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金香木花教案2-沪教版.doc
4页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金香木花教案2 沪教版【目标】1、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了解课文主要内容,体会母子间的深情3、学会生字“突”“投”4、模仿想象,说一段内容类似的话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新课: 板书课题,齐读:想知道什么?出示“金香木花”的图片,简要介绍然后,让学生猜猜这篇课文可能写的是什么内容? 二.初读课文: 范读,注意一些难认字词的读音,然后出示:摇摇摆摆 新生嫩叶 叫唤 暗自好笑 暗暗展开 花瓣 祈祷 芬芳 午餐 《罗摩衍那》 膝头 投 阅读 猜 牛棚 突然 重新 顽皮,重点指导认读 自由练读,读正确读流利 指名接读,随机正音 三.理解内容 说说:这篇课文写的什么? 写的是什么时间的事情?再读,引导抓住关键词,梳理叙述顺序,将课文分为几部分 你觉得这篇文章怎么样?有意思吗? 四.作业: 将课文读正确读流利 将自己感到特别有意思的语句画出来 第二课时 一导入新课: 由上节课学生对课文的感受谈起,明确本节课一起欣赏这篇有意思的文章 二.交流表达 第一至三自然段(1)自由读:你知道了些什么?你感到哪里比较有意思?(2)交流体会:“我”的奇妙想象 顽皮 可爱(3)激情朗读:好,现在你就是这个充满着奇思妙想、顽皮而可爱的孩子,你要给妈妈捉迷藏了。
你会怎么得意而骄傲地告诉别人呢?练读,然后指名读 第四自然段:(1)指名读,哪里有意思?(2)激情朗读 第五、六自然段:(1)默读,感觉最有意思的是什么?注意对“正在阅读”与问句的理解2)指导朗读,读出顽皮而得意的语气 第七至九自然段:(1)齐读,哪里有意思?(2)指导朗读:师生接读(师读八自然段,生七、九自然段) 三.整体理解 我们一起欣赏了这篇文章,欣赏之后你觉得在文章里遇到一个怎样的孩子? 猜一猜:他的妈妈是怎样的妈妈呢? 自由选择喜欢朗读的部分,练习后全班接读 四.巩固拓展 个人模仿想象:你如何与妈妈捉迷藏? 同桌交流,然后指名说说 指导“突”“投”的写法作业: 把这篇有意思的文章读给妈妈听 模仿着写几句话附送:2019-2020年三年级语文上册 钉子的故事 1教案 西师大版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默读课文,了解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 能力目标:反复朗读父亲的话,明白“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的道理 情感目标:帮助孩子树立勇于克服自己弱点的信心和勇气,懂得尊重他人,知道该怎样和身边的人和睦相处教学重点:熟读课文,理解课文内容。
教学难点:理解父亲的话和“口头上对人造成的伤害与伤害人的身体没什么两样”这句话的真正含义教学时间:1课时教学过程: 一、谈话引入 1.板书“钉子”,说说钉子有什么用? 2.师:在一个充满智慧的父亲眼中,钉子还具有神奇的作用呢?揭示课题《钉子的故事》,读课题,想知道什么? 二、初读课文,了解大意 1.生自由小声读课文,一句一句读通顺 2.指名分段试读,集体评议,订正字音:栅栏、钉钉子、疤痕 3.默读全文,想:本课讲了一件什么事? 4.指名汇报,引导归纳:父亲用钉子教育孩子 三、朗读课文,理解感悟 1.父亲是怎样用钉子来教育孩子的? 小组合作读课文,讨论归纳 2.汇报交流,引导归纳:钉钉子、拔钉子 3.生独立找出相应段落朗读、理解 父亲要求孩子“钉钉子”的用意是什么?建议“拔钉子”的目的呢? 4.指名汇报,集体交流 (1)读课文第1、2段,想:当父亲发现小男孩脾气很坏时,他会怎么想?怎么做? 引导归纳“钉钉子记录发脾气的次数” (2)这个办法有用吗?从哪儿可以看出来? (3)读课文第3段,“当父亲知道孩子的转变时,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4)你从“父亲开始对孩子的要求”到后来对孩子的“建议”体会到了什么? 引导:“要求”表达了父亲一定要帮助孩子改掉坏脾气的决心,“建议”一词让我们体会到了一位父亲的民主、智慧…… 5.现在,孩子的坏脾气已改掉了,父亲又会怎么想?怎么做? (1)指名说,找出相应段落自由读。
(2)指导朗读父亲的话,体会含义 引导:钉钉子→伤害栅栏的身体→留下钉孔 发脾气→伤害人的内心→留下疤痕没什么两样 (3)此时,你明白了什么? 齐读最后一段,用自己的话说一说,联系父亲的话理解 四、小结、明理 1.读了课文,在你脑中出现了一位怎样的父亲? 2.学了本课,你有什么收获? 五、结束语 俗话说“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当我们有什么不快,想向人发泄时,不妨多想想《钉子的故事》,学会克制自己,这样才能与人友好相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