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国民事保护令制度.docx
8页关于美国民事保护令制度最高人民法院网站 court.gov 2010-02-23 09:59:00来源:最高人民法院 【字体:大 中 小】 【关闭窗口】 美国民事保护令制度考察报告 :// court.gov /fxyj/yjcgzs/201002/t20100223_1638.html 应美国驻华使馆邀请,2009年8月29日至9月9日,最高人民法院法研所组团对美国民事保护令制度进行了专题考察,考察团共6人*,最高人民法院民一庭副庭长俞宏武担任团长此次考察旨在了解美国建立民事保护令制度的缘起,了解美国民事保护令的申请、签发和执行等程序现将此次考察的主要内容和启示报告如下一、美国民事保护令的基本情况(一)民事保护令制度的缘起1992年,美国参议院司法委员会的一份报告说,1967-1973年间,美国在越战中牺牲的士兵有39000名,美国本土死于家庭暴力的妇女和儿童有17500名越战结束后,士兵不再流血牺牲,但妇女和儿童却继续不断地被家庭暴力夺去健康和生命[1]60年代末70年代初反家庭暴力运动的发展,使美国社会逐渐认识到家庭暴力的严重危害性法律援助律师开始为家暴受害妇女提起集体诉讼,追究警察不作为的行政责任。
大多数此类案件以有利于受暴妇女的条件庭外和解同时,一些被丈夫或同居男友打成重伤的妇女,一些被殴打致死的受害妇女的亲属,陆续以警察未能像保护其他罪行的受害人一样保护家庭暴力受害人为由提起行政诉讼,要求巨额赔偿1986年8月在麻省发生的一起被杀案更是推动了立法和司法程序的改革该案受害人是一位与丈夫分居的妻子案发前,她多次寻求法律救济,但警察认为她是拿家庭纠纷来给警察找麻烦,检察官让她回家去和丈夫“好好谈谈”,法官怪她用家庭纠纷这样的小事浪费法官的时间法官对她丈夫说:“如果你们俩愿意互相折磨,那请便,但请不要花纳税人的钱来互相折磨5个月后的一天,受害人在母亲的护送下回家时遭到丈夫的袭击他用槌子捣瞎了她母亲的眼睛,开枪射伤试图逃跑的受害人,拎着她扔到了车里,扎了她3刀,又掐她脖子,最后把她脸朝下扔在旁边的一个泥水坑里,任她淹死加害人几个月后被抓获,后被判无期徒刑[2]谋杀案激怒了美国大众波士顿媒体将该案法官的言行曝了光美国社会各界包括律师、大学教授和妇女组织联合起来,强烈要求通过立法,确保妇女不受家庭成员的暴力侵害于是,民事保护令制度,成了美国解决这个棘手问题的有效手段二)民事保护令的申请和签发申请民事保护令的手续简便。
当事人只要从网上下载申请表格,填妥后交给巡回法庭或地区法院的书记员,便可立案法院受理后,很快就会有民事法官听取申请人的申请理由如果法官认为申请人叙述的可信度超过51%,则当场签发一份紧急民事保护令,并由警察当天送达被申请人紧急民事保护令的有效期只有14天,但在这14天内,法官会安排一次由当事人双方出庭的保护令听证如果被申请人拒不出庭,不会影响法官将紧急民事保护令转为1年期的普通民事保护令如果暴力发生在周末或节假日,接警的警察会通过 代替申请人向法官申请紧急保护令法院还在偏远地区设了派出机构法官可以通过远程视频与申请人面谈后,签发紧急民事保护令如果民事保护令持有人决定搬到另一个州生活,只需持民事保护令原件到新居住地的辖区基层法院登记备案即可美国华盛顿特区的联邦基层法院和各州区一级民庭和刑庭法官都有权签发民事保护令三)民事保护令的内容民事保护令的主要作用是充当加害人和受害人之间的隔离墙,避免双方的接触,同时保障受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的日常生活费和医疗费,从而达到预防暴力发生的效果因此,民事保护令的内容不仅包括禁止加害人以任何方式直接或间接接触受害人(必要时包括未成年子女),还包括责令加害人支付给受害人及其未成年子女的生活费和必要的医疗费。
为此目的,保护令规定加害人必须立即搬出受害人住处、工作单位等保护令生效期间,加害人探视未成年子女,必须在规定的时间进行,且所探视的子女须由第三方接送如果法官认为有必要,加害人还必须在每个周末,自费参加连续40周的加害人认知和行为矫治项目四)民事保护令的法律效力与执行民事保护令大多数情况下都会得到执行,否则被申请人就得承担法律后果比如:如果其违反行为是不把踹坏的门修好或拒绝负担修理费用,或者拒绝支付申请人疗伤的费用等,申请人可以藐视法庭为由提起民事诉讼,而法官可以决定对被申请人予以民事拘留至其履行义务如果被申请人的违反行为是无故接触或殴打申请人,不管其有无造成申请人的人身伤害或财产损失的后果,均构成违反保护令罪保护令的有效的执行是这项制度发挥作用的关键波士顿兰道福城警长波特强调说,如果民事保护令得不到执行,便只是一张纸而已因此,美国警察最重要的警务工作之一,是送达和执行民事保护令民事保护令是受害人安全计划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按规定,警察要在法官发出民事保护令后8小时内将民事保护令送达被申请人如果一时找不到被申请人,警察要为申请人提供相应的人身安全保障,比如开着警车在申请人的房子周围巡逻如果申请人不敢住在家里,警察有义务护送其至庇护所、宾馆、亲友家。
按照规定,警察须对本辖区哪些人是民事保护令的持有者,做到心中有数,以便随时提供帮助缓刑犯的民事保护令的执行,由设在法院内的缓刑机构和警察共同负责执行五)其他机构的配合1.妇女组织的配合考虑到家庭暴力有自身的特点和规律,不同于普通民事或刑事案件,因此,为方便受害人及时获得法律救济,法院大楼内设有受害人服务中心由法院提供办公场所,政府提供经费和设备,妇女组织具体负责运作服务处驻有警察、公诉人、援助律师各一名,社会工作者2-3名,辅助人员若干如果服务中心经过评估,认为受害人在开庭时有可能遭到加害人袭击,则会通知法警提供现场保护2.加害人认知和行为矫治机构的配合此类机构的运转经费由政府拨款,矫治费由加害人自行承担如果民事保护令的规定中或者缓刑判决中有强制被申请人接受认知和行为矫治的条款,加害人必须按规定的时间和地点每周自费去社区中的矫治机构参加2小时的活动机构通过团体活动使加害人认识到自己的暴力行为是因为在认知上觉得别人打不得,自己的家人可随便打的错误认知引起的,其动机是控制欲,而非因为脾气暴躁等引起据波士顿上诉法院介绍,被法院强制接受认知和行为矫治的加害人中,大约有2/3的人学会了与家人平等相处之道,从而提高了生活质量,挽救了婚姻。
1/3的人因为中途退出而被送去服刑二、认识与建议(一)反对家庭暴力事关国家大局和社会稳定王胜俊院长指出,办好中国的事情,关键在党这既是中国现代革命的政治选择、现代化建设的经验总结,也是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必然要求因此,我们必须善于发现和总结影响新形势下和谐社会建设的各种问题,寻找有效制度性解决办法家庭暴力就是这样一个严重影响和谐社会建设,尚未有制度性解决办法的社会问题我国家庭暴力发生率超过30/%[3]基层法院受理的离婚案件涉及家庭暴力的超过40%多次起诉离婚的比率居高不下[4]家庭暴力不仅引发严重伤害案件,[5]还是女性以暴制暴的主要原因[6],与此同时,我国现行法律的保护力度严重滞后能否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事关国家大局和社会稳定我们认为,家庭暴力是普遍发生的社会问题,执政党应当从大局出发,清楚认识到家庭暴力对社会稳定的影响,从而将反家暴工作与构建和谐社会紧密地联系起来,以利于解决社会问题,推进和谐社会的建设二)应建立我国的人身保护令制度有效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关键是保护受害人的人身安全国际社会的成熟经验表明,人身安全保护令能够有效解决这个问题法研所《指南》的试点实践也证明这一点。
从我国已发出的38份裁定来看:受害人普遍反映有了安全感而对人民法院和公安机关心存感激,加害人明白违反裁定意味着与公权力对着干,必将承担不良后果,故均能自觉服从我们认为,制定有效措施,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保护占我国总人口1/3的妇女、儿童和老年人在家庭中的人身权利,是一项重要的民生问题,符合党和国家的最高利益,也是“司法为民”政策的具体体现鉴于国务院妇儿工委已将人身保护令的制度建设作为我国反家庭暴力的重要工作纳入新一轮《妇女发展纲要》中,全国妇联起草的《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法》(建议稿)也专章规定了人身保护令制度,建议最高人民法院考虑在各基层法院累积签发和执行人身保护令经验的基础上,尽快制定关于人身保护令的相关规定,以配合全国妇联推动反家庭暴力专门立法的出台,同时可以有力地回应社会各界关于最高人民法院对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态度的质疑[7](三)公安机关是人身安全保护令的执行义务机关《人民警察法》第2条的规定:人民警察的任务是维护国家安全,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护公民的人身安全、人身自由和合法财产,保护公共财产,预防、制止和惩治违法犯罪活动七部委联合发布的《关于预防和制止家庭暴力的若干意见》和全国大部分省市的《妇女权益保障法实施细则》,都规定了警察机关干预家庭暴力的法定职责。
家庭暴力侵害的是公民在家庭中的人身权利,破坏的是社会治安秩序,是公安机关依法应当予以预防、制止和惩治的行为因此,执行旨在阻止家庭暴力再次发生的人身保护令,是公安机关的法定职责四)应通过培训保障人身保护令的有效执行为了保证人身保护令制度的有效运行,需要通过社会性别和家庭暴力专门知识的培训,转变公、检、法、司相关人员关于家庭暴力就是家庭纠纷的传统观念,这样才能将制度规范变为真正的自觉行动美国的经验表明,接受过培训的法官和警察能够更有效地签发和执行人身保护令法研所《指南》的试点工作也表明,社会性别意识、家庭暴力专门知识、人身安全保护令的专业培训,确实能更新和提高法官审理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的理念和技巧法官们普遍反映,培训使他们对同类案件做出的裁判更能体现公平和正义我们认为,最高法院应当考虑把社会性别和家暴知识的培训纳入法官日常的培训课程中,以提高法官审理类似案件的水平和技巧 最高人民法院民事保护令考察团(执笔人:陈敏 黄斌)二00九年十二月四日 附:1.中美保护令制度比较2.考察团访问的机构 附1:中美保护令制度比较 美国中国法律依据1.国会通过的《对针对妇女的暴力法》(1994)2.各州的反家暴立法1.《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的原则性规定2.法研所《涉及家庭暴力婚姻案件审理指南》(参考性司法文件)目的定义预防家庭暴力。
民、刑法官发出的保护受害人,制止加害人的暴力、危险或骚扰行为的法院令排除妨碍诉讼的行为人民法院为保护家暴受害人及其子女和特定亲属的人身安全,确保民事诉讼程序正常进行而做出的裁定,属民事强制措施种类 有效范围 期限紧急保护令、普通保护令和永久保护令全国有效紧急保护令14天(可续),普通保护令1年(可续),永久保护令紧急保护裁定、长期保护裁定 本辖区有效诉前保护裁定15天(可续),诉中保护裁定3至6个月,最长12个月立案申请主体独立案由离异)配偶、同居超过90天的同性或异性伴侣、血亲、姻亲、有收养关系、继子女和继父母关系者依附于离婚案限于配偶中的一方 证明标准优势证据、法官自由裁量一定条件下的举证责任转移主要内容1针对被申请人的禁止性规定2针对申请人的救助内容针对被申请人的禁止性规定 签发送达执行民、刑法官签发警察送达警察执行法院签发法院送达法院监督执行(有的由公安机关协助执行)签发数量 效果每年受理的保护令申请为3000-5000件,绝大。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