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Unit2OnMovies.pdf
5页Unit 2 On Movies Passage A 参考译文 电影的诞生 几个世纪以来人们一直困惑于如何让画面真正的动起来使得图像在屏幕上 真正动起来的成功尝试发生在17世纪中叶1659年荷兰科学家克瑞斯汀· 哈根斯 , 现代投影仪的鼻祖,发明了“魔灯”他通过使用“魔灯”把医学图像通过投影 的方式展示给观众此时的“魔灯”是利用太阳光(或者其他光源)照亮有手绘 图案的玻璃状透明物并且通过单个透镜进行投影18世纪90年代,盖斯帕尔· 罗 伯特的魔术幻灯展览吓坏了观众,因为此展览利用 “魔灯”投射幽灵和逝者灵魂 的幻妙影像到 19 世纪中叶,讲解“魔灯”原理的读物随处可见为了产生移 动的幻觉,“魔灯”的使用者们利用多个灯源或镜子投射影像 第一个真正动起来的画面出现在19世纪20年代,当时“视觉停滞”原理已经 被用来制作儿童玩具和其它简单的娱乐设施幻影转盘” 是在单个圆盘两面分 别画上不同的图像 (如一面是一只小鸟, 另一面画有鸟笼) 当圆盘快速旋转时, 两幅画面便会融合起来(即出现小鸟进入鸟笼中的感觉)在19世纪50年代初, 一名为伯朗· 弗兰兹·万·优查缇尔斯的澳大利亚军官研究出一种更加复杂的电 影放映设备。
该放映机由一个边缘有许多齿孔,并画有一系列略有差异图像的圆 盘组成当圆盘在镜子前旋转起来时,观看者可以从齿孔中看到活动的影像展 示这一运动的更简单的方法就是流行于19世纪60年代末的“手翻书” 在书的每 一页上绘有位置略有差异的物体的图片,当读者快速翻动书页时, 图片便会给人 动起来的幻觉 以上早期的装置都不够令人满意早期的“魔灯”中使用的图片是手绘的 用“弗兰兹的电影放映设备”或“手翻书”展示的图片一次不能播放给许多人观 看解决这些问题要依赖于摄影技术在1826年,法国发明家约瑟夫·涅普斯拍 出了第一张真正的照片 涅普斯在其窗前放置了一个暗箱(仅一侧有一小孔可使 光线射入),并且把涂有感光化学原料的金属板至于其中曝光8小时在 19世纪 30年代,法国另一位发明家路易斯· 达盖尔对涅普斯的技术加以改进发明了摄影 术中的最早的“银板摄影法” 遗憾的是对于要制作电影的发明家来说银板摄影法的用处不大,因为此法 要用镀了昂贵的银的铜板,并且还要求被摄物体要保持静止15到30秒然而 19 世纪中叶两项重大的技术发展推动了摄影术的快速前进首先是价格低廉的铜的 替代品出现,如:玻璃板、感光纸以及1880年出现的软胶卷。
其次是新型涂层材 料的出现, 使得胶卷曝光的时间大大缩短这样摄影师具有了更大的自由度19 世纪70年代末期,采用“干洗感光片”即利用凝胶感光剂做涂层,将曝光时间缩 短到1/25秒,把摄影师从必须立即冲洗照片的负担中解脱出来 第一次对动态物体的成功拍摄源于加利福尼亚铁路大亨的实验1872年,加 利福尼亚的州长勒兰德·斯坦福雇用摄影师德沃德·穆布里奇帮助其赢得赌注 斯坦是个热忱的养马人, 他下注一匹飞驰的马会四蹄腾空1877年,英国出生的 摄影师德沃德·穆布里奇沿着赛马跑道设下12台照相机,并且用绳子拴住快门 当赛马跑过时, 带动绳子按下快门, 这样12张接近的分解镜头证实了斯坦福的猜 想四年之后,法国生物学家艾蒂安·朱尔·马雷成为第一个用单个相机拍下 运动图片的人 马雷把相机做成了步枪的形状 在“枪筒”末端安有圆形感光片, 另外还安有一小型马达, 它能在按动快门时带动感光片旋转利用这个装置马雷 能在1秒钟内拍摄 12张照片 1888年,托马斯·爱迪生把研制拍摄电影设备的任务交给了当时主要的发 明家之一-威廉姆·肯尼迪·拉瑞·迪克森爱迪生想象中的摄影机是“正如留 声机可以保存声音一样,而摄影机是保存图像”。
迪克森开始仿造爱迪生的留 声机,在转筒中放置很小的图片,转筒中的光源照亮图片后来他决定使用乔 治·伊斯曼发明的并已用于其柯达相机上的软胶片迪克森在软胶片的边缘打上 均匀的齿孔,以保证胶片在相机中以相同的间隔移动 为了展示影片,迪克森和爱迪生发明了一个投币式的“窥看”装置即“活 动放映机”由于“活动放映机”只能装50英尺长的胶片,其放映时间只有35 到40秒, 太短无法讲述故事, 仅能放映日常生活中简单的场景, 如第一部电影《弗 莱德·奥兹的喷嚏》,及重新编排的历史事件歌舞杂耍巡回演出的片段和名人 照片然而“活动放映机”迅速获得成功,1894年投币式“活动放映机”出现在 旅馆、商场、沙龙和被称为5分钱的娱乐场中 爱迪生急于扩大“活动放映机”所带来的利润而无意研制电影放映机他 说:“如果研制出银幕放映机,它会毁了目前的一切”结果是其竞争对手领先 研制出银幕放映机 在设计使用的银幕放映机时,发明家们面临着一系列严峻技术问题:如放 映机必须使每个画面停留一下, 这样画面会清晰地停留在观者的视网膜上并且还 要很快的放出下一个画面 法国的奥古斯特· 卢米埃和路易· 卢米埃两兄弟首先 解决了这一难题。
他们借鉴缝纫机的停顿原理, 即缝纫布料的同时又使得布料前 进的原理 1895年,卢米埃兄弟发明了便携式电影摄像机和放映机 爱迪生最终认识到电影放映机的潜在市场,从而与曾设计出可用放映机的 托马斯·阿尔马特签订协议1896年4月,二人揭开了老式放映机的面纱,并且 首次为美国公众进行银幕电影的放映注释: 1.For centuries, people wrestled with the problem of realistically reproducing moving images. (L1 Para1) Wrestle with: try to understand or find a solution to a difficult problem 全力对付;努 力克服 It’ s hard to wrestle with the temptation. realistically: in a realistic manner This horse was realistically painted. 2.The first successful efforts to project lifelike images on a screen took place in the mid-17th century. Project: throw, hurl 投射 The film was projected onto the screen. Images are projected onto the retina of eyes. 影像被投射到眼睛的视网膜上。
3. When rapidly spun, the images appeared to blend together(so that the bird seemed to be inside the cage). (L4 Para2) Spin: (past participle--spun) vt assertion; belief My contention is that the government ’s plan would never have been successful whatever had happened.我的论点是无论发生什么事情,政府的计划都不会成功 That proved ⋯⋯.定语从句,修饰contention;producing 12 closely ⋯⋯ contention, 现在分词短语做结果状语 7. Apparatus :set of instruments 装置,仪器 (L4 P21) The demonstrators set up apparatus for the experiment. 8. Edison envisioned a machine “ that should do for the eye what the phonograph did for the ear.” (L4 P21) envision: imagine; conceive of I can’ t envision him doing such terrible things. That should do⋯.the ear. 这部分是 machine的宾语补足语。
在that 从句中, what 引导的名词从句做do 的宾语 9.perforation: [? p? ? f ?'re? ? n] a hole made in something (L9 P21) 10. Vaudeville:['v? ? d?v? l] 杂耍,轻歌舞剧(Para 3 P21 ) arcade [ɑ ? 'ke ? d] 游乐中心 11. Eager to maximize his profits,⋯⋯ (Para 4 P21) Maximize profits: 追求最大限度利润 What do managers care about? Do they want to maximize profits? 12. As a result, Edison’ s competitors would take the lead in developing screen projection. (Para 4 P21) Take the lead ⋯:引导,带头,做榜样 She always takes the lead when we plan to do anything. Passage B 参考译文 美国电影业简史 1896年4月23日,电影首次在美国纽约上映。
发明留声机的托马斯·爱迪生 也是电影界的先驱, 他的公司生产了第一台照相机和放映机,并且借助相机和放 映机,从此他们开始制作第一批电影——主要是风景片或者报导公共事件然而 爱迪生忽视了电影内容,因此其电影未受到大众的追捧 爱迪生的竞争对手埃蒂文·鲍特首先制作出时长10分钟的故事短片 1903年 其电影《火车大劫案》上映反映生活中普通人的电影受到人们欢迎 发生在 1908年的电影界变革与失意的舞台剧演员兼编剧D·W ·格里菲斯有紧 密联系格里菲斯制作了大约400部电影并且形成了独特的成功模式他认为电 影受欢迎必须具备以下条件: 1. 以现实为背景; 2. 利用特写镜头和演员建立的亲 密关系; 3. 出乎意料的情节; 4. 完美的结局换句话说, 要使美国观众喜欢电影那么它必须包括现实主义﹑浪漫元素﹑高 标准的道德准则和乐观主义精神这些要素也是当今电影成功的要素片场和明 星体制形成后, 美国电影才真正步入产业时代这两种体制的发展是缓慢的,并 且与好莱坞息息相关 好莱坞是靠近洛杉矶的农场小镇,在19世纪,它与美国电影业毫无瓜葛当 时许多出名的电影导演, 如:格里菲斯均在纽约﹑芝加哥﹑费城等大城市拍摄影 片,而且电影背景多为各大城市的街景。
后来,电影的情节越来越复杂,影片也 越来越长制片商冬日里开始寻找阳光明媚风景秀丽的地方制片商开始在价格 低廉气候怡人的南加州建起全年可用的影厂第一个电影厂于 1911年在好莱坞建 成,自此好莱坞成为美国电影业的中心好莱坞的工作室不断增加扩建 由于舞台演员认为演电影不体面,有损其名声,所以最初的电影演员是匿名 演出特写镜头的使用改变了这一现状,演员开始备受瞩目 直到20世纪20年代 明星制度形成后,电影明星为公司带来百万美元的收益 20世纪20年代初,好莱坞成为世界电影中心,它几乎垄断了全美电影,并且 80% 的收入来自海外 20年代时,好莱坞通过招募欧洲最有才华的男女演员来提 升自己在世界电影业的领先地位,这其中包括女演员葛丽泰· 嘉宝、海迪·拉玛; 导演如:恩斯特·刘别谦 和约瑟夫·冯·斯登堡,还有摄像师、灯光师和舞台布 景设计师等 到了20年代末,好莱坞宣称其已经成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