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多多《春之舞》诗刊评论.doc

2页
  • 卖家[上传人]:平***
  • 文档编号:20132725
  • 上传时间:2017-11-21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8.67KB
  • / 2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春之舞(当代) 雪锹铲平了冬天的额头 树木 我听到你嘹亮的声音 我听到滴水声——一阵化雪的激动: 太阳的光芒像出炉的钢水倒进田野 它的光线从巨鸟展开双翼的方向投来 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 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 我听到大海在铁皮屋顶上的喧嚣 啊,寂静 我在忘记你雪白的屋顶 从一阵散雪的风中,我曾得到过一阵疼痛 当田野强烈地肯定着爱情的芬芳 我的喊声淹没在栗子滚下坡的巨流中: 我怕我的心啊,会由于快乐而变得无用! 多多简介: 多多,原名栗世征,1951 年生于北京, 1969 年到白洋淀插队,后来调到《农民日报》工作1972 年开始写诗,1982 年开始发表作品,1989 年出国,现为海南大学人文传播学院教授多多系朦胧诗主要代表诗人之一,著有诗集《行礼:诗 38 首》 《里程: 多多诗选 1973—1988》 《多多诗选》等 《春之舞》导读 【洪子诚荐语】(北京大学中文系教授 ,博士生导师) 多多的诗,对于处境的怨恨与锐利的突人,对生命痛苦的感知,想象、语言上的激烈、桀骜不驯,无疑会给读者留下深刻的印象不过,他的诗也不乏以机智的反讽来控制这些感情和词语的“风暴” 诗中随处可见的“超现实”的“现代感性”,不完全出于技巧上令人眩目的考虑,而有着更深层的对于“诗歌真实”的理解。

      以这一点来看多多的《春之舞》,我们会觉得,除了其中的奇思妙喻令人感受到某种“震惊”效果外,它带来人们更多的是关于生命、甚至诗歌本身的联想 【王泽龙荐语】(华中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 ) 冬去春来,万物复苏诗歌没有一般性的描绘春天的自然景象,而是别开生面的表达了“我”在春天来临时对大自然的生命感受,以及自我的心灵体验诗人选择了较为典型的意象,采用通感与人格化的比喻方法,表现春天带来的生命激情与活力特别是第二、三两节,想象新颖,表现独特:“太阳的光芒像出炉的钢水倒进田野 ”,写出了初春阳光的热烈灿烂,从严冬走进春天的自然与人类对太阳的渴望与欢呼 “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意象新奇、突兀,有力地表达了生命蜕变与新生的焦灼体验这“摔打” 、 “燃烧” 、“喧嚣”正是“春之舞”的传神写意诗歌最后,表现了“我”从寂静严寒的冬天迎来心灵复苏与生命解放时的强烈而复杂的感受这首诗把生命蜕变与新生的感受寄寓在感性意象2的新奇表现中,有几分知性体验,更多的是阳刚的感性抒情成分,具有独特的艺术感染力,是白洋淀诗派的代表作 教学侧重点:意象的比喻特征 适用年级:高一 【陈超荐语】(河北师范大学教授 ) 意象,是现代诗的基本艺术符号,它是诗人感情、智性和物象在瞬间的综合。

      其实,不仅“现代诗”,古典诗歌也讲究意象,所谓“立象以尽意” 但古典诗中的意象与现代诗中的意象有明显不同,试比较王维的山水诗与多多《春之舞》,我们可以看出:古典诗的意象更多是感受方式与物象的统一性带来的,强调其原在感,不变形而现代诗中的意象更多是感受方式的主观性渗透带来的,强调语言“造象’:的自足性,变形感我认为,教师在讲解此诗时最好能同时比较一首古典诗;学生会有真正的一点收获 ,而非“解释懂了这首下一首又不懂了 ”《春之舞》主题单纯,情感经过了欣悦——怅惘回忆——自警这三个结点,这些点到即可,重点应放在了解现代诗一般的理论上 适用年级:初三 【象年荐语】(诗人,现居成都 ) 与一般以春天为主题的诗不同,此诗起句就动感十足,气度不凡,简直可以说是手起刀落!“雪锹铲平了冬天的额头”,既形象地张显了春天那不可阻挡的伟力 (包括作者感受到的隐秘暴力及其带来的欣喜),又高妙地在动词引领的语流中应和着诗题中的“舞”字换句话说,此诗的每一语句,都可以看成是春天以汉语的身体在舞蹈,不是舞姿,而是舞蹈本身!在这首诗中,精神性因素和汉语本身已经熔炼成同一种呼吸——语言之花的蓬勃生长,为此,独涉于汉语的音乐性既细密、神奇地分布于语流的每一环节,又成为诗篇整体性的构成力量。

      “巨蟒,在卵石堆上摔打肉体/窗框,像酗酒大兵的嗓子在燃烧 ”,这样的诗句,它的真实、奇异的同在,节奏的硬朗和感觉的细腻之合一,你能说仅仅是技艺上的修饰吗?从整首诗来看,此诗还有两点值得我们细细品味:1.一首关于春天的诗 ,根本没有提到花或花朵,这是偶然的吗?尤其是联系到重要的第 4 诗节 2.从第 1 诗节的“嘹亮”到最后“由于快乐而变得无用 ”,自然( 包含爱情)伟力何以带给诗人内心的是感恩似的温暖、柔软? 【杨四平荐语】(安徽师范大学中国诗学研究中心研究员 ) 这是一首意象主义诗歌,写冬去春来给诗人带来的各种感受不像浪漫主义直接使用一连串甜软的句子放声歌唱早春给人们带来的喜悦,诗人是通过一系列的诗歌意象来呈现早春给世界造成的骚动!庞德说:“意象是理性和感情在瞬间的复合体” 春天很抽象,人们只有通过春天里的事物来感知它比如,树木苏醒过来了,冰雪融化、春水开始流淌了,太阳热烈起来了,春鸟飞来了,冬眠了一个冬天的蟒蛇扭动起来了,紧闭了一个冬季的窗扉也朝着太阳大开着,就连诗人居住的铁皮屋顶上也似乎能听到春天的轰响这样,抽象的春天就变得具体起来,也变得生动起来它的舞姿、舞韵楚楚动人这是前两节所示。

      为了增加诗的厚度、力度、深度,诗人在写春天的幸福时,不忘写写冬天给人的痛楚这样,就让人更加感觉到春天的可贵这是第三节所写正是在这种巨大的幸福中,诗人在春天的旷野上、山坡上,放声呼喊,兴奋不已!末节将人们对春天的热爱之情、之态 ,表现得淋漓尽致! 教学侧重点:1.意象主义诗歌的暗示手法 ;2.诗人由开始“听春 ”、 “观春”到最后化身为春之子的情感流变 适用年级:初三 摘自:《诗刊》2005 年 12 期 作者:。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