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技能培养系列)八年级语文上册 课外文言文精读 22 草书大王 语文版-语文版初中八年级上册语文素材.doc
4页22 草书大王【文章主旨】《草书大王》讲述一个喜爱写草书但不用心,总把字写得极为潦草的丞相,某一天突然连自己写的字都不认识的故事,告诫读者做事贵在勤于用功,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应多听取别人的意见,及时改正自己的错误原文】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当时流辈,皆讥笑之丞相自若也一日得句,索笔疾书,满纸龙蛇飞动使侄录之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原文注释译文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好】喜欢,喜好张丞相喜好书法但不用功当时【流辈】,皆讥笑之流辈】人们当时的人们都笑话他丞相【自若】也自若】像自己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丞相觉得自己应该像原来的样子,不变常态一日【得句】,索笔疾书,【得句】得到佳句有一次,他得到了一个好的句子,就拿起笔迅速写下来,满纸龙蛇飞动整张纸上龙飞凤舞使】侄录之使】让,叫他让侄子抄下来,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波险处】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罔然】迷惑,认不清到写得乱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写得什么,【执】所书问曰:“此何字也?”【执】拿拿着纸去问他:“这是什么字?”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熟】认真,仔细丞相认真地看了许久,自己也认不出来,【诟】其侄曰:【诟(gu)】责骂,责备。
便责怪侄子:“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胡】为什么致】以至于你为什么不早问?以至于我都忘记了写得什么了文学常识】张商英,生于公元1043年,卒于公元1121年,北宋蜀州(四川崇庆)新津人字天觉,号无尽居士从小就锐气倜傥,日诵万言最初任职通州主簿的时候,一天,进入寺中看到大藏经的卷册齐整,生气的说:“吾孔圣之书,乃不及此!”欲着无佛论,后来读《维摩经》,看到“此病非地大,亦不离地大”,深有所感,于是归信佛法神宗时,受到王安石的推举,入朝做官大观年间,担任尚书右仆射不久因事而被降调至边远地区,其间曾到五台山礼拜文殊菩萨像,有所感应,于是塑文殊像供奉在山寺,并撰写发愿文不久,遇到大旱灾而入山祈雨,三次都很灵验,因此闻名于朝中又还僧寺田三百顷,表达崇佛的赤诚及任职江西运使的时候,礼谒东林寺常总禅师,得到禅师的印可;接着又到兜率寺的从悦禅师处参学,在该寺后拟瀑轩题诗中有“不向庐山寻落处,象王鼻孔缦朝天”,意思是讥讽从悦禅师不肯定东林禅师赏析】这篇文章启示我们不要随便把错误归结在别人头上;做事贵在勤于用功,到关键时才派得上用场;无论任何事情,都要以一丝不苟的态度去做;当听到旁人对自己的批评时,要虚心接受,并改正。
该文应责怪的人是张丞相,原因有两个:自己书写不好,还骄傲自满,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侄儿不早点问寓言故事】张丞相喜好书法却写得不工整当时人们都讥笑他张丞相像原来一样不改他一天得到好句,就找笔快快地写下来,满纸龙蛇飞舞,十分潦草,而后就让侄子来抄录当抄到书法中笔画怪诞的地方,侄子看不懂就停了下来拿着张丞相所写的字问他∶“这是什么字呢?”张丞相仔细地看了很久,自己也不认识于是责骂他的侄子说∶“你为什么不早一点问,使得我也忘记了这个故事讽刺的是自以为是、文过饰非的人拓展阅读】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梁惠王曰:“寡人愿安承教孟子对曰:“杀人以梃与刃,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以刃与政,有以异乎?”曰:“无以异也曰:“庖有肥肉,厩有肥马,民有饥色,野有饿莩,此率兽而食人也兽相食,且人恶之,为民父母,行政,不免于率兽而食人,恶在其为民父母也?仲尼曰:‘始作俑者,其无后乎!’为其象人而用之也如之何其使斯民饥而死也?”【翻译】梁惠王说:“我乐意接受您的教诲孟子回答道:“用木棍打死人跟用刀杀死人,(性质)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孟子又问道:)“用刀子杀死人和施行暴政害死人,有什么不同吗?”惠王说:“没有什么不同。
孟子说:“厨房里有肥嫩的肉,马棚里有壮实的马,(可是)老百姓面带饥色,野外有饿死的尸体,这如同率领着野兽来吃人啊!野兽自相残食,人们见了尚且厌恶,而身为百姓的父母,施行政事,却不免于率领野兽来吃人,这又怎能算是百姓的父母呢?孔子说过:‘最初造出陪葬用的木俑土偶的人,该会断子绝孙吧!’这是因为木俑土偶像人的样子却用来殉葬这样尚且不可,)那又怎么能让百姓们饥饿而死呢?”【练习与检测】(共27分)1.解释加点的词语10分)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 ) ②使侄录之 ( ) ③侄罔然而止 )④执所书问曰 ( ) ⑤皆讥笑之 ) ⑥丞相自若也( )⑦索笔疾书( )⑧丞相熟视久之( )⑨诟其侄曰( )⑩汝胡不早问( )2.解释下列加点的代词4分)①皆讥笑之 ( ) ②诟其侄曰( )③汝胡不早问 ( ) ④致余忘之( )3.翻译10分)①张丞相好草书而不工。
②丞相自若也 ③当波险处,侄罔然而止 ④丞相熟视久之,亦不自识 ⑤诟其侄曰:“汝胡不早问,致余忘之 4.这则故事该责备的是谁?为什么?(3分) 【练习与检测参考答案】4. 丞相,不听劝告,不改正错误;自己字迹潦草,还埋怨别人。

卡西欧5800p使用说明书资料.ppt
锂金属电池界面稳定化-全面剖析.docx
SG3525斩控式单相交流调压电路设计要点.doc
话剧《枕头人》剧本.docx
重视家风建设全面从严治党治家应成为领导干部必修课PPT模板.pptx
黄渤海区拖网渔具综合调查分析.docx
2024年一级造价工程师考试《建设工程技术与计量(交通运输工程)-公路篇》真题及答案.docx
【课件】Unit+3+Reading+and+Thinking公开课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pptx
嵌入式软件开发流程566841551.doc
生命密码PPT课件.ppt
爱与责任-师德之魂.ppt
制冷空调装置自动控制技术讲义.ppt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