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琉球的陷落:一段悬而未决的外交冲突.pdf

4页
  • 卖家[上传人]:kms****20
  • 文档编号:46478468
  • 上传时间:2018-06-26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15MB
  • / 4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C O VE R S T O R Y I封面故事 —— 一 一段悬而未决的外交冲突 1 9 4 5 年, 日 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根据 《 开罗宣言》 和《 波茨坦公告》 , 日 本只能保有其本土四 岛及其他由 盟军确认的小岛, 其他武力吞并的领土必须放弃由此, 台澎归还中国, 朝鲜获得解放, 但琉 球的地位却未能得到明确的处置 · 一 金满楼 1 8 7 9 年1 0 月, 三名衣衫褴褛的海外客 匍匐在大清总理衙门的门口痛哭不已, 引起 众多路人的围观他们是做了“ 亡国奴”的 琉球耳目官毛精长等三人, 他们在国王尚泰 被E t 本人掳走后, 历经干辛万苦前来母邦求 援, 以“ 尽逐日 兵出境” , 但在他们的痛苦哀 号声中, 他们的母邦却无能为力, 事后只能 发给他们三百两银子作为J I I 资, 让其设法回 去求助无望之下' 琉球国使者林世功在悲 愤中自戕, 希望以死唤醒母国的关注 从地图上看, 琉球群岛呈流线状散布于 中国东海, 主岛距浙江沿岸不过千余里古 代中国渔民出海打鱼时, 对这个海外大岛多 有提及, 其名字也因各朝而变化, 如《 隋书》 中将之称为“ 流求” 或 “ 流蚶’ , 《 元史》 称之为 “ 瑁求” , 明清则称之 “ 琉球” 。

      因地理形势的 缘故, 琉球在元朝末年形成北山、中山和南 山三个独立王国洪武五年时, 明太祖派杨 戴出使琉球, 分别册封了这三国国王, 琉球 也由此成为明朝的藩国数年后, 中山国统 一南北两岛, 明朝正式册封其国王为 “ 琉球 王.’ , 这种藩属关系, 一直保持到清朝 日 本吞并琉球 明清时期, 琉球与中国的藩属关系L 大 1 日 本的介入而在一段时期内出现过波折明朝 中后期, 日本丰臣秀吉北侵朝鲜时, 曾派诸侯 岛津氏发兵三千征伐琉球, 在俘虏了国王尚 宁后, 又令其向日本萨摩藩输送钱财粮食, 以 供军饷之需5 0多年后, 琉球王摆脱了萨摩 藩的控制, 随后又主动遣使到中国, 请求大 清皇帝册封当时的顺治皇帝应允其要求. 将琉球王册封为尚质王, 规定两年进贡一次 ( 古代中国宗藩关系F的 “ 进贡” , 一则表示臣 服, 二则是换货贸易, 在通常情况下’ 进贡国 的所得往往 比贡物要丰厚得多) 由于地理位置的缘故, 琉球与11本的 关系也颇为密切, 除了明末萨摩藩曾攻伐过 琉球外, 后来的El本也常借道琉球与中国交 通明清时期, 琉球也与日本发展贸易, 萨 摩藩一度将之视为属下,由于古代航运条件 的限制, 清廷未予过问, 而E t 本也未做进一 步要求。

      由此, 琉球在中日之间的这种 “ 两 属关 ’ , 维持了很长一段时间 中11因为琉球问题发生冲突, 是近代以 后的事1 8 7 3 年, 琉球所属的宫古岛、 八重 山岛渔民因风暴而漂流至台湾南部, 后有5 4 人被台湾人所杀事后,11本向清廷提出抗 议, 称琉球属民被台湾人所害, 而总理衙门 却以 “ 台湾生番之地, 置于化外, 政教未逮” 加以敷衍,日 本人由此抓住把柄并在次年出 兵征伐台湾 当时的中国官员缺乏最基本的国际法 概念事实上, 琉球乃是中国的藩属国, 琉 球渔民被台湾原住民所杀, 此乃本 国内政, 日 本岂有干涉之理?即便琉球是 “ 两属之国” , 日本也无权独霸其管辖权再者, 即使中国 官员称琉球渔民被杀系台湾生番, 其所谓“ 化 夕 ’ , 也不过称其未经儒家教化, 并非是搁置 不理, 这并不能成为日 本代琉球出兵的理由 必须指明的是, 征伐台湾的并非是日 本政府, 而是违抗政府t I -#的西乡从道, 其行为只能 算日本地方军阀所为在清廷的强大压力下1 加上 日 军在台湾感染时疫, 西乡从道不得不 自行撤退, 征台之举完全失败 可惜的是, 清廷在之后的谈判中犯下 一个重大错误, 那就是在 1 8 7 4 年的《 中日北 京专条》( 又称 《 台湾事件专约》 ) 上, 写有台 湾生番 “ 将日本国属民等妄加杀害”; “ 11本 国此次所办, 原为 ‘ 保民义举’ , 中国不指以 为不是’ 等语, 从而造成了一种外交事实, 即 凸显了琉球与日本的特殊关系、E l 本有权保 护琉球之后果。

      清廷在这次事件中的妥协, 主要原因是 当时缺乏可供出洋作战的战舰, 而这也成为 中国近代海军之发轫从那一年开始, 李鸿 章便开始从英国、 德国购买或者建造军舰, 以期捍卫辽阔海疆然而, 打造一支近代海 军, 非一朝一夕所能成功, 而此时的日本抓 住时机 , 加快了吞并琉球的进程 , 这就是所 谓的 “ 琉球处分’ ’ 1 8 7 5 年,E l 本权臣大久保利通以“ 替琉 球讨伐生番” 的名义, 将琉球三司官池城安规 等召至东京, 要求他们停止向清廷朝贡 再接受清廷的册封, 撤销在福州的1 i ,~ f ' l 后琉球的外交事务统由日本外务省负j 琉球三司官以害怕冒犯中国的理由拒 久保利通的提议, 要求仍按传统习惯行 对于清政府的强烈抗议,日本充 闻1 8 7 9 年3 月,日本政府对琉球下 藩置县’ ’ 令: “ 琉球藩I El l ~ 王化, 实赖复 德; 今_乃J恃恩挟嫌, 不恭使命⋯ 一 兹废{ 移置尚泰东京府下, 赐以第宅且以6 尚弼置于华族之列, 俱置籍东京府, 着 奉行 ”由此,日 本将琉球王尚泰抓到 软禁, 琉球群岛也被日本鹿儿岛县与 置的冲绳县一分为二: 北部数岛并人鹿 县, ~ , TI t 岛则成立新的冲绳县。

      何如璋对日交涉 在 日本的威逼之下, 琉球一边遣 理, 一边派人到中国乞援1 8 7 7 年4 R 球国王密遣紫巾官向德宏来华陈情, 佶 本阻止琉球朝贡中国之事经闽浙总 瑕、 福建巡抚丁日昌上奏后, 清廷颁下i 称 “ 琉球世守藩服, 岁修职贡,日本何 故梗阻? 是否借端生事, 抑或另有别 理各国事务衙门即传知出使 日 本大臣何 口 璋等, 俟到日 本后, 相机妥筹办理 ” 1 8 7 7 年底, 首任驻日公使何如璋到达 ; 京, 随即就日 本阻止琉球朝贡之事展开 : 涉而琉球官吏也分别拜会了驻东京的 、美、 荷等国公使, 以争取这些国家的同 } 与支持 日 本政府得知此事后, 随即对琉 藩吏下驱逐令, 禁止他们继续在东京停 } 受此侮辱, 琉球官吏 “ 全都面露『贲 然之 r ’ , 并赴日 本官员私邸发泄他们的不满 玉 力之下, 日方提出将琉球群 三分, 北部归属日本, 南部 !f】 宫古、 石桓、 八重 山群岛在 勺 的先岛群岛归中国, 中间的 衮 球主岛仍划为日本之冲绳 对于中方的抗议, 日 本外务卿寺岛宗则 ] 借口何如璋的照会 “ 言辞激烈” 而屡屡纠 不休, 不予正面回复。

      从文字上看来, 何 4 I中国报道 2 0 1 0 .1 0 如璋的照会不过是一说理帖子, 试节录如下: “ 查琉球 国为中国洋面一小岛, 地势狭小, 物 产浇薄, 贪之无可贪, 并之无可并 孤悬海中, 从古至今 自成一国自明朝洪武五年( 1 3 7 2 年1 , 臣服中国, 封王进贡, 列为藩属; 惟国中 政令许其自治, 至今不改我大清怜其弱小, 优待有加; 琉球事我, 尤为恭顺定例二年 一贡, 从无间断所有一切典礼, 载在 《 大 清会典》 、 《 礼部则例》 及历届册封琉球使所 著《 中山传信录》 等书, 即球人所作 《 中山史 略》 、 《 球阳志》 , 并贵国人近刻《 琉球志》 , 皆 明载之又琉球国于我咸丰年间, 曾与美利 坚合众国、 法兰西、 荷兰国立约, 约中皆用我 年号历朔文字, 是琉球为服属我朝之国, 欧 美各国无不知之 ” 这段是梳理琉球的历史 接着, 何如璋又称: “ 今忽闻贵国禁止琉 球进贡我国, 我政府闻之, 以为日 本堂堂大 国, 谅不肯背邻交, 欺弱国, 为此不信不义无 情无理之事本大臣驻此数月, 查问情事, 窃念我两国自 立《 修好条规》 以来, 倍敦和 谊, 条规中第一条即言 ‘ 两国所属邦土, 亦 各以礼相待, 不可互有侵越’ , 自应遵守不渝 , 此贵国之所知也。

      今若欺陵琉球, 擅改旧 章, 将何以对我国? 且何以对与琉球有约之 国? 琉球虽小, 其服事我朝之心, 上下女 日 一, 亦断断难以屈从 ” 日本外 务卿 寺岛宗则抓住 “ 日本 堂堂 大国, 谅不肯背邻交, 欺弱国, 为此不信不义 无情无理之事” 数句斥责之语大做文章, 非 要何如璋做出解释, 实则是在回避 “ 琉球归 属”的真问题 李鸿章对于何如璋的强硬颇有 不以为 然之前, 何如璋曾给李鸿章寄过一函, 其 中称: “ 如璋熟知中国此时决非用兵之时,即 虑日 人, 亦我天恩宽大, 必不因弹丸之地, 张 挞伐之威口舌相从, 恐无—了 局然无论作 何结局, 较之今 日之隐忍不言, 犹为彼善于 此即终无了期, 而日 人有所顾忌, 球人借以 苟延, 所获亦多失此不言,日 人既灭琉球, 练之为兵, 驱之为寇, 转恐边患无已时, 斯又 度时审势, 反复踌躇, 而以为不得不言者也 ” 李鸿章接信后, 在复函中痛斥日本 “ 阻 贡不已, 旋改年号; 改年不已, 复欲锁港无 理已极! ” 但他私下又认为, “ 琉球以黑子弹 左 1 9 4 5 年, 日本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战败投降, 台澎归还中国, 朝鲜获得解放, 但琉球 的地位却未能得到明确的处置。

      图为1 9 4 5 年9月9日上午9时, 在南京中国陆军总 司令部礼堂举行的中国战区日本投降签字仪式 上 1 9 4 5 年, 太平洋; 中 绳岛, 饥饿的当地岛民拿着篮子和袋子接受美国政府提供的大米 丸之地, 孤悬海外, 远于中国. 而迩于日 本”; “ 琉球朝贡, 本无大利, 若受其贡而不能保其 国, 固为诸国所轻; 若专恃笔舌, 与之理论, 而近今 日本举动, 诚 如来 书所 谓无赖之 横, 瘛狗之狂, 恐未必就我范围 若以威力相角, 争小国区区之贡, 务虚名而勤远略, 非惟不 暇, 亦且无谓” 在交涉没有结果的情况下, 何如璋致函 总理衙门, 提出 “ 上中下’ 三策 : 一是遣兵船 责问琉球, 征其入贡, 示日本以必争; 二是 据理言明, 约琉球令其夹攻, 示日本以必救; 三是外交辩论, 或援万国公法以相纠责, 或 约各国使臣与之评理总理衙门在征求李 鸿章意见时, 李鸿章从功利的角度出发, 认 为暂时可用第三策应付 清廷的妥协主要还是因为海军刚刚起 步, 外购军舰尚在询价当中, 无力承担起对 琉球的保护责任, 对于日 本的举动, 当时也 只能采取外交羁绊的方法不过,日本在 1 8 7 7 年至 1 8 7 8 年的国内政局也极为混乱, 先是西乡隆盛在萨摩藩发起叛乱最终失败 战死 ( 史称 “ 西南战争” ) ; 后是被称为 “ 东 方俾斯麦” 的大久保利通于次年被 暗杀。

      可 惜 的是 , 清廷 当时连一艘巡洋舰都没有, 因 而也就未能抓住这短暂的机遇 琉球地位的历史争议 受辱之下, 北洋 海军的建设大大 提速 1 8 7 9年 1 1 月, “ 镇北 ” 等 四艘炮舰抵 达天津; 1 8 8 0年l 2 月, 订造第一艘铁甲舰 “ 定远”号; 1 8 8 1 年 1 1 月, 巡洋舰 “ 超 勇” 、 “ 扬威” 号 由中 国官兵驾驶 回到中国; 1 8 8 2 年1 1 月, 第二艘 铁甲舰 “ 镇远” 号下水; 1 8 8 3 年1 2 月, 穹甲巡 洋舰“ 济远” 号下水 ; 1 8 8 5 年 l 1 月, “ 定远” 、 “ 镇 远 ” 、 “ 济远”三 舰抵 达天津 ;同年, 北洋 舰 队又分别向英德两国各订造两艘巡洋舰, 即 “ 经远” 、 “ 来远” 、 “ 致远” 、 “ 靖远”四舰; 1 8 8 7 年, 四舰回到中国, 北洋舰队基本成军, 一 度排名世界海军前八 l 9 世纪8 0 年代,。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