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9课智慧出行 教学设计 苏科版六年级全一册信息技术.docx
5页第19课 智慧出行一、教材分析本课教学内容涉及2个项目活动首先,依托“项目活动2:体验MaaS的智慧项目”,通过城市公共自行车中“智能硬件”的介绍及“人”与“车”的连接,使学生了解通过卫星定位技术、网络通信技术和专业服务平台等,自行车可以实现自动定位,找车,使同一辆自行车和众多的不同个体建立联系,实现自行车资源的共享不但倡导了低碳、绿色生活主张,而且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公里”难题让学生初步体验到“共享”让出行更便捷,这也是智慧出行体系的开端其次,智慧出行离不开智慧的车辆和环境设备设施依托“项目活动3:了解汽车自动驾驶和模拟搭建编程”,让学生了解利用了先进的感知、决策和控制技术的普通车辆能够实现智能化的驾驶如果这种智能化配合高精度地图和先进的通信技术,就能实现车与人、车、路的信息交换与共享,让车辆和道路设施的协同配合,真正实现车辆的自动驾驶,让人们体验到高效、安全、精准的智慧公共交通出行服务最后,以“实践园”的形式学以致用,运用所学知识解决真实场景中的实际问题,通过汽车自动驾驶的模拟搭建编程,使学生进一步理解自动驾驶的技术二、学情分析六年级的学生对城市公共自行车有一定的了解,部分学生还有一定的使用体验,知道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使用特点。
但他们对自行车的“智能硬件”配置还不太了解,因此对城市公共自行车是如何实现自动定位、找车,使同一辆自行车能够和众多不同个体建立联系,实现自行车资源的共享还不太了解学生对自动驾驶技术了解不多,通过视频资料引导学生探秘智能公交系统,结合前面 “探秘智能公交系统”项目展开学习,模拟搭建编程三、教学目标与要求1. 了解物联网技术带来的出行方式的变革2. 了解如何通过智能公共交通平台实现人与车的互联互动四、教学重点与难点1. 重点:智慧出行场景中的智能化与共享技术2. 难点:智慧出行体系的构成五、教学方法与手段卫星定位、智能感知与决策等物联网技术从教材的角度来看,是物联网技术的运用及拓展,但技术只是实现智慧出行的基础,对于智慧出行而言需要一个体系的支持,因此,物联网应用是一个完整的体系架构为此,在教学中要凸显其体系结构,如将城市公共自行车和智能公交进行比对,寻找共同点,让学生真正认识并理解智慧出行智慧出行是一个智慧的服务,其依托的是交通工具智能化和共享化的结合,在教学中我们要紧紧抓住这两点展开教学,尤其是共享化,其不仅仅指的是车辆本身,更多的是指向人、车、路信息的共享,使通行的效率、出行的安全得以落实。
六、课时安排安排1课时七、教学准备网络教室、教学课件、智能等八、教学过程(一)导入课件出示:生活中的各种堵车的场景照片交流:你们遇到过堵车吗?堵车时有什么感受?在堵车时,你坐在车里,最羡慕使用什么交通工具的人?(预设:自行车)自行车出行除了在拥堵时更便捷外,还有什么优点?【设计意图】利用现实生活的交通拥堵问题启发学生思考,使学生了解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倡导低碳无污染的绿色出行二)自行车共享项目活动2:体验出行即服务的智慧项目知识与技能:了解城市公共自行车的便捷了解智慧出行场景中的智能化与共享技术讲述:正是有了低碳无污染、不容易拥堵这些优点,我们发现身边骑自行车的人越来越多了,在城市中我们可以看见公共自行车(课件出示图片)公共自行车,通常由地方政府协同企业共同建设和部署,是城市公共交通的重要组成部分介绍:城市公共自行车如图1、图2所示) 图1 图2它采用固定区域停放方式,用户使用完毕后必须将自行车归还至指定区域1. 介绍公共自行车App软件实现扫码就可以使用公共自行车教师可以演示)小结:借助物联网技术,公共自行车实现随扫随用的共享租赁模式,不但解决了出行的“最后一千米”难题,而且倡导了低碳、绿色的生活主张。
2. 针对公共自行车推出的电子围栏式无桩租还车服务,用户体验大幅提升,服务生态迈入良性循环课件出示视频:公共自行车有桩无桩通租通还3. 探讨:(1)对比有桩服务,它具有哪些特点?(节省空间,便于建设)(2)无桩服务解决的主要问题是什么?(停放方便,有序规范)(3)实现无桩服务的主要技术有哪些?(卫星定位,电子感应)【设计意图】通过视频了解公共自行车有桩无桩通租通还,启发学生思考探讨,使学生了解无桩服务的特点,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以及使用的主要技术三)汽车自动驾驶项目活动3:了解汽车自动驾驶和模拟搭建编程知识与技能:让学生了解利用先进的感知、决策和控制技术的普通车辆能够实现智能化的驾驶1. 课件出示:汽车自动驾驶讲述:依托多源传感器融合感知、高精度地图与定位定姿、目标行为识别与轨迹预测、自主决策与轨迹规划、多目标协同控制等系统,汽车的自动驾驶功能逐渐成熟,自动驾驶有望实现2. 课件出示:观看深圳智能公交车视频3. 讨论:随着汽车自动驾驶技术的发展,国内部分城市已经开通了“无人驾驶”公交运营线路1)无人驾驶需要具备哪些功能?(2)无人驾驶公交车均配备了一名司机,为什么?【设计意图】通过观看深圳智能公交车视频,了解无人驾驶公交车具备的功能特点,让学生了解利用先进的感知、决策和控制技术的普通车辆能够实现智能化驾驶。
4. 介绍:汽车电子标识是将车辆信息储存在电子标签中,是车辆的电子身份证,俗称“电子车牌”它采用RFID技术,在高速行驶中非接触动态采集并识别车辆登记信息,实现对车辆和道路交通等精细化智能管理如图3所示)图35. 汽车安装了汽车电子标识后,对车辆管理可带来怎样的变化?对道路交通等又会产生怎样的影响?播放:公交优先通行视频设计意图】智能交通解决了道路拥堵的问题,使车与路建立和谐的通行关系尤其是在红绿灯路口时,通过感知公交车信息实现向红绿灯发送公交优先通行指令,延长绿灯或缩短红灯的时间,提高人们的出行效率6. 课件出示:智慧出行智慧出行体系是借助云计算、大数据等先进技术和理念,将传统交通运输和新型基础设施进行有效渗透与融合,覆盖公交出行、共享出行和自主出行等出行场景,实现“人车路”的实时感知、快速研判、精准决策,为百姓提供灵活多样、随需而至、绿色集约的交通出行服务,大幅度提高出行体验和出行效率,降低出行成本,从而形成全新的生产生活方式7. 结合实验器材,设计一个模拟汽车自动驾驶的实践方案1)确定解决问题的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2)完成模型搭建、编程并测试根据学校现有器材设计模拟汽车自动驾驶,可以运用超声波避障,摄像头探路等,建议使用创造无人驾驶套装来设计模拟。
设计意图】运用编程技术和器材,模拟简单的小车自动驾驶,确定解决问题的技术路径和实施方案,例如了解超声波避障需要设定的技术参数,使其遇到障碍即停车四)巩固总结道路交通由人、车、路及环境等综合因素构成,随着车路协同技术、通信技术、大数据分析、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发展,未来的交通将变得更智慧,形成以车、路、人三位一体的物联网智能应用场景 学科网(北京)股份有限公司。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