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文档就是一把金锄头!
欢迎来到金锄头文库![会员中心]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电子文档交易市场
安卓APP | ios版本

芜湖市旅游发展十二五规划.doc

39页
  • 卖家[上传人]:自***
  • 文档编号:80997962
  • 上传时间:2019-02-20
  • 文档格式:DOC
  • 文档大小:262.51KB
  • / 39 举报 版权申诉 马上下载
  • 文本预览
  • 下载提示
  • 常见问题
    • 芜湖市旅游业发展“十二五”规划旅游业是综合型和战略性产业,资源消耗低,带动系数大,就业机会多,综合效益好,在保增长、扩内需、调结构等方面具有重要的积极作用改革开放尤其是2005年以来,芜湖市旅游业快速发展,产业规模不断扩大,产业体系日趋完善当前芜湖市正处于工业化、城镇化快速发展时期,日益增长的大众化、多样化消费需求为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的机遇第一章 “十一五”总结一、主要成就(一) 旅游产业政策日趋完善芜湖市十四届人大一次会议《政府工作报告》中,明确提出要把芜湖市打造成为具有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把文化旅游产业培育成为新的支柱产业2009年,市委、市政府提出“三产兴市”战略,把旅游业作为三产兴市重点发展的产业之一先后出台了《关于大力推进“三产兴市”战略的实施意见》、《关于加快旅游业发展的政策》,推出一系列优惠政策和措施旅游发展对于芜湖社会经济和城乡建设的作用显现,政府主导、社会参与意识加强,形成了有利于旅游业快速发展的宏观环境二) 旅游经济增长快速 “十一五”期间,芜湖市旅游经济持续快速增长2010年,全市接待海内外游客800余万人次,增长21.2%其中入境游客9.4万人次,增长57.1%;国内游客790.4万人次,增长20.8%。

      旅游总收入76亿元,增长24.9%,占GDP 7.03 %,旅游业已成为芜湖市服务业的主要支柱,国民经济新的增长点旅游业在增强城市综合服务功能,提升城市知名度和提高居民生活品质等方面的作用不断加强 (三) 方特龙头景区效应凸显2007年方特欢乐世界成功运营,结束了芜湖没有高端旅游产品的历史,芜湖城市旅游的吸引力显著提高,旅游形象和知名度大为提升,形成了安徽“天造黄山、佛造九华、人造方特”三大旅游品牌方特自运营以来已接待游客600万人次,门票收入8亿元,其中2010年接待220万人次,门票收入3.1亿元随着“方特”的异军突起,鸠兹风景区、赭山风景区、王稼祥纪念园、马仁奇峰景区、丫山花海风景区、天门山、大浦农业生态观光园等旅游景区的兴起,芜湖已成为“立足皖东南、辐射长三角、影响全中国”的区域性旅游目的地和安徽省最具影响的旅游新亮点和三个旅游中心城市之一四) 旅游产业规模不断壮大“十一五”期间,旅游产业规模不断扩大到2010年底,全市共有星级饭店23家,其中:五星级1家、四星级5家、三星级8家,此外,按五星标准建造的碧桂园玛丽蒂姆酒店、新百金鹰大酒店、汉爵阳明大酒店、海螺国际会议中心、阳光半岛三正半山大酒店、百瑞中央城大酒店等已经开业;各类旅行社49家;国家A级景区20处,其中:国家4A级景区6处,3A级景区5处;全国工业旅游示范点3处、农业旅游示范点4处;全国100个红色旅游经典景区1处;国家旅游商品生产企业2家;省农家乐旅游示范点19家。

      此外,交通、购物、餐饮、娱乐等产业迅速发展,旅游公共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不断完善五) 市场促销成效显著“十一五”期间,旅游市场促销力度不断加大,先后编辑印制了《神韵芜湖》、《芜湖旅游画册》、《芜湖旅游图》等宣传品,广泛参加国际国内旅交会,在中央电视台、光明日报、经济日报以及香港《大公报》等主流媒体多次宣传芜湖旅游,芜湖旅游信息被全国知名网站广为录用;旅游节庆活动丰富多彩,举办了八届的芜湖旅游商品博览交易会荣获“全国知名品牌展会”,皖南旅游购物节、江南牡丹文化旅游节、凤凰美食节等活动,提高了芜湖城市的知名度和美誉度顺应区域旅游一体化发展的趋势,芜湖先后加入了长三角旅游城市合作组织、南京都市圈等区域旅游合作,与上海世博局、大连、南京都市圈等20余座城市和台北县签订旅游合作协议,在资源共享、信息互通、客源互动、联合营销等方面取得了新进展二、存在问题(一) 旅游产业总体实力有待进一步提升2010年芜湖市接待海内外游客800余万人次,旅游总收入76亿元,旅游产业已经具有一定规模,但总体实力还不够强,旅游产业关联作用与综合带动作用尚不突出,旅游总收入占 GDP 比重为7.03%,尚未达到国民经济支柱产业的水平,旅游总收入与省内黄山市、合肥市以及全国旅游先进城市相比还有较大差距。

      二) 旅游要素整合有待进一步加强城市景观功能较弱,旅游形象模糊,旅游设施不够完善,旅游产业要素整合力度不够,亲旅友善的旅游城市氛围尚未形成旅游与交通、规划、城建、文化、园林、宗教、宣传、教育、体育、农业、工业、林业、商业、水利、地质、环保、气象等相关产业和行业的融合需要进一步加强三) 旅游产品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目前芜湖已初步形成了城市观光游览、主题公园旅游、会展旅游、红色旅游、工农业旅游等产品体系但以观光旅游产品为主体,都市娱乐、休闲度假、商务会展、文化体验、生态旅游等休闲度假和专项旅游产品不多,高星级旅游饭店接待能力有限,大型专业化旅行社空白,旅游商品发展薄弱表1 芜湖市A级旅游景区和五星级饭店概况级别市别A级旅游景区5星级饭店5A4A3A2A1A合计苏州市2231594920黄山市1181313453合肥市7711253芜湖市668121 1(四) 旅游从业人员素质有待进一步提高芜湖旅游从业人员素质不高,存在着优秀旅游人才进不来、留不住、旅游服务人员学历低和专业培训少的现象,旅游服务的标准化、规范化和人性化服务理念尚未全面确立,与日益增长的旅游需求存在较大差距 第二章 发展环境分析“十二五”是安徽和芜湖加速崛起和经济腾飞的关键时期,也将为旅游业提供不可多得的发展机遇。

      一、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的机遇中共中央十七届五中全会指出,“十二五”时期我国发展仍处于可以大有作为的重要战略机遇期,世界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要求“十二五”期间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构建扩大内需长效机制,加快发展服务业,促进经济增长向依靠第一、第二、第三产业协同带动转变国务院颁布的《关于加快发展旅游业的意见》(2009年41号),首次提出把旅游业培育成国民经济的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提出了到2020年我国旅游产业规模、质量、效益基本达到世界旅游强国水平的战略目标,为旅游业快速健康发展提供了巨大的历史性机遇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的机遇2010年1月,国务院正式批复了《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把安徽沿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建设纳入国家发展战略规划明确了芜湖在皖江城市带“一轴双核两翼”战略布局中的核心地位,提出发挥芜湖作为沿江重要港口城市,交通体系完善、产业创新和配套能力较强的优势,推进跨江联动发展和一体化进程,高起点承接发展汽车、新型材料、电子电器、现代服务业等产业建设全国重要的制造业基地、现代物流中心和创新型城市这一战略定位使芜湖在新一轮区域竞争中占据了制高点,是芜湖承接国内外产业转移和加快发展的“金字招牌”,将为芜湖带来更多的人流、信息流和资金流,也为芜湖市旅游业发展提供了新机遇。

      三、“十二五”安徽旅游大发展的机遇2011年7月,安徽省发布了旅游业十二五规划,提出要以转型升级、提质增效、争先进位、兴旅惠民为主线,以项目和产品建设为抓手,把旅游业建设成为我省国民经济战略性支柱产业和人民群众更加满意的现代服务业,把安徽省基本建成全国重要的旅游经济强省和在全国有较强竞争力、在国际有较大影响力的旅游目的地规划明确了芜湖作为全省三个旅游中心城市之一,要强化芜湖皖江城市带核心城市和皖南旅游新门户的地位,以城市休闲和主题度假为主线,成为长江沿线旅游中心城市,全国有代表性的主题公园集中区和文化创意产业示范区四、行政区划调整为旅游发展提供的机遇2011年8月,安徽省宣布撤销地级巢湖市,将无为县划归芜湖市管辖,和县的沈巷镇划归芜湖市鸠江区管辖这显著扩张了芜湖市发展的空间范围和资源配置,有利于提高芜湖皖江地区中心城市建设和承接产业转移水平,培育引领安徽发展的核心增长极,有利于充分发挥芜湖中心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带动更大区域范围内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和公共服务设施,也为芜湖市旅游业的大发展提供了重要机遇新一轮《芜湖城市总体规划确定的芜湖市城市性质是:长江中下游重要的综合交通枢纽,安徽省次中心,先进的制造业基地,滨江特色旅游城市。

      对芜湖市旅游业发展提出了新目标五、交通环境改善的机遇随着宁安城际铁路、芜太高速公路(芜雁段)、铜南宣高速公路(芜湖段)、徐福高速公路芜黄段、南沿江高速公路连接线、芜湖至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的开工建设和相继建成,芜湖将形成以快速铁路、高速公路为主的对外快速客运体系随着“四快四扩一加强”工程的推进,芜湖将全面进入“高铁时代”,届时芜湖将半小时到南京、1小时到杭州、1个半小时到上海,2小时到武汉、4小时到北京、福州,进一步密切芜湖与上海、广东等长三角和珠三角城市的联络和沟通,将大大缩短芜湖与长三角和珠三角的时间距离,为芜湖带来巨大的旅游客流六、旅游需求持续增长的市场机遇 随着建设小康社会进程的加快,居民可支配收入不断增加,服务性消费支出比重持续提高,旅游将成为消费升级的主要受益领域,巨大的旅游需求将促进芜湖旅游业快速稳定发展预计2010年年底中国人均GDP将接近4000美元,国外旅游业发展的规律表明,人均GDP 达到1000 美元时,进入国内旅游的需求增长期,此时的旅游形态主要是观光旅游;当人均GDP达到3000美元时,旅游形态多元化并开始向休闲度假旅游转化,进入出国旅游的增长期;达到5000美元则开始进入成熟的度假旅游和体验旅游的阶段。

      七、区域旅游合作的发展机遇 区域合作是“十二五”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趋势,长三角区域经济联动发展规划的实施,尤其是《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规划》提出要大力推动区域联动发展,着重从推进泛长三角区域发展分工合作入手,通过加强与长三角全面合作、鼓励和支持长三角地区优先向示范区转移产业、完善区域合作机制等重点工作,加强与沿海其他地区互动,这为芜湖市开展区域旅游合作和开拓旅游市场提供极好的发展机遇第三章 发展目标一、“十二五”时期芜湖旅游发展指导思想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抢抓中部崛起和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示范区战略机遇,以旅游业作为芜湖城市功能提升和三产兴市的重要抓手,促进芜湖产业结构优化,加快芜湖经济发展转向制造业和服务业双轮驱动的进程实施旅游优先战略和旅游带动战略,大力推进旅游与城市一体化进程,显著提升芜湖城市旅游吸引力,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品位,提高城市知名度,增强城市软实力;建立健全观光旅游、度假旅游和专项旅游三大类旅游产品体系,形成产业规模较大、产品结构丰富、竞争力较强的现代旅游产业体系,显著提高旅游产业综合效益,最终把旅游业发展成为芜湖市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和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把芜湖市建设成为滨江山水园林特色的文化旅游名城。

      二、“十二五”时期芜湖旅游发展战略定位抓住芜湖作为皖江城市带承接产业转移“双核”之一的契机,加快推进城市跨江联动发展和一体化进程,高起点承接现代服务业,依托芜湖方特欢乐世界和梦幻王国的引爆效应,进一步引进和建设国际化大型化主题公园项目,大力发展动漫产业、文化创意产业等旅游新业态,把芜湖市建设成为国际知名的动漫之都充分发挥芜湖作为皖江开发开放龙头地位和重要节点城市的作用,把旅游业作为现代服务业的主导产业,加大旅游资源开发力度,加强旅游精品项目建设,显著提高芜湖城市旅游的吸引力,加大旅游宣传,不断提高芜湖城市旅游的知名度以整合资源为抓手,积极发展住宿、餐饮、休闲、娱乐、购物和会展综合服务,不断完善芜湖城市旅游服务功能,提升芜湖城市旅游的综合实力,成为安徽省旅游核心城市之一立足把 “皖南国际旅游文化示范区”建设成为安徽旅游文化产业发展的试验区、。

      点击阅读更多内容
      关于金锄头网 - 版权申诉 - 免责声明 - 诚邀英才 - 联系我们
      手机版 | 川公网安备 51140202000112号 | 经营许可证(蜀ICP备13022795号)
      ©2008-2016 by Sichuan Goldhoe Inc. All Rights Reserved.