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实验三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docx
5页实验三 恒压过滤常数测定实验1.实验目的(1) 熟悉板框压滤机的结构和操作方法(2) 测定恒压过滤常数K、q、6 e e(3) 测定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2.基本原理由恒压过滤方程q 2 + 2 q q = K0 e式中:q—单位过滤面积所得滤液体积,m3/ m2; 6 — 过滤时间, s;K- 恒压过滤常数, m2/s;qe- 反映过滤介质阻力的常数, m3/ m2 e微分得:2(q + q )dq = Kd0将上式写成差分形式,则:eA0 2 - 2— q + qAq K Ke式中:Aq —每次测定的单位过滤面积滤液体积,m3/ m2;—每次测定滤液体积m所对应的时间间隔,s;q —相邻二个q_值的平均值,m3/ m2以A0 /Aq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将上式标绘成一直线,由该直线的斜率和截距可求出过滤常数K和q,而虚拟过滤时间Q =q 2/Ke ±e也可将恒压过滤方程变为:0 1 2 q_ = q + -eq K K以0 / q为纵坐标,q为横坐标,绘成一直线,由直线的斜率和截距求出过滤常数K和qe改变过滤压差△ p,可测得不同的K值,、由K的定义式K = 2k(Ap)1-s两边取对数得:lgK = (1 - s )g(Ap)+ lg(2k)在实验压差范围内,若k为常数,则lgK〜lg(Ap)的关系在直角坐标上是一条直线,斜率为 (1-s),可得滤饼压缩性指数s。
3.实验装置与流程本实验装置由空压机、配料槽、压力贮槽、板框过滤机(板框厚度25m m,每个框过滤 面积0.024m2,框数2个)等组成,其流程如图2-3所示4.实验步骤(1) 在配料槽内配制含CaCO3约10%(质量)的水悬浮液2) 开启空压机,将压缩空气通入配料槽,使CaCO3悬浮液搅拌均匀 3)正确装好滤板、滤框及滤布滤布使用前用水浸湿,滤布要绷紧,不能起皱(注意用螺旋压紧时,千万不要把手指压伤,先慢慢转动手轮使板框合上,然后再压紧)4)在压力料槽排气阀打开的情况下,打开进料阀门,使料浆自动由配料槽流入压力贮槽 至其视镜 1/2 处左右,关闭进料阀门5)通压缩空气至压力贮槽,使容器内料浆不断搅拌压力料槽的排气阀应不断排气,但 又不能喷浆6)调节压力贮槽的压力到需要的值首先,分别设定三个压力定值阀来维持恒定的压力 (一旦调定压力不要再动),再开启相应的电磁阀,通过调节压力贮槽上方排气阀开度的大 小进行压力细调每次实验,应有专人调节压力并保持恒压最大压力不要超过0.3MPa7) 一切准备就绪后,打开过滤机的进料阀及滤液出口阀,开始实验实验时可使用手动 或自动方法手动方法:准备好秒表和量筒,滤液从汇集管中流出时开始用秒表计时,同时用量筒计 量滤液量,每隔一定时间间隔,记录相应的滤液量,注意秒表不要中断。
第一个压力下的实 验做完后,卸料、清洗、重新装合,开启相应的电磁阀进行下一个压力下的实验自动方法:将滤液视为清水,利用带通讯接口的电子天平读取对应计算机计时器下的瞬 时滤液质量,并将滤液质量转换为体积先进入“恒压过滤实验”计算机控制界面, 当滤 液从汇集管中流出时单击“开始实验”按钮开始实验,每隔一定时间间隔(或滤液量)单击 “采集数据”按钮由计算机自动记录有关数据 完成一个压力下的实验后单击“本次压力 下实验完毕”按钮,卸料、清洗、重新装合,开启相应的电磁阀进行下一个压力下的实验 所有实验完成后单击“退出”按钮停止实验8) 实验结束后关闭仪表电源、总电源,将滤液及滤饼重新倒入配料槽内(为下次实验备 用),清洗滤框、滤板、滤布,注意滤布不要折,最后清理实验现场压力定值阀图 2-3 过滤实验流程简图5.实验数据记录实验日期: 装置号: 同组实验人员: 料浆浓度: 滤框个数: 滤框尺寸: 序 号过滤压差△P1 =过滤压差△P2 =过滤压差△P3 =过滤时间s滤液量ml过滤时间s滤液量ml过滤时间s滤液量ml6.实验结果(1) 由恒压过滤实验数据利用直线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过滤常数K、q、&。
e e(2) 由不同压差下的过滤常数利用直线图解法或最小二乘法求出滤饼的压缩性指数s7.思考题(1) 板框过滤机的优缺点是什么?适用于什么场合?(2) 板框过滤机的操作一般分哪几个阶段?( 3)为什么过滤开始时,滤液常常有点浑浊,而过段时间后才变清?(4)影响过滤速率的主要因素有哪些?当你在某一恒压下所测得K、q、Q值后,若将过e e滤压强提高一倍,问上述三个值将有何变化?。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