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卢卡契与马克思物化理论对比.doc

3页
  • 卖家[上传人]:gg****m
  • 文档编号:286631036
  • 上传时间:2022-05-0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18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内容摘要:西方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卢卡契创造性地提出了物化概念,与马克思 物化理论中的异化劳动概念类似,本文将从理论的范畴.提出态度和提出目的三 个方面来比较二者的异同关键词:卢卡契马克思物化“在黑格尔那里,异化问题第一次被看作是生存于世界并面对着世界的人的 地位的根本问题”,而马克思则区分了对象化与异化的不同,卢卡契与黑格尔一 样,将异化与物化混为一谈,卢卡契的物化理论与马克思的物化存在区别也有相 似之处一、理论范畴卢卡契认为“物化是生活在资木主义社会中的每一个人的必然的、直接的现 实”,即“人自身的活动,他自己的劳动变成了客观的,不以自己的意志为转移 的某种东西,变成了依靠背离人的自律力而控制了人的某种东西”卢卡契的物 化理论分为主观方面和客观方面,客观方面即这个劳动产品一旦产生,又变成独 立于人的东西,而主观方面就是劳动产品反过来统治和支配人以及人与人之间的 关系而马克思的物化理论则包含两种物化,一是“个人在自然规定上的物化”, 这一种类型类似于黑格尔的“对象化”,主体通过自己的活动,特别是劳动,把 自己的特征客观化,即溶解在主体施加了作用的那些对象之中,这一点是人的木 质属性的体现;二是“个人在一种社会规定上的物化,同时这种规定对个人来说 又是外在的”。

      这种观点实质是马克思的“异化”理论,是人在特定社会环境下 的社会属性,马克思又将异化分为四种形式,即劳动产品的异化、劳动活动木身 的异化、人的木质的异化和人与人的异化,“马克思又将其进一步区分为'物的 异化'和人的'自我异化'”因此从理论范畴上对比卢卡契和马克思的物化理论,相同之处在于,二者都 强调人生产出来的劳动产品独立于人并反过来统治人和支配人这一观点卢卡契 运用他的物化理论来批判资木主义社会的不合理,而马克思也同样下意识地把他 理论中的劳动异化现象放到资木主义条件下加以探讨,马克思“物的异化”中劳 动产品的异化与卢卡契物化的客观方面是相同的而不同之处在于,卢卡契只看 到客观的物化现象中属于人的社会属性的不合理的一面,而没有看到属于人的木 质属性的合理的一面,即人要将自己的力量体现在客观对象中的木能马克思对 于物化的认识则较为全面,兼顾了人木能需求的“物化”和在资木主义社会中不 得不参与的社会的“物化”综上所述,卢卡契的物化理论基木是包含于马克思 的物化理论的,前者范畴小于后者提出态度对比卢卡契和马克思二人对物化理论的提出态度,我们不难发现,前者持消 极态度而后者持积极态度卢卡契是站在否定的立场上,以物化现象一一人牛产出来的劳动产品反过来 统治和支配人,践踏人的主体性这种罪恶来证明并批判资木主义木质的不合理。

      他对于资木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对象化没有一个全面的理解,忽视了人木能的合理 的一部分以及资木主义生产过程中的积极因素而只看到扼杀人主体性的不合理 的一部分,导致他完全站在否定消极的立场上看待物化批判资木主义社会而马 克思的物化理论则更多地看到了物化中合理的积极面,即使是在其异化理论中对 资木主义进行批判的那一部分,也是基于人性的先天信仰他从人性的角度出发, 肯定了木能作用下的物化符合人性发展的积极意义,又以束缚人性为出发点批判 了资木主义生产中不合理的异化现象因而,从理论的提出态度来看,卢卡契是 消极的二马克思是积极的三、提出目的总的來说,卢卡契提出物化理论着眼点在于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企图克 服这种物化现彖恢复人在与对彖Z间的主体地位和不受资本主义生产控制的自 由意志而马克思的着眼点在于反对不合理的资本主义生产制度和方式造成的奴 役、压迫和经济上的榨取,其重点不在于这种由本能而生发的对象化现象在资本 主义生产过程中的变异对人的主体性和自由意志的扭曲卢卡契希望通过寻求“整体的人”、“完整的人”而不是像机器零部件一样机 械地重复着外乎本能的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來克服物化,而作为社会变革力量的无 产阶级却不能完成这一使命,因为产生于资产阶级Z后的无产阶级,其劳动的主 体性从这一阶级产生的开始便淹没在资本主义物化的大浪潮中。

      卢卡契力图恢复 人的主体性和总体性而彻底否定物化现彖,其结果只能是矫枉过正,反方向扼制 人性,其理论不可自圆其说因而其可行性遭否定物化”源于黑格尔的“对象化”理论,即人要将自己的力量施加并体现在 对彖Z中的本能随着人类社会的发展与进步,这种本能逐步发生变化马克思 较全面地看待了本质性的本能与社会性(主要是资本主义性质)的异化,而西方 马克思主义的奠基人卢卡契则为恢复人的主体性和主体性对资本主义生产过程 中不合理的物化现彖进行了彻底的批判参考文献:[1] [2]卢卡契(著),杜章智(译).历史与阶级意识一一关于马克思主义辩证法的研究[M].北京:商务印书馆,1996.[3] [5][匈]卢卡契.历史和阶级意识[M].重庆:重庆出版社.[4] 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三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60.[6] 苟东锋.在物化之后寻找人一一卢卡奇《历史与阶级意识》解读[N].江西科技师范学 院学报,2011年8月第4期.[7] 张秀琴.“异化”批判及其问题:卢卡奇与马克思意识形态理论比较研究[N].中共南京 市委党校南京市行政学院学报,2005-6-10.。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