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古诗语言内容分类及特点.doc
5页常考和识;勺1梳I?C1IANGKAOZ1IISHI ~HULI古诗语言内容分类及特点、语言内谷语言是思想感情的载体要读懂诗歌,离不开对诗歌语言的鉴赏诗歌的语 言,讲究字句的锤炼,讲究炼字,讲究押韵、平仄和节奏,讲究抑扬顿挫,回环 蕴藉形象性、抒情性、含蓄性、精确性,凝练又有乐感,是诗歌语言的突出特 点1.从内容的角度可以分为:意象语言、情感语言、象征语言、特定称谓语 言1) 意象语言:诸如松、竹、梅、菊一类事物被人们赋予特定象征意义,象 征人高洁的品格,诗人常借助它们表达一定的思想感情如陆游的《卜算子•咏 梅》,以梅自喻,表现自己不与争宠邀媚、阿谀奉承之徒为伍的品格和不畏谗毁、 坚贞自守的铮铮傲骨其他常见意象如桃花象征美人、鸟象征自由等2) 情感语言:“悲”“孤”等词语能直接表露感情,如“万里悲秋常作 客”(杜甫《登高》);还有间接表露的,如“不堪身外悲前事强向杯中觅旧春” (李 益《答许五端公马上口号》),“不堪”“强”写出了诗人不堪回首青春年少时 之佳境,只能从酒杯中去回想旧日的事,传达出内心的凄凉、意绪的消沉3) 象征语言:有些是某些诗句本身含有一定象征意义,有些是全诗通过具 体事物来说理,即说理诗。
如“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虞世南《蝉》),作 者是在强调立身高洁的人,并不需要某种外在凭借,自能声名远播江山如有 待,花柳自无私”(杜甫《后游》),写江山花柳像在等待人们去欣赏,用来说明 大自然了无私心的道理还有熟悉的苏轼的《题西林壁》、朱熹的《观书有感》 等4)特定称谓语言:如“秋水”指眼睛,“盗泉”旧时常喻不义之财,“鸿 雁”指书信(见《汉书》载“苏武归汉之事”)等它们大多源于典故或前人诗文, 这方面需要学生平时加强课外阅读,积累历史知识,提高文化修养如《永遇乐•京 口北固亭怀古》中化用了霍去病“封狼居胥山,禅于姑衍”的故事;《长亭送别》中的“淋漓襟袖啼红泪,比司马青衫更湿”明显化用了白居易的诗句2.从语法角度分析,有以下一些词需要关注:(1) 名词:一些意象名词,由于意象的独特性或代表性,可以通过它理解作 者的思想或感情,尤其是多个名词连用时,意象的组合会营造一定的意境如有 送别相思之情的诗作常常会出现柳、酒、月、雁、楼等意象如赵嘏的《寒塘》 “乡心正无限,一雁度南楼”,游子心中蕴积着愁情,因秋而触发,化作无边的 乡愁;孤雁从南楼飞过,凄哀的鸣叫,使乡愁更加上一层“雁归人未归”的感伤。
情景交融,含蓄而耐人寻味2) 动词:一个好的动词能够点燃整首诗句,在鉴赏诗歌时,需要关照动词, 特别是具有“多重含义”的如“羌笛何须怨杨柳,春风不度玉门关”,“怨” 字明显用了拟人手法,既是曲中之情,又是吹笛人之心晓战随金鼓,宵眠抱 玉鞍”(李白《塞下曲》)中“随”“抱”都炼得很好,鼓是进军的号,只有“随” 字最合适,只有“抱”字才能显示出枕戈待旦的紧张来3) 形容词:这些词不仅可以从形、声、色等方面点出形象的特点,还能传 达出作者的感情尤其是颜色词,大多能表现心情,增强描写的色彩感和画面感, 渲染气氛如“黄河远上白云间,一片孤城万仞山”,一个“孤”字,写尽环境 之孤苦,由此可达人心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中, “红”“绿”“火”“蓝”这样饱含绚丽色彩的词语把江南美景写得色彩鲜亮, 令人难忘4)副词:如“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装上翠楼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 夫婿觅封侯”(王昌龄《闺怨》),作者用了一个“忽”字,取漫不经心而恰到好 处之意,登翠楼时兴冲冲,而因闯入眼帘的柳色想起了丈夫,生发出伤感,这种 情绪上的变化仅一“忽”字就传达得淋漓尽致,而这正是本诗耐人寻味之处5)数量词:如杜甫的《曲江二首》之一中“ 一片飞花减却春,风飘万点正 愁人”,落下一片花瓣都要减掉一层春色,而今,万点飘附,落花纷纷,更使人烦恼愁闷。
通过描写一片飞花,风飘万点,春残欲尽的残春景色,抒发诗人满腹 的怨愁许浑的《自楞伽寺晨起泛舟,道中有怀》“一声山鸟曙云外,万点水萤 秋草中”中,“一声”“万点”,一“鸣”一“栖”,一闻一见,细致入微地描 述了清晨景色,别具一番赏心悦目的风韵二、语言特点1.风格特点了解诗歌的风格有助于把握诗歌的语言特点和表达技巧依据晚唐司空图所 列的二十四品,列出如下常见的:(1) 平淡:语言力求朴素,不追求词藻的华丽,显现出质朴无华的特点,但 于平淡之中蕴含着深意如陶渊明的“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 飞鸟相与还”,表面看来句句平淡,平淡之中蕴含着诗人超脱尘世、悠然自得的 情趣人评其诗“平淡而思致”2) 工丽:既讲究辞藻华丽,又讲究对仗工整理解时可以借助对仗如杜 甫《观山水图》中的“红浸珊瑚短,青悬薜荔长”,辞藻华丽,对仗工整,每句 开头的“红”“青”颜色词语构成一幅色彩鲜明的画面3) 直率:语言毫不隐晦,毫不修饰,依照情感的原样直接写出如《诗经•硕 鼠》4) 委婉(含蓄):抒情或叙事,不直接写出,而通过写与本意看似无关的事物, 或者通过对比而委婉地表达内心的情感如李商隐的《夜雨寄北》,本意在于表 达作者对妻子的怀念,但是没有直接写出,而写了“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 夜雨时”。
5) 自然:指诗词不留雕琢的痕迹,不使人感到做作李白曾用“清水出芙 蓉,天然去雕饰”说明自然的风格如李白《古朗月行》中的“小时不识月,呼 作白玉盘又疑瑶台镜,飞在青云端”,写出了儿童时期对月亮稚气的认识,表 现出月亮的形状和月光的皎洁可爱,不加雕饰,生动自然6) 清幽:清静而又幽深,表面看似平淡自然,细细体味却意味深远如王 维的《鹿柴》: “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景入深林,复照青苔上 ”前两 句用不见人影而闻人声的情景,烘托出山的空寂清冷,后两句用夕阳返照之光映 着林中的青苔,进一步渲染了山的特点,给人一种无比清幽的美感7)雄奇:气势雄伟,立意奇特如李贺《梦天》中的“ 遥望齐州九点烟, 一泓海水杯中泻”就是说九州小得像九个烟点,大海小得像杯中之水8) 奔放:指直率而有气势如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大江东去,浪淘 尽,千古风流人物”的词句,将滚滚长江与历史长河融于一体,凸现了历史荡涤 千古风流的奔放气势,使读者体味到作者兀立江岸对景抒情的壮怀气魄9) 悲慨:悲壮慷慨、寂寥苍劲的艺术风格此风格的作品,含思悲壮,出 语高昂,充满着对时代的感慨,或雄才不得志,或感时伤乱,忧国忧民,心中郁 结,愤慨不平。
如陈子昂《登幽州台歌》:“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 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诗歌以苍茫原野为背景,勾勒出一位胸怀大志却因报 国无门而孤独悲伤的诗人形象,苍凉悲壮,慷慨激昂10) 洗练:语言表达是通过千锤百炼而达到质朴、省净、流畅、圆润洒脱、 意蕴无穷的境界如王昌龄的《芙蓉楼送辛渐》:“寒雨连江夜入吴,平明送客 楚山孤洛阳亲友如相问,一片冰心在玉壶连”与“入”相携,织出一幅 烟雨迷蒙的愁网,并以“孤”为动力,把人进一步推进萦怀的离情之中,加之冰 心玉壶的绝妙比喻,作者孤介傲岸、冰清玉洁的形象脱然而出语近俗白却字字 枝根相连,不可分割,匠意极深而不见斧凿11) 沉郁:用一种苍老遒劲的笔调去描绘广阔的社会生活,而在所描绘的生 活画面上笼罩着凝重深沉的忧郁色彩和悲剧气氛,配之相适应的严格诗律和铿锵 的音韵如杜甫《登高》就是这种风格的代表作需要指出的是,风格指的是艺术创作上的独到之处,每一个诗人都各有自己 的风格特点,而同一个诗人也可能具有多种风格2.结构特点在诗文中,有一些特殊结构形式的词,常能出现特殊的表达效果:(1)叠词:增强语言的韵律感或是起强调作用如:“ 无边落木萧萧下,不 尽长江滚滚来”(杜甫《登高》 ),“ 帘外雨潺潺,春意阑珊,罗衾不耐五更寒”(李煜《浪淘沙》 ),“ 寻寻觅觅,冷冷清清,凄凄惨惨戚戚”(李清照《声声慢》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