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7课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课件解析.ppt
46页第二单元 近代中国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第七课 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一、民族资本主义的初步发展 1.原因 (1)甲午战争后,中国人民的反帝斗争不断深入,“__________”热情空前高涨 (2)清政府鼓励__________ 2.时间:甲午战争后的十几年间,民族资本主义获得初步发展实业救国,民间设厂,3.概况:1895—1911年,出现民族工业发展的第一个高潮,这一时期投资的企业绝大部分是轻工企业 4.特征:民族资本主义基础仍很薄弱,无法与__________抗衡外国资本,1.观察教材P30“清末上海的一家缫丝厂”图并思考:其初步发展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1)外因:列强经济侵略进一步瓦解了中国的自然经济2)内因:清政府实行“恤商惠工”政策,鼓励民间投资设厂二、短暂的“黄金时代” 1.原因 (1)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__________ (2)南京临时政府和__________政府都颁布了一系列振兴实业的政令 (3)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美帝国主义忙于战争,暂时放松对华的经济侵略中华民国,北洋军阀,(4)群众性反帝爱国斗争,特别是因反对“__________”而掀起的抵制日货、提倡国货运动。
2.概况:民国初年,民族资本主义空前发展,特别是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有“__________”之称二十一条,黄金时代,2.观察教材P32“一战期间民族资本企业代表人物简表”并思考:此时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最主要的特点是什么? 提示:以轻工业为主,工业结构不均衡三、曲折的发展历程 1.抗战以前:国内市场极为狭小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帝国主义又加紧对华商品和_________;1927年_________逐步形成,使其发展面临困难官僚资本尚未恶性膨胀,__________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民族资本主义尚能继续发展,到______年达到高峰 2.抗战期间:日本发动_______________,民族资本遭到残酷打击在国统区,国民党实施_______________,官僚资本恶性膨胀,民族资本濒临破产资本输出,官僚资本,国民政府,1936,全面侵华战争,战时经济统制,3.抗战胜利后:国民政府与美国签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使美国独占市场;官僚资本垄断经济;国民政府的恶性__________;民族资本企业陷入绝境 4.教训:在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阻碍下,__________的道路行不通。
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通货膨胀,实业救国,,外商企业刺激;自然经济解体;洋务运动诱导,东南沿海; 轻工业为主,民资诞生; 早期维新思想,数量增加;向内地扩展,列强对华资本输出;清政府放宽对民间办厂限制,为抗战胜利奠定物质基础,化工橡胶等,国民政府统一;国民经济建设运动、法币政策等,艰难,日本侵华;官僚资本,陷入绝境,内战;美国经济掠夺;官僚资本; 苛捐杂税,通货膨胀,经济萧条,面粉工业等;南张北周、荣氏兄弟,列强暂时放松对华经济侵略; 辛亥革命;政府重视;群众反帝,促进改良、立宪、 革命,新文化运动;无产阶级壮大,纷纷倒闭,近代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I,A,G,,C,D,,,,B,F,E,,,,H,J,K,1860 1895 1912 1919 1927 1936 1945 1949 1952 1956,,,,,,,,,,,,,,,,,,夹缝产生,初步发展,短暂春天,较快发展,空前打击,陷入绝境,获得新生 后被改造,从过程看,近代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曲折发展,3.观察教材P33“南洋兄弟烟草股份有限公司在上海的工厂”图片并思考:其命运说明了什么? 提示:官僚资本巧取豪夺,民族资本主义企业在旧中国的发展举步维艰。
1.甲午战争后,清政府放宽了对民间设厂的限制,其主观目的并非为了发展资本主义,而是为了维护清王朝统治,扩大财政来源,支付战争赔款但这在客观上推动了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2.“黄金时代”的出现是内外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辛亥革命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扫除了一些障碍,是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内因欧洲列强忙于战争,暂时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是外因,而且是主要原因[易错提醒],3.民族独立和中国的近代化是近代中国两大革命任务,两者的关系不能颠倒,因为没有民族独立,国家就不可能富强,而国家不富强,民族独立也就没有保障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中国,不实现民族独立和推翻封建主义,近代化是不可能真正实现的1.列强经济侵略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关系有哪些? 提示:列强的经济侵略,一方面阻碍和压制中国的民族资本;另一方面,客观上促进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产生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列强的经济侵略促使中国的自然经济逐步解体,客观上为中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提供了劳动力和市场条件[思维拓展],2.全面认识“实业救国”思潮? 提示:(1)产生和发展:19世纪末期,伴随着民族危机的加深和民族工业的初步发展而产生,随着资产阶级革命运动的高涨而发展在20世纪初,“实业救国”与“民主共和”成为当时两大社会思潮。
(2)思想内容:把振兴实业看作决定国家命运的根本问题,倡导“实业救国” (3)实质:反映了中国民族资产阶级的利益和要求根本目的是在中国发展资本主义,建立资产阶级专政4)积极作用:民族资产阶级企图通过发展实业来挽救民族危亡,具有爱国主义的进步意义在“实业救国”思潮的影响下,民族工商业有了进一步发展这有利于改变中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经济结构,为中国政治变革与思想革新提供了经济基础和阶级基础,促进无产阶级队伍壮大,对帝国主义经济侵略起了抵制作用 (5)结果:“实业救国”在中国行不通不推翻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统治,不彻底改变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就不可能发展,中国社会就不可能发展3.什么是官僚资本主义? 提示:官僚资本主义是我国近代产生且一度长期存在的经济形式它产生于我国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这一特殊历史时期,是带有剥削性质的资本主义经济官僚资本的实质是在不同政权下的国家资本主义近代前期的体现是晚清洋务经济,近代后期体现为南京国民政府时期以四大家族为代表的官僚资本主义[巧思妙记],1.甲午战争后,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的发展 ) [解读]甲午战争后,“实业救国”思想空前高涨;清政府也实行“恤商惠工”政策,鼓励民间资本设厂,中国民族资本主义有了初步发展。
2.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建立了中华民国,改变了中国的社会性质 ) [解读]辛亥革命推翻清朝统治,结束了封建帝制,但并未改变中国的社会性质[思考辨析],√,×,3.抗日战争前,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1936年中国的资本主义发展达到了顶峰 ) [解读]抗日战争前,官僚资本尚未恶性膨胀,国民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发展实业的措施,使中国的民族资本主义继续发展,1936年达到了顶峰 4.抗战胜利后,《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的签订,推动了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 ) [解读]抗战胜利后,凭借《中美友好通商航海条约》,美国获得在华的许多政治、经济特权,几乎独占市场,民族资本主义发展更加艰难√,×,材料一 民国初期,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简称“南洋公司”)产品销售量数据:1912年为5 000箱;1913年为6 250箱;1914年为11 000箱;1915年为18 750箱;1916年为26 000箱;1917年为34 000箱;1918年为36 000箱 注 1917年上海厂开工后的产品销售量未计入短暂的“黄金时代”,材料二 资产阶级黄金时代的乌托邦在现代中国经济的发展中占有特殊地位,它反映了那时代转瞬即逝的现实,随着第一次世界大战而产生,却是没有前途的经济奇迹。
——[美]费正清《剑桥中国史》 【抛砖引玉】材料一是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的经营数据,从中可以分析出其发展的轨迹;材料二中费正清认为中国民族资本主义的发展不会有前途互动探究】 1.材料一中这一组数据表明,民国初期南洋公司的营业状况如何?其发展有哪些有利条件? 提示:状况迅速上升条件——辛亥革命创造了民族工业发展的有利条件实业救国思潮推动民族工业的发展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形成了对中国有利的国际市场环境抵制日货等群众性爱国运动扩大了国货市场北洋政府也采取了一些鼓励资本主义发展的措施 2.“经济奇迹”转瞬即逝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提示: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西方列强卷土重来,加紧侵略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特点 (1)民族工业的发展主要侧重于轻工业,重工业基础极为薄弱,这造成了工业结构极不平衡,没有建立完整的工业体系 (2)新建的民族工业大都分布在沿海和通商口岸附近,地区分布极不平衡3)带有半殖民地半封建色彩民族资本与外国资本相比,力量十分薄弱;民族资本与封建经济相比,封建经济仍占绝对优势 (4)民族资本中,工业资本占的比重小,商业资本和金融资本占的比重较大 (5)发展速度不均衡,整体上发展曲折。
1.1912—1919年,中国新建的厂矿企业有600多家,新增资本大约13 000万元,超过过去半个世纪的成就其内因主要是( ) A.海外华侨竞相投资办厂 B.欧洲列强暂时放松了对华经济侵略 C.各种实业团体广泛建立 D.辛亥革命推翻了清王朝的专制统治,解析:本题考查学生的分析理解能力注意限制条件:内因A、C两项是发展表现;B项是外因 答案:D,[授之以渔] 因果型选择题的特点及一般解法 特点:通常将历史现象中存在的不同因素列出,再根据题干的指向列出相应的原因、目的或结果等通常它有两种表现形式:一是由结果推断出原因其题干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主要原因”“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要目的”“根本目的”等;另一种形式是由原因推出结果或影响试题中常出现的标志性词语有“影响”“结果”等解题思路:此类题目主要着眼于历史现象的背景、条件、结果、影响等方面的考查要审清题意,明确因果关系,搞清命题意图同时注意区别根本原因、直接原因、主观原因、客观原因、内外因等要求切忌因果颠倒,互相混淆,不分主次材料一 20世纪初,在部分地区出现了租地农场主和以集资组成公司的名义来经营的农业牧垦企业……据北洋政府农商部的统计,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至1912年共有农牧垦殖公司59家,资本总额286万元;1919年已发展到100家,资本总额1 245万元……到20世纪20年代之后……许多农牧垦殖公司相继破产,而且相当普遍。
——《中国通史·近代前编》,民族资本主义的曲折发展,材料二 禾丰造纸厂是我国最早的民族造纸企业之一1937年11月,禾丰造纸厂被日本侵华部队占领,后又被日本“三岛制纸株式会社”强占抗战胜利后,禾丰被从日本侵略者手中接收过来,但一直奄奄一息;1948年,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却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 【抛砖引玉】材料一主要是体现了农垦企业不同发展阶段的特征;材料二是禾丰造纸厂在旧中国发展艰难的历程互动探究】 1.根据材料一概括20世纪中国农牧垦殖公司的发展状况,简要分析其原因 提示:1912—1919年,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发展迅速原因:辛亥革命的推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间欧洲列强放松了对中国的经济侵略;群众性的反帝爱国运动20世纪20年代后相继破产原因:欧洲列强卷土重来,加剧了侵略2.材料二中“禾丰账面资金一度膨胀到480亿元”的实质是什么?结合所学知识,指出禾丰造纸厂“到了崩溃与破产的边缘”的原因有哪些 提示:实质是恶性通货膨胀原因:美国的经济侵略;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国民政府的苛捐杂税 3.从中国农牧垦殖公司和禾丰造纸厂的相似命运中,我们可以得出怎样的认识? 提示: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的近代中国,资本主义道路走不通。
影响中国民族资本主义发展的因素 (1)有利因素 ①西方资本主义列强的侵略,不断地冲击中国社会的生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