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packettracer交换机配置实验指南.docx
18页实验3.3.1交换机基本连通实验1•实验内容(1) 验证两台连接在交换机端口上的计算机之间的连通性(2) 查看转发表建立过程2. 网络结构终端A 终端B图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如图所示,将两台计算机连接到交换机端口,为两台计算机配置IP地址和子 网掩码,两台计算机配置的IP地址必须属于同一网络地址3. 实验步骤(1) 启动Packet Tracer,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所示的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将PC0 用直连双绞线(也称直通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SwitchO的FastEthernetO/1端口,将PCI 用直连双绞线连接到交换机SwitchO的FastEthernetO/2端口直连双绞线将一端的发送端 口和接收端口与另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直接连接交叉双绞线将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 收端口与另一端的发送端口和接收端口交叉连接终端和交换机之间用直连双绞线连接直 连双绞线连接PCO和交换机SwitchO的FastEthernetO/1端口的步骤如下在设备类型选择 框中单击连接线(Connec tions ),在设备选择框中单击直连双绞线(Copper Straight-Through),出现水晶头形状的光标。
将光标移到PCO,单击,出现图所示的PCO 接口列表,单选FastEthernet接口将光标移到交换机SwitchO,单击,出现图所示的交 换机SwitchO未连接的端口列表,单选FastEthernetO/1端口,完成直连双绞线连接PCO 和交换机SwitchO的FastEthernetO/1端口的过程用同样的步骤完成直连双绞线连接PCI 和交换机SwitchO的FastEthernetO/2端口的过程后,出现图所示的逻辑工作区界面图 在 PC0 接口列表中单选接口 FastEthernet图 在 Swtch0 端口列表中单选端口 FastEthernet0/1图放置和连接设备后的逻辑工作区界面及初始MAC表(2) 为PCO配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如图所示,记录下PC0的MAC地址同样为PC1配 置IP地址和子网掩码::记录下PC1的MAC地址000A.3) 单击公共工具栏中查看图标,出现放大镜形状光标,移动光标到交换机SwitchO,单 击Switch0,出现图所示交换机控制信息表列表,单选MAC表(MAC Table),出现交换机MAC 表,初始MAC表(转发表)内容为空,如图所示,单击公共工具栏中退出图标退出查看过程。
单击公共工具栏中简单报文图标,在逻辑工作区出现信封形状光标,移动光标到PC0,单击, 再移动光标到PC1,单击,完成PC0和PC1之间的一次Ping操作当然,也可在PC0命令 提示符下输入命令“Ping .1.2”,完成PCO和PC1之间的一次Ping操作,如图所示再一 次查看交换机转发表,转发表中增添两项转发项,如图所示,Fas tEt herne tO/1端口对应 PCO的MAC地址,FastEthernetO/2端口对应PC1的MAC地址需要指出的是,转发项是有 寿命的,如果一段时间(一般为30s)没有经过端口发送MAC帧,将自动删除该转发项,因 此,如果没有任何操作,经过一段时间再查看交换机转发表,转发表内容又将变空默认情 况下,交换机所有端口属于默认V LAN—VLAN 1图 控制信息表列表图PCO以太网接口配置界面图PCO命令提示符界面图完成PCO和PC1之间Ping操作后的转发表内容3.3.2单个交换机划分VLAN实验1•实验内容(1) 交换机VLAN配置过程2) 属于同一 VLAN的终端之间通信过程3) 验证每一个VLAN为独立的广播域4) 验证属于不同VLAN的两个终端之间不能通信。
5) 验证转发项和VLAN的对应关系2. 网络结构图网络结构网络结构如图所示,分别创建两个vLAN: VLAN2和VLAN3,将终端A和B分配给VLAN2, 将终端C和D分配给VLAN3,虽然,这4个终端配置的IP地址有着相同的网络地址,但只 允许属于同一 VLAN的终端之间通信3. 实验步骤(1) 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所示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PC0〜PC3分别用直连双绞线连接 交换机SwitchO的端口 FastEthernetO/1〜FastEthernetO/4初始时将4个终端配置为同 一个VLAN,查看广播帧传输过程在模式选择栏选择模拟操作模式,单*<Edit Filters〉 按钮,弹出报文类型过滤框,只选中ARP报文类型,如图所示°ARP报文用于解析目的终端 的MAC地址,是一个目的MAC地址为广播地址的广播帧,通过ARP报文的传输过程,可以查 看广播域范围通过拖动公共工具栏中的简单报文启动PCO和PC1之间的Ping操作,PCO 首先广播一个ARP报文,可以观察到:PCO发送的ARP报文被交换机广播到其他三个终端, 如图所示2) 重新选择实时操作模式,单击交换机 SwitchO,弹出交换机配置界面,单击〈VLAN Database〉,弹出创建VLAN界面,输入新创建的VLAN的编号和VLAN名,单击〈Add〉按钮, 完成一个VLAN的创建,如图所示。
重复上述操作,创建VLAN2和VLAN33) 单击连接PCO的交换机端口〈FastEthernetO/1>,弹出端口配置界面,端口类型选择 〈Access〉,端口所属VLAN选择VLAN2,如图所示,依次操作,将交换机端口〈FastEthernetO/2〉 分配给 VLAN2,将交换机端口〈FastEthernetO/3〉、<FastEthernetO/4〉分配给 VLAN3Cisco 交换机设备配置中,<Access>本义是接入端口,由于接入端口直接连接终端,只能是非标记 端口,因此,<Access>等同于非标记端口,对于Cisco设备,非标记端口只能分配给单个 VLAN4) 完成VLAN配置后,只能实现PCO和PC1之间的Ping操作,PC2和PC3之间的Ping操 作,无法实现PCO或PC1和PC2或PC3之间的Ping操作5) 重新进行步骤(1)的ARP报文广播操作,发现PCO发送的ARP报文只被交换机广播到PC16) 查看交换机转发表,每一转发项都有对应的VLAN标识符,如图所示,表明交换机为不 同的VLAN建立独立的转发表图 模拟操作模式下报文过滤器配置界面图ARP报文广播过程图创建VLAN界面图交换机端口配置界面 报文类型图每一个VLAN有着独立转发表4. 交换机命令行配置过程Switch〉;初始进入交换机命令行配置界面时出现的用户模式命令提示符,用户模式下主要 用于输入基本的设备检测命令和设备状态显示。
Switch〉enable;用户模式下输入命令“enable”,进入特权模式,出现特权模式命令提示符:Switch#,特权模式下可以用show命令检查设备配置和状态,进行和设备管理有关的操作Switch#configure terminal;特权模式下输入命令 “configure terminal”,进入全局配 置模式,出现全局配置模式命令提示符:Switch(config)#,全局配置模式和接口配置模式 相对应,用于输入和接口无关的配置命令Switch(config)#vlan 2;创建 VLAN,其编号为 2Switch(config-vlan)#name vlan2;进入 VLAN 配置模式,为新创建的 VLAN 分配名字:vlan2Switch(config-vlan)#exit;退出VLAN配置模式,重新回到全局配置模式Switch(config)#vlan 3;创建 VLAN,其编号为 3Switch(config-vlan)#name vlan3;进入 VLAN 配置模式,为新创建的 VLAN 分配名字:vlan3Switch(config-vlan)#exit;退出VLAN配置模式,重新回到全局配置模式。
Swi tch(config)#in terface Fas tEt herne tO/1 ; 进入接 口配置模式,配置接口 FastEthernet0/1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接口 FastEthernetO/1 作为非标记端口分配给编号为2的VLANSwi tch(config-if)#exi 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以便进入另一个接口的接口配置模式Swi tch(config)#in terface Fas tEt herne tO/2 ; 进入接 口配置模式,配置接口FastEthernet0/2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2; 将接口 FastEthernetO/2 作为非标记端口分配给编号为2的VLANSwi tch(config-if)#exi 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以便进入另一个接口的接口配置模式Swi tch(config)#in terface Fas tEt herne t0/3 ; 进入接 口配置模式,配置接口FastEthernetO/3。
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将接口 FastEthernet0/3 作为非标记端口分配给编号为3的VLANSwi tch(config-if)#exi 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以便进入另一个接口的接口配置模式Swi tch(config)#in terface Fas tEt herne t0/4 ; 进入接 口配置模式,配置接口FastEthernetO/4Switch(config-if)#switchport access vlan 3; 将接口 FastEthernet0/4 作为非标记端口 分配给编号为3的VLANSwi tch(config-if)#exi t;退回到全局配置模式3.3.3复杂交换式以太网配置实验1 •实验内容1)复杂交换式以太网设计2) 跨交换机VLAN划分3) 检验MAC帧格式4) 属于同一 VLAN的终端之间通信过程5) 验证属于不同VLAN的两个终端之间不能通信2. 网络结构图网络结构S122网络结构如图所示,终端A、B和G分配给VLAN2,终端E、F和H分配给VLAN3,终端 C和D分配给VLAN4。
属于不同VLAN的终端分配网络地址不同的IP地址由于每一个VLAN 是一个独立的网络,如果不需要实现VLAN互连,每一个VLAN可以独立分配IP地址,这种 情况下,属于不同VLAN的终端分配网络地址相同的IP地址是允许的,如图所示的网络结构 但如果需要实现VLAN互连,不同VLAN必须分配不同的网络地址3. 实验步骤(1 )在逻辑工作区根据图所示网络结构放置和连接设备,出现图所示逻辑工作区界面oPC0〜 PC2分别用直连双绞线连接交换机SwitchO的端口 FastEthernetO/1〜FastEthernetO/3 PC3 〜 PC5 分 别 用 直 连 双 绞 线 连 接 交 换 机 Switch2 的 端 口 FastEthernet0/1 〜 FastEthernetO/3, PC6、PC7分别用直连双绞线连接交换机Switchl 的端口 FastEthernetO/3、 FastEthernetO/4用交叉双绞线连接交换机SwitchO的端口 FastEthernetO/4和交换机 Switch1 的 端 口 Fas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