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浮法锡槽窑用底砖铺设.doc
4页浅谈浮法窑用锡槽底砖的铺设锡槽底砖的铺设,向来都是建设浮法玻璃生产线比较重要的环节底砖铺设的质量直接关系到槽底泡缺陷的产生、漏锡事故及底砖浮起事故的发生现将我厂铺设锡槽底砖时注意的事项进行简述1.锡槽底砖的膨胀丝①验收 我厂所用的膨胀丝为 3mm、4mm、5mm 等三种规格的铁丝,验收标准为 0 至-0.2mm 如为负公差,铺设时用木棰敲击底砖的力度不应太大,以免膨胀缝变小②制取 将铁丝分别截取约 120mm 每段,先将其弯成“U”型,然后再将约 10mm 长的两个端头向一侧弯成约 90°角③使用 将弯好的膨胀丝分类存放,不得混淆,使用时将 10mm 的两个端头放入底砖砖缝中如果不慎将膨胀丝整只落入砖缝,应及时将其取出④提取 此道工序在封孔料捣打结束后进行用工具穿进膨胀丝的孔内,轻轻用力将膨胀丝拉出如用力过大,将膨胀丝拉断(3mm 的膨胀丝容易断裂) ,应想办法及时将断裂的部分取出整个锡槽的膨胀丝提取结束后,应对膨胀丝提取情况进行检验:用长约 500mm,宽约 50mm,厚度1~2mm 的薄铁皮伸入底砖缝隙中(尽量伸到底砖的底部) ,沿着缝隙横向、纵向拉动,无阻碍为合格2.锡槽底砖所用的金属垫片底砖所用金属垫片需满足两个方面:一为满足锡液的深度;二为满足锡槽底砖紧固性的需要。
要求越少越好在锡槽升温过程中,钢板受热并受到锡槽底砖的横向、纵向膨胀力的作用,有伸展而被拉平整的趋势,如果有金属垫片的存在,相反会阻碍这一趋势,使钢板与底砖的缝隙永久存在下去,为漏锡、底砖浮起事故的发生埋下隐患锡槽底砖铺设时会出现下列情况:①锡槽底砖稳定性好(用力压锡槽底砖四个角的任意一角,底砖的其它部位没有翘起现象) ,但是与钢板间有缝隙;②锡槽底砖稳定性差,与钢板间有缝隙根据前面所讲述,第一种情况底砖的稳定性好,不需要在槽底砖下垫入金属垫片第二种情况,首先查明原因如果是因为锡槽底砖的底面不平整造成,应用磨光机将底砖磨平即可,不需要再垫入金属垫片如果是因为钢板局部变形严重(主要是指冷修时的旧钢板) ,为满足稳定性的要求,需要在锡槽底砖下垫入相应厚度的金属垫片3.锡槽底砖的排列锡槽底砖的排列要求底砖的砖楞横平竖直,但是有时由于锡槽底砖规格尺寸的误差,一般会出现下列情况: 1423图 1 图 2图 1 所示,当锡槽烘烤时,底砖以自身的几何中心横向、纵向膨胀,会发生其中 1 号、3 号两块底砖的边角相互拥挤现象,造成底砖局部破裂或错位严重。
可以通过增大其中一块底砖的膨胀缝来解决(如将 3 号下移) 图 2 所示,在锡槽烘烤过程中,底砖发生膨胀时不会发生任何拥挤1 234现象,不过就是 1 号与 4 号底砖的纵向膨胀缝稍大一点所以在施工过程中,必须保证底砖的横楞或纵楞平直才可以满足要求4.槽底螺栓的焊接①实际焊接位置与预排时的标记位置小于 1mm底砖螺栓孔的直径为41mm,我厂用直径为 39mm 的尖头铁棒工具进行标记,能够满足要求②焊接均匀连续,无裂纹、气孔,螺栓处咬结深度小于 1mm③用扭力扳手进行强度试验,力矩不小于 28N.m5.石墨粉的捣打①预先将石墨粉进行称量并装袋比重按 1.7g/cm3计算②捣打前,用吸尘器将螺栓孔及锥形孔内的杂物清理干净,避免石墨粉被污染,影响其使用性能③在螺栓孔内放入石墨垫圈,使凹面朝下,并用捣打工具打压至其接触钢板表面,派专人负责检查④将袋装的石墨粉分 4~6 次倒入螺栓孔内,用铁锤和套筒(套筒前端焊接有一外径 39mm,内径 18mm 的铁质垫圈)用力进行捣打捣打时套筒要前后左右移动,以便使边部的石墨粉被捣打密实当捣打至离螺栓孔高 10mm 处时,捣打力度可适当减轻,最后 2mm 时用套管用力压实即可。
⑤经专人检验合格后,放入大石墨垫片及不锈钢垫圈,套上不锈钢螺母,派专人用力用手拧紧⑥用吸尘器清理锥形孔内及底砖表面残余的石墨粉6.封孔料的捣打①用吸尘器将锥形孔内清理干净②封孔料搅拌时的水分控制一般为 3~5%检验时,也可以用手用力抓捏搅拌料,松开后轻轻震动,搅拌料能重新散开为标准③从搅拌机中放料时,需通过筛孔直径为 6.35mm(3 目)的筛网,以便除去料团④用湿布将锥形孔周围进行润湿⑤将搅拌料加满锥形孔,先用直径为 20mm 左右的铁棒人工进行预捣打,以使边角处有一定的积料,后用风镐(风镐前端头焊接有直径约为55mm,厚度为 20mm 的圆形钢板)进行捣打,边捣打边加料,每次捣打时间为 3~5 秒,约 5~7 次完成一个锥形孔的捣打最后一次加料高度要高出底砖表面不小于 30mm每个锥形孔的捣打操作要连贯完成⑥用泥抹子将封孔料铲平并擀光,并用胶带纸封严密,以增加表层强度⑦搅拌料存放时间不能超过 60 分钟,否则弃之不用综述,以上所有注意事项所要达到的目的,首先是阻挡锡液渗入到槽底钢板的表面;其次是阻挡渗入到钢板表面的锡液和底砖表面的锡液对螺栓的熔蚀从而有效地阻止漏锡事故和底砖浮起事故的发生,也为槽底泡缺陷的解决奠定良好的基础。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