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docx
9页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1 学习目标: 1、学会本课3个生字,能正确读写“范围”“一刹那”等词语 2、有感情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理解文中重点句的含义感受海上日出的壮观景象,领会追求光明的精神,培养热爱自然的情感 4、学习按照一定顺序观察事物的方法 学习重点: 品读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壮观 学习难点: 体会课文最后一句话的内涵 课前准备: 课文插图 授课时数: 两课时 学习过程: 第一课时 学习内容:整体感知课文写了海上日出的哪几种景象 一、导入课题:《海上日出》 同学们,你们看过大海吗?海上的日出就更美了,咱们今天一块去看看 二、启发谈话 本文选自中国著名作家巴金的《海行杂记》1927年1月,巴金从上海乘“昂热号”四船去法国留学时,把旅途中的见闻随时记下,本文写的是船至红海中看到日出时的实际情况这篇《海上日出》是在船上几次看到海上日出所得的总的印象的具体记录海上日出的景象如何,是怎样描绘的,你们读读课文,再加上自己的想象就会明白了。
三、自读课文 1、出示自读要求 (1)读自由读课文要求把语句读正确、流利 (2)画画出生字词,拼拼读读,查字典或联系上下文理解词句的意思 2、学生自读课文 3、检查自读情况 (1)指名读课文注意正音) (2)检查字词自学情况,口头完成下列练习 ①范扩词:范围、模范、范例、示范、典范等 ②一刹那近义词有:转眼间、一转眼、一眨眼、瞬间等 ③镶它的光芒给黑云镶了一道光亮的金边 a、给句子中带点的词换上一个词,使句子的意思不变、 b、用带点的词说一句话 例:小红的裙边上镶了一条粉红的花边,显得更漂亮了 (3)交流思考情况 ①课文中哪几个小节描绘了海上日出的景象?(2~5节) ②可分为几种不同情况的日出?(一般情况下的天气——晴朗和特殊情况下的天气——多云) 四、再读课文质疑 可能存在的问题有; 1、为什么看到“红霞的范围慢慢扩大,越来越亮”就“知道”太阳就要从天边升起来了? 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为什么“红得很却没有亮光”? 3、太阳向上升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 解决的办法: 问题1:引导学生读课文第一小节,自求解答。
问题2: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红得很,是因为早晨海面上有大量水蒸气蒸腾,太阳光透过水蒸气发生折射显出七色,而红光穿透力强,人们只看到红色,看不到别的颜色、可为什么没有“亮光”呢?因为太阳出现小半边脸时光亮不大,透过浓密饱含水蒸气的空气层时,太阳光被反射、折射,能量消耗多了,光线透不过来,所以“没有亮光” 问题3:太阳升起来时,为什么是“一纵一纵地”?因为早晨海面上大量水蒸气上升太阳光透过水蒸气才能射到地面上水蒸气不断向上涌动,使阳光产生波动现象这种不断波动的.光射人的眼里,就造成“一纵一纵”的感觉 五、作业 1、再读课文,边读边想象日出的景象,从中体会用词造句的方法 2、体会最后一句话表达了怎样的感情 四年级下册语文《海上日出》教案2 一、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 (1)学会“纵”、“刹”、“痛”、“辨”、“镶“五个生字,能正确读写,理解“一刹那”、“发痛”、“分辨”、“镶金边”等词语 (2)探究理解文中重点语句的含义 (3)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2、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识记,小组合作,朗读实践等多种形式,掌握生字词的音、形、义和理解课文的重难点语句。
(2)通过小组交流,听读互评等活动,让学生在读与评中理解体会,不仅理解课文,也体会到协作学习的方法,提高评价与协作的意识和能力 (3)在情景探究性学习过程中,体验自主学习和协作学习 3、情感态度价值观 激情参与,阳光展示,领悟热爱大自然,向往光明的思想情感 二、教学重点 品读精彩词句,感知海上日出的几种不同景象、体会海上日出的`壮观 三、教学难点 体会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热爱大自然的审美情趣 四、教学环境及资源准备 在教学过程中,我将视频与相结合,增强直观性,趣味性;学习环境则选择了人手一机的多媒体网络教室,利用网络信息资源,增强学生自主性、实效性 五、教学方法 本课综合运用讲授式、启发式、自主学习、协作学习等各种教学方法,提供大量的学习资源,指导学生进行自主探索学习通过质疑、上机自学、小组交流、分组汇报等环节完成课文教学,培养学生语文综合实践能力利用计算机作为认知工具,作为学生解决的工具,提高学生阅读能力,并培养学生的观察能力及表达能力 六、教学过程 (一)视听冲击,融入情境 1、同学们,在大自然中有很多景色让人怦然心动,日出就是。
你见过日出吗?今天老师就带大家一起去看看太阳从海面升起的样子,你愿意吗? (播放晴天时海上日出的视频,配音乐及朗诵课文第二、三自然段) 2、看完海上的日出,你有什么感受?(生畅所欲言)是呀,海上日出实在是太美了!文中的哪一句话恰好能概括我们此时共同的感受?(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吗?)“奇观”是什么意思?(少有罕见的景观)为什么要把海上日出称之为“伟大的奇观呢?”请大家再次走进课文去细细品读吧! (二)合作探究,初读课文 1、自学(出示自主学习要求) 学习建议: (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读通读顺 (2)找出不认识和不理解的词语,利用字典或网络解决 2、对学、群学(出示小组合作学习要求) 学习建议:由各组组长带领小组讨论学习,老师出示容易读错、写错以及需要重点掌握的生字、新词 (三)交流体验,品读课文 1、重点理解:(出示) (1)“天空还是一片浅蓝……” 这一段写出了日出前天空颜色的美对于太阳的颜色美还有补充的吗?(出示颜色美的语句)追问:从以上语句中你还读出了太阳上升时哪一方面的变化美?(形状美)那就让我们美美的读一读。
小组展示读) (2)“太阳好像负着重荷似地,一步一步慢慢地努力上升 出示问题: A、谈感受(你可不可以做一做动作)此时你感受到了什么?(太阳上升的很艰辛) B、读出自己的理解个人展示读)(点评) C、从“冲破”和“跳出”你又读出了什么? D、谁来读出太阳的可爱?(指名读) (3)“然而……染成紫色或者红色抓住“镶”“透”、“冲”、“染”体会 A、你觉得“染”换个词可以吗?为什么?(出示)因为云片有薄有厚,云片的颜色有深有浅,所以被阳光染成的颜色有紫有红 B、谁能读出太阳上升时的美?(挑战读) (4)师生点评 2、师小结过渡:之所以能将海上日出写这么壮美,还源于在写作时融入了自己浓浓的情谊请大家回顾全文,抓住日出前、日出时、和日出后具体描写表现的语句再来体会一下当时的心情和情感请每组一名同学汇报交流,同学们点评出示相关的图片和文字资料) (1)“我知道……便不转眼地望着那里 出示问题“不转眼”是什意思?与“不转眼”意思相近的词语还有?此刻的心情会是怎样的?(每组选一名同学读) (2)“这时候要分辨出哪里是水,哪里是天,倒也不容易,因为我就只看见一片灿烂的亮光。
出示问题: A、为什么分辨不出水和天?(因为太阳走进云堆看不见,只能看见阳光,又因为是海上的日出,不只是阳光,还有水光,所以灿烂到水天相接,分辨不出水和天 B、(出示画面)想象看到这水天一色的画面时,心情怎样?他会不由得发出怎样的赞叹?“这不是……” C、你想跟谁比赛读这一句话比赛读) (3)“这时侯发亮的不仅是太阳、云、和海水,连我自己也成了明亮的了 A、(出示画面)此时的心情又是怎样的? B、出示写作背景(喜欢看日出,向往光明) C、……不仅……也……句式练习 (4)当完全融入这壮观的美景时,再次情不自禁地发出赞叹“这不是很伟大的奇观么?这是一个反问句,但它表示的意思却是肯定的为什么不直接写成陈述句呢?)用反问句来表达肯定的意思,感情会更强烈我们再带着更强烈的喜爱之情来读一下这一句话小结师生接读) (四)鉴赏课文,品味语言的美 今天我们跟随巴金先生不但欣赏到了海上日出的壮美与绮丽,而且也深深地感受到了他对大自然景观的喜爱,以及对光明的向往,现在让我们带着这种心情,伴随着美妙的音乐,再次来感受一下“海上日出”这一伟大的奇观吧!(学生合作读) (五)当堂检测 《海上的日出》这篇课文是一篇很美的写景散文,值得大家去积累,现在就让我们自由有感情地朗读这些语句。
比一比,看谁能把自己最喜欢的句子背诵下来自由背并展示) (六)布置作业 写一篇作文,描绘你曾经看见过的日出 (七)板书设计 海上日出 (伟大的奇观) 开头——交代时间、地点 日出前——颜色变化:蓝、红、亮 日出时——跳出海面:慢慢上升、光彩夺目 日出后——云中情景:射进云里、透出重围 结尾——赞叹美景 七、课后反思 在本课教学中,完成了预设的教学目标,学生们掌握了基本的知识点,并且课堂气氛活跃,学生在学习和交流中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 但是,在这节课的最后一个环节我本来准备了一段自己在海边看日出的视频,很遗憾,由于对学生基础的估计不足,这段视频没能完整播放不过,我觉得这只是一个起点,起码从现在开始,我已经有了这样的意识和准备那么在以后的教学中,我会把更多的生活与课堂完美地结合起来,使学生的学习过程更加丰富多彩! 9 / 9。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