的,留足集体的,剩下全是自己的我们看到这种体制将农民的生产自主权、利益、义务紧密的结合起来,极大地调动了农民的生产积极性促进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使农村生活的到改善大家还有什么问题吗?那好,我们结合本节课及回顾之前的知识,思考这样一个问题:(3分钟) 1、新中国成立后,我国农村生产关系进行了几次调整? 答:土地改革 农业生产合作社 人民公社化及这次的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 2、改革过程中,哪些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哪次调整阻碍农村经济的发展? 土地改革 农村生产合作社及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这几种生产经营体制也就是生产关系符合了农村生产力的发展,起到了积极的作用而人们公社化则影响了人们的积极性,阻碍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3、几次改革给我们什么启示? 生产关系一定要适应生产关系的发展,或者国家制定经济发展的政策要与我国国情相适应。

      农村是改革的突破口,城市改革,尤其是国有企业改革则是攻坚战,我们看第二个问题(3分钟) 找学生回答并总结:主要在四个方面进行即 1、所有制形式改革 2、经营管理模式改革 3、分配形式改革 结合农村的改革和城市的改革,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我国对内的改革实际上就是经济体制的改革,由原有的计划经济体制,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这是在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的 改革开放指的是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我们来看 自学指导二: 看43——44页《深圳等经济特区的建立》回答: 1、首先建立的经济特区有哪些?他们有哪些作用? 1980年我国在广东的深圳、珠海、汕头和福建的厦门建立四个经济 特区,随后又于1988建立海南省,增设为经济特区,成为最大的经济特区,五大经济特区中,深圳作为首批经济特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