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江苏省高邮市2012-2013学年七年级下学期期中考试历史试题.doc
5页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试卷 2013.04 (考试形式:开卷 考试时间:60分钟 满分:5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25个小题,每小题1分,共25分请将答案填写在本大题后面表格中)1、隋朝,犹如一颗流星划过历史的天空,时间虽然短暂却光芒四射下列关于隋朝历史贡献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实现了南北重新统一 B.开通了纵贯南北的大运河C.出现了“贞观之治”局面 D.创立了科举制度2、通过秦末和隋末农民战争可以看出农民起义对历史发展的推动作用主要体现在:A.实现了改朝换代 B.改变了封建社会阶级力量对比C.迫使统治阶级调整统治政策 D.消灭了大批地主官僚3、小强在学习过关于唐朝的史实后,对唐太宗进行了总结和评价,其中错误的是A.唐太宗被少数民族称为“天可汗” B.唐太宗很善于“纳谏”C.唐太宗统治期间被誉为“开元盛世” D.在位期间实行了一系列改革4、“以铜为镜,可以正衣冠;……以人为镜,可以知得失联系所学知识,你认为其中的“人”主要指的是A.唐太宗 B.魏征 C.房玄龄 D.杜如晦5、贞观初年,太宗常常告诫臣下不可浪费民力。
这说明他主张A.统一铸造五铢钱 B.轻徭薄赋 C.废除丞相 D.闭关锁国6、“忆昔开元全盛日,小邑犹藏万家室诗歌中的“开元全盛日”指的是A.唐高宗统治初期 B.唐太宗统治时期 C.武则天统治时期 D.唐玄宗统治初期7、英国史学家赫·乔·韦尔斯说:“在唐初诸帝时代,中国的温文有礼、文化腾达和威力远播,同西方世界的腐败、混乱和分裂对照得那样鲜明以下局面能佐证此观点的是①开皇之治 ②贞观之治 ③贞观遗风 ④开元盛世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②③④ D.①②④8、“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是诗人金榜题名后在京城写下的诗句该诗人生活在A.秦朝 B.汉朝 C.隋唐时期 D.两宋时期9、唐朝时期,全国著名的印刷中心包括①成都 ②洛阳 ③扬州 ④长安A.①② B.①②③ C.③④ D.①②③④10、第一次把火药的配方记录下来的书是唐初的《丹经》。
这本书的作者是A.华佗 B.孙思邈 C.李春 D.鉴真11、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最大的特点是A.民间商贸交往 B.使臣互往通好 C.以佛教为纽带 D.技术交流12、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的印刷术是我国古代的伟大发明,它的发明对世界历史发展作出了巨大贡献目前世界上现存最早的标有年代的雕版印刷品《金刚经》印制的时间是A.唐朝 B.宋朝 C.元朝 D.明朝13、“遣唐使”、“玄奘西行”、“鉴真东渡”等客观史实,反映出唐朝的时代特征是A.对外开放 B.经济繁荣 C.政治清明 D.交通发达14、8世纪初,唐朝和吐蕃已“和同为一家”吐蕃是今天我国哪个少数民族的祖先A.回族 B.藏族 C.维吾尔族 D.蒙古族15、隋唐时期,三省长官都是宰相,常常同时有七八个宰相议政统治者这样做的目的是A.防止宰相权重难控 B.完善中央集权 C.加强对地方的控制 D.扩大民主权利16、小奇同学进行研究性学习,他搜集了“贞观之治”、“开元盛世”、“玄奘西游”、“鉴真东渡”的相关资料,由此可知他研究的课题是A.政权分立和民族融合 B.中华文明的起源 C.统一国家的建立 D.繁荣与开放的唐朝17、“大宋皇帝谨致誓书于大契丹皇帝阙下:辽宋为兄弟之国,辽圣宗年幼,称宋真宗为兄,后世仍以世以齿论。
……”下列史实与此盟约无关的是A.辽军攻宋发生澶州之战 B.北宋应允给辽岁币C.以后辽宋之间保持相对和平局面 D.宋割让部分土地给辽18、与南宋并存过的少数民族政权不包括A.蒙古族政权 B.契丹族政权 C.党项族政权 D.女真族政权19、中国的传统节日形式多样,内容丰富,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下列节日在宋代已经出现的有 ①元旦 ②端午节 ③寒食节 ④植树节A.①②③④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③20、宋史专家邓广铭说:“宋代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所达到的高度,在中国整个封建社会历史时期之内,可以说是空前的下列史实能佐证上述观点的有 ① 城市中固定的娱乐场所叫瓦舍 ②士人的地位很高 ③丰富多彩的农村城市生活 ④雕版印刷术等科技的发明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①②③21、我国古代的四大发明出现在隋唐时期的是:A.指南针、印刷术 B.印刷术、火药 C.火药、造纸术 D.印刷术、造纸术22、《满江红》中有“壮志饥餐胡虏肉,笑谈渴饮匈奴血”一句。
这里的“匈奴”指的是:A.女真统治者 B.匈奴统治者 C.契丹统治者 D.党项统治者23、《东京梦华录》记载:茶坊每五更点灯,买卖衣服图画花环之类,至晓即散,谓之“鬼市子”……大抵诸酒肆瓦市,不以风雨寒暑,白昼通夜此生活景象反映的是A.北方人口南迁,南方成为全国经济重心 B. 隋朝统一后,实行休养生息政策C.唐朝经济繁华,饮茶成风 D.宋代都市生活丰富,商业繁荣24、岳飞抗金得到人民尊敬的根本原因是:A.岳家军纪律严明 B.岳飞与秦桧势不两立 C.抗金符合广大人民利益 D.岳飞的忠君爱国精神25、辽、宋、夏、金时期的政治特点是A.地方军阀割据 B.南北政权对峙 C.民族政权并立 D.战乱长期不息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题 号一二总 分262728得 分A B C 二、材料题(本大题共3题,共25分)2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9分)材料一 右图为《隋朝大运河图》材料二 唐朝诗人皮日休赞颂大运河:“北通涿郡之渔商,南运江都之转输,其为利也博哉。
1)请你仔细观察《隋朝大运河图》,按英文字母A、B、C所在位置填写相应地名(3分)A B C (2)图中①、②、③、④代表的隋朝大运河四段名称分别是什么(4分)?① ② ③ ④ (3)根据材料二和所学知识,说说隋朝开凿大运河的作用有哪些(2分)? 27、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唐太宗时期,进士科的地位日益提高,考进士科的人数比其他科多,录取也比较严格不少人从少年考到白头仍未中进士后来有人写诗到:“太宗皇帝真长策,赚得英雄尽白头!”唐太宗在金殿大门前看到新科进士鱼贯而出,得意地说:“天下英雄,入吾彀中矣材料二 (盛唐)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促成了文化的全面繁荣,同时也使诗歌创作进入一个黄金时期……那种追求进步的政治理想,为国家建功立业的英雄气概……乃是盛唐时代精神的集中体现,也是盛唐诗歌的主流 ――叶郎、费振刚、王天有主编《中国文化导读》(1)我国科举制度是在哪一个朝代形成的?(1分)又是在哪个朝代得以完善的?(1分) (2)科举制的选官标准是什么?(1分)科举制度在当时产生了哪些作用?(2分)(3)根据材料二,指出唐朝诗歌创作进入黄金时期的原因。
1分)结合所学知识回答:“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和“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诗句的作者分别是谁?(2分)28、阅读材料回答问题(8分)材料一 “苏湖熟,天下足国家根本,养给东南材料二 右图为“交子”(1)材料一中的“苏湖”指什么地方?(1分) “国家根本,养给东南最终出现在什么时候? (1分) 说明了什么历史现象?(1分)(2)出现材料一中的现象的原因有哪些?(2分)(3)材料二所示之物何时出现的(1分)?出现在什么地区(1分)?它与金属货币相比有什么优点?(1分)七年级历史第二学期期中考试参考答案 2013.04一、选择题(共25题,1题1分,共25分)题号12345678910111213答案CCCBBDCCABCAA题号141516171819202122232425答案BBDDBDDBADCC二、材料题(共25分)26、(9分)(1)涿郡 洛阳 余杭 (3分)(2)永济渠 通济渠 邗沟 江南河 (4分)(3)成为南北政治、经济、文化联系的纽带(1分),也成为沟通亚洲内陆“丝绸之路”和海上“丝绸之路”的枢纽(1分)27、(8分)(1)隋朝 唐朝 (2分)(2)才能 (1分) ①便于在全社会选拔人才,②增强了国家机构的活力和办事效率,③激发了读书人对前途的自信和热情,④给社会带来革新气象和创造精神。
答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背景:开明的政治、繁荣的经济、强大的国力1分)李白 杜甫 (2分)28、(8分)(1)太湖流域(或江苏苏州、浙江湖州,或苏州、湖州)(1分),南宋(或两宋)(1分),全国的经济重心从黄河流域转移到长江流域(或经济重心转移到了南方等)(1分)(2)①两宋时期,南方地区长期处于相对和平的环境,②人口南迁,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先进的生产工具和技术,③南方自然条件优越,④统治者重视农业生产和水利建设答任意两点即可得2分)(3)北宋前期(1分) 四川地区(1分) 携带方便、节约成本等(任一点即可得1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