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水生生物综合.doc

7页
  • 卖家[上传人]:m****
  • 文档编号:440604312
  • 上传时间:2023-09-19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34.50KB
  • / 7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胞器(类器官) 原生动物的细胞是一个能营独立生活的有机体,除了一般细胞的基本结构以外,还由细胞分化成了一些相当于高等动物体内器官的结构,以此完成各种生活机能这些结构称做细胞器,又称做类器官 2 唇带(原生动物)某些原生动物胞口旁具有许多纤毛列融合形成的口缘小膜带,称为唇带,是重要的分类依据之一3 孢囊 原生动物在环境条件不良时,分泌胶质膜包围身体,称为孢囊,用以保护身体待环境环境好转时,虫体恢复活力,脱孢而出4 大球型个体 :原生动物有孔虫的一个世代,其胎室较小由无性生殖产生,最后的个体大于大球型个体5小球型个体 原生动物有孔虫的一个世代,其胎室较大由无性生殖产生,最后的个体小于大球型个体 6 生殖下腔 钵水母类生殖腺位于胃囊内,内伞面对应生殖腺的位置有下凹的小室,称为生殖下腔9粘细胞 粘细胞是位于表膜下面的,结合在膜上的囊状或杆状的细胞器,可以从表膜上的微孔中放出无定型的黏浆状物质10缘膜 腔肠动物水螅水母特有的结构,为伞部边缘伸向伞腔内的一圈薄膜,有肌肉,能运动是水螅水母与钵水母的分类依据11缘瓣 系指存在于钵水母纲特有的结构,为伞部边缘的许多缺刻始伞腔分为许多小瓣,每一瓣称为缘瓣。

      12多态型群体(一体多态) 腔肠动物某些种有特有的群体生活状态,即群体由许多不同个员组成,每个个员形态不同,所起的功能不同,由此形成一个完整的群体13水螅水母Hydromedusae 系有刺胞动物水螅类的水母型,其体形比其他类的水母,即钵水母小得多,直径大多为数毫米,但多管水母例外,直径可达20厘米其构造在水母中亦是最简单的,有缘膜 14 头冠  又称轮盘,位于轮虫头部,由两圈纤毛组成,是运动兼摄食器官15 咀嚼器  轮虫咽部特别膨大,其内着生有一特殊的咀嚼器咀嚼器不停地运动,用以磨碎摄入的食物16 混交雌体 轮虫、枝角类等营养孤雌生殖的类群有两种雌体,其中所产卵必需经过受精才能发育的雌体称混交雌体17 不混交雌体 轮虫卵成熟时不经减数分裂,此卵可直接发育成雌性个体,称为非混交雌体 18 孤雌生殖 指母本无需父本配 子的参与其卵细胞即可行有丝分裂繁殖后代如轮虫和某些低等甲壳动物(卤虫和溞等) , 在良好的环境条件下,一般行孤雌生殖 19 沙蚕生殖态  沙蚕生殖前多发现形态上的变化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是由无性或生殖个体向浮游个体转变的过程20 异沙蚕体 沙蚕生殖前多发现形态上的变化的一种特有的生殖现象,是由无性或生殖个体向浮游个体转变的过程,具有生殖态的沙蚕的虫体又异性沙蚕。

      P27531.轮虫咀嚼器的基本构造及常见类型 2.为什么淡水水体中橈足类的饵料价值不及枝角类大? 3.摇蚊幼虫的分类地位及生活史 4.作为人工培养的优质饵料动物应具备什么条件? 5.为什么原生动物具有普生性?6. 原生动物孢囊的形成过程及孢囊在原生动物生存与分布上的意义 首先原生动物变成球形,伸缩炮和食物泡消失,鞭毛或纤毛结构被吸收,发生显著的形态学变化,然后分泌包囊壁,通常是两层,内层薄,外层坚韧,有的里面还具有第三层蛋白质膜形成包囊使原生动物能高度抗干旱、冰冻和高温,一般包囊能在不良环境下生存几个月至几年如果环境适宜,将立即脱囊而出也能有效的传播种族7. 原生动物与人类社会及水产养殖的利害关系1,、寄生在各种生物体上进行寄生生活,并对人类,家畜造成严重危害2、 生活在土壤里的原生动物促进土壤有机物循环,增加土壤肥力3、 大量繁殖的原生动物为水生动物提供丰富营养来源,也可以利用水体中的有机质,是水质监测的指示动物4、 原生动物的化石类群,在现代海洋学海洋地质学等领域有重要作用,在石油,天然气等资源勘探也有重要作用8. 原生动物有哪几类运动胞器,浅述它们之间的区别 伪足运动、鞭毛运动、纤毛运动、其他运动方式。

      伪足运动:没有固定形状,可以随时出现和消失随着它们的出现和消失来移动位置鞭毛运动:由鞭毛的波动引起的纤毛运动:可以分为两部分1、有效击水:击水方向与虫体方向相反2.回复击水:纤毛移动方向与虫体相同其他运动:通过虫体收缩或肌丝的柄的收缩9. 原生动物有哪几个亚门和纲,它们之间是如何区别的? 质走亚门(无纤毛):1、孢子虫纲:无运动胞器2、鞭毛虫纲:有鞭毛3、肉足虫纲:有伪足纤毛虫亚纲(有纤毛):1、纤毛虫纲:终生有纤毛2、吸管虫纲:幼期有纤毛10. 腔肠动物水螅型时代和水母型时代在形态结构和生活方式上的区别水螅型:营固着生活身体呈圆筒状,上面的游离端是口面,下面的固着端是反口面,称基盘水母型:营漂浮生活身体呈伞状或原盘状,反口面(凸面)向上,口面朝下,口面中央悬一条垂管,末端是口11. 轮虫雄体在形态和内部结构上与雌体有何不同? 雌体大,生殖器官由卵巢、卵黄腺等组成雄体小,无消化系统;排泄系统和神经系统退化;生殖器官由精巢、输精管和阴茎等组成12.轮虫的繁殖特性及饵料意义 一般以孤雌生殖方式进行繁殖,但在环境恶劣时进行有性生殖产生休眠卵,其卵壳很厚1、适口性:几种常见的天然饵料大小分别为轮虫166×230Lm;卤虫无节幼体275×350Lm;小型枝角类600×1800Lm。

      鱼类、甲壳类幼体的口径约为220×290Lm〔1〕,可见只有轮虫最适口2、可得性:同为开口饵料,分布均匀且运动速度较慢者,其可得性较大枝角类、桡足类的主动游泳速度较快,在水层中集群现象较为普遍而轮虫游泳速度较慢,在水层中分布较为均匀因此,对鱼虾类幼体而言,轮虫的可得性最大3、营养价值:通常用作开口饵料的几种人工、天然饵料的粗蛋白含量分别是:轮虫58.20%,卤虫幼体57.38%,鸡蛋黄32.80%,微胶囊饵料47.14%粗脂肪含量分别是:轮虫14.20%,卤虫幼体7.38%,鸡蛋黄62.20%,微胶囊饵料3.70%〔1〕轮虫的粗蛋白含量最高,粗脂肪含量仅次于鸡蛋黄,而且含有大量鱼虾类幼体所必需的不饱和脂肪酸,其营养价值是上佳的4、饲养效果:根据山东日照市水产研究所的试验结果,在各种饵料中以轮虫的饲养效果最佳13.简述水蚯蚓的交配与产卵过程 水蚯蚓2个月左右性成熟,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卵粒包藏在透明胶质膜构成的囊状蚓茧中一般一个蚓茧内含卵1~4粒,多则7粒生殖期每一成体可排出蚓茧2~6个水温在22~32℃时,孵化期一般为10~15天,人工培养的寿命约3个月14.简述水蚯蚓与沙蚕在形态、生殖及分布上的异同。

       水蚯蚓属于环节动物门的寡毛纲,样子像蚯蚓幼体,体色鲜红或青灰色雌雄同体,异体受精它们多生活在江河流域的岸边或河底的污泥中,密集于污泥表层,一端固定在污泥中,一端生出污泥在水中 颤动,一遇到惊动,立刻缩回污泥中繁殖能力随着气温升高而增强而沙蚕属环节动物门、多毛纲、游走目、沙蚕科吗,一般褐色、鲜红或鲜绿沙蚕的发育比较复杂,受精卵经过螺旋卵裂、担轮幼虫、后担轮幼虫、疣足幼虫、刚节幼体等期发育为成体北美最常见的种为N. limnicola,分布太平洋及大西洋沿岸N. virens可长达80公分(31.5吋),分布于北太平洋两侧15.沙蚕生殖态虫体­­­­异沙蚕体在形态上较正常沙蚕体有何变化? 沙蚕科的多数种在生殖前发生明显的形态变化,称异沙蚕体,有的有性节出现于体中后部,使虫体呈现两个不同的体区;有的如大眼沙蚕、中沙沙蚕等有性节仅发生在体中部,使虫体呈现前部无性节、中部有性节、后部无性节三个明显的体区异沙蚕体的主要变化是:口前叶触手和触角缩短,眼变大并具晶体,疣足在无性节仅背、腹须膨大,而在有性节除背、腹须基部膨大外,并出现附加的叶片状突起,刚毛叶变为宽扁叶片状或扇形,刚毛亦逐步为游泳桨状刚毛所替代。

      16.比较桡足类哲水蚤目、剑水蚤目和猛水蚤目种类的形态特征及生态习哲水蚤目:明显分为头胸部和腹部头胸部显著宽大,包括头部(常和第1胸节愈合)和4~5 哲水蚤目(5张)个胸节第4胸节与第5胸节紧密连,第5胸节和第1腹节之间有一活动关节营浮游性生活,通常生活于湖泊的敞水带、河口及塘堰中剑水蚤目:头胸部粗大,呈卵圆形,腹部细小第1胸节常与头部愈合,最末胸节常与腹部第1节结合,活动关节在第4、5胸节之间这类动物营浮游生活或为底栖,也出现在水草和藻类丛中、地下水中或植物的叶腋间以藻类、蠕虫幼虫等为食运动方式常在水中急剧跳跃或作间断的游动在不良环境中,有的种类能产生体眠卵猛水蚤目:体形多样,呈圆筒形、卵圆形或梨形胸足均同形活动关节位于第六胸节末,其他各节间也能自由屈伸活动这类动物多数营底栖生活,或在水草和藻类丛中,在植物的叶腋部和地下水中,为海洋小型底栖动物中的优势类群在不良环境中,有的种类可产生休眠卵17.为什么说桡足类作为水产饵料生物其价值不及枝角类大? 足类活动迅速、世代周期相对较长,在水产养殖上的饵料意义不如轮虫和枝角类18. 桡足类雌、雄个体在外部形态上有何区别? 雌雄个体:前者体大,A1不动或不发达。

      后者小,仅雌的1/8大小,且寿命短,A1能动,发达19. 19.比较枝角类和桡足类的生殖和发育特性枝角类:常为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只在环境不良时出现,卵在孵育囊内发育,绝大多数为直接发育桡足类:无孤雌生殖,一般为两性生殖,卵形成卵囊挂在生殖节两侧,或直接产于水底,一般为间接发育,幼虫经过无节幼体和桡足幼虫 20.简述枝角类的生殖、发育特点及其枝角类上的意义 常为孤雌生殖,两性生殖只在环境不良时出现,卵在孵育囊内发育,绝大多数为直接发育一般来说,当外界水温合适、食物充足时(多数为春夏时期),进行孤雌生殖(单性生殖);外界环境恶化时进行有性生殖(两性生殖),产生冬卵枝角类每繁殖(产卵或产幼)一次就蜕皮一次,即为一龄生殖量达到高峰前,生殖量一般随龄数的增加而增加,但高峰过后,生殖数与龄数成反相关近年来的研究主要集中在温度、种群密度、饵料、盐度等方面21.简述钵水母的胃管系统由口腕,胃(中央囊和4个胃囊)、4条主辐管,4条间辐管和8条纵辐管组成,其中主辐管和间辐管有分支,纵辐管不分支 22.昼夜垂直移动有哪三种类型? 是指浮游动物以24 h为周期有规律地分布在不同水深的现象3种类型:夜迁移:日落时开始上移,日出前向下迁移,是海洋浮游动物最普遍的垂直迁移方式,每昼夜升降1次;晨昏迁移:日落时上升,午夜下沉,日出前再次上升,日出后下降至白天的水层,每昼夜升降2次;反向迁移:特点是白天升至表面,夜间下沉至最大深度,不常见23.以腔肠动物为例,说明浮游生物对浮游生活的适应。

       浮游生物之所以能在水中保持悬浮状态,就因为具有以下一些结构或行为上的适应:①扩大个体表面积如角刺藻的细胞两侧有细长的角毛;桡足类具细长而多毛的第一触角和尾叉刚毛;龙虾幼体的头胸部扁平叶状,胸足细长分叉等②结成群体来扩大与水接触的表面积,这在硅藻类和管水母类最为突出③减轻身体比重来增加浮力管水母类能分泌气体,如僧帽水母群体的顶端有一个充满气体(主要是氮)的大型气囊桡足类分泌油点,哲水蚤体内还有一个狭长的油囊海樽类分泌胶质囊有些种类以增加体内含水量来减轻体重,如水母的含水量一般高达96%以上有些种类的外壳和骨骼退化或消失从而减轻体重,这在浮游甲壳动物和软体动物最为显著24.毛颚动物的分类依据有哪些? 身体前端有几丁质组成的钩状颚刺(4~12)左右对称,有侧鳍、尾鳍和体腔,身体较透明、细长似箭(1~3厘米),被横隔膜分为头部、躯干和尾部无特殊呼吸和排泄系统雄性先成熟的雌雄同体在胚胎发育上属后口动物海生,营浮游生活25.简述桡足亚纲的特征 身体狭长(1~4m。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