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古代汉语与现代汉语异同(2022年整理).pdf

3页
  • 卖家[上传人]:xiang****la438
  • 文档编号:239019906
  • 上传时间:2022-01-13
  • 文档格式:PDF
  • 文档大小:197.29KB
  • / 3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1 一、定义一、定义 现代汉语,我们这里指的是现代汉民族共同语,就是以北京语音为标准音、以北方话为基础方言,以典范的现代白话文著作为语法规范的普通话现代汉语,这个词通常有广义与狭义两种解释广义的解释指现当代以来汉民族使用的语言,包括民族共同语普通话和方言;狭义的现代汉语则仅指普通话现代汉语这门课程讲解的是狭义的现代汉语 古代汉语是与现代汉语相对而言的,它是古代汉族的群众语言古代汉语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承和发展古代汉语是古代汉族人民所使用的语言,是现代汉语的前身,现代汉语是古代汉语的继续和发展 古代汉语有两种书面语形式:文言文和古白话 文言文是在先秦口语基础上所形成的书面语,在发展中日益与口语相脱离,并从历代口语中吸取营养,与时俱新古代汉语的学习对象是文言文 二、二、语音语音、音韵、音韵 现代汉语语音特点: 1.每 1 音节都有声调声、韵、调是汉语音节 3 要素,其中声调是音节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2.没有复辅音辅音以清辅音为主,浊辅音只有 m, l,r,n; 3.元音占优势任一音节必有韵母,任一韵母必有一个或一个以上的元音,汉语的复韵母即使两个元音(好 ho)或三个元音(教 jio)也是一个音节。

      现代汉语以清辅音为主,清辅音声带不振动,所以,音节中噪音少而乐音多 古代汉语音韵: (一)双声与叠韵(1)双声:两个字的声母相同,如 参差、凛冽(2)叠韵:两个字的韵母相同,如 窈窕 须臾 (二)中古声调的“四声”:平、上、去、入, 后三类归于“仄”,平声高扬平缓,仄声曲折低抑,音感不同古代的注音方法: (一)直音法:用同音字注音(二)反切法:用两个汉字拼注一个汉字读音的注音方法其方法是:反切上字与被切字声母相同,下字与被切字韵母、声调相同如:“呼报反”,即用“呼”的声母 h 和“报”的韵母 ao 声调()相拼,是“号”或“爱好”的“好” 现代汉语普通话也有四个声调,但不是平、上、去、入,而是阴平、阳平、上声和去声四个声调普通话的这四个声调是从古代的四声演变来的,将中古韵书广韵中平、上、去、入四声的归字与现代汉语普通话的阴、阳、上、去四声作比较,可以总结出古今声调演变的规律,主要是:平分阴阳、浊上变去、入派三声平分阴阳”意思是古代的平声字,在现代汉语普通话中分化成阴平、阳平两类规律是:古代的全清、次清声母平声字,後来都演变为阴平字;古代的全浊、次浊声母平声字,後来演变为阳平字 声调从古到今的发展演变与声母的浊音清化及入声韵尾的消失相关联,这是因为汉语语音是由声母、韵母、声调构成的完整的系统,一旦音系内的某种成分发生变化,其他成分也会相应变化,从而调整音系格局,保持音系内部的协调性,所以,古代声母韵母的变化导致了古四声到现代汉语四声的演变。

      三、三、文字文字、字体、字体 汉字的构造规律共有六种,称为“六书”:即象形、指事、会意、形声、转注、假借实际上汉字的造字法只有前四者,而后面的只是用字法 字体:夏朝,商朝,周朝主要使用的文字是甲骨文、金文春秋战国时期,各个诸侯发展自己的书写方式 到了秦朝,文字书写方式才得到统一,以小篆作为通用的字体,并陆续创造出隶书,用于对小篆的简化 书写:实际上,由于汉字发展的师承关系,地域不同,实际书写也有所不同所以一部分古籍和字画中使用了不同写法的汉字 古书用字中的字形情况 (一)古今字、异体字、繁简字 1,古今字:就汉字的时代性而言的,写古字时今字尚未产生,与本有其字而借用它字的通假不同,如 2 反返 昏婚 道导 2,异体字:异体字间差异类型: (1)造字方法不同(2)义符不同(3)声符不同 如 裤 衣夸 3,繁简字: (二)假借字,通假字 1,假借字是指用同音字来代替没有造出的字如“莫”,本指黄昏,像日落草丛中,借用来作没有造出的字无定代词“莫”,此外如“来”,本义是小,借作往来的“来”其”字的本义指簸箕,借用虚词“其”的书写形式 2,通假字 (1)定义:音同音近的替代字确切一点,就是用音同音近的字代替本字的用字现象。

      (2)特点:通假字和被通假字(本字)在读音上相同,而在意义上却毫不相干;所谓同音,严格讲,有音同和音近两种类型,音同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的读音完全相同;音近指通假字和被通假字之间或声母相同(双声) ,或韵母相同(迭韵) 四四、词汇词汇特点特点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 1以单音节词根和根词为主,新词的构成广泛采用词根复合法,现代汉语中的音节一般都有意义这些记录意义的音节就构成了现代汉语中最小的音义结合体语素和词如:江河,山峰等; 2,汉语词形较短,单音节语素多,双音节词占优势 汉语多采用词根复合构词法创造新词,双音节词具有音节对称和谐的美感,具有偶数的节奏韵律如:目眼睛,外交部长外长; 3.多音节词语中四字格为主与双音节词占优势有关,也与汉语偶数节律习惯有关有些数字略语多采用偶数形式如“四化”、“五好”、“三大纪律”、“四个一样”等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词汇的构词特点:以双音节词为主 1 1、单音词、复音词(叠音词、连绵词、复合词) 、偏义复词 (1)叠音词:两个相同的汉字重叠而成如关关雎鸠;逃之夭夭,灼灼其华 (2)连绵词:双音节单纯词,两个字连缀在一起表示一个意思不能拆开,如仿佛,犹豫,琵琶 (3)复合词:两个语素按一定构词法组合而成,如江山、社稷 (4)偏义复词:两个字组合以后,偏重于其中一个字的意义,另一个字只起陪衬作用,如,作息,缓急等 2、古今词义的变化发展 (一)古今意义基本未变:如 山、水、牛、羊。

      (二)历史事物的消亡,社会观念的改变或旧词被别的词语所取代造成旧词死亡,古今意义完全不同:如 该(古:完备) (三)古今意义之间既有联系又有发展 如 劝(古:鼓励) (今:规劝) 3.古今词义变化的类型 词的范围变化 (1)词义的缩小:“坟”表示用土堆积而成的高地,现在是表示坟墓 (2) 词义的扩大:“江”表示长江,现在是表示河流 (3) 词义的转移:“走”表示跑,现在是表示行走 词的感情色彩和轻重变化 (1)一些词语在发展中意义的轻重发生了变化例如:“恨”表示遗憾、不满,古义轻,今义重 (2)一些词语在发展中感情色彩发生了变化例如: “爪牙”表示得力助手,感情色彩是褒义的,现在是贬义的 三、词的本义、引申义、假借义 (一)本义:一个词有文字形体可考,有文献史料可证的意义 (二)引申义:由本义引申出来的意义 (三)假借义:有时,一个词有些义项与本义毫无相干,只是由于同音的缘故,被借作他用而产生,我们称这种义项为假借义 如河畔, 桥畔等; “叛”与“畔”同音, 所以又借用为“背叛”的意思, 如“亲戚畔之”的“畔”即用其假借义 3 五、五、语语 法法 现代汉语现代汉语 (1) 现代汉语表示语法意义的手段主要用虚词和语序, 不大用形态例如: “大抓工业”和“抓大工业”;“我要学”和“要我学”。

      我和弟弟,我的弟弟,由于虚词和与的的不同,因此表示的语法关系和意义也不相同 (2)词短语句子的结构原则基本一致如,词:地震;短语,地面震动,句子地面震动了都表示有陈述关系的诸位结构 3)词类和句法成分关系复杂,汉语中同一类词可以充当多种成分,反之,同一种句法成分又可以由几类词充当,兼类词较多,例如动词兼名词、动词兼介词、动词兼形容词等等 4)量词语气词丰富 ,如:一个人,一头牛语气词常出现在句子末尾,表示各种语气的细微差别,如:是她么?是他吧!是他呢! (5)词形没有形态变化,一个词不管作主语、还是作宾语,它的发音和词形都没有什么变化 6)复合词为主,现代汉语的词法以词根复合构词法为主这种方法具有很强的能产性,可以满足言语交际对词汇量的需求而且,也便于对词汇意义的理解和掌握如:“天”可以构成“今天”“昨天”“前天”“明天”“星期天”“春天”“秋天”“蓝天”“天下”“天气”等等大量的词 古代汉语古代汉语 古代汉语的语法主要体现在词汇使用和句子结构上 词汇使用,主要是指词类活用, 1,使动用法、意动用法 2 名词、动词、形容词的活用等 句子结构:古代汉语大量使用省略句式,主要如主语,所以大量句子看不到主语的存在,只能靠上下文的意思来推定。

      邴夏曰:射其御者, ( 御者 )君子也还出现一些否定句疑问句 古代汉语有很多特殊句型,如宾语前置句:沛公安在?倒装句:大哉,尧之为君! 判断句:王,人君也省略句;被动句:“先即制人,后则为人所制古代汉语常用虚词 无论现代汉语还是古代汉语, 充当句子万分的词语在句子的次序都是比较固定的, 通常情况下主语在前,谓语在后,动词谓语在宾语前,定语和状语在它所修饰的中心词前等等这种顺序古今一致变化不大但是,古代汉语的表达方式中也有同现代汉语不同的地方,有其自己的特点,有少数句式是现代汉语所没有的例如:古代汉语听判断句一般不用判断词“是”;还有古代汉语的被动句式,谓语前置、宾语后置、定语后置等等,也都有不同特点,学习古代汉语必须了解这些特殊顺序的用法。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