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汉语拼音方案》中O韵母的问题分析.doc
16页《汉语拼音方案》中 O 韵母的问题分析三、更改声母呼读音的概念解释,读准汉语拼音声母呼读音 由于《汉语拼音方案》否定汉语 buo、puo、muo、fuo 音节的存在,把音节 buo、puo、muo、fuo 书写成 bo、po、mo、fo,由于《汉语拼音方案》把 buo、puo、muo、fuo 音节的汉字“玻、坡、摸、佛”作为声母 b、p、m、f 的注音字,又由于小学拼音把 o 音教成uo 音,师生的视听被严重混淆,声母呼读音教错、读错成为拼音教学中常见的问题 我们要在区分清楚声母的本音、呼读音及声母注音汉字读音的情况下,根据普通话语音现实,按照声母注音汉字的读音,更改辅音后缀,更正 bo、po、mo、fo 的书写形式,统一声母呼读音与声母注音汉字的读音,读准声母呼读音 (一)了解汉语拼音声母 b、p、m、f 的本音、呼读音及注音汉字的读音 1.声母本音 b、p、m、f 普通话音节一般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是最自然的语音单位在汉语里,一个汉字就是一个音节,如八 bā、趴 pā、妈mā、发 fā声母是音节的一部分,是音节开头的辅音辅音是在发音时气流受到发音器官的各种阻碍,声带不一定振动,不够清晰响亮的音素。
如 bā、pā、mā、fā 中的 b、p、m、f 发出辅音 b、p、m、f 的声音,也就是发出了声母 b、p、m、f的本音发 b、p、m、f 本音时,气流冲出口腔后即消失,声音不响亮,不能延长 2.声母呼读音 bo、po、mo、fo 声母呼读音是指为了教学需要在声母的后面加上一个响亮的元音来呼读的音在教学中,辅音声母 b、p、m、f 发音时,气流冲出口腔后即消失,声音不响亮,不能延长,难以在班级授课时示范教读为了更好地进行汉语拼音声母教学,采用辅音后缀元音把声母发得响亮是最好的办法,因此, 《汉语拼音方案》的制定者们根据辅音 b、p、m、f 发音时口舌唇的变化,选用了最符合辅音收音状态,最能展现原始辅音本音,后缀以后又能帮助与各音素结合成音节的元音――o,作为辅音 b、p、m、f 的后缀元音,读成bo、po、mo、fo,所发出的语音就是声母呼读音但是,这样的b、p、m、f 声母呼读音没有汉语音节可模仿,没有汉字可参照,教师教学时无可用辅助教材,小学生学习、掌握极其困难 3.声母 b、p、m、f 的注音汉字――玻、坡、摸、佛 在《汉语拼音方案》的声母表和韵母表里,每一个声母和韵母旁边,都有一个汉字,这个汉字所表示的读音是普通话的标准读音,这个汉字的读音也是这个声母和韵母的读音,起着帮助认读声母和韵母读音的作用,这个汉字就是声母、韵母的注音汉字。
声母b、p、m、f 的注音汉字是玻、坡、摸、佛,读音是buo、puo、muo、fuo,音节书写形式是 bo、po、mo、fo (相关读音与书写前面已有分析) 4.从声母 b、p、m、f 的本音、呼读音及注音汉字读音的分析中,发现声母呼读音的问题 声母 b、p、m、f 的本音、声母呼读音与声母注音汉字读音的比较如下 我们看到,因为《汉语拼音方案》本身存在的问题,声母b、p、m、f 的呼读音出现了教学差错:把声母 b、p、m、f 的呼读音 bo、po、mo、fo 读成了 buo、puo、muo、fuo形成这样的读音错误,有以下原因 (1)由于小学拼音把 o 音教成 uo 音,因此把声母 b、p、m、f的呼读音 bo、po、mo、fo 也教成了 buo、puo、muo、fuo (后面第四章节将有分析) (2)因为《汉语拼音方案》采用“玻、坡、摸、佛”四个汉字作为声母 b、p、m、f 的注音字,且生活中“玻、坡、摸、佛”读成buo、puo、muo、fuo,因此也把声母 b、p、m、f 的呼读音教成了buo、puo、muo、fuo (3)因为《汉语拼音方案》声韵配合表的规定,声母呼读音的书写形式与音节 bo、po、mo、fo 相同,音节书写相同且生活环境中无熟悉的读音可参考,教师往往就按照《汉语拼音方案》中声韵配合表规定的 bo、po、mo、fo 音节教读 b、p、m、f 的呼读音,把 o音读成了 uo 音,声母呼读音就读成了 buo、puo、muo、fuo。
(4)由于声母 b、p、m、f 的呼读音 bo、po、mo、fo 在汉语中无字可依,也不可进行声韵拼合,因此选择既好读又好用的注音汉字的?x 音作为呼读音来教学,就成了两全其美的一桩好事,顺理成章地广为应用了这样,背离声母呼读音概念却又符合声母表声母与注音汉字读音统一要求的现象,成为汉语拼音教学上的一景 经过教学实践,我们发现,声母 b、p、m、f 的呼读音若是由辅音 b、p、m、f 后缀双元音 uo 组成,将更有利于教学,更能被学生接受,更能弥补《汉语拼音方案》的缺陷 (二)正视现代汉语语音事实,改正《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b、p、m、f 呼读音的定义 我们要根据现代语音事实,围绕《汉语拼音方案》 ,修改声母呼读音概念,纠正因原有声母呼读音概念所衍生的错误 1.修改声母呼读音概念 由于在现代语言环境里,大家都把声母 b、p、m、f 的呼读音读成 buo、puo、muo、fuo根据这样的语音现状,可以把声母b、p、m、f 呼读音的构成要素更改一下,将声母 b、p、m、f 后缀的元音 o 更换成 uo,这样声母 b、p、m、f 与韵母 uo 组合,就可顺利发准符合概念的呼读音,呼读音又与声母注音汉字发音一致,做到完美的统一,避免各种困惑。
修改声母呼读音的概念为:由于普通话语音声母的本音不响亮,为了教学、拼音需要,在声母 b、p、m、f 的后面加上双元音 uo 来呼读,在其他声母后面加上一个元音来呼读,这就是声母的呼读音声母 b、p、m、f 的呼读音为:buo、puo、muo、fuo声母表中的汉字读音就是声母的呼读音 在小学拼音教学中,有教师为区分声母的呼读音与汉字音节的读音,提出 buo、puo、muo、fuo 读得短促一点就是声母的呼读音,读得声音长一点就是音节这样的提法,在修改了声母呼读音的概念后,更有合理性了 2.正视声母 b、p、m、f 呼读音的读音现状,改正 bo、po、mo、fo 音节的书写错误 根据声母 b、p、m、f 呼读音的发音现状,更改后缀单元音为双元音,形成声母呼读音的新概念,实现与《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表注音汉字读音的完全统一 透过 b、p、m、f 声母呼读音的千回百转,我们还是能探寻到,是《汉语拼音方案》有关 bo、po、mo、fo 音节的书写错误,造成了声母 b、p、m、f 呼读音的相关错误鉴于专家对 bo、po、mo、fo音节中 o 音前有 u 音的解说,我们是不是可以怀疑,在制定声母呼读音概念时,那个“响亮的元音” ――“o” ,其实是包含着 u 音的,否则为什么是“bo、po、mo、fo”音节的汉字做声母 b、p、m、f 的注音汉字?我们可以不去探究其他,但若改正了方案中bo、po、mo、fo 音节的书写错误,问题皆可迎刃而解。
承认 buo、puo、muo、fuo 音节的存在,修改音节bo、po、mo、fo 为 buo、puo、muo、fuo,顺势修改声母b、p、m、f 的呼读音的概念,让它们的读音与注音汉字读音达成一致,这样学习起来既简单便利又高效 上述建议,能减轻学生学习负担,杜绝声母呼读音与注音汉字读音不一致的情况,可在很大程度上完善《汉语拼音方案》 ,又可避免小学拼音教学存在的问题 四、现行《汉语拼音方案》引发的围绕 o 韵母所产生的教材编写问题及修改建议 因为《汉语拼音方案》选用“喔”字为韵母 o 注音,因为《汉语拼音方案》中声母 b、p、m、f 与韵母 o 配合成音节的潜规则,也因为小学教材的一些编写问题,几十年来小学拼音教学的第一课就会把 o 音错教成 uo 音o 音错教成 uo 音后,更衍生出与现行《汉语拼音方案》规则相互矛盾的现象:比如,把 o 音错教成 uo 音,产生了单韵母 o 变成复韵母 uo 的偷换概念的错误;比如, 《汉语拼音方案》不承认普通话中 buo、puo、muo、fuo 四个基础音节的存在,但在音节教学中把 o 音错教成 uo 音后却反证了普通话中buo、puo、muo、fuo 音节的存在,更说明《汉语拼音方案》的声韵配合表有误,应该修改 bo、po、mo、fo 基础音节的拼音书写错误;等等。
事实上,前面探讨的采用单韵母音节汉字给《汉语拼音方案》中的 o 韵母做注音字,确定以 buo、puo、muo、fuo 取代bo、po、mo、fo 基础音节的书写形式,就可以解决上述问题这样不但可以帮助改正《汉语拼音方案》设计时遗留的围绕单韵母 o 发生的错误,而且也可以解决几十年来小学汉语拼音教材的编写、教学问题,完善汉语拼音教学 (一)改正小学拼音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在 o 韵母方面存在的问题 1.小学拼音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在 o 韵母教学部分存在编写问题 自 1958 年推广《汉语拼音方案》至今,现行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几乎把单韵母 o 当作复韵母 uo 来进行教学,这是实际存在的问题,需要分析解决 (1) 《汉语拼音方案》于 1958 年 2 月 11 日经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五次会议批准颁布后,人民教育出版社当年就配合编写了拼音教材,于 1958 年秋季开学使用 右图是 1958 年 7 月第一次印刷出版的拼音教材中单韵母 o 课程的课本截图 教材呈现插图与音节,通过析离声母、韵母进行教学通过音节发音,析离其中的韵母,读出 o 音由于 bo、po、mo 音节中的 o音实际发音是 uo 音,所以,分离出来的单韵母 o 也可能就错教成了复韵母 uo。
(2)现行小学拼音教材和教师教学用书采用模拟声教?W,以公鸡叫声教学 o 音,会产生教错汉字读音的问题 ①我国权威字典、词典收录的形容公鸡叫声的拟声词“喔”字都注音“wō” ,没有“ō”音的拟声词“喔”字 教育部组织编写的 2016 年 7 月第一版出版的义务教育教科书语文一年级上册的拼音第一课,仍然沿用了之前几十年来的拼音情境图,画出公鸡打鸣的情景,用模拟声引导韵母 o 的发声具体见下图 显然,无论是教材还是教师教学用书都认为 o 音就是公鸡的叫声 新教材的教师教学用书在解释课本情境图时,用到了“打鸣”一词那么,公鸡打鸣儿到底发出了怎样的拟音呢? 《现代汉语词典》最新版第 7 版 235 页收录的“打鸣”一词词条的解释是这样的:【打鸣儿】dǎ∥míngr 〈口〉动(公鸡)叫关于公鸡叫的解释, 《新华字典》 《现代汉语词典》自编撰之日起,几十年来一贯是收录“喔”字、wō 音节进行注释 《新华字典》1979 年修订重排本 472 页的注释是:wō,鸡叫声;最新版本第 11版 522 页的注释是:wō,形容公鸡的叫声 《现代汉语词典》从1978 年 12 月第一版起至 2016 年 9 月的最新版本第 7 版止,对“喔”字的注释都是:wō , 拟声 ,形容公鸡叫的声音。
也就是说,对于公鸡叫的拟声词,语文工具书一直收录的是“喔”字、uo 音节,发 wō 音,都含复韵母 uo 小学教材及教师教学用书强调发单韵母 o 的读音时要发出公鸡打鸣的声音,是不是无意识中教错了汉字读音? ②教师教学用书里的单元音发音理论正确,但发音指导实践错误 经过比较,我们明白,两个韵母的发音因为发音时口、舌、唇的位置、形状及运动的状态不一样,产生的语音也不一样在把单韵母 o 教成拟声词的 uo 音之后,又以学生熟悉的“我”的读音来强调单韵母 o 的读音是 uo 音,真的是教错拼音了 2.分析产生错误的原因 因《汉语拼音方案》设计本身存在的错误,再加上几十年来对错误造成的问题刻意的解读,就给汉语拼音学习带来了一定的困扰特别是在小学语文教材编写及教学上,许多问题已交错缠绕在一起,环环相扣,需要逐一厘清,统一解决 (1)误用多音多义字,混淆了 o 和 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