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VVVF门机控制系统器操作说明书.doc
15页wordVVVF门机控制器操作说明VVVF门机控制器——操作说明书注:H100版以后〔包括H100版〕的门机变频器、面板控制模式和端子控制模式的设定是由变频器壳体上手动/自动开关来设定,开关放到手动即为面板控制模式;开关放到自动即为端子控制模式F11对于H100版以后的门机变频器不起作用,对于H100版以前仍然为0 — 面板控制模式; 2 — 端子控制模式1. 安装工作程序1.1 安装须知事项1. 1. 1 控制器设计安装于轿顶操作与安装时应小心,尤其不能有金属、水、油或其它异物进入门机控制1.1.2 不要将门机控制器安装于易燃材料上1.1.3在轿顶安装门机控制器时,一方面要保证面板能被良好的观察,另一方面要保证门机控制器的清洁1.1.4 在进展接线工作前,必须确保门机控制器电源至少已切断两分钟否如此会存在电击或放电危险1.1.5门机控制器的接线必须由有专业资格的人员来完成1.1.6检查安全开关电路是否断开〔急停〕1.1.7 确保所有的电气部件都正确接地1.1.8 确认门机控制器有正确的电源电压1.1.9反复确认装置接线正确1.2 使用须知事项1.2.1 在布线过程中始终注意信号与控制线〔弱电〕与交流电源线、电机线〔强电〕之间保持一定距离,不要混在一起,防止造成干扰。
1.2.2 在轿厢启动前,控制系统必须给出关门指令,并且在轿厢运行过程中始终给出关门指令,防止门锁断开造成中途停车1.2.3 HdXX或HXXX〔Hd4、H100等为软件版本号〕为软件版本标志,“20. 00〞—为可读入脉冲数,如遇软件版本升级,恕不再另行通知1.2.4 对于开关门控制信号输入必须使用无源触点,防止造成门机变频器损坏或工作不正常1.2.5 在使用前必须仔细阅读本说明书2.产品介绍2.1 工作环境2.1.1 使用在无尘埃、腐蚀性气体、可燃性气体、油雾、水蒸气的环境中2.1.2 温度:-10℃~+40℃2.1.3 湿度:小于90%RH,无结露2.1.4 存贮温度:-40℃~+70℃2.1.5 防护等级:IP402.1.6 冷却方式:自然冷却2.2 产品技术指标与规格2.2.1 供电电源:〔1〕单相交流180V ~264V〔2〕频率50Hz~60Hz±5%2.2.2 输出电压:三相交流 220V2.2.3 输出功率:0.4KW、0.8KW2.2.4 输出频率:0.45 Hz~50Hz2.2.5 输出频率分辨率:0.01Hz2.2.6 载波频率4KHz~16KHz2.2.7 外型尺寸:见3.1.12.3 控制面板说明通过操作装有8个按钮与四位七段数码管显示的控制面板给装置设定参数。
2.3.1 DO发光二级管点亮,指示变频器正在执行开门2.3.2 DC发光二级管点亮,指示变频器正在执行关门2.3.3 Hz发光二级管点亮,指数码管所显示数值的单位为赫兹2.3.4 %发光二级管点亮,指数码管所显示数值的单位为百分数2.3.5 SEC发光二级管点亮,指数码管所显示数值的单位为秒2.3.6 MIN、MIC、MIS发光二级管为备用2.3.7 写入键,把修改后的数据存储到变频器中2.3.8 功能键,用以切换数码管所显示的是参数值还是参数单元2.3.9 增减键,用以调整数码管所显示数值大小2.3.10 面板控制状态下的开关门按键2.3.11 “强迫关门pelclose〞面板控制状态下的慢速关门按键2.3.12 “停止 Stop〞面板控制状态下的停止按键3.变频器安装与配线3.1 安装位置与空间3.1.1 B型、C型、D型变频器外型 尺寸单位:mm3.1.2 门机变频器安装轿顶上,一方面要方便观察门机变频器工作状态,另一方面要保证门机变频器清洁,有一个良好散热空间3.2 端子图与说明3.2.1 不带航空插头B型变频器端子图3.2.2 不带航空插头B型变频器强电端子说明端子号线号功能说明被住PH1输入电源〔供电〕火线〔AC220V〕N2输入电源〔供电〕零线〔AC220V〕E3地线黄/绿线U24变频器输出U相,接电机U相V25变频器输出V相,接电机V相W26变频器输出W相,接电机W相3.2.3 带航空插头B型变频器端子图3.2.4 带航空插头B型变频器强电端子说明航空插头线号功能说明备注CT1-11输入电源〔供电〕火线? 〔AC220V〕棕或红色线CT1-22输入电源〔供电〕零线? 〔AC220V〕蓝或黑色线CT1-33地线黄绿色线CT2-124变频器输出U相,接电机U相棕或红色线CT2-225变频器输出V相,接电机V相蓝CT2-326变频器输出W相,接电机W相黑CT2-4E地线黄绿色线3.2.5 B型变频器其他端子说明端子号线号功能说明J2113a“门开齐〞信号输出。
门开齐后与12接通J2212“门开齐〞信号输出,公共端J2313“门开齐〞信号输出,门开齐后与12断开J4116“指定位置〞信号输出,门到达指定位置与17接通J4217“指定位置〞信号输出,公共端J4316a“指定位置〞信号输出,门到达指定位置与17断开J3218“门关齐〞信号输出,公共端J3319“门关齐〞信号输出,门关齐后与18断开J3119a“门关齐〞信号输出,门关齐后与18接通IN34“开门〞指令输入端IN45“关门〞指令输入端IN16“停止〞指令输入端IN27“轻推〞指令输入端〔以慢速关门〕0V11“开关门〞指令输入公共端S120编码器脉冲输入AS221编码器脉冲输入B12V22编码器电源+12V0V23编码器电源0V3.2.6 带门区信号的B型门机变频器端子图3. 2. 7 电源插头、电机插头、门位置输出插头开关门命令输入插头,编码器插头与普通B型门机变频器功能、位置完全一样,这里要说明门区信号SO+,SO-信号输入插头有两种接线方式,取决于门区信号高的有效还是低的有效门区信号回路采用外供电直流24V电压,如果低的有效,把SO+接24V,SO—接门区信号,如果高的有效,SO—接24V回路中的0V,SO+接门区信号。
3.2.8 C型变频器端子图 3.2.9 C型变频器P1插头为交流220V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线 号功能说明备 注P1— 1L输入电源〔供电〕火线〔AC220V〕红或棕线P1— 2PE地线黄/绿色P1— 3N输入电源〔供电〕零线〔AC220V〕兰或黑3.2.10 C型变频器编码器P3插头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线 号功能说明备 注P3— 115V编码器供电电源直流+15V棕色P3— 2T1编码器A脉冲输入黄色P3— 3T2编码器B脉冲输入绿色P3— 4GND直流15V电源的0V白色P3— 5GND直流15V电源的0V白色3.2.11 C型变频器P5控制命令插头各引脚说明插头位置 线 号 功能说明 备 注 P5—1 24VDC 直流24V供电 P5—2 DOS 重开门输出 P5—3 DOL 门开齐信号输出 P5—4 ST1 三线编码命令输入 P5—5 ST2 三线编码命令输入 P5—6 ST3 三线编码命令输入 P5—7 REV 反向开门命令输入 P5—9 DOB 开门钮开门指令输入 3.2.12 C型变频器CT2电机插头各引脚说明 CT2电机航空插头线 号 功能说明 备 注CT2—1 24 变频器输出U相接电机U相 棕色或红色 CT2—2 25 变频器输出V相接电机V相 兰 CT2—3 26 变频器输出W相接电机W相 黑 CT2—4 E 地线 黄/绿 3.2.13 D型变频器端子图.2.14 D型变频器CT1交流220V电源插头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线 号 功 能 说 明备 注 CT1—1 L 输入电源〔供电〕火线 〔AC220V〕 棕色或红色 CT1—2 N 输入电源〔供电〕零线 〔AC220V〕 蓝或黑 CT1—3 E 地线 黄/绿 3.2.15 D型变频器P2交流110V插头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线 号功 能 说 明备 注 P2—1 AC110V 急停回路交流110V 棕或红 P2—2 HL1 HL1 蓝或黑 3.2.16 D型变频器P3编码器插头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 线 号 功 能 说 明 备 注 P3—1 0V 编码器供电0V 白色 P3—2 B 编码器A相脉冲 绿色 P3—3 A 编码器B相脉冲 黄色 P3—4 +12V 编码器供电直流12V 棕色 3.2.17 D型变频器P5控制信号插头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 线 号 功 能 说 明 备 注 P5—1 DC240V 直流24V P5—2 HL2 直流24V回路0V 〔地线〕 P5—3 FSO 门区信号输入端 P5—4 DOB 开门钮开门命令输入端 P5—6 LRD 光幕重开门命令输入端 3.2.18 D型变频器CT2电机插头各引脚说明 插头位置 线 号 功 能 说 明 备 注 CT2—1 U 变频器输出U相接电机U相 红色或棕色 CT2—2 V 变频器输出V相接电机V相 兰色 CT2—3 W 变频器输出W相接电机W相 黑色 CT2—4 E 地线 黄/绿 3.2.19 9芯串口插头说明 9芯D型插头座为串行口,可接通讯线或TT。
3.3 配线要求 3.3.1 对于所有信号控制线,要求采用截面积为0.5mm2~0.75mm2护套电缆 3.3.2 电源线和电机线要求采用截面积1mm2~1.5mm2的护套电缆,电源线采用3芯带有黄绿地线的护套线缆,电机采用4芯带有黄绿地线的护套线缆 4.B型、C型、D型三种变频器功能参数表与参数说明4.1参数表〔见参数总览〕参数总览参数号 说明 设定围 出厂设定值 单位 F00 设定频率 --- --- --- F01 最低频率 0.1-4.0 0.45 Hz F02 最高频率 30-60 50 Hz F03 开门根本转矩频率 30-500 55 Hz F04 开门低频转矩补偿 0-15 8 % F05 自学习加速时间 01-99.9 20 秒 F06 自学习减速时间 0.1-99.9 10 秒 F07 厂家保存参数 --- --- --- F08 反转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