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年(春)三年级美术下册-第1课《美化教室一角》教案-湘美版.doc
21页2019年(春)三年级美术下册 第1课《美化教室一角》教案 湘美版教学目标:1、学习书籍推介设计、队角安排设计与制作、课程图标设计与组合应用的方法,了解班队活动角的设计、制作与安排的各种方式和表示形式 2、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同学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 3、增强同学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养成有序地进行设计与制作的工作态度重点难点:重点:增强同学集体合作意识和参与班级活动的自信心难点:训练发散性思维能力,培养同学美术设计与组合应用的能力课前准备:彩笔或油画棒,各色卡纸、胶水、剪刀等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队角是我们少先队的活动阵地,用文字、图画、实物、照片、图书和相应的制作等来宣传一个中心内容,供我们经常观赏和利用今天我们一起来筹划一个有创新意味的队角安排方案那如何设计安排方案,又如何实施方案呢? 二、新课讲授:1、了解队角(1)队角一般都有一个主题,我们来看看这个队角是什么主题的呢? (小同学日常行为规范的主题)(2)为了表示这个主题,队角的教育与宣传内容有哪些?(3)队角还有咨询箱、工具箱、小队日志、中队日志等项目内容4)这个队角是用什么资料制作的? (吹塑纸、彩纸、图片等)2、探究设计方法(1)我们教室原来的队角是什么主题?你准备用一个什么主题来创意我们的队角? (同学表达创意)(2)比较队角你觉得哪一个更好?为什么?分析,小结:构图散乱、颜色灰暗的不好,层次分明的好。
3)说一说教材上设计方案草图的特点4)你想设计一个怎样的安排方案?我们来试试用草图表达自身的想法同学尝试草图设计训练)(5)反馈与指导安排方案的设计3、分工设计(1)根据座位分布,分出8个小组,组内自选小组长小组成员合作,每组选定和完善出一个队角安排方案对分工提出建议:每组由3人设计队角教育与宣传内容,l一2人设计小队或中队日志封面,l一2人设计医药箱等物品的外观2)同学分工设计,教师行间4、展示评述每组派代表来介绍本组的设计方案,说说分工情况,将准备用一些什么资料来制作其他同学说说,觉得最有特色、最好看实用的队角设计是哪个?对设计有特色的小组给予褒扬和鼓励第二课时一、导入:1、上节课我们齐心协力美化了教室的那一角(指向队角等),这节课我们用集体的智慧再来美化教室里的一件东西,它是我们学习生活中每天都离不开的好朋友,猜猜是什么呢?怎样把普通的课程表美化成充溢创意又美观有趣的课程表呢?2、我们来看看这张表有什么特点?(课程用形象的图形来表示)3、揭示课题二、新课讲授:1、探究设计方法(1)想一想我们的美术课可用什么图形表示呢?板书:工具资料看看这三幅草图,哪一幅最适合做课程图标呢?为什么?第一幅罗列太多内容,不精练。
第三幅外形散乱,不美观板书: “简洁”看到它你会想到什么课呢?还有什么课也可以用工具资料表示? (科学课、信息课、数学课)(2)数学课还可以用什么表示?板书:特有符号还有什么课具有很典型的符号? (音乐)(3)同学们看这个是什么课程的活动形式?板书:活动形式怎样把这样的场景图案化成代表课程的图标呢?同学上台绘出草稿,大家进行评选老师指导4)请同学们看一看这个图标,看看它精选哪些内容?是怎样排版的?想想它是代表什么课呢? (思想品德课)板书:象征图形为什么它也是用了象征图形呢?师生互动交流5)讲一讲它是怎样进行综合运用的6)看看这个课程表上周二第三节课是什么课怎么看出来的?老师再指几节课,让同学判断7)说说你最喜欢哪个图标,为什么?你想设计哪一科的图标?2、分工设计(1)六人一组分配工作纸,每人按组内分配完成一课的图标设计2)图案设计大小合适、简洁美观、色彩鲜艳、富有创意3)剪下图标,插入课程表底纸,准备参与“精彩二选一”3、集体组合、展示评述(1)同学将完成的图标设计参与“精彩二选一”的游戏,通过互评被选为优秀者即可组合进入大课程表2)将完成的课程表贴在教室一角,为我们大家的杰作鼓掌通过这一课我们运用集体的力量美化了教室,你们还有什么收获呢?附送:2019年(春)三年级语文下册《和氏献璧》教案 北师大版 一、教材分析 这篇课文讲的是一个在中国历史上广为流传的故事。
楚国时期,一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一块含有珍贵玉石的石头,便去献给厉王,玉匠鉴别后,说是假的,厉王遂下令砍去他的左脚厉王死后,他又把那块石头献给武王,武王也认为它是故意欺骗,下令砍去他的右脚文王登位后,卞和在楚山下哭了三天三夜,文王问清原因后,仔细研究,确认那是块宝玉,随即命名“和氏璧” 本课所在的第六单元,以“奇妙的石头”为主题,编排了三篇主体课文和一个语文天地,分别从不同的侧面讲述了石头的知识和故事,表现了不同石头的奇妙所在这篇课文作为本单元的第二篇主体课文,承上启下,旨在使学生能够通过一块石头,结合重点词句,体会到文章中所蕴含的道理,掌握正确的读书方法 课文中所讲的故事虽然离学生的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生动感人,其中“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使我悲伤的原因呀”是全文的中心,告诉我们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有三年的学习经历,掌握了一些学习语文的方法,具备一定的语文学习能力本课虽然离学生的生活实际比较远,但语言通俗易懂,感情强烈,很容易激起学生情感上的共鸣文中含义深刻,富有哲理的句子,既是学生理解学习上的重点、难点。
也是激发学生思维的兴奋点因此,对本课的教学,可以从“悟”字出发,着眼于学生的自主学习,自我感悟,悟情悟理但是本文所讲述的故事的发生时间离现在很远,故事的历史背景学生不太熟悉,会影响学生对课文的理解,因此,课前搜集与本课有关的资料对于学生学习好本课有很重要的作用 三、教学目标 1、知识目标: 认识本课的11个生字,会写10个要求写的生字,借助音节读准字音,运用不同的方法进行识记,理解词语意思,能灵活运用 2、能力目标: ①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 ②理解课文内容,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能够从课文中明白忠诚是做人最宝贵的品质 3、情感目标: 培养学生良好的阅读习惯,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并能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四、教学重点、难点 ①了解“我并非为失去双脚悲伤,而是痛心有人把宝玉看成石头,坚贞之士当做骗子,这才是我悲伤的原因呀”这句话的含义 ②从课文中受到启发,明白做人的道理 五、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课件 学生准备:搜集并整理有关和氏璧的故事及资料。
六、教学设想 《语文课程标准》在教学建议部分明确提出:“学生是学习的主人语文教学应该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注重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习惯,为学生创设良好的自主学习的情境关于阅读教学,标准中进一步提出:“阅读是学生个性化的学习,不应以教师的分析来代替学生的阅读实践,应让学生在主动积极的思维和情感活动中,加深理解和体验,有所感悟和思考”,“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悟、体验和理解” (一)充分信任学生,放手让学生自选读书方法美国教育家杜威说过:“听来的容易忘,看到的记不住,做的才学得会本篇课文是具体事例的记叙,具有情景性和情节性,在理解方面没有太大难度,可引导学生根据课文的特点,自定读书方法让学生在编、说、读、演、议等实践活动中完成对语言文字先领悟内化,再积累外化的过程 (二)尊重学生的个性化感受有个性才会有创新课文的第三部分,有含义较深的句子,学生读时,肯定会有所感,有所悟,同时也会有疑问因此,教学时让学生根据自己的认知情况,自读自悟,自己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找出文中自己感触较深的句子,联系上下文或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与同学讨论,从中懂得一些做人的道理 (三)立足课内,放眼课外。
语文教育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积累”是语文素养形成与发展最基本、最重要的因素倘若仅仅是让学生读好、读透教科书上的内容,“积累”的量毕竟是有限的为学生课外阅读创造智力背景,积方法、打基础、激兴趣,也是语文课堂教学中不容忽视的任务之一通过实践作业的布置,为学生的课外阅读抛砖引玉 总之,本课教学的设计根据教材的特点,不过多使用电教及其他辅助手段,教学程序也比较简洁,重在让学生自读,选择合适的学习方法,对语言文字予以直接的思考、理解和感悟 七、时间安排 2课时 八、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1、如果你得到一件很名贵的宝物,你会怎么做? 2、在楚国时期,有个叫卞和的人得到了一块价值连城的宝玉,你知道他是如何做的吗? (让学生设身处地的感受课文中的人物所面临的问题,既可以调学学生的学习兴趣,又拉近了学生与书中主人公的距离,使学生容易与课文产生共鸣 3、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掌握字词: 1、用你喜欢的方式读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把容易读错的地方多读几遍 2、课件出示字词,用“找朋友”的游戏检查识字情况 3、进行“生字闯关”游戏,对字词进行随机指导。
(通过这两个游戏帮助学生读准字音,巩固了生字的字形,灵活运用词语 (三)再读课文,整体感知: 1、交流和氏璧的资料 拿出笔来默读课文,边读边想卞和一共献了几次璧?结果分别是怎样的?在书中划出相关的语句 2、学生交流读书结果 出示表格,根据学生的回答将表格补充完整: (通过再读课文,使学生对文章有一个整体的感知,从课文中提炼出的语言,对于有的学生来说未必会形成清晰的脉络,如果用表格形式加以提示就清楚多了,可以帮助学生理清思路 3、你对和氏哪次献璧的印象最深? (四)重点读文,深入学习 根据学生谈到的印象深刻的地方进行学习 (学生谈到哪次献璧印象深刻,就先学习哪一次献璧,充分尊重学生的学习意愿,使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人,教师起到引导作用 1.学习第一次献璧 (1)自由朗读课文的第一自然段,想一想卞和是怀着一种怎样的心情去献璧的? (2)你能不能想象一下第一次献璧的场面?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3)面对卞和被砍去左脚的结果,你有什么感受? (4)指导感情朗读 2.学习第二次献璧 (1)指名朗读第二自然段,想一想,如果你是卞和,面对这样的结局,你的心里会想些什么? (2)如果你现在是武王身边的一位大臣,你想对武王说些什么? (让学生设想自己就是在场的一名大臣,可以帮助学生走进课文所描写的情境中,并畅所欲言的发表出自己的看法,营造和谐的课堂学习情感氛围) 3.学习第三次献璧。
(1)分角色朗读3—5自然段 (2)小组讨论:和氏为什么哭得那么悲伤? (3)全班交流讨论结果,教师根据学生发言进行总结 (4)出示学习方法: ①练习分角色朗读或把文中的情景用课本剧的方式进行表演 ②文章中什么使你感受最深,抓住重点的词句,把自己的感受用自己喜欢的形式写出来 ③辩论:有了前两次的经历,卞和第三次该不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