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管理信息系统期末复习整理版.doc
3页1、手工环境下与IT环境下账务处理的异同相同:流程最终结果都是账簿和报表,处理过程都实现了凭证→账簿→报表的全过程不同:(1)数据处理起点和终点不同手工:原始会计凭证→编制并上报报表IT:原始快凭、记账凭证、机制凭证→计算机自动输出账簿和固定报表 (2)数据处理方式不同手工:不同的财会人员按选定的会计核算组织程序,分别登记到不同的账簿中IT: 无需选择会计核算组织程序,数据间运算归集由计算机自动完成3)数据存储方式不同手工:会计数据存储于纸张中IT:会计数据存储于数据文件中,需要时通过查询或者打印机输出4)对账方式不同手工:财会人员定期将总分类账、日记账、与明细账中的数据进行核对IT:只要程序正确,计算错误完全可以避免,因而无需对账5)会计资料的查询统计方式不同手工:要付出大量劳动力IT:高速、准确2、发票管理流程v 发票处理当采购部门或财会部门收到供应商的发票时,从采购发票文件中获取数据,自动生成采购发票的基本信息;v 发票管理岗位人员只将采购发票上的金额录入计算机,并保存在临时发票文件中如果企业使用了EDI系统进行网上采购,那么可以通过EDI网络系统自动定期获取供应商发票并保存在临时发票文件中,经过发票与采购订单核对后的发票,才能保存在采购发票文件中。
v 实时控制对采购发票进行实时控制,计算机自动从采购订单文件中获取合同金额,从临时采购发票文件中获取录入发票金额如果发票金额大于合同金额,此发票不能处理,即对采购发票进行实时刚性控制;否则,生成采购发票,并将结果保存在采购发票文件中这是一个非常重要的控制点,为杜绝不合法的采购事件发生起到重要的控制作用在IT环境下,发票管理岗位可以设在财务部门,也可以设在采购部门,但该岗位的人员必须是财务人员,并受财务部门管理v 采购结算根据采购发票等信息、入库单信息确认采购成本,并根据财会人员预先设置凭证模版,自动生成转账凭证,传递到总账系统的临时凭证文件中3、采购发票实时控制方式的设计v 在手工环境下采购发票的控制受人为影响因素比较大,其结果是无效的采购发票进入企业,财会人员被动地编制凭证,记账,导致采购过程时控,采购成本居高不下v 在IT环境下由于财会人员能够实时从数据库中获得采购订单、入库单等控制依据,因此,对采购发票进行实时控制成为可能在设计采购与付款子系统时,应该改变观念,将事后控制转变为实时控制,并用实时控制的方法控制采购活动4、供应商编码原则v 一致性原则:供应商是来自全面各地甚至不同国家,而国家、地区在在行政管理上国家已经给出了统一的编号,如北京区号:010,南京区号:025。
因此,供应商编码应该与国家行政区号保持一致v 层次性原则:供应商来自不同的省、市、县等,因此,在编码上要体现其层次性,便于按省、市进行统计和分析v 易用性原则:供应商是法人,每个法人都有区别与其他法人的号码,因此,在编码设计时可以采用号码,便于使用和记忆5、 总账、账务处理子系统的特征v 规范性、综合性强、集成性、正确性要求高6、凭证录入模块的正确性检查及凭证修改(1)正确性检查:存在性检查、是否是明细账科目检查(不能输入控制性或父科目)、与凭证类型是否一致(2)凭证修改:无痕修改:输入后未审核或审核未通过的直接通过凭证修改模块修改、已审核但未记账的通过凭证审核功能取消审核后再修改有痕修改:总账子系统是通过保留错误凭证和更正凭证的方式留下修改痕迹的发现已经记账的凭证有误的修改要留下审计线索,采用红字冲销法:将错误的凭证采用增加模块录入一张“红字”凭证,再录入一张蓝字凭证7、初始设置基本内容和原因初始设置:账务处理前首先根据本单位的业务属性进行具体设置,即将企业个性化信息保存在相应数据文件中基本内容:设置帐套、人员权限设置、科目、凭证类型、初始余额录入、其他设置原因:保证公司一定范围内的个性化核算和管理需求。
8、 科目编码的方法、意义及原则: 方法:顺序编码:按编码对象顺序排列进行编号的方法优点:处理简单,可知已编码数;缺点:混乱、难以记忆,不能反映经济内容位数编码:将编码的每一位或几位赋予一定的含义进行编号优点:清晰、能反映经济内容;缺点:拓展困难分组编码:按数字顺序进行分组,由某一特定号码至另一特定号码代表某一类项目的一定类别名称优点:更灵活、更能反映经济内容;缺点:混乱,无层次性意义:采用会计科目编码便于反映会计科目间的逻辑关系、保证会计科目的唯一性、便于计算机处理和分类、节省存储空间、提高处理速度原则:规定性原则(第一级4)、层次性原则、一致性原则、简短性原则、扩展性原则9、会计科目编码体系的设计定长定位:各级科目编码的长度固定优点:可识别编码的层次;缺点:可能有位数不够或空间浪费不定长方式:除一级科目长度固定外,其他各级科目长度不固定优点:解决了简短性原则和拓展性原则之间的矛盾;缺点:不能识别编码的层次立体科目:将重复的科目分离出来,按项目进行存储,将项目和科目建立动态链接采用立体科目方法设计科目编码体系,可以细化部门核算和管理不仅如此,当企业需要按个人往来、单位往来、项目等细化核算和管理时,可以借鉴立体科目方法设置科目编码体系,将重复的部分从科目中分离出来,将科目的属性——辅助核算设置成个人核算、单位核算、项目核算等,这样就可以发挥计算机快速处理数据的优势,为细化核算与管理提供支持。
n 将需要按事业部辅助核算的科目设置为“部门核算”n 将事业部和组代码从科目编码中剥离出来,在部门档案设置模块中建立各个事业部的资料,在科目设置时只对费用进行编码在凭证录入等数据处理过程中,计算机根据辅助核算的内容(如部门核算)链接相应的部门档案,并要求会计人员确认费用是由哪个部门发生的,这样便可以完成对相应部门和有关费用的处理10、实现往来核算和管理的基本原理(1)在科目设置时,将具体往来单位从科目体系中剥离出来,将剩下的往来辅助核算定义为“往来”;(2)通过“建立往来单位通讯录”模块,将往来单位信息存放在往来单位通讯录文件中进行统一管理;(3)输入记账凭证时,系统自动从往来单位通讯录文件中提取往来单位供财会人员选择;(4)查询、输出往来信息,可以通过使用往来和核算与管理模块完成11、现金流量表如何生成,与其他报表的区别:把某些科目指定为现金流量科目、做凭证时会跳出是否录为现金流量、定义现金流量表格式及取数的公司、生成、其他报表均在月末做,现金流量表在平时做名词解释1、账务处理:是指从价值管理的视角出发,运用货币形式的信息计量,借助于专门的会计核算方法,对各单位(会计主体)的经济业务进行核算、控制,产生一系列财务信息和其他经济信息,为企业内部和外部的信息使用者提供服务来创造价值。
2、总账子系统的基本功能是通过采集数据、加工和存储数据、报告财务信息,实现对企业经营活动进行核算和控制,保证会计信息的真实、准确和有效3、会计科目编码设计是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及会计科目的设置,按照一个系统的方案确定出各级科目唯一数字编码的方法4、数据:是反映客观事物的性质、形态、结构和特征的符号,并能对客观事物的属性进行描述5、会计数据:是用于描述经济业务属性的数据在会计工作中,从不同来源、渠道取得的各种原始资料、原始凭证、记账凭证等会计数据的载体上就有大量描述经营业务属性的数据,都称作为会计数据 6、信息:是数据加工的结果,它可以用文字、数字、图形等形式,对客观事物的性质、形式、结构和特征等方面进行反映,帮助人们了解客观事物的本质7、会计信息:是反映组织财务状况和经营成果的信息它是对反映组织运作的数据,按照一定的要求或需要进行加工、计算、分类、汇总而形成有用的信息产品 8、信息系统:是以信息基础设施为基本运行环境,由人、信息技术设备、运行规程组成的,以信息为处理对象,进行信息的收集、传递、存储、加工,辅助组织进行各项决策的人-机相结合的系统9、会计信息系统:是一个面向价值信息的信息系统,是从对其组织中的价值运动进行反映和监督的角度提出信息需求的信息系统,即利用信息技术对会计信息进行采集、存储和处理,完成会计核算任务,并能提供为进行会计管理、分析、决策用的辅助信息的系统。
10、会计科目是对会计业务具体核算内容进行分类的名称会计科目编码设计是根据会计制度的规定及会计科目的设置,按照一个系统的方案确定出各级科目唯一数字编码的方法会计科目编码在手工操作下一般不使用,但是采用计算机处理会计数据时,则需要采用会计科目编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