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015届高考语文一轮复习习题专练:专题十二文学类文本散文阅读1.doc
15页习题课1-2 专题十二综合检测(一)(时间:90分钟 总分:125分,每大题25分)一、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1-4题25分)在鲁迅先生故居郑文燮或许是一种机缘,或许冥冥之中有一种感召,纯属偶然,我在暌隔三十余年之后,又回到了北京北京城市的变化之大,几乎使我难以辨识,先前熟悉的街衢大都不知所往,连僻野荒郊的阜成门外都鳞次栉比地起了高楼我要寻找的旧地是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的鲁迅故居拐了几个胡同,周遭都是用红颜料刷写的加了醒目圆圈的“拆”字,好在鲁迅故居的门匾还在,寻找起来还不甚费事,只是在阴晦的冬日显得突兀而孤独,冷清的小四合院落依然冷清!鲁迅在北京生活了10余个年头,一共搬了三次家家”,这个词对鲁迅先生来说,或许并不确切,他一生或许都没有过“家”,鲁迅是孤独者辛亥革命以后,中华民国建立鲁迅从故乡浙江绍兴到北京的教育部供职,在教育部作“佥事”,夜晚回到他寄居的绍兴会馆,在冷冰的屋子里百无聊赖,靠研读《佛经》和抄写古碑打发时日钱玄同来看望他,希望他给《新青年》写点文字鲁迅用疑惑的目光看着钱玄同,说:“写文章有什么用处!”这个在推翻满清封建专制王朝的辛亥革命中激进的青年对“革命”感到失望他说,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革命”了,“维新”了,世事依然还是原先的老样子。
1926年3月18日,他任教的北京女子师范大学学生刘和珍等,在向段祺瑞执政的国务院和平请愿时,惨遭枪杀鲁迅先生满腔激愤,写了《记念刘和珍君》的文章,说:“三月十八日,是民国以来最黑暗的一天!”青年学生的热血,使鲁迅由《彷徨》到《呐喊》鲁迅是周家的长子,对家庭更多一份责任他到北京以后,把母亲、妻子朱安从故乡绍兴接到了北京,连同从日本留学回国的二弟周作人及他的日籍妻子羽太信子及子女,住进了他在西四八道湾购置的新居——一所宽敞、豁亮的“三进”大四合院不久,周氏兄弟反目,鲁迅不得不搬出八道湾,另觅居处他用一本书的四百元版税,在阜成门内西三条胡同买了一所小四合院,也就是现在鲁迅博物馆的所在地四合院实在太小!院子里种植的两棵白丁香占了差不多三分之一的空间,似乎再也容纳不下几个人物的活动了周遭的几间小屋,一间作了书房,一间住着一个女佣人,另外一间北屋住着鲁迅的母亲和妻子朱安母亲和妻子的木床相对而立,床上挂着白夏布蚊帐,都是老家带来的旧物鲁迅在母亲和妻子的住室连通了一个长条形的小间,戏称“老虎尾巴”鲁迅在这“老虎尾巴”里写作和住宿,室内仅一床一桌一椅而已床是单人的板床,两条长凳上横架着一块木板,褥子是单薄的,被子是陈旧的有着小点蓝花的布衾,床上用竹竿挂着一顶发黄发灰的夏布蚊帐。
书桌旁的白墙上挂着一个镜框,里面是俄国作家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阴冷”“悲悯”的陀思妥耶夫斯基与孤寂的鲁迅先生相互注视,似有话要说,陀思妥耶夫斯基经受过死神的洗礼,是从沙皇的绞刑架上走下来的,他在执行死刑的最后一刻被“赦免”,幸存下来那天天气阴霾、沉郁,像要下雪的样子我在鲁迅故居待了很久,大约是我太专注、太虔诚的目光吸引了讲解人员——一位和善的中年女性,她打开“游人免进”的门扉,“破了例”让我进入先前只能够隔着玻璃窗看到的内室这样我就真切地触摸到了“老虎尾巴”,“尾巴”墙上挂着的那帧陀思妥耶夫斯基阴冷的照片我在鲁迅先生曾经沉思默想的藤椅上坐了一会儿,望着窗外的景致,一座依然不大的荒芜的园子,园子角落里有一圈石头的井栏据说这井水实在苦涩,不能饮用,只能用来浇灌园中的几棵枣树,也就是鲁迅先生《秋夜》中劈头所说的“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在我还是中学生的时候,我就在课文中读到了鲁迅先生的这篇文章我曾向授课的语文老师请教过这句话的意思,老师支支吾吾,也未说出个所以然来其后很久,我都未曾明白鲁迅先生写这句话的深意而现在,身临其境的我,感悟到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
鲁迅先生说过的“希望本无所谓有,也无所谓无”呢?说过的“这正如地上的路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便成了路”呢?……走出鲁迅先生故居,天上纷纷扬扬下起了雪踏着落了雪的白茫茫的土地,我在近旁的一条胡同口,找了一家小店铺,喝了两碗羊杂碎汤,全身顿时燥热起来1.下列对文章有关内容的分析和概括,不恰当的两项是(5分)( )A.文章开篇写寻找鲁迅先生故居的过程以及故居周边的环境,隐隐有一种批评时人淡忘鲁迅先生和漠视文化传承之意B.文章中有大量的天气描写,其作用是渲染阴冷、沉郁的氛围,抒发作者游览鲁迅故居时对鲁迅先生的痛悼和缅怀之情C.“以前我是奴隶,现在我是奴隶的奴隶”这句话表明了鲁迅先生对革命的漠视和鄙夷,认为革命改变不了社会现实D.文章从多个角度来介绍先生的故居,突出其狭小和简陋的特点这样处理是为了表现先生孤僻、阴冷的性格E.文章结尾意味隽永,明写因喝羊杂碎汤而全身燥热,实际上隐隐表达了作者在游览过程中不满、钦佩、振奋等复杂情感答案 CD解析 C项,鲁迅先生对革命并非漠视和鄙夷,只是清醒地认识到革命的局限性,感到失望D项,写故居狭小和简陋,是说小天地里有大胸怀,反衬出鲁迅先生精神的可贵与伟大。
2.在第二段中,作者称鲁迅先生为“孤独者”,先生的孤独表现在哪些方面?(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一是先生居住在北京的10余年里多次搬家,寄居寓所,没有更多的爱好和友人,兄弟反目,百无聊赖,以学术研究打发时日;(3分)二是先生的精神孤独,他能清醒地认识到辛亥革命的局限性,因此对革命感到失望,对现实社会感到失望3分)解析 解答本题必须明确出题者的命题意图孤独者”是文章的核心意象,可看出答题区间在第二段,他的孤独有实际的和精神的两种表现分析其作用一定联系上下文,联系作者的生平,知人论世,读懂文意,分条概括3.在描写鲁迅先生故居的布局和陈设中,作者为什么要着重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6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写陀思妥耶夫斯基的照片,突出其“阴冷”“悲悯”的特点;由此延写他的命运,突出其不屈不挠的精神品质。
2分)以此烘托(2分)鲁迅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以及在民族危难之际的大无畏抗争精神2分)解析 分析作者为何着重描写某一物象时,可联系物象特点,该特点与文章人物形象、主题之间有何关系,物象描写是否有烘托作用等,分析归纳即得出答案4.在游览鲁迅先生故居时,作者想起先生的文章中有“在我的后园,可以看见墙外有两株树,一株是枣树,还有一株也是枣树”的语句对这句话的深意理解,作者由懵懂不知转而有所感悟结合全文,联系实际,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8分)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答案 这句话表明了院落环境和居住生活的单调、枯燥,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法言语的疲惫感、沉闷压抑和挣扎无力的绝望感作者身处先生故居中,感受先生的生活环境,回忆先生的为人处世,体会到了先生孤独、寂寞和无奈的心境,钦佩先生在社会黑暗,革命有着局限性,民族前途难卜的情况下,却顽强地战斗,绝不向黑暗势力低头的不朽精神。
8分,言之成理即可)解析 该题为探究题,并没有统一的标准答案考生答题时要以全文主旨为纲,对文章所寄寓的思想观点态度,所蕴含的民族文化心理,所体现的文学创作规律有所认识,再结合自己的阅历,选取一个角度,组织答案,言之有理有据即可二、阅读下面的文章,完成5-8题25分)玉 兰 树陈忠实清明前一日后晌回到老家,到村子背靠的白鹿原北坡上,在父母的坟头烧了一堆被视为阴币的黄纸尽管明知这是于逝者没有任何补益的事,然而每年此日此行不仅不能缺少,甚至提前几日就泛溢着一种甚为急切的情绪自己心里明白,上坟烧纸和跪拜的行为,无非是为消解对父母恩德亏欠太多的负疚心理,获得一种精神上的安慰天气很好,温润的风似有若无西斜的依然明媚的阳光下,满眼都是蓬勃的绿色和黄色,绿的是返青的麦苗,黄的是盛开的油菜花,间有零星散落在坡梁上的杏花的粉白回到老屋小院,便坐在前院闲聊,许是那种负疚心理得到了消解,许是得了这明媚春色的滋润,竟有一种难得的轻松和平静记不得是谁颇为惊诧地叫了一声,玉兰树开花了我便朝大门右侧的玉兰树看去,在树梢稍下边的一根枝条上,有两朵白花我的心微微一颤,惊喜得轻叫一声,从坐着的小凳上站起来,几步走到玉兰树下,久久观赏那两朵玉兰花。
那是两朵刚刚绽放的玉兰花,雪白,鲜嫩,纤尘不染,自在又尽情地展示在一根细细的枝条上,洁白如玉,便想到玉兰花的名字确属恰切玉兰树尚不见一片叶子,叶芽刚刚在枝条上突出一个个小豆般的苞,花儿却绽放了我久久地看着那两朵花儿,竟然不忍离去玉兰花对于我来说其实也算不得稀罕,见得也早,也多了,之所以有这一缕不寻常的惊喜,是因为这是开在自家院里的玉兰花,而且是我亲手栽植的玉兰树苗,便有了一种情结;还有一种非常因素,就是这株玉兰树苗成长过程中的障碍性经历,曾经让我颇费过一番心思几年前我重回原下小院读书写字,一位在灞河滩苗圃打工的乡党,闲聊中听说我喜欢玉兰花,便给我送来一株不过食指粗的幼苗,我便在大门右侧的围墙根下挖坑栽下了为了便于浇水和保护,我在玉兰幼苗四周用砖箍了一圈护栏因为我的用心守护和浇灌,玉兰树苗日见蹿高,分枝,加粗,蓬蓬勃勃,生机盎然,我便期待花苞的出现恰好盼到玉兰树应该发苞开花的树龄,玉兰树却没有开花,失望且不论,等到叶子成型,我发现了异常的征象,本应是深绿色的叶子,却变得浅黄;即使到盛夏烈日暴晒的时月,各种树叶都变成深绿近青的颜色,而我的玉兰树叶反而由浅黄变得几乎透亮了任谁都会看出这是一种病态的表征。
村里乡党见了,有说是蛴螬咬了树根,有说是缺肥,有说是化肥施多了烧了根,等等后两种说法不能成立,我栽植时填的是农家粪土,不缺肥,更不会发生烧根的事,倒是蛴螬啃食树根有可能发生,却也无可奈何我曾扒土寻找蛴螬,一只也未见到我就怀疑大约是玉兰树自身发生了什么病患等到第二年,玉兰树仍然是满树病态的黄叶,自然不会开花了我便有所动摇,这株病态的树会不会自愈?需得几年才能缓过来?如果等过几年病情不仅缓解不了反而加重以致枯死了,那我岂不是白等了我便想挖掉它,重植一株拿着镘头刨的一瞬,却似乎听到一种凄婉的求生的哀音,那一片片透亮的黄叶似乎也幻化成哭相,我便举不起镘头来突然想到,还是任它继续存在着吧,如果真的挨过了病患,当一树健康墨绿的叶子呈现在小院里的时候,我会获得一种别样的欣慰和鼓舞;如果病情发展到枯死,再换植一株也无妨这株玉兰树便保存了下来约略记得去年夏天回家时,看到玉兰树的叶子变绿了尽管仍不像正常的叶子那么深色近青的绿,却不是往年那种透亮的黄色了,我不由得庆幸,它的病情缓解了,更庆幸我握在手里的镘头没有举起来……今年,这株玉兰树开花了,尽管只有两朵,却是一种美的生命的胜利看见遭遇过生存劫难之后开放的这两朵洁白如玉的玉兰花,心中感觉到的就不单是通常对所见的玉兰花的欣赏的愉悦了,而多了一丝人生况味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