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二保焊焊接规程.docx
4页CO 气体保护焊焊接工艺规程21. 适用范围 本守则适合所有从事本公司产品板材的焊接生产,焊接工艺要求、焊 件检验、操作安全等2. 焊接术语2.1 母材:被焊接金属材料的统称2.2 焊缝:焊件经焊接后所形成的的结合部分2.3 焊趾:焊缝表面与母材的交界处2.4 焊缝宽度:焊缝表面两焊趾之间的距离2.5 焊缝长度:焊缝沿轴线方向的长度2.6 熔池:熔焊时在焊接热源作用下,焊件上所形成的的具有一定几何形 状的液态金属部分2.7 熔敷金属:完全由填充金属熔化后所形成的焊缝金属2.8 熔深:在焊接接头横截面上,母材或前道焊缝熔化的深度2.9 余高:超出母材表面连线上面的那部分焊缝金属的最大高度2.10 焊道:每一次熔敷所形成的一条单道焊缝3. 材料3.1 材料应符合技术条件要求3.2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表面质量,光洁平整、无锈蚀等缺陷,尺寸、厚度 符合规定4. 设备与工具、物料4.1设备:C02保护焊机、C02气瓶4.2 工具:钢卷尺、游标卡尺等4.3 物料:焊丝等5. 工艺准备5.1 焊工按车间要求佩戴好劳保用品,如防砸安全鞋、焊接皮手套、护目 镜、口罩等5.2 操作者了解设备的性能及使用要求,焊接前检查焊机的接线、焊丝的 安装是否正确。
5.3 焊接设备集中放置在离焊接区较近的室内,保持通风良好、干燥5.4 C02焊接一般采用直流反极性接法,即焊件接电源负极,焊枪接电源正 极的接线方法5.5 在工件表面的水、油漆、油、锈蚀等要进行清除,用细锉或钢刷等方式清除氧化膜、毛刷和表面缺陷,清理工具应保持清洁6. 工艺过程接通电源检查操作控制板电源指示是否正确,冷却风扇运行是否正常试气接通试气开关、验证保护气体是否畅通;调整保护气体流量,使之符合焊接需求调整焊接参数工艺要求见下表:板厚(mm)焊丝直径(mm)工艺要求电流(A)电压(V)焊丝伸长(mm)70 〜11017〜8〜10110〜1408〜10160〜20020 〜258〜10170〜21026 〜308〜10若选用的焊接参数不合适时,可按下列规范进行调整:原因上见象做法电弧电E过高电弧变岳,飞溅颗粒变丈,易产生气孔,焊道变宽,熔深和余高变3调低电弧电压电弧电压过低焊丝插向母材中,飞溅增加'焊道变窄,熔深和余咼变大调高电弧电压焊接电流迥高飞溅颗粒变小,焊道变宽熔深和余咼变大调低焊接电流焊接理度过快灵達隻食:启昧利余屁密小放慢焊接速度此外,焊接时应选合理的焊接速度,以不咬边、熔深符合产品技术要求为原则。
开始焊接按动焊枪开关使焊丝从导电嘴伸出10mm〜20mm,先将焊枪喷嘴与工件保持正 常焊接时的距离,并且使焊丝端头距工件表面2〜4mm,随后按焊枪开关,待送 气、供电和送丝后,焊丝与工件相碰短路引弧注意:当焊丝与工件相碰时会产生一个反作用力,将焊枪推离工件,这时 一定要保持喷嘴到工件间距离,避免发生焊接缺陷CO2 焊一般采用前进法焊接,其特点:电弧推着熔池走,不直接作用在工件上焊道平而宽,容易观察焊缝,气体保护效果好,熔深小,飞溅较大(如下图)<20°前进法 —X7、结束焊接焊接结束时释放开关(如下图),同时保持焊枪到工件的距离不变,待停气焊点直径d=2 6+3(mm), 6为焊件板厚焊点间距应均匀,点焊质量应可靠,不允许出现漏焊、假焊及连续开焊,同一条 焊缝上开焊点数不超过5%且不超过5 处,不允许出现连续两点开焊及连续的焊 点间隔开焊现象焊点外观呈圆形或椭圆形,焊点不允许有裂纹、烧穿等不良缺陷 焊缝质量检验焊缝表面应平滑,不允许存在裂纹、夹渣、焊瘤、烧穿、气孔等缺陷,焊缝金 属与母材完全熔合焊缝咬边深度不得超过材料厚度的 5%,且不大于,每段咬边长度不得超过 30mm,咬边总长度不得超过全长10%。
焊缝形状及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 工件质量检验焊后工件的几何尺寸应符合产品图样及技术文件的要求 清除工件上的飞溅物,以不影响后道工序为准工件焊接牢固,不易变形 常见的焊接缺陷如下图所示:9、安全及注意事项 防止日光暴晒,焊接工作场所十米内不得有易燃易爆物品,无法清除时 应采取可靠的隔离和安全措施焊机应尽量安装在湿度小、灰尘少的场所,远离热源及易燃易爆物焊接区域的风速应控制在s以下,否则应采用挡风装置CO2焊接时除防止触电、弧光照射、飞溅物烫伤外,还应注意焊接现场的 通风换气严禁对着面部观看焊枪的焊丝伸出长度,面罩要定期检查破损漏光处, 及时更换玻璃片气瓶应立放,环境温度不超过40°C焊接结束后必须切断电源,仔细检查工作范围,确认无起火危险后方可 离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