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632m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doc
44页平禹特大桥632道岔连续梁施工方案一、编制依据、编制范围1、《632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梁》2、《高速铁路桥工程涵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3、《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424-2010)4、《高速铁路桥涵工程施工质量验收标准》(TB10752-2010)5、《铁路混凝土工程施工技术指南》(铁建设[2010]241号)6、《钢管满堂红支架预压技术规程》(JGJ_T194-2009)7、常用跨度梁桥面附属设施(通桥(2008)8388A)二、工程概况石济客运专线项目一分部平禹特大桥施工的范围为石方台~377#桥墩本梁为(32.6+4*32.7+32.6)m预应力混凝土连续箱梁,梁全长196m梁体为等高度、变宽的斜腹板箱梁结构,箱体为单箱单室,梁高2.6m,高跨比1:12.6,箱梁顶板13.2~12.2m,底板宽6.3m,顶板厚40cm,底板厚度37cm,腹板厚度由50cm变化至75、90cm侧模面板采用6mm厚钢板,[10间距30cm作为背楞,外骨架采用[18间距2m一道梁体模板除侧模板采用钢模外,余均采用木模,面板采用1.5cm竹胶板,背楞采用10*10cm方木。
箱梁两侧副班与顶板相交处均采用圆弧倒角过度梁体在端部和墩顶处共设置了7道横隔板,端部横隔板厚度为15.m,墩顶横隔板厚度为1.8m为方便检查人员,在横隔板上均设过人孔洞采用整体桥面形式,桥面板上设置高挡砟墙,电缆槽,栏杆梁上设置QJ-C接触网支柱8个,支柱内侧距线路中心线的距离应不小于3.275m;电化立柱基础构造详见《通桥(2009)2229》图一 道岔连续梁平面图三、施工组织安排(一)人员组织机构承担本桥632.7m连续梁施工的队伍为桥梁架子一队,在工程开工前组织施工人员进行全面的安全、质量教育和培训,并进行考核,合格后方可参加工程的施工工作现场人员组织机构见图:架子一队 队长:韩晨兵技术负责人:李程质检员:吕学亮安全员:赵鹤鹏模钢筋班预预应力班砼砼班模模板班模支架班 图二 现场人员组织机构图2、劳动力配备见表 主要劳动力配备表序号工 种人数备 注1现场管理员3负责现场协调、调度等管理工作2起重工4负责所有材料、机具的安全吊装工作3架子工30负责现浇支架搭设等4钢筋工30负责所有钢筋(含预应力筋)下料、绑扎等5模板工25负责模板的拆装6混凝土工24负责混凝土灌注及养护等7预应力工8负责梁部张拉及管道压浆等(二)施工计划安排2014年7月15日至2014年10月10日完成。
7月17日完成地基处理,8月16日完成预压,9月2日完成B段混凝土浇筑,9月9日完成B段腹板张拉,9月10日完成B节段压浆施工;9月11日开始A、C段外模安装,9月24日完成A、C段混凝土浇筑,9月31日完成A、C节段张拉,10月2日完成A、C节段压浆施工,10月4日完成封端混凝土浇筑,10月10日完成支架、模板拆除,全部施工结束现浇道岔梁工期表序号 施 工 工 序施 工 时 间 (d) 完成日期备 注1地基处理32014.8.122支架拼装+底模安装108.223支架预压209.114外侧模安装59.165安放支座后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波纹管、穿钢绞线39.19①号段6安装内模并调整29.21①号段7绑扎顶板钢筋29.23①号段8浇筑混凝土19.24①号段9养生、初张拉腹板束预应力筋59.29①号段10养生、终张拉腹板束预应力筋拆除内模、侧模210.1①号段11养生、压浆,拆除内模、侧模110.2①号段12A、C节段外侧模安装 3 10.5 ②、③号段13安放支座后绑扎底、腹板钢筋安装波纹管、穿钢绞线;预应力钢束连接310.8②、③号段14安装内模并调整310.11②、③号段15绑扎顶板钢筋210.13②、③号段16浇筑混凝土110.14②、③号段17养 生(初张拉)510.19②、③号段18养生、终张拉预应力筋210.21②、③号段19养生、张拉全部预应力筋110.2220养生、压浆110.2321封端混凝土浇筑210.2522拆除支架、模板510.30合 计82四、施工方案(一)施工工艺流程 图三 连续梁施工工艺流程图(二)满堂红支架施工1、支架基础处理 支架搭设前进行基底处理,清理地表原土至粉土层,再采用推土机平整,回填原土,填土应分层碾压,压实系数K≥0.86。
回填原土至设计标高后,分层夯实填筑不小于40cm石灰稳定土碾压稳定后,观测表面平整、无轮痕,再通过试验进行检测上做20cm水泥混凝土硬化层,混凝土面层按6m6m分块设置沉降缝,沉降缝用沥青麻筋填塞,避免雨水渗入地基处理范围为梁面投影宽度每侧加宽2m 处理后的地基高出原地面不小于20cm,并做成不小于1.5%的横向单面排水坡,以便于下雨时排水顺畅2、支架搭设(1)现浇箱梁采用满堂支架搭设,支架采用WDJ式碗扣架,立杆根据现场的实际情况配备,顶托、底托采用可调托撑碗扣架外径48mm,壁厚3.5mm碗口式脚手架进场时,有产品质量合格证、质量检验报告,钢管材质检验方法符合现行国家标准《金属材料室温拉伸试验方法》GB/T 228 的有关规定,其其质量应符合JGJ130-2011第3.1.1 条的规定;钢管表面应平直光滑,不应有裂缝、结疤、分层、错位、硬弯、毛刺、压痕和深的划道;钢管外径、壁厚、端面等的偏差,分别符合JGJ130-2011表8.1.8 的规定;钢管涂有防锈漆支架应进行预压,以检验结构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消除其非弹性变形、观测结构弹性变形及基础沉降情况,预压荷载应不小于最大总荷载的1.2倍。
根据预压的实测成果,确定立模标高碗扣式满堂支架横断面布置示意见图四,纵断面布置示意见图五图四 连续梁支架横断面图图五 连续梁支架纵断面图 (2)搭设要求a、碗扣支架从下至上依次为:石灰稳定土→混凝土垫层→15*10cm支垫方木→下底托→钢管支架→上顶托→10*10cm横向分配方木→10*10cm背楞方木→1.5cm竹胶板b、碗扣支架:翼缘区纵距@60cm,横距@90cm;腹板区纵距@60cm,横距@30cm;箱室底部纵距@60cm,横距@60cm;竖向步距@120cm,当顶部步距不足120cm但大于60cm时,加设横杆c、碗扣支架横桥向剪刀斜撑搭设形式按横断面图斜撑布置,纵向距离3米布设;纵桥向剪刀斜撑按立面图斜撑形式布置,横向距离依次为3.6米,0.6米,2.4米,2.4米,0.6米,3.6米d、墩柱处用φ48mm短钢管分上、中、下三层将支架与墩柱可靠连接e、碗扣现浇支架搭设范围内,横桥向两侧均需搭设斜撑,斜撑与地面夹角在45度—60度之间,按纵距布置3、支架搭设质量控制在碗扣支架上下方设置可调节上下托,下托直接座于1015cm方木上,上托顶紧方木(龙骨),使托与方木全面接触并抵死,如有空隙,用木楔楔紧。
为保证碗扣支架顶部稳定性,碗扣支架立杆上部自由高度不能大于60cm,超出必须增加一步横杆,严格按设计横纵距离布设满堂支撑架的可调底座、可调托撑螺杆伸出长度不宜超过300mm,插入立杆内的长度不得小于150mm碗扣架搭设时,必须保证纵、横成线,做到横平竖直纵横向杆件要用扣碗扣紧,不移动,形成牢固的纵、横、竖三维网架,竖杆的垂直度不大于1/2004、支架安全防护支架搭设宽度要超出梁顶设计宽度两侧各1.0m,作为施工工作平台,满铺5cm厚木板,做防滑处理,在平台外侧加防护栏杆,间距1.5m一个,高1.2-1.5m,并挂密目网防护,在防护栏杆下部30cm设踢脚板三)支架预压试验考虑梁体自重、地面及排架下沉及支架的弹性和非弹性变形等因素影响,需对箱梁支架进行预压预压采用在支架顶面堆码砂袋的方式,砂袋的重量须达到总荷载的1.2倍,荷载分布与箱梁施工荷载分布相同砂袋应逐袋称量,要设专人称量、专人记录;称量好的砂袋一旦到位就必须采用防水措施,要准备好防雨布加载时,派专人观察支架变化情况,一旦发现异常,立即撤离现场施工人员,对支架进行加固处理等补救措施加载应分级进行,并及时进行测量、观测,加载的顺序应尽量接近于浇筑砼的顺序(即一端向另一端顺序加载),不可随意堆放。
卸载也应分级进行并测量,对以上测量过程作详细记录测点布设:每跨纵桥向设5个断面(支架两端、1/4跨、1/2跨处),每个断面设4个测点,上下各2个,上部2个点设在底模板左右侧,下部2个点设在垂直对应的底垫木上对各测量点进行编号,以便预压时进行对比观测,控制模板立模标高在支架搭设完毕后、加载前测量各点标高,按照总荷载值的20%、50%、80%、100%和120%分级进行加载,纵向加载时,应从跨中开始向支座处进行对称布载;横向加载时,应从结构中心线向两侧进行对称布载每级加载完成后,应每间隔12h对支架沉降量进行监测;当支架测点连续2次沉降差平均值均小于2mm时,方可继续加载支架预压观测内容包括:前后两次观测的沉降差、支架弹性变形量及支架非弹性变形量支架预压中应测量下列标高:1、加载之前测点标高ho;2、每级加载后测点标高hj;3、加载后间隔24h测点标高hi;4、卸载6h后测点标高hc 支架变形监测记录工作应按以下顺序进行:1 、所有仪。





![河南新冠肺炎文件-豫建科[2020]63号+豫建科〔2019〕282号](http://img.jinchutou.com/static_www/Images/s.gi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